資源簡介 第二節 元素周期律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1.結合有關數據和實驗事實認識原子結構、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建構元素周期律。 2.以第三周期的鈉、鎂、鋁、硅、硫、氯為例,了解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體會元素周期律(表)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與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點 元素周期律的含義和實質;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難點 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第1課時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新知探究(一)——元素的原子半徑、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規律1.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的變化規律周期序數 原子序數 電子層數 最外層電子數 結論一 1~2 1 1→2 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加(1→8,第一周期除外)二 3~10 2 1→8三 11~18 3 1→8規律:同周期中,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的2.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稀有氣體除外)周期序數 原子序數 原子半徑/nm 結論一 1 0.037 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包括稀有氣體)二 3~9 0.152→0.071三 11~17 0.186→0.099規律:同周期中,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微點撥]電子層數多的元素原子半徑不一定大,如r(Li)>r(Cl)。3.元素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目的 以原子序數為1~18的元素為例,探究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圖像結論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呈現____________(第二周期+1→+5),最低負化合價呈現____________的周期性變化(第一周期和稀有氣體元素除外)[微點撥]①O、F無最高正價,對于氟、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氟為-1價,氧為正價,如 2。②最高正價(O、F除外)=主族序數。③氫最高正價為+1價,最低負價為-1價。[題點多維訓練]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一定越大( )(2)第二周期元素(稀有氣體除外)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原子是氟( )(3)第二周期元素中C、N、O、F的最高化合價依次升高( )(4)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氫( )(5)含氧化合物中氧的化合價一定為-2價( )2.寫出Si、P、S、Cl最高價氧化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態氫化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試比較下列微粒的半徑大小(填“>”“<”或“=”)。(1)Mg________Ca________K;(2)P________S________Cl;(3)Fe3+________Fe2+________Fe;(4)S2-______Cl-______Na+______Mg2+。4.鈉鉀合金在常溫下呈液態,常用作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鈉鉀合金也可以作為許多反應的催化劑。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鈉和鉀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化合價B.原子半徑:NaC.離子半徑:Na+>K+D.<15.(1)下表是部分前18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元素代號 L M Q R T原子半徑/nm 0.160 0.143 0.111 0.106 0.066主要化合價 +2 +3 +2 +6、-2 -2①L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R元素的名稱是______。②比較下列粒子的半徑大?。篞_________T,M3+__________L2+。(2)某種融雪劑主要成分為XY2,X、Y均為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電子。該融雪劑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豆腐是最常見的豆制品,又稱水豆腐。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于點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鹵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豆腐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鹵水學名為鹽鹵,是由海水或鹽湖水制鹽后,殘留于鹽池內的母液。其中含有鈣離子、氯離子、溴離子、鎂離子等。(1)這些原子的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些離子的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維建模|[注意] 決定粒子半徑的兩個方面①核外電子數越多,電子的排斥力越大,半徑越大。②核電荷數越多,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力越大,半徑越小。新知探究(二)——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導學設計 1.探究同周期元素金屬性的遞變規律(1)Na、Mg元素金屬性強弱比較原理 金屬與水反應置換出H2的難易程度操作現象 鎂條表面附著____________ 劇烈反應,溶液變成淺紅色化學反應 —結論 結合Na與水反應的現象,Na與水反應置換H2比Mg_______,則金屬性:_______(2)Mg、Al元素金屬性強弱比較原理 金屬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物質 Al(OH)3 Mg(OH)2操作現象 A中沉淀 B中沉淀 C中沉淀 D中沉淀離子方程式 A: B: C: D:結論 Al(OH)3是 氫氧化物,其堿性弱于Mg(OH)2(中強堿),更弱于NaOH(強堿),則金屬性:通過上述實驗探究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如何變化?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如何變化?2.探究同周期元素非金屬性的遞變規律Si P S Cl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H2SiO3弱酸 H3PO4中強酸 H2SO4強酸 HClO4強酸酸性:結論 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1)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與非金屬性有什么關系?(2)Cl的非金屬性比S的強,HClO酸性比H2SO4的強嗎?為什么?(3)綜上,歸納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性質的遞變規律。[系統融通知能]1.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項目 同周期(從左至右) 同主族(從上到下)電子層數 相同 逐漸遞增最外層電子數 逐漸增多 相同原子半徑 逐漸減小(稀有氣體元素除外) 逐漸增大化合價 最高正價 +1→+7(O、F除外) 相同最低負價 -4→-1 相同金屬單質與水或非氧化性酸置換出H2的難易程度 易→難 難→易最高價氧化物的 水化物 酸性 逐漸增強 逐漸減弱堿性 逐漸減弱 逐漸增強非金屬氣態氫化物 形成的難易程度 難→易 易→難穩定性 逐漸增強 逐漸減弱氣態氫化物或陰離子的還原性 逐漸減弱 逐漸增強元素金屬性 逐漸減弱 逐漸增強元素非金屬性 逐漸增強 逐漸減弱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變化規律同周期 →→同主族 →→3.