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第十五章 近代物理初步第1講 波粒二象性常設情境 ①生活實踐類:霓虹燈、氖管、光譜儀、原子鐘、威耳遜云室、射線測厚儀、原子彈、反應堆與核電站、太陽、氫彈、環流器裝置等.②學習探索類:光電效應現象、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及其意義、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原子的能級結構、原子核的組成、原子核衰變、半衰期及其統計意義、原子核的結合能、核裂變反應和核聚變反應等.素養目標 1.知道光電效應、光電子、飽和光電流、遏止電壓、截止頻率、逸出功、德布羅意波的概念.(物理觀念) 2.了解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物理觀念) 3.了解光和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物理觀念) 4.能用光電效應的規律解釋光電效應現象.(科學思維) 5.會用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求解相關物理量.(科學思維)A. 該金屬逸出功增大B. 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C. 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增大D. 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BD解析:金屬的逸出功是金屬自身固有的屬性,僅與金屬自身有關,增加此X光的強度,該金屬逸出功不變,故A錯誤;根據光子能量公式ε=hν可知增加此X光的強度,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故B正確;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方程Ekm=hν-W0可知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故C錯誤;增加此X光的強度,單位時間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變多,則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故D正確.故選BD.考題2?。?024·上海卷)光的行為曾令物理學家感到困惑.雙縫干涉、光電效應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實驗.逐漸揭開了光的神秘面紗.人類對光的認識不斷深入,引發了具有深遠意義的物理學革命. 光電子 截止頻率 頻率 瞬時 強度 3. 遏止電壓與截止頻率(1)遏止電壓:使光電流減小到零的反向電壓Uc.最小 (二)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3.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hν 最小值 hν-W0 逸出功W0 深化1 兩條對應關系(1)光強大→光子數目多→發射光電子多→光電流飽和值大.(2)光子頻率高→光子能量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深化2 光電效應中的三個關系(1)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2)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可以利用光電管用實驗的方法測得,即Ek=eUc,其中Uc是遏止電壓.(3)光電效應方程中的W0為逸出功,它與金屬的截止頻率νc的關系是W0=hνc.深化3 光電效應現象的四點說明(1)能否發生光電效應,不取決于光的強度而取決于光的頻率.(2)光電效應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見光,也包括不可見光.(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屬本身決定,與入射光無關.(4)光電子不是光子,而是電子.角度1 對光電效應現象的理解CA. 紅外輻射的頻率可以很低,但輻射強度必須足夠大才能發生光電效應B. 向右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流表的示數將隨電壓表示數的增大而增大C. 保持紅外輻射強度不變,提高紅外輻射的頻率,則飽和電流值將減小D. 調換電源正負極,調節滑動變阻器,電壓表示數為Uc時,電流表示數恰為零,則光電子逸出金屬表面時的初動能為eUc解析:若發生光電效應,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被照射金屬的極限頻率,故A錯誤;電流表的示數會隨著電壓的增大而增大,但達到飽和電流值后,電壓繼續增大,但電流表示數不再變化,故B錯誤;保持紅外輻射強度不變但提高頻率時,陰極上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接收到的光子數將減少,故而飽和電流值變小,故C正確;eUc為光電子逸出金屬表面時的最大初動能,但光電子的實際初動能可能小于eUc,故D錯誤.角度2 光電效應方程的應用C金屬 鋅 鈉νc/(×1014 Hz) 5.53W0/eV 3.34 2.29A. 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帶負電B. 從鋅板逸出電子的動能都相等C. 用該紫外線燈照射金屬鈉,一定能使鈉發生光電效應D. 鋅的極限頻率為8.87×1014 HzAA. 鈉的逸出功為hνcB. 鈉的截止頻率為8.5×1014 HzC. 圖中直線的斜率為普朗克常量hD. 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成正比深化 光電效應的圖像分析圖像名稱 圖像形狀 由圖線直接(間接)得到的物理量Ek-ν圖像 (1)截止頻率:圖線與ν軸交點的橫坐標νc.(2)逸出功:圖線與Ek軸交點的縱坐標的絕對值.(3)普朗克常量:圖線的斜率k=h圖像名稱 圖像形狀 由圖線直接(間接)得到的物理量I-U圖像(1)遏止電壓Uc1、Uc2.(2)飽和光電流.(3)最大初動能Ek1=eUc1,Ek2=eUc2Uc-ν圖像 (1)截止頻率ν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2)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3)普朗克常量h:等于圖線的斜率與電子電量的乘積,即h=ke角度1 光電效應的Ek-ν圖像A B C DB角度2 光電效應的I-U圖像CA. a光的頻率高于c光的頻率B. c光的頻率高于b光的頻率C. 單位時間內,c光入射的光子數大于b光入射的光子數D. a光照射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可能比b光照射時的大解析: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得Ek=hν-W0,其中Ek=eUc,可以看出遏止電壓與頻率呈線性關系,頻率越大,遏止電壓越大,所以由題圖可知,a光的頻率等于c光的頻率,c光的頻率低于b光的頻率,故A、B錯誤;由題圖可得,c光對應飽和光電流大于b光對應的飽和光電流,因為飽和光電流越大,單位時間內逸出的光電子數越多,且逸出的光電子數等于入射的光子數,所以單位時間內c光入射的光子數大于b光入射的光子數,故C正確;因為最大初動能為Ek=eUc,所以a光照射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一定比b光照射時的小,故D錯誤.A. 