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4張PPT)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1講 重力 彈力 摩擦力常設情境 ①生活實踐類:生活中的摩擦力的應用,生活中物體的懸掛、千斤頂、木楔等工作原理.②學習探索類: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關系,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共點力平衡條件及臨界問題,動態平衡等.素養目標 1.能從真實的物理情境中認識彈力、摩擦力、動摩擦因數.(物理觀念) 2.會應用彈力、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分析彈力、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科學思維) 3.能應用假設法、狀態法、平衡法分析、計算彈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科學思維)一、重力和重心A. 飛行的蝴蝶只受重力的作用B. 蝴蝶轉彎時所受合力沿運動方向C. 小貓在空中受重力和彈力的作用D. 小貓蹬地時彈力大于所受重力D解析:飛行的蝴蝶除了受到重力還受到來自空氣的作用力,A錯誤;蝴蝶轉彎時做曲線運動,其所受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不共線,B錯誤;小貓騰空之后,身體與其他物體沒有接觸,不受彈力的作用,C錯誤;小貓蹬地時彈力大于重力,其重心才能加速運動騰空而起,D正確.地球正比mg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質量形狀幾何中心懸掛法深化1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1)重力的大小用G=mg計算,重力與物體在地球上的位置有關,與環境和運動狀態無關.(2)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深化2 對重心的理解(1)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實作用點,重力作用在整個物體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2)重心不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也不一定是物體的幾何中心.(3)重心在物體上的相對位置與物體的位置、放置狀態及運動狀態無關,重心可以不在物體上.DA. 水桶自身重力的大小B. 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C. 水流對桶撞擊力的大小D. 水桶與水整體的重心高低解析:水管口持續有水流出而過一段時間桶會翻轉一次,說明主要原因是裝的水到一定量之后,導致水桶與水整體的重心往上移動,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線偏離中心轉軸,導致水桶不能穩定平衡,發生翻轉,故選D.A. 在地球上的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與它的運動狀態無關,也與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無關B. 在地球各處的重力方向都是一樣的C. 物體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把重心挖去物體就不會受到重力作用D. 對某一物體而言,其重力的大小總是一個恒量,不因物體從赤道移到南極而變化A解析:物體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而萬有引力與運動狀態無關,與其他力無關,故A正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在不同的位置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錯誤;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作物體的重心,所以重心是等效出來的,與其他部分沒有區別,故C錯誤;重力等于質量與重力加速度的乘積,在不同的地方,質量不變,但重力加速度有可能會變化,兩極的重力加速度最大,赤道最小,所以在地球的不同地方,物體的重力有可能變化,故D錯誤.二、彈力的分析與計算B恢復原狀接觸彈性形變相反彈性形變正比kx勁度系數自身性質形變量深化1 彈力有無的判斷深化2 彈力方向的判斷深化3 計算彈力大小的三種方法(1)根據胡克定律進行求解.(2)根據力的平衡條件進行求解.(3)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DA. 細繩一定對小球有拉力B. 輕彈簧一定對小球有彈力C. 細繩不一定對小球有拉力,但是輕彈簧一定對小球有彈力D. 細繩不一定對小球有拉力,輕彈簧也不一定對小球有彈力解析:當小車勻速運動時,彈簧彈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大小,此時細繩的拉力FT=0;當小車和小球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細繩的拉力不可能為零,彈簧彈力有可能為零,故D正確.C解析:選項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桿的彈力的作用,且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彈力方向應豎直向上,故A錯誤;選項B中,因為右邊的繩豎直向上,如果左邊的繩有拉力,則豎直向上的那根繩就會發生傾斜,所以左邊的繩沒有拉力,故B錯誤;球與球接觸處的彈力方向,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即彈力方向在兩球心的連線上),且指向受力物體,球與墻面接觸處的彈力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故C正確;球與面接觸處的彈力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即彈力方向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即選項D中大半圓對小球的支持力FN2的方向應是沿著過小球球心與圓弧接觸點的半徑,且指向圓心,故D錯誤.角度2 有關彈力的“三類模型問題”模型1 彈簧的彈力BA. b彈簧的伸長量也為LC. P端向右移動的距離為2LA. 75 N B. 125 NC. 150 N D. 200 NCA. 桿對小球的彈力一定豎直向上B. 桿對小球的彈力一定沿桿斜向上C. 桿對小球的彈力大小為mgD三、摩擦力的分析與計算三、摩擦力的分析與計算A. Ff1<Ff2<Ff3 B. Ff1=Ff2<Ff3C. Ff1=Ff3<Ff2 D. Ff1=Ff2=Ff3解析: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Ff=μFN,1、2、3號貨箱與直木板間正壓力相同,各表面材質和粗糙程度均相同,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則Ff1=Ff2=Ff3,D正確.D1. 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對比相對靜止相對運動粗糙壓力相對運動趨勢粗糙壓力相對運動0<F≤Fmax有關μFN相反相反相對運動趨勢相對運動相對運動粗糙程度深化1 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的判斷方法假設法狀態法 根據平衡條件、牛頓第二定律,通過受力分析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轉換對象法 先確定受力較少的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據“力的相互性”確定另一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深化2 摩擦力大小的計算(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公式法 若μ已知,則Ff=μFN,FN是兩物體間的正壓力,通常先找到支持力,依據牛頓第三定律得到壓力狀態法 若μ未知,可結合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其他受力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2)靜摩擦力的大小①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利用力的平衡條件求解.