元素周期律內容 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元素的原子半徑、化合價、金屬性與非金屬性都屬于元素的性質實質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周期性變化的必然結果4.鋁的三角轉化關系[微點撥] 制取Al(OH)3可以用鋁鹽與氨水反應,不用鋁鹽與強堿(NaOH)反應。[題點多維訓練]題點(一) 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1.下列事實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識解釋的是( )A.非金屬性:Cl>SB.穩定性:HBr>HIC.酸性:HClO4>H2SO3D.堿性:NaOH>Mg(OH)22.(2024·福州高一期末)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W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2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X只有一種氧化物B.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Z>WC.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Z>Y>XD.元素Y的最高正價是+53.(1)相同條件下,將鈉、鎂、鋁各1 mol分別投入足量的同濃度的稀鹽酸中,試預測實驗結果:______與稀鹽酸反應最劇烈;________與稀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出現黃色渾濁,可證明Cl的非金屬性比S強,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點(二) 含鋁化合物的性質4.下列物質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物質為( )A.Na2CO3 B.Al(OH)3C.AlCl3 D.Na[Al(OH)4]5.向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OH溶液,沉淀又溶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課時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新知探究(一)1.核外電子排布呈現周期性變化 2.原子半徑逐漸減小 原子半徑呈現周期性變化 3.+1→+7?。?→-1[題點多維訓練]1.(1)× (2)√ (3)× (4)√ (5)×2.SiO2、P2O5、SO3、Cl2O7 SiH4、PH3、H2S、HCl3.(1)< < (2)> > (3)< < (4)>?。尽。?br/>4.選C Na和K的最外層均有1個電子,因此最高正化合價均為+1,故A項正確;由于Na的原子核外有3層電子,而K有4個電子層,因此原子半徑是K的大于Na的,故B項正確;Na+和K+的最外層均有8個電子,而K+的電子層數多,故離子半徑應為Na+5.解析:(1)根據主要化合價可知,L、Q最外層有2個電子,根據原子半徑特點,Q是Be,L是Mg,M是Al;T只有-2價,是O,則R為S。Be、O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BeO。Al3+、Mg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故Al3+(2)XY2中每1 mol離子含有電子:54 mol×=18 mol,又結合化學式可判斷化合物中X顯+2價,是Ca,Y顯-1價,是Cl,則XY2是CaCl2。答案:(1)①鎂 硫?、? < (2)CaCl26.解析:(1)原子 Ca Br Mg Cl電子層數 4 4 3 3核電荷數 20 35 12 17由此可以判斷原子半徑大小:r(Cl)(2)離子 Ca2+ Br- Mg2+ Cl-電子層數 3 4 2 3核電荷數 20 35 12 17由此可以判斷離子半徑大?。簉(Mg2+)答案:(1)r(Cl)(2)r(Mg2+)新知探究(二)[導學設計]1.(1)少量氣泡 Mg+2H2OMg(OH)2+H2↑ 容易 Na>Mg (2)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H)4]- Mg(OH)2+2H+===Mg2++2H2O 不反應 兩性 Mg>Al提示:金屬性逐漸減弱,堿性逐漸減弱。2.H2SiO3<H3PO4<H2SO4<HClO4 增強(1)提示: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越強。(2)提示:HClO的酸性比H2SO4的弱,因為HClO不是氯的最高價含氧酸。(3)提示: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題點多維訓練]1.C2.選D 由題意知,X為C元素、Y為N元素、W為S元素、Z為P元素;X為C,有CO和CO2兩種氧化物,故A錯誤;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性P<S,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Z<W,故B錯誤;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故原子半徑X>Y,故C錯誤;元素Y為N,最高價為+5價,故D正確。3.解析:(1)金屬活潑性:鈉>鎂>鋁,所以相同條件下與同濃度鹽酸反應最劇烈的是鈉,反應速率最慢的是鋁;1 mol鈉與鹽酸完全反應生成0.5 mol氫氣,1 mol鎂與鹽酸完全反應生成1 mol氫氣,1 mol鋁與鹽酸完全反應生成1.5 mol氫氣,所以生成氫氣最多的是金屬鋁。(2)氯氣氧化性強于硫單質,所以氯氣能夠與硫離子反應生成硫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2-+Cl2===S↓+2Cl-。答案:(1)鈉(或Na) 鋁(或Al)(2)S2-+Cl2===2Cl-+S↓4.B5.Al3++3NH3·H2O===Al(OH)3↓+3NHAl(OH)3+OH-===[Al(OH)4]-(共86張PPT)第二節 元素周期律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 1.結合有關數據和實驗事實認識原子結構、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建構元素周期律。 2.以第三周期的鈉、鎂、鋁、硅、硫、氯為例,了解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體會元素周期律(表)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與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點 元素周期律的含義和實質;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難點 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第1課時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目錄新知探究(一)——元素的原子半徑、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新知探究(二)——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課時跟蹤檢測元素的原子半徑、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新知探究(一)1.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的變化規律周期序數 原子序數 電子層數 最外層電子數 結論一 1~2 1 1→2 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加(1→8,第一周期除外)二 3~10 2 1→8 三 11~18 3 1→8 規律:同周期中,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核外電子排布呈現周期性變化2.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稀有氣體除外)周期序數 原子序數 原子半徑/nm 結論一 1 0.037 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不包括稀有氣體)二 3~9 0.152→0.071 三 11~17 0.186→0.099 規律:同周期中,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半徑呈現周期性變化[微點撥]電子層數多的元素原子半徑不一定大,如r(Li)>r(Cl)。3.