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白城實驗高中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45分)1.下列關于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只通過物理變化即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單質 B. 海水蒸發制海鹽的過程只發生化學變化C. 從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可電解NaCl溶液制備Na D. 利用海水、鋁、空氣為能源的航標燈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答案】D【解析】海水中溴元素是以溴離子形式存在,需要將溴離子氧化為溴單質,過程中有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海水蒸發制海鹽的過程是物理變化,故B錯誤;電解氯化鈉溶液得到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得不到金屬鈉,工業上通過電解熔融氯化鈉得到金屬鈉,故C錯誤;海水、鋁和空氣形成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D正確。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M層與K層電子數相等,則該元素的核電荷數是( )A. 12 B. 16 C. 18 D. 20【答案】A【解析】3個電子層即為K、L、M層,K層有2個電子,L層有8個電子,M層與K層電子數相等,M層有2個電子,共12個電子,原子的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該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2。3.13.6 g Fe和Fe2O3的混合物,加入150 mL足量的稀硫酸,在標準狀況下收集到1.12 L H2,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變紅。為中和過量的稀硫酸,并使Fe元素全部轉化為Fe(OH)2沉淀,恰好消耗了2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則該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 2.25 mol·L-1 B. 2 mol·L-1 C. 3 mol·L-1 D. 0.6 mol·L-1【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涉及反應有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Fe+Fe2(SO4)3===3FeSO4、FeSO4+2NaOH===Fe(OH)2↓+Na2SO4、2NaOH+H2SO4===Na2SO4+2H2O,即反應最后鐵元素完全沉淀后,溶液中的溶質只剩下Na2SO4,根據Na+和SO守恒可得:n(Na+)×1=n(SO)×2,n(Na+)=n(NaOH)=2n(SO)=2n(H2SO4),即n(NaOH)=2n(H2SO4),則0.2 L×3 mol·L-1=2×0.15 L×c(H2SO4),解得c(H2SO4)=2 mol·L-1,故B正確。4.“液態陽光”是指由陽光、二氧化碳和水通過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綠色液態燃料。下列有關“液態陽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CO2和H2O轉化為“液態陽光”過程中同時吸收能量 B. 煤氣化得到的水煤氣合成的甲醇屬于“液態陽光”C. “液態陽光”行動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并應對氣候變化 D. “液態陽光”有望解決全球化石燃料不斷枯竭的難題【答案】B5.下列化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不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金屬鈉作還原劑,失去-;硫作氧化劑,得2e-,電子得失標錯,故A正確;單質溴中的溴元素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得2e-;碘化鉀中碘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到0價,失去2e-,根據該反應可知轉移了2e-,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正確,故B錯誤;鋅元素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2價,失去2e-;硫酸銅中銅元素化合價由+2價降低到0價,得電子;根據該反應可知轉移了2e-,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正確,故C錯誤;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降低到0價,得2e-;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1價,失去2e-;根據該反應可知轉移了2e-,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正確,故D錯誤。6.在KCl、CaCl2、Ca(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 mol/L,c(Ca2+)=0.5 mol/L,c(Cl-)=0.4 mol/L,則c(NO)為( )A. 0.3 mol/L B. 0.8 mol/L C. 0.4 mol/L D. 0.5 mol/L【答案】B【解析】由電荷守恒可知,0.2 mol/L×1+0.5 mol/L×2=0.4 mol/L×1+c(NO)×1,則c(NO)=0.8 mol/L,B正確。7.將3.2 g H2和CO的混合氣體(其密度為相同條件下氧氣密度的),通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閉容器中,再通入過量O2,并用電火花點燃使其充分反應,最后容器中固體的質量增加了( )A. 3.2 g B. 4.4 g C. 5.6 g D. 6.4g【答案】A【解析】CO與氧氣的反應為2CO+O22CO2,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的反應為2CO2+2Na2O2===2Na2CO3+O2,總反應方程式為CO+Na2O2===Na2CO3,固體增加的質量為CO的質量。