②物體有加速度時,應用牛頓第二定律F合=ma求解.③最大靜摩擦力與接觸面間的壓力成正比,其值大于滑動摩擦力,但通常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A. 物塊B不受摩擦力作用B. 物塊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左C. 物塊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右D. 因小車的運動方向不能確定,故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情況無法判斷B解析:對小球A受力分析,它受繩的拉力和自身重力作用,兩力的合力水平向左,且大小恒定,故小車有向左的恒定加速度,則物塊B也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由受力分析知,物塊B必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且大小恒定,故B正確,A、C、D錯誤. A. 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 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C. 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D. 若傳送帶突然加速,則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向右BD解析:A物體與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它們之間無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即無摩擦力作用,故A錯誤;B、C兩物體雖運動方向不同,但都處于平衡狀態,由沿傳送帶方向所受合力為零可知,B、C兩物體均受沿傳送帶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B正確,C錯誤;若傳送帶突然加速,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A物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D正確.A. 沙發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8B. 沙發與地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90 NC. 若用100 N的水平力推靜止的沙發,沙發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100 ND. 若用60 N的水平力推已經運動的沙發,沙發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85 NBD解析:用85 N的水平力可使沙發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則沙發的滑動摩擦力Ff=85 N,平推力大小為90 N時沙發恰好開始運動,可知最大靜摩擦力為90 N,B正確;100 N的水平推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沙發所受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即85 N,C錯誤;由于沙發處于運動狀態,所以即使減小水平力的大小,其所受摩擦力仍為滑動摩擦力,則沙發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85 N,D正確.AD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C. 當F>μ2(M+m)g時,木板便會開始運動D. 無論怎樣改變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運動解析:由于木塊在木板上運動,所以木塊受到木板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其大小為μ1mg,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木塊對木板的滑動摩擦力也為μ1mg.又由于木板處于靜止狀態,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塊的摩擦力μ1mg和地面的靜摩擦力的作用,二力平衡,選項A正確,B錯誤;若增大F的大小,只能使木塊的加速度大小變化,但木塊對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木板運動起來,選項C錯誤,D正確.四、摩擦力“突變”四類問題CA. 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B. 圖乙中曲線就是摩擦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 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D. 只用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解析:滑動摩擦力Ff=μFN,所以保持木板與物塊發生相對滑動即可,木板不一定要保持勻速運動,A錯誤.題圖乙中F是對物塊的拉力,B錯誤.由題圖乙可知,物塊所受拉力最大值約為10 N,此時拉力與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相等;拉力最終穩定時約為7 N,此時拉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C正確.題目中沒有提及物塊質量,物塊與木板間的正壓力未知,因此無法計算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D錯誤.深化1 “靜—靜”突變物體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其他力的合力發生變化時,如果物體仍然保持靜止狀態,則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將發生突變.深化2 “靜—動”突變物體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當其他力變化時,如果物體不能保持靜止狀態,則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將“突變”成滑動摩擦力,“突變”點為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時.深化3 “動—靜”突變兩物體相對減速滑動的過程中,若相對速度變為零,則滑動摩擦力“突變”為靜摩擦力,“突變”點為兩物體相對速度剛好為零時.深化4 “動—動”突變指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方向變化,例如滑塊沿斜面下滑到水平面,滑動摩擦力會發生變化.A. 物體A相對小車向右運動B. 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減小C. 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D. 物體A受到的彈簧的拉力增大C解析:由題意得,物體A與小車的上表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fm≥5 N,小車加速運動時,假設物體A與小車仍然相對靜止,則物體A所受合力F合=ma=10 N,可知此時小車對物體A的摩擦力為5 N,方向向右,且為靜摩擦力,所以假設成立,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選項A、B錯誤,C正確;同理可知,物體A受到的彈簧的拉力大小不變,故D錯誤.ABCA. 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B. 可求出滑塊與小車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C. 