元素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目的 以原子序數為1~18的元素為例,探究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圖像結論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呈現_________(第二周期+1→+5),最低負化合價呈現 的周期性變化(第一周期和稀有氣體元素除外)+1→+7-4→-1[題點多維訓練]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一定越大( )(2)第二周期元素(稀有氣體除外)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原子是氟( )(3)第二周期元素中C、N、O、F的最高化合價依次升高( )(4)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氫( )(5)含氧化合物中氧的化合價一定為-2價( )×√×√×2.寫出Si、P、S、Cl最高價氧化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態氫化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SiO2、P2O5、SO3、Cl2O7SiH4、PH3、H2S、HCl3.試比較下列微粒的半徑大小(填“>”“<”或“=”)。(1)Mg________Ca________K;(2)P________S________Cl;(3)Fe3+________Fe2+________Fe;(4)S2-________Cl-________Na+________Mg2+。<<>><<>>>4.鈉鉀合金在常溫下呈液態,常用作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鈉鉀合金也可以作為許多反應的催化劑。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鈉和鉀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化合價B.原子半徑:NaC.離子半徑:Na+>K+√5.(1)下表是部分前18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①L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R元素的名稱是______。②比較下列粒子的半徑大?。篞__________T,M3+__________L2+。元素代號 L M Q R T原子半徑/nm 0.160 0.143 0.111 0.106 0.066主要化合價 +2 +3 +2 +6、-2 -2鎂硫> < 解析:根據主要化合價可知,L、Q最外層有2個電子,根據原子半徑特點,Q是Be,L是Mg,M是Al;T只有-2價,是O,則R為S。Be、O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BeO。Al3+、Mg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故Al3+(2)某種融雪劑主要成分為XY2,X、Y均為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電子。該融雪劑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CaCl26.豆腐是最常見的豆制品,又稱水豆腐。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于點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鹵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豆腐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鹵水學名為鹽鹵,是由海水或鹽湖水制鹽后,殘留于鹽池內的母液。其中含有鈣離子、氯離子、溴離子、鎂離子等。(1)這些原子的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此可以判斷原子半徑大?。簉(Cl)原子 Ca Br Mg Cl電子層數 4 4 3 3核電荷數 20 35 12 17r(Cl)(2)這些離子的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此可以判斷離子半徑大小:r(Mg2+)離子 Ca2+ Br- Mg2+ Cl-電子層數 3 4 2 3核電荷數 20 35 12 17r(Mg2+)|思維建模|粒子半徑大小比較的常用方法[注意] 決定粒子半徑的兩個方面①核外電子數越多,電子的排斥力越大,半徑越大。②核電荷數越多,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力越大,半徑越小。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新知探究(二)導學設計 1.探究同周期元素金屬性的遞變規律(1)Na、Mg元素金屬性強弱比較原理 金屬與水反應置換出H2的難易程度 操作現象 鎂條表面附著_________ 劇烈反應,溶液變成淺紅色少量氣泡化學反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論 結合Na與水反應的現象,Na與水反應置換H2比Mg ,則金屬性:_________ 容易Na>Mg續表(2)Mg、Al元素金屬性強弱比較原理 金屬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 物質 Al(OH)3 Mg(OH)2操作現象 A中沉淀_____ B中沉淀_____ C中沉淀_____D中沉淀_______離子 方程式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結論 Al(OH)3是 氫氧化物,其堿性弱于Mg(OH)2(中強堿),更弱于NaOH(強堿),則金屬性:________ 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Al(OH)3+3H+===Al3++3H2OAl(OH)3+OH-===[Al(OH)4]-Mg(OH)2+2H+===Mg2++2H2O不反應兩性Mg>Al續表通過上述實驗探究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如何變化?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如何變化?提示:金屬性逐漸減弱,堿性逐漸減弱。2.探究同周期元素非金屬性的遞變規律 Si P S Cl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H2SiO3弱酸 H3PO4中 強酸 H2SO4 強酸 HClO4強酸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______ H2SiO3<H3PO4<H2SO4<HClO4增強(1)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與非金屬性有什么關系?提示: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越強。(2)Cl的非金屬性比S的強,HClO酸性比H2SO4的強嗎?為什么?提示:HClO的酸性比H2SO4的弱,因為HClO不是氯的最高價含氧酸。(3)綜上,歸納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性質的遞變規律。提示: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系統融通知能]1.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項目 同周期(從左至右) 同主族(從上到下)電子層數 相同 逐漸遞增最外層電子數 逐漸增多 相同原子半徑 逐漸減小 (稀有氣體元素除外) 逐漸增大化合價 最高正價 +1→+7(O、F除外) 相同最低負價 -4→-1 相同金屬單質與水或非氧化性酸置換出H2的難易程度 易→難 難→易最高價氧化物的 水化物 酸性 逐漸增強 逐漸減弱堿性 逐漸減弱 逐漸增強續表非金屬氣態 氫化物 形成的難易程度 難→易 易→難穩定性 逐漸增強 逐漸減弱氣態氫化物或陰離子的還原性 逐漸減弱 逐漸增強元素金屬性 逐漸減弱 逐漸增強元素非金屬性 逐漸增強 逐漸減弱續表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變化規律3.元素周期律內容 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元素的原子半徑、化合價、金屬性與非金屬性都屬于元素的性質實質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周期性變化的必然結果4.鋁的三角轉化關系 [微點撥] 制取Al(OH)3可以用鋁鹽與氨水反應,不用鋁鹽與強堿(NaOH)反應。[題點多維訓練]題點(一) 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1.下列事實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識解釋的是( )A.非金屬性:Cl>SB.穩定性:HBr>HIC.酸性:HClO4>H2SO3D.堿性:NaOH>Mg(OH)2√2.