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連續的B. 光電效應實驗中,紅光照射可以讓電子從某金屬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讓電子從該金屬表面逸出C. 康普頓研究石墨對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后僅有波長小于原波長的射線成分D. 德布羅意認為質子具有波動性,而電子不具有波動性B解析: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不連續的,這個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作能量子,A錯誤;紫光的光子頻率更高,光子能量更大,如果紅光可以使某金屬發生光電效應,則紫光一定也可以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B正確;康普頓在研究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時,發現在散射的X射線中,除了與入射波長λ0相同的成分外,還有波長大于λ0的成分,這個現象稱為康普頓效應,C錯誤;德布羅意認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質子、電子等都具有波動性,D錯誤.波動 粒子 波粒二象 深化1 對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從數量上看 個別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現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現為波動性從頻率上看 光的頻率越低,其波動性越顯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光的頻率越高,其粒子性越顯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貫穿本領越強從傳播與作用上看 光在傳播過程中往往表現出波動性,在與物質發生作用時往往表現出粒子性波動性與粒子性的統一A. 光的頻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顯著B. 光的波長越長,光的能量越小,波動性越顯著C. 頻率高的光子不具有波動性,波長較長的光子不具有粒子性D. 個別光子產生的效果往往顯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產生的效果往往顯示波動性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在不同情況下表現不同,頻率越高,波長越短,粒子性越強,反之波動性明顯,個別光子易顯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顯示波動性,A、B、D正確.ABD限時跟蹤檢測A級·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光電效應現象和規律D. 若用波長為2λ的單色光照射該金屬,一定可以發生光電效應A1234567891012345678910金屬 鋁 鈣νc/(×1014 Hz) 10.1 7.73W0/eV 4.2 3.2A. 只有金屬鈣能發生光電效應B. 若增大入射光的波長,則截止頻率減小C. 金屬鋁和鈣對應遏止電壓之比為2∶3D. 金屬鋁和鈣對應遏止電壓之比為21∶16C1234567891012345678910A. 該金屬的逸出功等于EC. 入射光的頻率為2ν0時,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2EAB題組二 光電效應圖像12345678910A. 要測量遏止電壓,電源右端為正極B. 要測量飽和電流,電源右端為正極C. 由圖像乙可知,銣的截止頻率為νc=5.0×1014 HzD. 由圖像乙計算可得金屬銣的逸出功為W0=3.3×10-20 JAC12345678910解析:要測量遏止電壓,則加反向電壓,故電源右端為正極,A正確;要測量飽和電流,則加正向電壓,故電源右端為負極,B錯誤;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Uc=hν-W0,當Uc=0時,由圖像乙可知銣的截止頻率為νc=5.0×1014 Hz,C正確;由圖像乙計算可得金屬銣的逸出功為W0=hνc=6.6×10-34×5.0×1014 J=3.3×10-19 J,D錯誤.故選A、C.12345678910CA. 飽和光電流與K、A兩極之間的電壓有關B. 測量遏止電壓Uc時,滑片P應向b移動1234567891012345678910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 光子與電子是同樣的一種粒子C. 光的波長越長,其波動性越顯著;波長越短,其粒子性越顯著D. 康普頓效應揭示了光的波動性C題組三 波粒二象性12345678910A. 10-8 B. 106 C. 108 D. 1016C12345678910B級·能力提升練A. 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之比為1∶2B1234567891012345678910AA. a、c發出的光頻率相同B. a、c發出的光光強相同C. b發出的光的頻率比c發出的光的小D. 隨著電壓的增大,電流一定增大12345678910解析:根據eUc=Ekm=hν-W0可知,入射光的頻率越高,對應的遏止電壓Uc越大,由題圖乙可知,a和c對應的遏止電壓相等,所以a、c發出的光頻率相同,A正確;同種頻率的光,光強越大,飽和光電流越大,a發出的光和c發出的光的頻率相同,a發出的光對應的飽和光電流大于c發出的光對應的飽和光電流,所以a發出的光的光強大于c發出的光的光強,B錯誤;由A項分析可知,b發出的光的遏止電壓大于c發出的光的遏止電壓,說明b發出的光的頻率比c發出的光的大,C錯誤;隨著電壓的增大,電流達到飽和電流值后不再增大,D錯誤.1234567891010. (2025·江蘇蘇州模擬預測)某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研究光電效應現象.當用某單色光照射光電管的陰極K時,會發生光電效應現象,閉合開關S,在陽極A和陰極K之間加上反向電壓,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逐漸增大電壓,直至電流計中電流恰為零,此電壓表的電壓值U稱為遏止電壓,根據遏止電壓,可以計算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m.現分別用頻率為ν1和ν2的單色光照射陰極,測量到遏止電壓分別為U1和U2,設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求:12345678910(1)用頻率為ν1的光照射時,光電子的最大初速度v;12345678910(2)普朗克常量h;解析:(2)根據光電效應方程有Ek=hν-W0可得:W0=hν1-eU1=hν2-eU2(3)陰極K金屬的極限頻率νc.123456789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