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5張PPT)第十三章 光 電磁波 相對論第1講 光的折射 全反射常設情境 ①生活實踐類:全反射棱鏡、光導纖維、增透膜、偏振濾光片、激光、雷達、射電望遠鏡、紅外攝影、X射線管等.②學習探索類:折射定律、全反射、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光的干涉現象、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現象、電磁振蕩、電磁場和電磁波、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素養目標 1.了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現象.(物理觀念) 2.了解折射率的概念和折射定律.(物理觀念) 3.知道光的色散的成因及各種色光的比較.(物理觀念) 4.分析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問題的一般思路.(科學思維)BD解析:根據題意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1. 折射定律直觀情境 同一平面 正 可逆 光學性質 1 深化1 對折射率的理解(4)折射率的大小不僅與介質本身有關,還與光的頻率有關.同一種介質中,頻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傳播速度越小.深化2 平行玻璃磚、三棱鏡和圓柱體(球)對光路的控制特點平行玻璃磚 三棱鏡 圓柱體(球)對光路的控制特點通過平行玻璃磚后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但要發生側移通過三棱鏡的光線經兩次折射后,出射光線向棱鏡底面偏折圓界面的法線是過圓心的直線,光線經過兩次折射后向圓心偏折深化3 解決光的折射問題的步驟(1)根據題意畫出正確的光路圖.(2)利用幾何關系確定光路中的邊、角關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以法線為標準.(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求解.思維模型 從不同角度思考光的傳播問題;利用折射定律解決實際問題.(1)光線在B點進入液體的折射角;答案:(1)30° (2)凹面鏡半徑R.答案:(2)55 mmBA. a光的頻率比b光的小B. a光在玻璃磚中的傳播速度比b光的小C. a光的波長比b光的波長大D. a、b兩束單色光通過玻璃磚的時間相同解析:根據題意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BA. 激光在水和空氣中速度相同B. 激光在水流中有全反射現象C. 水在空中做勻速率曲線運動D. 水在水平方向做勻加速運動中的傳播速度,A錯誤;水流導光的原理是光在水中射到水與空氣分界面時的入射角大于臨界角,發生了全反射,B正確;水從瓶口水平射出之后,水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D錯誤;水在空中做勻變速曲線運動,水的速率在增大,C錯誤.BA. 在PQ面上,紅光比綠光更靠近P點B. θ逐漸增大時,紅光的全反射現象先消失C. θ逐漸增大時,入射光可能在MN面發生全反射D. θ逐漸減小時,兩束光在MN面折射的折射角逐漸增大消失 大于或等于 深化1 解答全反射問題的技巧(1)解答全反射問題時,要抓住發生全反射的兩個條件:①光必須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2)利用好光路圖中的臨界光線,準確地判斷出恰好發生全反射的光路圖是解題的關鍵,且在作光路圖時盡量與實際相符.深化2 求解光的折射、全反射問題的三點注意(1)明確哪種是光密介質、哪種是光疏介質.同一種介質,相對于其他不同的介質,可能是光密介質,也可能是光疏介質.(2)如果光線從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則無論入射角多大,都不會發生全反射現象.(3)當光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往往同時發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現象,但在全反射現象中,只發生反射,不發生折射.深化3 求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問題的思路(1)確定研究的光線該光線一般是入射光線,還有可能是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若研究的光線不明確,根據題意分析、尋找,如臨界光線、邊界光線等.(2)畫光路圖找入射點,確認界面,并畫出法線,根據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圖,結合幾何關系,具體求解.(3)注意兩點從光疏→光密:一定有反射、折射光線從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一定發生全反射.D. 2B角度2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綜合應用例4 如圖所示,真空中有折射率為n、橫截面為半圓環的透明體,其內圓半徑為r,外圓半徑為R,有一細光束在A端面上某點垂直于端面A射入透明體,該光束在透明體中反射兩次垂直B端面射出.