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2025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化學真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C-12 Na-23 Cl-35.5
一、選擇題:本大題10小題,1~5小題每題1分,6~10小題每題2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由新華社授權發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下面做法不合理的是
A 持續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B. 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C. 豐富農村文化惠民活動 D. 大量使用化肥促進農業增產
2. 文物承載著文明的記憶。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下列文物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A. 馬踏飛燕 B. 蓮花形玻璃托盞
C. “白馬作”毛筆 D. 彩陶罐
3. 稀土是戰略資源,隱形戰機涂層中的稀土元素,能夠吸收雷達波,從而實現隱身效果。如圖為稀土元素釓的有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64
B. 釓屬于金屬元素
C. 釓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7.2
D. 釓原子失去2個電子后形成Gd2-
4. 合理利用植物(如罌粟)可治療疾病。罌粟殼中含有嗎啡(C17H19NO3)等生物堿,非法提取會制成毒品,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嗎啡由四種元素組成
B 一個嗎啡分子中共含有40個原子
C. 罌粟燃燒后只生成CO2和H2O
D. 合理利用植物資源,服務人類社會
5. 模型建構是化學學習必備的素養之一。下列模型不正確的是
A. 圖甲:地球咸水、淡水的儲量 B. 圖乙:空氣質量分級標準
C. 圖丙:人體中元素的含量 D. 圖丁:資源利用的每個環節
6. 歸納可以將零散知識結構化、系統化。下列歸納正確的是
A.化學與生活 B.化學與安全
用食鹽去除熱水瓶中的水垢 干粉滅火器用來撲滅油、氣引起的火災
C.化學與健康 D.化學與科技
定西寬粉富含的營養物質是蛋白質 徐光憲研發了用于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
A. A B. B C. C D. D
7. 我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華陽國志》記載“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鹽”。該過程涉及蒸發結晶
B. 《天工開物》記載“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指煅燒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
C. 《呂氏春秋》記載“金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描述的是合金的熔點降低
D. 《夢溪筆談》記載“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磁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鐵
8. 海水中的鎂元素主要以氯化鎂和硫酸鎂的形式存在,為探究氯化鎂在水中的溶解情況,進行如圖實驗(不考慮溶劑的減少)。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氯化鎂固體是易溶性物質
B. 燒杯②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9g
C. 燒杯③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D. 各燒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①<②<③
9.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雜:KCl溶液中含有少量K2SO4 加入過量BaCl2溶液,過濾
B 驗證: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用鐵片、Zn(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進行實驗
C 鑒別:N2和CO2 將燃著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D 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 稱取5.0gNaCl加入到盛有100mL水的燒杯中完全溶解(ρ水=1g/cm3)
A A B. B C. C D. D
10. “五角星”能形象呈現初中化學常見物質間的關系。其中甲為黑色固體,戊的固態叫“干冰”,甲、乙、丙、丁均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五角星”相鄰兩角間能夠發生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是鐵單質
B. 乙和丙反應一定得到黃色溶液
C. 丁在實驗室可能用來檢驗二氧化碳
D. 圖中共涉及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4小題,共17分。
11. 2025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首個春節。回答問題:
(1)瑯瑯上口的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唱出了濃濃的年味,大掃除時發現不同材質的抹布吸水性有差異。區分羊毛纖維和棉纖維的方法是_____。
(2)春節期間路旁流光溢彩的霓虹燈利用了稀有氣體_____的性質。
(3)過年都要貼春聯,用墨汁書寫的春聯字跡長時間不變色的原因是_____。
(4)除夕家家戶戶吃餃子喜慶團圓,撈餃子對應的化學實驗操作是_____。
12. 神舟火箭發射時,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為燃料推進劑,推進劑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這種氣體從發動機的尾部以極高的速度噴出,推動火箭升空。該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
回答問題:
(1)偏二甲肼屬于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從微觀角度分析,此反應中發生變化的是_____。
A. 分子種類 B. 分子數目 C. 原子種類
(3)該反應中兩種反應物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
(4)在此過程中,燃料的化學能最終轉化成了火箭的_____。