(2024·福州高一期末)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W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2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X只有一種氧化物B.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Z>WC.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Z>Y>XD.元素Y的最高正價是+5√解析:由題意知,X為C元素、Y為N元素、W為S元素、Z為P元素;X為C,有CO和CO2兩種氧化物,故A錯誤;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性P<S,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Z<W,故B錯誤;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故原子半徑X>Y,故C錯誤;元素Y為N,最高價為+5價,故D正確。3.(1)相同條件下,將鈉、鎂、鋁各1 mol分別投入足量的同濃度的稀鹽酸中,試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與稀鹽酸反應最劇烈;________與稀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最多。解析:金屬活潑性:鈉>鎂>鋁,所以相同條件下與同濃度鹽酸反應最劇烈的是鈉,反應速率最慢的是鋁;1 mol鈉與鹽酸完全反應生成0.5 mol氫氣,1 mol鎂與鹽酸完全反應生成1 mol氫氣,1 mol鋁與鹽酸完全反應生成1.5 mol氫氣,所以生成氫氣最多的是金屬鋁。鈉(或Na)鋁(或Al)(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出現黃色渾濁,可證明Cl的非金屬性比S強,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氯氣氧化性強于硫單質,所以氯氣能夠與硫離子反應生成硫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2-+Cl2===S↓+2Cl-。S2-+Cl2===2Cl-+S↓題點(二) 含鋁化合物的性質4.下列物質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物質為( )A.Na2CO3 B.Al(OH)3C.AlCl3 D.Na[Al(OH)4]√5.向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OH溶液,沉淀又溶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OH)3+OH-===[Al(OH)4]-課時跟蹤檢測(選擇題第1~9小題,每小題3分,第14~15小題,每小題5分,本檢測滿分80分)1412345678910111315√1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P、S、Cl、Ar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B.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Na、Mg、Al、Si的最低負化合價依次降低C.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最高化合價為+3D.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141234567891011131512解析:A項,P、S、Cl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但是Ar為稀有氣體,主要化合價為0,錯誤;C項,P的最高化合價為+5,錯誤;D項,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從Na到Cl的最高正化合價從+1到+7,依次升高,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2.已知下列原子的半徑:根據以上數據,磷原子的半徑可能是( )A.1.10×10-10m B.0.80×10-10mC.1.20×10-10m D.0.70×10-10m原子 N S O Si半徑 r/(×10-10m) 0.75 1.02 0.74 1.17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根據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從左到右依次減小知,磷原子半徑大于硫的而小于硅原子的半徑。√1245678910111213141533.根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Si<P B.非金屬性:P<NC.酸性:H2SO4<HClO4 D.穩定性:H2S<H2O√1245678910111213141534.下列各組物質的性質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酸性:HClO4>H3PO4>H2SO4B.氫化物穩定性:H2S>HF>H2OC.堿性:NaOH>Al(OH)3>Mg(OH)2D.還原性:HI>HBr>HCl>HF解析:A項,酸性:HClO4>H2SO4>H3PO4;B項,氫化物穩定性:HF>H2O>H2S;C項,堿性:NaOH>Mg(OH)2>Al(OH)3。√1245678910111213141535.X、Y、Z均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Xn+、Yn-、Z(n+1)-三種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Z>XB.原子半徑:Y>Z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n+1)Z>HnYD.離子半徑:Yn->Xn+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根據Xn+、Yn-、Z(n+1)-三種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可知X在Y、Z的下一周期,由所帶電荷數目可知Z、Y左右相鄰。三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大致位置如圖。原子序數:Z<X,A錯誤;同周期主族元素隨原子序數遞增原子半徑遞減,即原子半徑:Y<Z,B錯誤;非金屬性:Z<Y,則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n+1)Z<HnY,C錯誤;Yn-與Xn+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其核電荷數越小離子半徑越大,即離子半徑:Yn->Xn+,D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6.(2024·嘉興高一檢測)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元素③的簡單氣態氫化物水溶液呈酸性B.元素⑥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C.元素⑦的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D.元素⑤的最高價為+7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由圖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別為H、C、N、O、F、Na、Mg、S、Cl。A項,NH3的水溶液呈堿性;C項,MgO為堿性氧化物;D項,氟無正價。√1245678910121113141537.如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元素處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B.原子半徑:Z>YC.X、Y、R形成的某種化合物可以用于漂白、消毒D.Y、Z和W三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兩兩相互反應124567891012111314153解析:結合圖像中的信息可知X為O元素,Y為Na元素,Z為Al元素,W為S元素,R為Cl元素。X(O)元素核外有2個電子層,且最外層有6個電子,即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A正確;同周期主族元素隨核電荷數遞增原子半徑遞減,即原子半徑:Y>Z,B錯誤;O、Na、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lO可以用于漂白、消毒,C正確;Na、Al、S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H2SO4,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三種物質能兩兩相互反應,D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8.