設真空中光速為c.(1)求光在透明體中的運動時間;(2)若在A端面任意位置垂直A端面射入透明體的光都不從透明側壁射出,透明體的折射率應滿足什么條件?B. 若θ=45°,光線c消失C. 若入射光a變為白光,光線b為白光D. 若入射光a變為紫光,光線b和c仍然垂直ABCA. 等于90°B. 大于90°C. 小于90°D. 與棱鏡的折射率有關A解析:運用平面鏡成像相關知識以BC面為平面鏡,成像如圖所示,根據對稱性可知,從CD邊射出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也為θ,所以光線從AC射出時與法線的夾角也為θ;由于垂直于AB的法線與垂直于AC的法線相互垂直,根據數學知識(一個角的兩邊與另一個角的兩邊相互垂直,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可知,從AC邊射出的光線與入射光線相互垂直,故出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偏轉角為α=90°,故A正確,B、C、D錯誤.1. 光的色散直觀情境紅光 紫光 復色 深化 光的色散及成因(1)含有多種顏色的光被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稱為光的色散.(2)含有多種顏色的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由于介質對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種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產生光的色散現象.A. a、b兩束出射光互相平行B. 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a、b兩束光可以發生干涉C. 在該透明材料中,a光的傳播速度大于b光的傳播速度D. 從該透明材料射入空氣發生全反射時,a光的臨界角較大ABCA. 兩束光穿過玻璃柱體所需時間相同B. OM是黃光,ON是藍光四、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考題7?。?024·安徽卷)某實驗小組做“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及拓展探究實驗.A. 用筆在白紙上沿著玻璃磚上邊和下邊分別畫出直線a和a'B. 在玻璃磚一側插上大頭針P1、P2,眼睛在另一側透過玻璃磚看兩個大頭針,使P2把P1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入射光線和入射點O1.在眼睛這一側,插上大頭針P3,使它把P1、P2都擋住,再插上大頭針P4,使它把P1、P2、P3都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出射光線和出射點O2C. 實驗時入射角θ1應盡量小一些,以減小實驗誤差B 解析:(1)不能用筆沿著玻璃磚的上、下邊畫線,這樣會磨損玻璃磚,A錯誤;為了減小誤差,應使入射角θ1盡量大一些,C錯誤.解析:(2)由題圖乙知,綠光的折射角小,玻璃對綠光的折射率大,且綠光的頻率大于紅光的頻率,故頻率大,折射率大.大 > 考題8?。?023·廣東卷)某同學用激光筆和透明長方體玻璃磚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過程如下:(1)將玻璃磚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紙上,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標記玻璃磚的邊界.(2)①激光筆發出的激光從玻璃磚上的M點水平入射,到達ef面上的O點后反射到N點射出.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標記O點、M點和激光筆出光孔Q的位置.②移走玻璃磚,在白紙上描繪玻璃磚的邊界和激光的光路,作QM連線的延長線與ef面的邊界交于P點,如圖(a)所示.2.25(2.24~2.26均可) 解析:(2)③題圖(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 cm,則d1=2.25 cm.解析:(3)根據題意作出法線、入射角θ1、折射角θ2,如圖所示. 1.51(1.50~1.52均可) 小一些 2. 實驗過程(1)鋪白紙、畫線①將白紙用圖釘按在平木板上,先在白紙上畫出一條直線aa'作為界面,過aa'上的一點O畫出界面的法線MN,并畫一條線段AO作為入射光線.②把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使它的長邊跟aa'對齊,畫出玻璃磚的另一條長邊bb'.(2)插針與測量①在線段AO上豎直地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透過玻璃磚觀察大頭針P1、P2的像,調整視線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再在觀察的這一側依次插兩枚大頭針P3、P4,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1、P2的像及P3,記下P3、P4的位置.②移去玻璃磚,連接P3、P4并延長交bb'于O',連接OO'即為折射光線,入射角θ1=∠AOM,折射角θ2=∠O'ON.