1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泡菜是一種風味獨特的乳酸發酵制品,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
蔬菜易富集硝酸鹽,在腌制初期,蔬菜中的硝酸鹽在雜菌(如腸桿菌)的硝酸鹽還原酶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腌制過程中,蔬菜表面的天然乳酸菌在無氧環境下大量繁殖,將蔬菜中的糖類物質分解為乳酸(C3H6O3)。隨著發酵進行,乳酸積累量增加,pH逐漸降低,酸性環境抑制蔬菜中維生素C的氧化分解,還抑制了產生亞硝酸鹽的雜菌,同時乳酸菌可能會分泌亞硝酸鹽還原酶,將亞硝酸鹽分解為無害的氮氣或氨,其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
腌制時通常會加入食鹽,可以抑制雜菌的生長,還能增強風味,但鹽濃度過低(<5%)易導致腐敗菌繁殖,產生異味,過高(>15%)則抑制乳酸菌,發酵停滯。泡菜成熟后,浸泡、漂洗,進行有關數據測定,數值如表1所示。
浸泡時間(min) 硝酸鹽含量(mg/kg) 亞硝酸鹽含量(mg/kg)
0 115 1.70
10 93 1.45
20 76 1.17
30 41 0.43
表1浸泡、漂洗前后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
泡菜的“利”與“弊”并非絕對,適量、科學地食用,既能享受發酵食品的風味與營養,也能規避潛在風險,使其成為均衡飲食的有益補充。
——節選自《中學生物教學》2023年3月上旬、《食品安全導刊》2019年01期
(1)泡菜中常見的亞硝酸鹽是亞硝酸鈉(Na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腌制泡菜時為了防腐,食鹽越多越好
B. 亞硝酸鹽含量隨發酵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多
C. 泡菜中的亞硝酸鹽主要來自于蔬菜中的硝酸鹽
D. 酸性環境促進維生素C的分解,導致泡菜中維生素C含量降低
(3)用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鑒別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鈉溶液_____。
(4)日常食用泡菜時為了有效避免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食用前應該_____。
14. 堿式碳酸銅用來做顏料、制造煙火。從孔雀石中提純該物質的流程如圖所示。
【資料鏈接】
①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堿式碳酸銅[Cu2(OH)2CO3]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兩種常見的氧化物。假設孔雀石中其他物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
②堿式碳酸銅加熱到220℃會分解成其他物質
回答問題:
(1)“粉碎機”粉碎孔雀石的目的是_____。
(2)“酸浸”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沉淀池”中發生的反應為2CuSO4+2Na2CO3+X=Cu2(OH)2CO3↓+2Na2SO4+CO2↑,其中X為_____(填化學式)。
(4)在“烘干池”中為了不影響產率,此操作中應注意_____。
三、實驗題:本大題2小題,共17分。
15.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和保證。回答問題。
(1)儀器①名稱_____。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若要用B裝置所示收集氧氣,請在虛線框內補充畫出圖中其他部分_____。
(3)圖C是某制氧裝置的工作示意圖,反應倉中生成的氧氣通過加濕倉后被人體吸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反應倉中的液體試劑可以是過氧化氫溶液
B. 加濕倉利用了氧氣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質
C. 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
(4)離子濃度越大,電導率越大,溶液導電性越強。進行圖甲實驗,測得燒杯中溶液電導率變化如圖乙所示。
圖甲錐形瓶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從微觀角度解釋圖乙中ab段電導率下降的原因_____。
16. 圍繞“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積極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
(1)【任務一】從物質的性質和轉化角度認識二氧化碳
碳排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動植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以及化石能源的燃燒,其中化石能源包括煤、_____、天然氣。
碳吸收——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巖石都能吸收二氧化碳。但巖石吸收過程中生成的碳酸氫鈣能溶于水,這就使許多地區的地下水成為_____(填“硬水”或“軟水”)。
(2)【任務二】二氧化碳“捕集”的行動方案
碳捕集——二氧化碳的“捕集”可以采用化學吸收法,利用堿性吸收劑與二氧化碳反應。可實現二氧化碳的“捕集與利用”。對“捕集”過程進行如下探究。
步驟Ⅰ:關閉彈簧夾,向裝滿二氧化碳的錐形瓶中注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
步驟Ⅱ: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B中部分液體進入A中,_____(填實驗現象)。
[提出問題]實驗結束后錐形瓶的溶液中溶質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_____。
[實驗過程]
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碳酸鈉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二不成立
2 另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 有氣泡產生 猜想三成立
[交流討論]
①氫氧化鈉溶液“捕集”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②“捕集”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
(3)【任務二】低碳行動是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重要措施
碳減排——為了貫徹低碳生活理念,你能做到的是_____(寫一條)。
四、計算題:本題1小題,共5分。