如圖表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和最高正價、最低負價隨原子序數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最高正價的順序:g>c>bB.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d>e>b>cC.d與c形成的化合物中陰、陽離子個數比不一定為1∶2D.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g>f>a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由原子半徑大小可知,a、b、c位于第二周期,d、e、f、g位于第三周期,結合化合價可知,a為C,b為N,c為O,d為Na,e為Al,f為S,g為Cl,以此分析解答。Cl的最高正價為+7價,N的最高正價為+5價,O沒有最高正價,故A錯誤;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則簡單離子半徑:b>c>d>e,故B錯誤;鈉元素與氧元素可以形成氧化鈉和過氧化鈉,陰、陽離子個數比均為1∶2,故C錯誤;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Cl>S>C,因此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g>f>a,故D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9.(2024·石家莊高一期末)W、X、Y、Z是周期表中前20號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部分性質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W 某種單質被稱為地球生物的保護傘X X、W形成的化合物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1∶2Y Y的最外層電子數是X、W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Z X和Z不在同一主族124567891011121314153A.簡單離子半徑:Z>Y>X>WB.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弱堿C.W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D.Z的單質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氣√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由題意知,W為O元素、X為Na元素、Y為Cl元素、Z為Ca元素,一般電子層越多、離子半徑越大,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中原子序數大的離子半徑小,則簡單離子半徑:Y>Z>W>X,故A錯誤;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NaOH,屬于強堿,故B錯誤;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F,故C錯誤;Ca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故D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10.(12分)(2024·福建九師教學聯盟)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1 ① 2 ② ③ ④ ⑤3 ⑥ ⑦ ⑧ ⑨ 124567891011121314153回答下列問題:(1)①~⑨九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____(填元素符號)。解析:根據周期表可知:①~⑨分別為H、C、N、O、Ne、Na、Al、S、Cl。(1)惰性氣體的化學性質最不活潑,①~⑨九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Ne。Ne101245678911121314153(2)元素②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___。(3)元素②和③中原子半徑較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號)。解析: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元素C和N中原子半徑較大的是C。C101245678911121314153(4)元素③和④中簡單氣態氫化物穩定性較強的是______(填化學式)。解析: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N和O中簡單氣態氫化物穩定性較強的是H2O。H2O101245678911121314153(5)元素⑧和⑨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較強的是________(填化學式)。解析: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S和Cl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較強的是HClO4。HClO4101245678911121314153(6)元素⑦的單質與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元素⑦的單質為Al,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6H2O===2[Al(OH)4]-+3H2↑。2Al+2OH-+6H2O===2[Al(OH)4]-+3H2↑12456789101112131415311.(10分)X、Y、W、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變化如圖所示。已知X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Y和Ne的核外電子總數相差1;W的單質是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124567891011121314153請回答下列問題:(1)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畫出X的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解析:X、Y、W、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則X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18-10=8,故X為O元素;Y和Ne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差1,Y為Na或F元素,由題圖可知,Y原子半徑大于氧原子,故Y為Na元素;三?、鬉124567891011121314153W的單質是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原子序數大于Na元素,故W為Si元素;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故Z為Cl元素。(1)W為Si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4,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4,處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124567891011121314153(2)Z的氫化物和溴化氫相比,較穩定的是______(寫化學式)。解析:Z為Cl元素,由于元素的非金屬性:Cl>Br,故氫化物穩定性:HCl>HBr。(3)Y的金屬性與Mg的金屬性相比,________(寫化學式)的金屬性強,請用實驗證明它們金屬性的相對強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NaNa與冷水劇烈反應,而Mg與冷水反應較慢(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同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減弱,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所以金屬性:Na>Mg;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氣就越容易,所以可以通過Na與冷水劇烈反應,而Mg與冷水反應較慢證明元素的金屬性強弱。124567891011121314153(4)寫出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NaOH是強堿,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HClO4是一元強酸,二者發生酸堿中和反應,生成NaClO4和H2O,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OH+HClO4===NaClO4+H2O。