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期七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測歷史試題(閉卷全卷共兩個大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45分鐘)注意事項:請各位同學將答案做在“答題卡”上,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1.下圖是我國古代部分帝王時序排列圖。圖中①可以填入的是①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A.唐玄宗B.武則天C.元世祖D.康熙皇帝2.隋煬帝統治期間四處巡游,對安定邊疆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修大運河,有利于南北物資交流和對東南地區的控制;新設進士科、免除對婦人奴婢課賦,對后世也有較大影響。材料對隋煬帝的評價是A,全面的B.積極的C.倒退的D.保守的3。唐太宗被北邊各民族共同遵奉為“天可汗”。這主要是因為唐太宗A.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B.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C.廢除了殘酷的嚴刑峻法D.減輕了百姓的賦稅徭役4.據史書記載,唐天寶十二載,自長安向西萬余里,人戶相望、桑麻遍野。天寶十四載,全國統計戶口有900余萬戶,5200余萬口,達到唐朝統計戶口的最盛。材料記載的應該是A.唐太宗時期B.武則天時期C.唐玄宗時期D.唐肅宗時期5.右圖為《唐朝后期藩鎮割據形勢圖(820年)》。下列對該圖解讀正確的是A.割據藩鎮僅限于北方黃河流域B.藩鎮割據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C.黃巢起義導致割據局面的出現D.割據不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6.考古工作者在唐朝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諸如大食人俑、東羅馬帝國的金幣、黑人俑等文物。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于實證唐朝A,豐碩的考古成果B.頻繁的中外交流C.開放的社會風氣D.發達的手工技術7.宋太祖派文臣擔任州縣長官,實行任期制,在州一級設置通判,凡長官之令須與通判聯合署名,他還派轉運使掌管一路的財權。這些舉措A,減輕了百姓負擔B.鞏固了邊防安全C.減少了財政支出D.加強了中央集權8.從下圖錢幣的形制和文字樣式反映出的時代特征是A.國家統一B.崇文抑武C.重內輕外D.民族交融北宋錢幣契丹貨幣西夏貨幣9.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動以萬計。”這種現象的出現A.得益于海上絲綢之路的發達B.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財政收入C.導致了傳統自然經濟的解體D,從財力上保障了鄭和下西洋10.鄭和等人第七次下西洋前夕立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記載:“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者(譯注:走在狂濤巨浪上,就好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此記述突出地反映了鄭和下西洋A.航程遠達紅海沿岸B.持續時間長C.物質技術實力雄厚D.影響之深遠11.忽必烈即位之后,稱皇帝,定年號,1271年取《周易》“大哉乾元”之意,建國號為“大元”,定都城于大都(今北京),立后儲等。這表明元朝是A.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B.依據中原模式建立的王朝C.疆域面積最廣的王朝D.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12.某歷史學習小組制作了如下資料卡片。卡片最恰當的主題是鄭成功武力收復臺灣雅克莎之戰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A.邊疆治理B.民族交融C.經濟建設D.反抗侵略七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