17. 為測定某抗酸藥(含碳酸氫鈉)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稱取14.0g該藥片充分溶解后(假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向其中逐滴加入7.3%的稀鹽酸,用pH傳感器測得實驗數據如圖所示。
請計算該抗酸藥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2025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化學真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C-12 Na-23 Cl-35.5
一、選擇題:本大題10小題,1~5小題每題1分,6~10小題每題2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由新華社授權發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下面做法不合理的是
A 持續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B. 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C. 豐富農村文化惠民活動 D. 大量使用化肥促進農業增產
【1題答案】D
【解析】
【詳解】A、穩定播種面積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避免因面積波動導致產量下降,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故做法正確;
B、新質生產力指現代農業技術(如智能農業、綠色技術),能提高效率并減少資源浪費,符合鄉村振興戰
略,故做法正確;
C、文化惠民活動提升農民精神生活,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屬于社會發展的必要措施,故做法正確;
D、過量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酸化、板結,污染地下水(如硝酸鹽超標),破壞生態平衡,故做法正確。
故選D。
2. 文物承載著文明的記憶。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下列文物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A. 馬踏飛燕 B. 蓮花形玻璃托盞
C. “白馬作”毛筆 D. 彩陶罐
【2題答案】A
【解析】
【詳解】A、馬踏飛燕是用青銅制成的,青銅是銅的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選項正確;
B、蓮花形玻璃托盞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選項錯誤;
C、“白馬作”毛筆是用動物毛制成的,屬于天然材料,故選項錯誤;
D、彩陶罐是用泥土燒制而成的,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選項錯誤。
故選A。
3. 稀土是戰略資源,隱形戰機涂層中的稀土元素,能夠吸收雷達波,從而實現隱身效果。如圖為稀土元素釓的有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64
B. 釓屬于金屬元素
C. 釓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7.2
D. 釓原子失去2個電子后形成Gd2-
【3題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釓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圈內數字表示質子數,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左上方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故x=64,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釓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方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通常省略
不寫,故釓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7.2,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釓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釓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
位正電荷的釓離子,其離子符號為Gd +,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4. 合理利用植物(如罌粟)可治療疾病。罌粟殼中含有嗎啡(C17H19NO3)等生物堿,非法提取會制成毒品,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嗎啡由四種元素組成
B 一個嗎啡分子中共含有40個原子
C. 罌粟燃燒后只生成CO2和H2O
D. 合理利用植物資源,服務人類社會
【4題答案】C
【解析】
【詳解】A、嗎啡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嗎啡由嗎啡分子構成,一個嗎啡分子中含有17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3個氧原子共40
個原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嗎啡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罌粟燃燒后
除了生成CO2和水,還會生成含氮元素的物質,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合理利用植物資源,如罌粟殼中的嗎啡在醫療上的應用,可以服務人類社會,但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
防止非法提取和濫用,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5. 模型建構是化學學習必備的素養之一。下列模型不正確的是
A. 圖甲:地球咸水、淡水的儲量 B. 圖乙:空氣質量分級標準
C. 圖丙:人體中元素的含量 D. 圖丁:資源利用的每個環節
【5題答案】B
6. 歸納可以將零散知識結構化、系統化。下列歸納正確的是
A.化學與生活 B.化學與安全
用食鹽去除熱水瓶中的水垢 干粉滅火器用來撲滅油、氣引起的火災
C.化學與健康 D.化學與科技
定西寬粉富含的營養物質是蛋白質 徐光憲研發了用于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
A. A B. B C. C D. D
【6題答案】B
7. 我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華陽國志》記載“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鹽”。該過程涉及蒸發結晶
