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6張PPT)第十章 電磁感應第2講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自感 渦流素養目標 1.了解感應電動勢的概念,區分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和磁通量的變化率,知道自感現象和渦流.(物理觀念) 2.理解能量守恒在電磁感應、自感現象和渦流中的體現.(物理觀念) 3.靈活選用判斷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公式.(科學思維) 4.能夠結合電路知識判斷電勢的高低.(科學思維)A. φO>φa>φb>φc B. φO<φa<φb<φcC. φO>φa>φb=φc D. φO<φa<φb=φcC解析:根據幾何關系可知Ob=Oc,根據v=ωr、E=Brv及右手定則可知,UOb=UOc>UOa,且O點的電勢最高,即φO>φa>φb=φc,C正確.CC. 1 N電磁感應現象 磁通量 無關 楞次定律 右手定則 磁通量的變化率 歐姆 深化1 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量、磁通量的變化率的比較物理量 磁通量Φ 磁通量變化量ΔΦ意義 某時刻穿過某個面的磁感線的條數 某段時間內穿過某個面的磁通量變化了多少 穿過某個面的磁通量變化的快慢大小 Φ=BS(S與B垂直) ΔΦ=Φ2-Φ1A. kS1 B. 5kS2C. k(S1-5S2) D. k(S1+5S2)DA. πkr2 B. πkR2C. πB0r2 D. πB0R2AABDA. MN最終一定靜止于OO'位置B. MN運動過程中安培力始終做負功C. 從釋放到第一次到達OO'位置過程中,MN的速率一直在增大D. 從釋放到第一次到達OO'位置過程中,MN中電流方向由M到N解析:MN在運動過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安培力作用,且MN始終克服安培力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又轉化為焦耳熱;MN最后靜止時,安培力為零,重力與支持力平衡,只能在OO'位置,A、B正確.MN從釋放到第一次運動到OO'位置過程中,由右手定則可得MN的電流方向由M到N,D正確.當重力沿導軌切線方向的分力與安培力沿導軌切線方向的分力等大反向時,MN速率最大,故從釋放到第一次到達OO'位置過程中,MN的速率先增大后減小,C錯誤.AA. 通過金屬棒的電流為2BCv2tan θB. 金屬棒到達x0時,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為BCvx0tan θC. 金屬棒運動過程中,電容器的上極板帶負電D. 金屬棒運動過程中,外力F做功的功率恒定切割方式 電動勢表達式 說明垂直切割 E=Blv (1)導體棒與磁場方向垂直.(2)磁場為勻強磁場傾斜切割 E=Blvsin θ,其中θ為v與B的夾角旋轉切割(以一端為軸)Blv 深化2 對公式E=Blv的理解項目 含義正交性 B、l、v三者互相垂直瞬時性 若v是瞬時速度,則E為相應的瞬時感應電動勢有效性 公式中的l為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有效長度.如圖所示,導體的有效長度為ab間的距離 相對性 速度v是導體相對磁場的速度,若磁場也在運動,應注意速度間的相對關系角度1 平動切割磁感線CA. R1中的電流方向為P到M,且電流大小逐漸增大ACA. O點電勢比D點高B. 通過R的電流方向由下至上D. 發電機的電動勢為E=Br2ω解析:銅質圓盤轉動時,根據右手定則可知,電流方向由D點指向O點,則O點相當于電源的正極,D點相當于電源的負極,則O點電勢比D點高,通過R的電流故C正確,D錯誤.ACA. 金屬棒在傾斜導軌上做勻加速運動B. 金屬棒在水平導軌上做勻減速運動C. 金屬棒進入DEFG區域后,閉合開關S瞬間,通過電感線圈的電流最小A. 摩擦 B. 聲波C. 渦流 D. 光照解析:雷電發生時,變化的電流周圍會產生變化的磁場,處于該磁場中的金屬會產生渦流,渦流的熱效應導致金屬熔化,C正確.CA. P與Q同時熄滅B. P比Q先熄滅C. Q閃亮后再熄滅D. P閃亮后再熄滅D解析:由題圖可知,當開關S閉合時,流經Q燈的電流等于流經P燈與電感線圈L的電流之和,又知電感線圈電阻很小,由并聯電路分流原理可知流經電感線圈的電流大于流經P燈的電流.當開關S斷開時,由電感線圈的性質可知其中會產生與原電流方向相同的自感電動勢,以阻礙其自身電流減小,此時流經P燈的電流和電感線圈電流相等,所以P燈會閃亮后再熄滅,而Q燈會立即熄滅,D正確.電流 自感電動勢 大小 匝數 10-3 10-6 感應電流 阻礙 感應電流 深化1 自感現象的四大特點(1)自感電動勢總是阻礙導體中原電流的變化.(2)通過線圈中的電流不能發生突變,只能緩慢變化.(3)電流穩定時,自感線圈相當于普通導體.(4)線圈的自感系數越大,自感現象越明顯,自感電動勢只是延緩了過程的進行,但它不能使過程停止,更不能使過程反向.深化2 自感中“閃亮”與“不閃亮”的問題項目 與線圈串聯的燈泡 與線圈并聯的燈泡電路圖通電時 電流逐漸增大,燈泡逐漸變亮 電流突然增大,燈泡立刻變亮,然后逐漸減小達到穩定斷電時 電流逐漸減小,燈泡逐漸變暗,電流方向不變 電路中穩態電流為I1、I2:①若I2≤I1,燈泡逐漸變暗;②若I2>I1,燈泡閃亮后逐漸變暗.兩種情況下燈泡中電流方向均改變深化3 電磁阻尼與電磁驅動的比較項目 電磁阻尼 電磁驅動不同點 成因 由于導體在磁場中運動而產生感應電流,從而使導體受到安培力 由于磁場運動引起磁通量的變化而產生感應電流,從而使導體受到安培力效果 安培力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相反,阻礙導體運動 導體受安培力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相同,推動導體運動能量轉化 導體克服安培力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最終轉化為內能 由于電磁感應,磁場能轉化為電能,通過安培力做功,電能轉化為導體的機械能,而對外做功相同點 兩者都是電磁感應現象,都遵循楞次定律,都是安培力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導體與磁場間的相對運動角度1 自感現象分析CA. 