可求出滑塊與小車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D. 可判斷第50s后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滑塊仍在車上)解析:t=0時刻,力傳感器顯示拉力為2N,則滑塊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大小為2N,由小車與空沙桶受力平衡可知空沙桶的重力也等于2N,A選項正確;t=50s時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即最大靜摩擦力為3.5N,同時小車啟動,說明沙子與沙桶總重力等于3.5N,此時摩擦力突變為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大小為3N,B、C選項正確;此后由于沙子和沙桶總重力3.5N大于滑動摩擦力3N,故50s后小車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D選項錯誤.角度3 “動—靜”突變B解析:滑塊上升過程中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由Ff=μFN和FN=mgcos θ聯立得Ff=6.4 N,方向為沿斜面向下.當滑塊的速度減為零后,由于重力的分力mgsin θ<μmgcos θ,滑塊不動,滑塊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由平衡條件得Ff=mgsin θ,代入數據可得Ff=6 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選項B正確.角度4 “動—動”突變BD解析:當滑塊速度小于傳送帶速度時,a=gsin θ+μgcos θ,當滑塊速度達到傳送帶速度時,由于μ<tan θ,即μmgcos θ<mgsin θ,所以速度能夠繼續增加,此時摩擦力方向突變為向上,加速度大小為a=gsin θ-μgcos θ,所以B、D正確.限時跟蹤檢測A級·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重力和重心A. 把物體當成質點來處理,主要采用了“微元法”B. 建立“重心”概念時,主要采用了“極限法”C. 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的數值,主要采用了“放大法”D. 利用v-t圖像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公式時,主要采用了“控制變量法”C123456789解析:把物體當成質點來處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主要采用了理想模型法,A錯誤;建立“重心”概念時,主要采用了“等效法”,B錯誤;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的數值,主要采用了“放大法”,C正確;在推導勻變速運動的位移公式時,采用微元法將變速運動等效近似為很多小段的勻速運動,D錯誤.故選C.123456789題組二 彈力的分析與計算A. 甲圖中,由于書的形變,對桌面產生向下的彈力F1B. 乙圖中,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F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C. 丙圖中,碗對筷子的彈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圖中箭頭所示D. 丁圖中,繩的拉力不一定沿著繩收縮的方向A123456789解析:F1為桌面受到的壓力,是由于書的形變,對桌面產生向下的彈力,A正確;根據胡克定律可知,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F跟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B錯誤;碗對筷子的彈力應垂直該處碗的切面斜向上,即接觸點與碗心的連線向上,C錯誤;繩的拉力一定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D錯誤.123456789C. 彈簧的原長為3l1-3l2D. 彈簧的原長為3l1-2l2BD123456789123456789題組三 摩擦力的分析與計算A. 物體B對物體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 地面與物體C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5 NC. 物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 地面與物體C之間無摩擦力C123456789解析:A處于靜止狀態,所受外力的合力為0,則A只受重力與支持力,物體B對物體A沒有摩擦力作用,A錯誤;對A、B、C整體分析,由于F1=20 N>F2=5 N,所以地面對物體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Ff=F1-F2=15 N,B、D錯誤;對A、B整體分析,由于F1的作用,整體相對C有向右運動的趨勢,則物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正確.123456789A. 彈簧的壓縮量變為2.5 cmB. 木塊B所受靜摩擦力為0C. 木塊A所受靜摩擦力大小為5 ND. 木塊B所受靜摩擦力大小為5 ND題組四 摩擦力“突變”四類問題123456789解析:根據胡克定律可知F彈=kΔx=4 N,木塊B靜止,所受靜摩擦力FfB=4 N,當B受推力F=9 N時,F-F彈=5 N,Ffm=μG=5 N,故木塊B能夠繼續保持靜止,此時B與地面間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彈簧的壓縮量仍為2.0 cm,故A、B錯誤,D正確;木塊A受力平衡,故其所受靜摩擦力大小為FfA=F彈=4 N,故C錯誤.123456789B123456789解析:推力F=FN=kt,開始時物體沿墻面豎直向下滑動,摩擦力Ff=μFN=μkt為正比例函數;當Ff增加到大于G時,物體開始做減速運動,Ff繼續增大,當速度減為零時,物體靜止,此時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且不再變化,故B正確.123456789B級·能力提升練A. 圖甲中物塊m受到摩擦力B. 圖乙中物塊m受到摩擦力C. 圖甲中物塊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 圖乙中物塊m受到與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甲乙BD123456789解析:對題圖甲:設物塊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而重力與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與接觸面相切,方向水平,則物塊m受力將不平衡,與題中條件矛盾,故假設不成立,A、C錯誤;對題圖乙:設物塊m不受摩擦力,由于m勻速下滑,m必受力平衡,若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與接觸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則假設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與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確.123456789B. 2mgsin θA1234567891234567899. (2025·山東德州聯考)一橫梁起重機移動貨物時因出現故障而失去動力,工作人員在貨物上作用一水平恒力,使貨物和起重機一起緩慢向右移動,此過程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模型.已知起重機的質量為m1,貨物的質量為m2,繩索與水平軌道間的夾角為θ,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繩索的質量不計,求:(1)水平恒力的大小F;123456789(2)水平橫梁對起重機的阻力大小與橫梁受到的壓力大小的比值k.1234567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