B. 《天工開物》記載“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指煅燒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
C. 《呂氏春秋》記載“金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描述的是合金的熔點降低
D. 《夢溪筆談》記載“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磁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鐵
【7題答案】A
8. 海水中的鎂元素主要以氯化鎂和硫酸鎂的形式存在,為探究氯化鎂在水中的溶解情況,進行如圖實驗(不考慮溶劑的減少)。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氯化鎂固體是易溶性物質
B. 燒杯②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9g
C. 燒杯③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D. 各燒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①<②<③
【8題答案】C
9.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雜:KCl溶液中含有少量K2SO4 加入過量BaCl2溶液,過濾
B 驗證: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用鐵片、Zn(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進行實驗
C 鑒別:N2和CO2 將燃著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D 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 稱取5.0gNaCl加入到盛有100mL水的燒杯中完全溶解(ρ水=1g/cm3)
A A B. B C. C D. D
【9題答案】B
10. “五角星”能形象呈現初中化學常見物質間的關系。其中甲為黑色固體,戊的固態叫“干冰”,甲、乙、丙、丁均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五角星”相鄰兩角間能夠發生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是鐵單質
B. 乙和丙反應一定得到黃色溶液
C. 丁在實驗室可能用來檢驗二氧化碳
D. 圖中共涉及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10題答案】C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4小題,共17分。
11. 2025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首個春節。回答問題:
(1)瑯瑯上口的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唱出了濃濃的年味,大掃除時發現不同材質的抹布吸水性有差異。區分羊毛纖維和棉纖維的方法是_____。
(2)春節期間路旁流光溢彩的霓虹燈利用了稀有氣體_____的性質。
(3)過年都要貼春聯,用墨汁書寫的春聯字跡長時間不變色的原因是_____。
(4)除夕家家戶戶吃餃子喜慶團圓,撈餃子對應的化學實驗操作是_____。
【11題答案】(1)灼燒,聞氣味
(2)通電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3)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4)過濾
12. 神舟火箭發射時,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為燃料推進劑,推進劑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這種氣體從發動機的尾部以極高的速度噴出,推動火箭升空。該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
回答問題:
(1)偏二甲肼屬于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從微觀角度分析,此反應中發生變化的是_____。
A. 分子種類 B. 分子數目 C. 原子種類
(3)該反應中兩種反應物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
(4)在此過程中,燃料的化學能最終轉化成了火箭的_____。
【12題答案】
(1)有機物 (2)AB
(3)##2:1 (4)機械能
1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泡菜是一種風味獨特的乳酸發酵制品,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
蔬菜易富集硝酸鹽,在腌制初期,蔬菜中的硝酸鹽在雜菌(如腸桿菌)的硝酸鹽還原酶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腌制過程中,蔬菜表面的天然乳酸菌在無氧環境下大量繁殖,將蔬菜中的糖類物質分解為乳酸(C3H6O3)。隨著發酵進行,乳酸積累量增加,pH逐漸降低,酸性環境抑制蔬菜中維生素C的氧化分解,還抑制了產生亞硝酸鹽的雜菌,同時乳酸菌可能會分泌亞硝酸鹽還原酶,將亞硝酸鹽分解為無害的氮氣或氨,其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
腌制時通常會加入食鹽,可以抑制雜菌的生長,還能增強風味,但鹽濃度過低(<5%)易導致腐敗菌繁殖,產生異味,過高(>15%)則抑制乳酸菌,發酵停滯。泡菜成熟后,浸泡、漂洗,進行有關數據測定,數值如表1所示。
浸泡時間(min) 硝酸鹽含量(mg/kg) 亞硝酸鹽含量(mg/kg)
0 115 1.70
10 93 1.45
20 76 1.17
30 41 0.43
表1浸泡、漂洗前后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
泡菜的“利”與“弊”并非絕對,適量、科學地食用,既能享受發酵食品的風味與營養,也能規避潛在風險,使其成為均衡飲食的有益補充。
——節選自《中學生物教學》2023年3月上旬、《食品安全導刊》2019年01期
(1)泡菜中常見的亞硝酸鹽是亞硝酸鈉(Na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腌制泡菜時為了防腐,食鹽越多越好
B. 亞硝酸鹽含量隨發酵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多
C. 泡菜中的亞硝酸鹽主要來自于蔬菜中的硝酸鹽
D. 酸性環境促進維生素C的分解,導致泡菜中維生素C含量降低
(3)用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鑒別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鈉溶液_____。
(4)日常食用泡菜時為了有效避免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食用前應該_____。