圖1中,A1與L1的電阻值相同B. 圖1中,閉合S1,電路穩定后,A1中電流大于L1中電流C. 圖2中,變阻器R與L2的電阻值相同D. 圖2中,閉合S2瞬間,L2中電流與變阻器R中電流相等解析:在題圖1中斷開S1瞬間,燈A1突然閃亮,說明斷開S1前,L1中的電流大于A1中的電流,故L1的阻值小于A1的阻值,A、B選項錯誤;在題圖2中,閉合S2瞬間,由于L2的自感作用,通過L2的電流很小,D選項錯誤;閉合S2后,最終A2與A3亮度相同,說明兩支路電流相等,故R與L2的阻值相同,C選項正確.故選C.角度2 自感現象中的圖像問題CA. 閉合S,燈泡A和B都緩慢變亮B. 斷開S至燈泡B完全熄滅的過程中,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C. 圖2所示為燈泡B在S斷開前后電流隨時間的變化關系D. 由圖2可知兩燈泡正常發光時,燈泡A的阻值大于燈泡B的阻值解析:閉合S,通過B的電流立即達到最大且恒定,則B立即變亮,自感線圈L對變化的電流有阻礙作用,因此A緩慢變亮,A錯誤;斷開S,L、A和B構成閉合回路,如圖所示,此時L相當于電源,又通過L的原電流減小,根據楞次定律可知感應電流阻礙原電流減小,方向與原電流方向一致,又外電路中電流從高電勢流向低電勢,則b點電勢高于a點電勢,斷開S前后,通過燈泡A的電流方向均由左向右,通過燈泡B的電流方向從由左向右變為由右向左,因此題圖2所示為B在S斷開前后電流隨時間的變化關系,B錯誤,C正確;斷開S瞬間,通過B的感應電流I大于原電流I0,說明開關S斷開前電路穩定時通過A燈電流更大,又A、B并聯,因此A的阻值小于B的阻值,D錯誤.DA. 制動過程中,導體不會發熱B. 制動力的大小與導體運動的速度無關C. 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導體就可獲得動力D. 制動過程中導體獲得的制動力逐漸減小解析:由于導體中產生了渦流,根據Q=I2Rt可知,制動過程中,導體會發熱,A錯誤;導體運動速度越大,穿過導體中回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越大,產生的渦流越大,則所受安培力越大,即制動力越大,即制動力的大小與導體運動的速度有關,B錯誤;根據楞次定律可知,原磁場對渦流的安培力總是要阻礙導體的相對運動,即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導體受到的安培力仍然為阻力,C錯誤;制動過程中,導體的速度逐漸減小,穿過導體中回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變小,產生的渦流變小,則所受安培力,即制動力變小,D正確.限時跟蹤檢測A級·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理解和應用A. 甲圖中,A、B兩線圈中電動勢之比為4∶1B. 甲圖中,A、B兩線圈中電流之比為2∶1C. 乙圖中,A、B兩線圈中電動勢之比為4∶1D. 乙圖中,A、B兩線圈中電流之比為4∶1C123456789123456789A. k(S3-S2) B. k(S3+S1-S2)C. k(S3-S1-S2) D. k(S3+S2-S1)B123456789123456789甲 乙A. 2 N B. 4 N C. 5 N D. 6 NA123456789題組二 導體棒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動勢的計算A. φO>φCB. φC>φAC. φO=φAD. φO-φA=φA-φC解析:由題圖可看出導體棒OA段轉動切割磁感線,則根據右手定則可知φO>φA,其中導體棒AC段不在磁場中,不切割磁感線,電勢差為0,則φC=φA,A正確,B、C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φO-φA>0,φA-φC=0,則φO-φA>φA-φC,D錯誤.故選A.A123456789A. θ=0時,桿產生的電動勢為2BavAC123456789123456789A. 風速越大,導體板中磁通量變化率越小B. 風速越大,導體板內產生的感應電動勢越小C. 風速越大,導體板內渦流越小D. 導體板內渦流對永磁體的電磁阻力是大廈減振的原因D題組三 自感和渦流123456789解析:風速越大,永磁體與可擺動質量塊擺動越厲害,導體板中磁通量變化率越大,由電磁感應定律可知,導體板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越大,產生的渦流也越大,A、B、C錯誤;導體板內的渦流與永磁體間的電磁阻力是大廈減振的原因,D正確.123456789B級·能力提升練A. 穿過兩環橫截面的磁通量之比為2∶1B. 兩環內的感應電動勢之比為2∶1C. 兩環內的感應電流之比為2∶1D. 相同時間內通過兩環任一截面的電荷量之比為2∶1BCD123456789123456789A. U甲=U乙 B. U甲=2U乙C. F甲=F乙D1234567891234567899. 如圖所示,有一正方形線框靜止懸掛著,其質量為m、電阻為R、邊長為l.空間中有一個三角形磁場區域,其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kt(k>0),方向垂直于線框所在平面向里,且線框中磁場區域的面積為線框面積的一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1)感應電動勢E;123456789(2)線框開始向上運動的時刻t0.1234567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