氫氣與氧氣的反應為2H2+O22H2O,Na2O2與H2O的反應為2H2O+2Na2O2===4NaOH+O2↑,總反應方程式為H2+Na2O2===2NaOH,固體增加的質量為氫氣的質量。則CO和H2的混合氣(共3.2 g)與足量的Na2O2置于密閉容器中,通入氧氣用電火花點燃,充分反應后,固體增加的質量是3.2 g。8.已知硒(Se)為第ⅥA族元素,下列有關硒元素的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其同族氫化物的熔、沸點:H2O>H2Se>H2S B. SeO2只有還原性C. BaSeO4與BaSO4相似,均難溶于水 D. H2SeO4溶于水破壞共價鍵【答案】B【解析】H2O可形成分子間氫鍵,熔、沸點最高,H2S、H2Se二者均由分子構成,熔、沸點取決于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大小取決于相對分子質量,H2S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H2S大,因此H2Se分子間作用力強于H2S,故熔、沸點:H2O>H2Se>H2S,故A正確;Se和S位于同一主族,則BaSeO4與BaSO4相似,均難溶于水,故C正確;H2SeO4溶于水電離出H+和SeO,H2SeO4是共價化合物,溶于水破壞共價鍵,故D正確。9.主族元素鎵(Ga)的原子序數為31,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元素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為18 B. 該元素單質可以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C. 該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在同主族中最強 D. 該元素一種氧化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GaO3【答案】B【解析】A.Ga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為2、8、18、3,則L層電子數為8,A錯誤;B.Ga與Al為同主族元素,可以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B正確;C.同族元素,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從上至下堿性增強,Ga為第四周期,則Ga(OH)3的堿性并非最強,C錯誤;D.Ga的最外層為3個電子,則其為+3價,則氧化物的化學式為Ga2O3,D錯誤;故答案為:B。10.下列變化過程符合如圖能量變化規律的是( )①金屬鋁與鹽酸反應②NH4Cl固體與Ca(OH)2固體制備NH3③Na在Cl2中燃燒④水蒸氣變成液態水⑤硫酸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⑥碳酸氫鈉受熱分解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答案】B【解析】根據圖示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比生成物的總能量高,發生的反應為放熱反應。金屬鋁與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①符合題意;NH4Cl固體與Ca(OH)2固體制備NH3的反應是吸熱反應,②不符合題意;Na在Cl2中燃燒放出熱量,為放熱反應,③符合題意;水蒸氣變成液態水放出熱量,但為物質的狀態變化,不是化學反應,④不符合題意;硫酸和氫氧化鋇溶液發生中和反應放出熱量,且SO與Ba2+生成BaSO4也放出熱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⑤符合題意;碳酸氫鈉受熱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⑥不符合題意。11.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A. 與的反應 B. 液氮做冷卻劑C. D.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答案】C【解析】與與反應為吸熱反應,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液氮做冷卻劑,是利用液氮轉化為氣態時吸收熱量,發生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C→CO,C的化合價改變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且該反應吸熱,故C符合題意;活潑金屬鈉與水反應為放熱反應,且Na→NaOH化合價發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選C。12.乙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物。下列有關乙酸的化學用語不正確的是( )A. 實驗式:CH2O B. 空間填充模型:C. 甲基的電子式: D. 電離方程式:CH3COOHCH3COO-+H+【答案】C【解析】乙酸的實驗式為CH2O,A正確;乙酸的空間填充模型為,B正確;甲基的電子式為,C錯誤;乙酸為弱酸,其電離方程式為CH3COOHCH3COO-+H+,D正確。13.反應中的微粒的相關用語,正確的是( )A. 中子數為6的碳原子:6C B. 乙烯的結構簡式:C. 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D. HCl的電子式:【答案】C【解析】中子數為6的碳原子的質量數為12,表示為,A項錯誤;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B項錯誤;氯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7,核外K、L、M層依次排有2、8、7個電子,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C項正確;HCl中只含共價鍵,電子式為,D項錯誤;答案選C。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處于同一周期且相鄰,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XC. Y的單質的氧化性比Z的強 D. X、Y、Z 三種元素可以組成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X是H元素,Y是N元素,Z是O元素,W是Na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越多,其原子半徑越大,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減小,X位于第一周期、Y和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數:YN,所以Z單質的氧化性大于Y,C錯誤;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銨,硝酸是共價化合物、硝酸銨是離子化合物,D正確;故選D。