【13題答案】
(1)+3
(2)C
(3)分別取少量兩種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鈉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硝酸鈉溶液
(4)浸泡、漂洗(或延長腌制時間等合理答案)
14. 堿式碳酸銅用來做顏料、制造煙火。從孔雀石中提純該物質的流程如圖所示。
【資料鏈接】
①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堿式碳酸銅[Cu2(OH)2CO3]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兩種常見的氧化物。假設孔雀石中其他物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
②堿式碳酸銅加熱到220℃會分解成其他物質
回答問題:
(1)“粉碎機”粉碎孔雀石的目的是_____。
(2)“酸浸”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沉淀池”中發生的反應為2CuSO4+2Na2CO3+X=Cu2(OH)2CO3↓+2Na2SO4+CO2↑,其中X為_____(填化學式)。
(4)在“烘干池”中為了不影響產率,此操作中應注意_____。
【14題答案】(1)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
(2)
(3)H2O (4)溫度控制在220℃以下(或低溫烘干)
三、實驗題:本大題2小題,共17分。
15.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和保證。回答問題。
(1)儀器①名稱_____。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若要用B裝置所示收集氧氣,請在虛線框內補充畫出圖中其他部分_____。
(3)圖C是某制氧裝置的工作示意圖,反應倉中生成的氧氣通過加濕倉后被人體吸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反應倉中的液體試劑可以是過氧化氫溶液
B. 加濕倉利用了氧氣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質
C. 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
(4)離子濃度越大,電導率越大,溶液導電性越強。進行圖甲實驗,測得燒杯中溶液電導率變化如圖乙所示。
圖甲錐形瓶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從微觀角度解釋圖乙中ab段電導率下降的原因_____。
【15題答案】
(1)試管
①. ②.
(3)AC
①.
②. 隨著反應進行,溶液中的鈣離子、氫氧根離子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水,使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電導率下降
16. 圍繞“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積極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
(1)【任務一】從物質的性質和轉化角度認識二氧化碳
碳排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動植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以及化石能源的燃燒,其中化石能源包括煤、_____、天然氣。
碳吸收——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巖石都能吸收二氧化碳。但巖石吸收過程中生成的碳酸氫鈣能溶于水,這就使許多地區的地下水成為_____(填“硬水”或“軟水”)。
(2)【任務二】二氧化碳“捕集”的行動方案
碳捕集——二氧化碳的“捕集”可以采用化學吸收法,利用堿性吸收劑與二氧化碳反應。可實現二氧化碳的“捕集與利用”。對“捕集”過程進行如下探究。
步驟Ⅰ:關閉彈簧夾,向裝滿二氧化碳的錐形瓶中注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
步驟Ⅱ: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B中部分液體進入A中,_____(填實驗現象)。
[提出問題]實驗結束后錐形瓶的溶液中溶質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_____。
[實驗過程]
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碳酸鈉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二不成立
2 另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 有氣泡產生 猜想三成立
[交流討論]
①氫氧化鈉溶液“捕集”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②“捕集”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
(3)【任務二】低碳行動是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重要措施
碳減排——為了貫徹低碳生活理念,你能做到的是_____(寫一條)。
【16題答案】(1) ①. 石油 ②. 硬水
(2) ①. B 中溶液變渾濁 ②. NaOH和Na2CO3 ③. 稀鹽酸(合理即可) ④. ⑤. 氫氧化鈉溶液
(3)隨手關燈(或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雙面使用紙張等合理答案)
四、計算題:本題1小題,共5分。
17. 為測定某抗酸藥(含碳酸氫鈉)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稱取14.0g該藥片充分溶解后(假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向其中逐滴加入7.3%的稀鹽酸,用pH傳感器測得實驗數據如圖所示。
請計算該抗酸藥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17題答案】解:設該抗酸藥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為x
x=60.0%
答:該抗酸藥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為60.0%。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台州市| 海林市| 梓潼县| 余干县| 眉山市| 玉门市| 银川市| 南投市| 水城县| 天祝| 桐梓县| 宜章县| 兴隆县| 双柏县| 乐业县| 册亨县| 新平| 苍山县| 习水县| 永清县| 资溪县| 德昌县| 青铜峡市| 梨树县| 清丰县| 宁德市| 龙游县| 江华| 平远县| 肇庆市| 虹口区| 韩城市| 商水县| 镇沅| 肥东县| 德州市| 慈利县| 易门县| 金昌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