③用量角器測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們的正弦值,將數據填入表格中.④改變入射角θ1,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列表記錄相關測量數據.深化 注意事項(1)玻璃磚應選用厚度、寬度較大的.(2)大頭針要插得豎直,且間隔要大些.(3)入射角不宜過大或過小,一般在15°~75°之間.(4)玻璃磚的折射面要畫準,不能用玻璃界面代替直尺畫界線.(5)實驗過程中,玻璃磚和白紙的相對位置不能改變.角度1 教材原型實驗例7 在通過“插針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甲 乙解析:(1)玻璃磚的光學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否則接觸面的污漬會影響接觸面的平整,進而影響折射率的測定.光學面 (2)關于該實驗,有以下操作步驟(如圖乙所示):A. 擺好玻璃磚,確定玻璃磚上、下邊界aa'、bb';B. 任意畫出一條入射光線,在光路上插上大頭針P1、P2;C. 在確定P3、P4位置時,應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 P3以及P1、P2的像??;D. 在確定P3、P4位置時,二者距離應適當 遠?。ㄌ睢敖被颉斑h”)些,以減小誤差.解析:(2)在確定P3、P4位置時,應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3以及P1、P2的像;折射光線是通過隔著玻璃磚觀察成一條直線確定的,大頭針間的距離太小,引起的角度誤差會較大,故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應適當遠些,可以提高準確度.P3以及P1、P2的像 遠 (4)如圖丁所示為小薇同學實驗獲得的大頭針位置,請幫助她畫出該實驗完整的光路圖.答案:(4)見解析圖解析:(4)連接P1和P2并延長交玻璃磚的上表面于O1點,連接P3和P4并延長交玻璃磚的下表面于O2點,連接O1O2,則O1O2是光在玻璃內的折射光線,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角度2 實驗拓展創新例8 某同學用插針法測量某種材料制成的三棱鏡的折射率,主要實驗步驟如下:A. P3只需擋住P2的像B. P4擋住P3的同時,還要擋住P1和P2的像C. 該實驗除刻度尺外,還必須使用量角器D. 該實驗僅需使用刻度尺,無需使用量角器BD 解析:(1)本實驗,要先在玻璃磚的一側插上兩枚大頭針P1和P2,然后在玻璃磚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一側相繼插上兩枚大頭針P3和P4,使P3同時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3及P1、P2的像,A錯誤,B正確;該實驗可用刻度尺測出長度,繼而算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無需使用量角器,C錯誤,D正確.(2)經正確操作,四枚大頭針的位置如圖所示,請在圖上作出實驗光路圖.答案:(2)見解析圖 解析:(2)如圖所示.1.33 限時跟蹤檢測A級·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的應用A. 1.5 m B. 2.5 mC. 2.25 m D. 2 mD123456789A123456789123456789A. 反射角變小 B. 反射光的亮度不變C. 折射光的亮度不變 D. 折射光會消失D123456789A. 1.30 B. 1.33 C. 1.38 D. 1.48D123456789123456789A. 從B點射出的是紅光B. 在相同條件下,從C點射出的光更容易發生衍射C. 兩束光從O點射入,到從B、C點射出所用的時間相等D. 沿OB、OC折射的單色光的能量之和等于沿AO入射復色光的能量BC123456789123456789B級·能力提升練A. 一束復色光透過平行空氣磚分成1、2兩束光,兩束光不一定平行B. 一束復色光透過平行空氣磚分成1、2兩束光,光束1的頻率更高C. 一束單色光射向平行空氣磚后偏移量變大,說明海水的鹽度變大D. 一束單色光射向平行空氣磚后偏移量變小,說明海水的鹽度變大C123456789解析:光束經過平行空氣磚發生兩次折射后只發生側移,不發生偏折,故兩束光一定平行,A錯誤;兩束光從海水射入空氣發生折射現象,同一介質對頻率更高的光的折射率更大,由題圖可知n1<n2,則f1<f2,即光束2的頻率更高,B錯誤;一束單色光射向平行空氣磚后偏移量變大,即海水的折射率變大,說明海水鹽度變大,C正確,D錯誤.123456789D. 2a2A123456789123456789A. RC123456789解析:作出a光線的光路如圖所示:1234567899. (2025·陜西教育聯盟聯考)如圖甲所示是一個長為L的半圓柱體透明介質,其底面是半徑為R的半圓,圖乙為半圓柱體右視圖,O為圓心,P為半徑OA的中點,將平行光垂直側面ABCD射入介質,其中由P點入射的光線,其射出介質的折射光線方向與AB邊的夾角為60°.求:(1)透明介質的折射率;123456789123456789(2)要使所有光線都不能由圓柱的圓弧面射出,可以在側面ABCD貼上不透光的貼紙,求貼紙的最小面積.(不考慮光的多次反射)1234567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