NaOH+HClO4===NaClO4+H2O12124567891011131415312.(7分)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證明C、N、Si的非金屬性強弱關系:(1)溶液a、b、c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硝酸飽和NaHCO3溶液Na2SiO3溶液124567891011121314153(2)溶液b、c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SiO3是難溶弱酸)12456789101112131415313.(14分)A、B、C、D、E、F、G均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遞增。A元素原子核內無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D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F與G位置相鄰,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主族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_______,G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第二周期第ⅤA族124567891011121314153(2)D與E按原子個數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化學式為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F、G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Na2O2 S2->Cl->Na+2Na2O2+2H2O===4NaOH+O2↑131245678910111214153(4)B、C、D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下同),穩定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5)F、G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酸性較強的是________。H2SO4、HClO4HClO4CH4>NH3>H2O H2O>NH3>CH4101245678911121314153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14.X、Y、Z、M、Q、R皆為前20號元素,其原子半徑與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Q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B.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鹽或堿C.簡單離子半徑:M->R2+>Q+D.Z與M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酸√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由Y的化合價只有-2價推斷Y為氧元素,X的半徑比氧原子的半徑小且有+1價,則X為氫元素,M的最高正價為+7價,最低負價為-1價,則M為氯元素,Z的半徑小于Cl,且最低負價為-3價,最高價為+5價,則Z為氮元素,Q只有+1價,且Q的半徑大于氯原子半徑,但小于只有+2價的R,故Q為鈉元素,R為鈣元素。Na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A正確;X、Y、Z三種元素分別代表H、O、N,可以形成硝酸、硝酸銨和一水合氨,故B正確;M-、Q+、R2+的半徑大小應該為Cl->Ca2+>Na+,故C正確;Z、M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有HNO3、HNO2、HClO、HClO4等,HNO2和HClO為弱酸,D錯誤。12456789101112131415315.幾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常見化合價見下表:元素代號 常見化合價 原子半徑/nmA -1 0.071B -2 0.074D +4、-4 0.077E -1 0.099G +5、-3 0.110124567891011121314153H +3 0.143I +2 0.160J +1 0.186續表124567891011121314153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H、J的氧化物分別為酸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B.A、H、J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J>HC.G元素的單質不存在同素異形體D.I在DB2中燃燒生成兩種化合物√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根據B元素常見化合價為-2價及其原子半徑可確定B為O元素,結合A的原子半徑比B小可確定A為F元素,由D的化合價可知其為第ⅣA族元素,原子半徑與O元素接近,即D為第二周期的C元素;結合A、E均為-1價,E應為Cl元素;根據G元素的化合價可知其位于第ⅤA族,其半徑比C元素大,即G為第三周期P元素,再結合H、I、J的化合價可確定分別為Al、Mg、Na元素。CO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兩性氧化物,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A錯誤;124567891011121314153根據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可判斷離子半徑:F->Na+>Al3+,B正確;磷元素的單質有紅磷和白磷,二者互為同素異形體,C錯誤;Mg在CO2中燃燒生成MgO和C,D錯誤。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九)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選擇題第1~9小題,每小題3分,第14~15小題,每小題5分,本檢測滿分8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P、S、Cl、Ar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B.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Na、Mg、Al、Si的最低負化合價依次降低C.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最高化合價為+3D.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2.已知下列原子的半徑:原子 N S O Si半徑 r/(×10-10m) 0.75 1.02 0.74 1.17根據以上數據,磷原子的半徑可能是( )A.1.10×10-10m B.0.80×10-10mC.1.20×10-10m D.0.70×10-10m3.根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Si<P B.非金屬性:P<NC.酸性:H2SO4<HClO4 D.穩定性:H2S<H2O4.下列各組物質的性質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酸性:HClO4>H3PO4>H2SO4B.氫化物穩定性:H2S>HF>H2OC.堿性:NaOH>Al(OH)3>Mg(OH)2D.還原性:HI>HBr>HCl>HF5.X、Y、Z均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Xn+、Yn-、Z(n+1)-三種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Z>XB.原子半徑:Y>Z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n+1)Z>HnYD.離子半徑:Yn->Xn+6.(2024·嘉興高一檢測)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元素③的簡單氣態氫化物水溶液呈酸性B.元素⑥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C.元素⑦的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D.元素⑤的最高價為+77.如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元素處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B.