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七年級歷史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六世紀末滅掉陳朝,統一南北,“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繼秦漢以后第二次大統一局面”的皇帝是()A.漢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元世祖2.唐朝從“小邑猶藏萬家室”到“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轉折點是()A.七王之亂B.八王之亂C安史之亂D.黃巢起義3.唐玄宗時封渤海國首領為渤海郡王,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這表明唐玄宗在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關系的過程中使用的方式是()A冊封少數民族首領B.和親C,在民族地區設置管理機構D.戰爭4.針對唐朝中后期宰相“事無不統”的教訓,為了進一步分割宰相權力,宋太祖采取的創新措施是()A分化事權B.廢除丞相C.設置轉運使D頒布推恩令”5.“統一契丹,建立政權,定都上京,尊為太祖,”描述的是契丹歷史上的哪位首領?()A元昊B.遼太宗C.忽必烈D.耶律阿保機6.忽必烈接受了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不嗜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這些措施有利于我國()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B.早期國家的建立與發展C南方經濟的恢復與發展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7.北宋時,蘇軾曾寫道:“余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日行千畦(小塊土地),較之佝僂(彎腰)而坐者,勞佚(逸)相絕矣”。由此可見,“秧馬”的使用有利于()A普及小麥種植B形成養馬習俗C增強墾荒能力D.提高勞動效率8.戚繼光統領軍隊時,以12人為一組,組員配備各種長短兵器,同組軍士彼此相依,攻守互補,組成“鴛鴦陣”。據說,這種戰陣變化多端,進退自如。這表明戚繼光率領的戚家軍()掃描全能王創建A.紀律嚴明B.戰術靈活C裝備精良D.團結友愛9.張學良作詩歌頌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英雄:“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這里的“英雄”()A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貢獻B.基本蕩平東南沿海倭患C驅逐了荷蘭的殖民侵略者D.促使國家大一統的實現10.從乾隆二十二年起,政府實行獨口通商政策,將國內與西彈各國的貿易集中于粵海關一口:清政府還嚴格限制出口商品種類和出海船只的載重量等。這些政策()A杜絕了中外經濟的交流B.保護本國資本主義萌芽C出于抵抗列強侵略目的D.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11.清代出現了新的信用機構“官錢局”“票號”“錢莊”,這些新機構的出現反映了這一時期()A.官僚機構臃腫B.商品經濟繁榮C政府財政困難D社會治理混亂12.《本草綱目》全書約190萬字,共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比前人所記載的增加370多種:收錄藥方11000多個,比前人所收錄的藥方增加4倍:還附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這表明《本草綱目》()A豐富了我國古代醫藥學的寶庫B.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重要成就C體現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實踐性D.促進了我國古代科技的近代化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題,共36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宋初統治者吸取晚唐五代的教訓,“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成效堪稱卓著。有意識地壓制武將,樞密院長官皆用文官:大力拾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擴大科舉錄取規模。大抵文臣多受儒家倫理熏陶,尊君敬上,而武將往往不讀詩書,跋危無禮。久之雖舊弊得防,但新弊漸生。一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1)指出材料所示宋初統治者采取的“防弊之政”,(2分)并簡要說明其根本目的。(4分)材料二北宋對遼夏的要協退讓,并不標志其必然是“弱宋”。在其他諸方面,北宋非但不“弱”,而且很“強”。因此,把宋代尤其是北宋稱之為“弱宋”,是2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