原子半徑:Z>YC.X、Y、R形成的某種化合物可以用于漂白、消毒D.Y、Z和W三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兩兩相互反應8.如圖表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和最高正價、最低負價隨原子序數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最高正價的順序:g>c>bB.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d>e>b>cC.d與c形成的化合物中陰、陽離子個數比不一定為1∶2D.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g>f>a9.(2024·石家莊高一期末)W、X、Y、Z是周期表中前20號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部分性質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W 某種單質被稱為地球生物的保護傘X X、W形成的化合物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1∶2Y Y的最外層電子數是X、W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Z X和Z不在同一主族A.簡單離子半徑:Z>Y>X>WB.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弱堿C.W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D.Z的單質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氣10.(12分)(2024·福建九師教學聯盟)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1 ①2 ② ③ ④ ⑤3 ⑥ ⑦ ⑧ ⑨回答下列問題:(1)①~⑨九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____(填元素符號)。(2)元素②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_______。(3)元素②和③中原子半徑較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4)元素③和④中簡單氣態氫化物穩定性較強的是________(填化學式)。(5)元素⑧和⑨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較強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6)元素⑦的單質與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0分)X、Y、W、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變化如圖所示。已知X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Y和Ne的核外電子總數相差1;W的單質是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請回答下列問題:(1)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畫出X的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2)Z的氫化物和溴化氫相比,較穩定的是______(寫化學式)。(3)Y的金屬性與Mg的金屬性相比,__________(寫化學式)的金屬性強,請用實驗證明它們金屬性的相對強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寫出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7分)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證明C、N、Si的非金屬性強弱關系:(1)溶液a、b、c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b、c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SiO3是難溶弱酸)13.(14分)A、B、C、D、E、F、G均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遞增。A元素原子核內無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D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F與G位置相鄰,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主族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_____,G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___。(2)D與E按原子個數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F、G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4)B、C、D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下同),穩定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G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較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14.X、Y、Z、M、Q、R皆為前20號元素,其原子半徑與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Q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B.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鹽或堿C.簡單離子半徑:M->R2+>Q+D.Z與M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酸15.幾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常見化合價見下表:元素代號 常見化合價 原子半徑/nmA -1 0.071B -2 0.074D +4、-4 0.077E -1 0.099G +5、-3 0.110H +3 0.143I +2 0.160J +1 0.186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H、J的氧化物分別為酸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B.A、H、J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J>HC.G元素的單質不存在同素異形體D.I在DB2中燃燒生成兩種化合物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九)1.選D A項,P、S、Cl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但是Ar為稀有氣體,主要化合價為0,錯誤;C項,P的最高化合價為+5,錯誤;D項,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從Na到Cl的最高正化合價從+1到+7,依次升高,正確。2.選A 根據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從左到右依次減小知,磷原子半徑大于硫的而小于硅原子的半徑。3.A4.選D A項,酸性:HClO4>H2SO4>H3PO4;B項,氫化物穩定性:HF>H2O>H2S;C項,堿性:NaOH>Mg(OH)2>Al(OH)3。5.選D 根據Xn+、Yn-、Z(n+1)-三種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可知X在Y、Z的下一周期,由所帶電荷數目可知Z、Y左右相鄰。三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大致位置如圖。原子序數:Z<X,A錯誤;同周期主族元素隨原子序數遞增原子半徑遞減,即原子半徑:Y<Z,B錯誤;非金屬性:Z<Y,則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n+1)Z<HnY,C錯誤;Yn-與Xn+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其核電荷數越小離子半徑越大,即離子半徑:Yn->Xn+,D正確。6.選B 由圖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別為H、C、N、O、F、Na、Mg、S、Cl。A項,NH3的水溶液呈堿性;C項,MgO為堿性氧化物;D項,氟無正價。7.選B 結合圖像中的信息可知X為O元素,Y為Na元素,Z為Al元素,W為S元素,R為Cl元素。X(O)元素核外有2個電子層,且最外層有6個電子,即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A正確;同周期主族元素隨核電荷數遞增原子半徑遞減,即原子半徑:Y>Z,B錯誤;O、Na、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lO可以用于漂白、消毒,C正確;Na、Al、S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H2SO4,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三種物質能兩兩相互反應,D正確。8.選D 由原子半徑大小可知,a、b、c位于第二周期,d、e、f、g位于第三周期,結合化合價可知,a為C,b為N,c為O,d為Na,e為Al,f為S,g為Cl,以此分析解答。Cl的最高正價為+7價,N的最高正價為+5價,O沒有最高正價,故A錯誤;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則簡單離子半徑:b>c>d>e,故B錯誤;鈉元素與氧元素可以形成氧化鈉和過氧化鈉,陰、陽離子個數比均為1∶2,故C錯誤;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Cl>S>C,因此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g>f>a,故D正確。9.選D 由題意知,W為O元素、X為Na元素、Y為Cl元素、Z為Ca元素,一般電子層越多、離子半徑越大,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中原子序數大的離子半徑小,則簡單離子半徑:Y>Z>W>X,故A錯誤;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NaOH,屬于強堿,故B錯誤;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F,故C錯誤;Ca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故D正確。10.解析:根據周期表可知:①~⑨分別為H、C、N、O、Ne、Na、Al、S、Cl。(1)惰性氣體的化學性質最不活潑,①~⑨九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Ne。(2)元素②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3)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元素C和N中原子半徑較大的是C。(4)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N和O中簡單氣態氫化物穩定性較強的是H2O。(5)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S和Cl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較強的是HClO4。(6)元素⑦的單質為Al,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6H2O===2[Al(OH)4]-+3H2↑。答案:(1)Ne (2) (3)C (4)H2O(5)HClO4 (6)2Al+2OH-+6H2O===2[Al(OH)4]-+3H2↑11.解析:X、Y、W、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則X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18-10=8,故X為O元素;Y和Ne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差1,Y為Na或F元素,由題圖可知,Y原子半徑大于氧原子,故Y為Na元素;W的單質是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原子序數大于Na元素,故W為Si元素;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故Z為Cl元素。(1)W為Si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4,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4,處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2)Z為Cl元素,由于元素的非金屬性:Cl>Br,故氫化物穩定性:HCl>HBr。(3)同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減弱,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所以金屬性:Na>Mg;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氣就越容易,所以可以通過Na與冷水劇烈反應,而Mg與冷水反應較慢證明元素的金屬性強弱。(4)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NaOH是強堿,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HClO4是一元強酸,二者發生酸堿中和反應,生成NaClO4和H2O,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OH+HClO4===NaClO4+H2O。答案:(1)三 ⅣA (2)HCl (3)Na Na與冷水劇烈反應,而Mg與冷水反應較慢(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NaOH+HClO4===NaClO4+H2O12.解析:利用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強弱,證明碳、氮、硅的非金屬性強弱關系,溶液a為硝酸,固體e為碳酸鈣,溶液b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溶液c為硅酸鈉溶液,CO2與硅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2+H2O+SiO===CO+H2SiO3↓。答案:(1)硝酸 飽和NaHCO3溶液 Na2SiO3溶液 (2)HCO+H+===CO2↑+H2O SiO+H2O+CO2===CO+H2SiO3↓13.(1)第二周期第ⅤA族 (2)Na2O2 2Na2O2+2H2O===4NaOH+O2↑(3)S2->Cl->Na+(4)CH4>NH3>H2O H2O>NH3>CH4(5)H2SO4、HClO4 HClO414.選D 由Y的化合價只有-2價推斷Y為氧元素,X的半徑比氧原子的半徑小且有+1價,則X為氫元素,M的最高正價為+7價,最低負價為-1價,則M為氯元素,Z的半徑小于Cl,且最低負價為-3價,最高價為+5價,則Z為氮元素,Q只有+1價,且Q的半徑大于氯原子半徑,但小于只有+2價的R,故Q為鈉元素,R為鈣元素。Na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A正確;X、Y、Z三種元素分別代表H、O、N,可以形成硝酸、硝酸銨和一水合氨,故B正確;M-、Q+、R2+的半徑大小應該為Cl->Ca2+>Na+,故C正確;Z、M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有HNO3、HNO2、HClO、HClO4等,HNO2和HClO為弱酸,D錯誤。15.選B 根據B元素常見化合價為-2價及其原子半徑可確定B為O元素,結合A的原子半徑比B小可確定A為F元素,由D的化合價可知其為第ⅣA族元素,原子半徑與O元素接近,即D為第二周期的C元素;結合A、E均為-1價,E應為Cl元素;根據G元素的化合價可知其位于第ⅤA族,其半徑比C元素大,即G為第三周期P元素,再結合H、I、J的化合價可確定分別為Al、Mg、Na元素。CO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兩性氧化物,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A錯誤;根據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可判斷離子半徑:F->Na+>Al3+,B正確;磷元素的單質有紅磷和白磷,二者互為同素異形體,C錯誤;Mg在CO2中燃燒生成MgO和C,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節 第1課時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docx 第二節 第1課時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pptx 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九)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