15.已知HClO的殺菌能力比ClO-強。25℃時,氯水中部分含氯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隨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可用pH試紙測氯水的pH B. 隨著pH增大,氯水的殺菌能力逐漸增強C. pH=4的氯水中: D. pH>12時,溶液中的含氯微粒主要為ClO-和Cl-【答案】D【解析】A.氯水有漂白性,能漂白pH試紙,故不能用pH試紙測氯水的pH,A錯誤;B.pH大于6之后,隨著pH增大,次氯酸的濃度下降、ClO-的濃度增大,已知HClO的殺菌能力比ClO-強,故氯水的殺菌能力逐漸隨之逐漸下降,B錯誤;C. 由圖知,pH=4的氯水中:,C錯誤;D.由圖知,pH>12時,溶液中幾乎沒有氯分子、次氯酸分子,有大量ClO-,氯氣轉變為ClO-的反應中,氯元素化合價升高,則另有一部分氯元素化合價降低轉變為Cl-,D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16.氧化亞鐵在空氣中受熱容易被氧化,制備比較困難,查閱文獻得知可以通過隔絕空氣加熱草酸亞鐵的方法制備氧化亞鐵。(1)草酸亞鐵的制備:在圓底燒瓶中加入溶液,如圖1所示通過儀器向其中滴加草酸鈉溶液至沉淀不再增加,得到草酸亞鐵晶體。①儀器a的名稱為 。②寫出制備草酸亞鐵的離子方程式 。③將燒瓶中產物過濾、洗滌、 (填操作名稱)得到草酸亞鐵晶體。(2)草酸亞鐵加熱分解制備氧化亞鐵:將新制的草酸亞鐵晶體加入硬質玻璃管中,如圖2所示,先通入氦氣,再加熱至反應完全。加熱過程中草酸亞鐵分解產物為三種氧化物,其中兩種為氣體。①先通氦氣再加熱的目的是 。②草酸亞鐵制備氧化亞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產品雜質檢驗:在嚴格無氧條件下,將樣品溶于鹽酸,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①加入的試劑是 。②若存在,實驗現象是 。【答案】(1)①分液漏斗 ② ③干燥(2)①排除裝置內空氣,防止生成的被氧化 ②FeC2O4FeO+CO↑+CO2↑(3)①溶液 ②溶液變為紅色(或血紅色)【解析】本題為無機物制備類的實驗題,首先由草酸鈉和硫酸亞鐵制備草酸亞鐵,隨后再使草酸亞鐵分解生成氧化亞鐵,由于二價鐵容易被氧化,故在其分解時要注意排除裝置中的空氣,以此解題。(1)①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②根據題意可知,硫酸亞鐵和草酸鈉反應制備草酸亞鐵,離子方程式為:;③草酸亞鐵難溶于水,則可以將燒瓶中產物過濾、洗滌、干燥后即可得到草酸亞鐵;(2)①二價鐵容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則先通氦氣再加熱的目的是:排除裝置內空氣,防止生成的被氧化;②根據題意,草酸亞鐵分解產物為三種氧化物,其中兩種為氣體,相應的方程式為:FeC2O4FeO+CO↑+CO2↑;(3)①三價鐵遇到硫氰化鉀會顯示紅色,則加入的試劑是:溶液;②根據①分析可知,若存在,實驗現象是:溶液變為紅色(或血紅色)。17.實驗室用固體配制的溶液500 mL,有以下儀器和用品:①燒杯 ②100 mL量筒 ③藥匙 ④玻璃棒 ⑤托盤天平(帶砝碼)(1)配制時,還缺少的儀器是 、 。(2)在配制的轉移過程中某學生進行如圖操作,請指出其中的錯誤: 、 。(3)下列操作會使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沒有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 B.轉移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C.容量瓶洗凈后未干燥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4)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填序號)____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堿液潤洗C.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天平托盤的濾紙上,準確稱量并放入燒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搖勻(5)實驗中還需要的溶液950 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和稱取的質量分別是___________(填序號)A.1000 mL, B.950 mL,C.任意規格, D.500 mL,【答案】(1)500mL容量瓶 膠頭滴管(2)未用玻璃棒引流 應使用500 mL的容量瓶(3)AB (4)BC (5)A【解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振蕩、定容、搖勻、裝瓶貼標簽。(1)配制500 mL 溶液,因此需要500 mL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最后需用膠頭滴管定容。(2)圖中有兩處錯誤:未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規格錯誤。(3)沒有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溶質物質的量偏小,濃度偏低,A正確;轉移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溶質物質的量減小,濃度偏低,B正確;容量瓶洗凈后未干燥,對結果無影響,C錯誤;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高,D錯誤。(4)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再洗滌容量瓶,A正確;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不能用堿液潤洗,B錯誤;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天平托盤的燒杯中(NaOH是易腐蝕性藥品),準確稱量并在燒杯中溶解后,冷卻后注入容量瓶中,C錯誤;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搖勻,搖勻后裝在試劑瓶中,貼標簽,D正確。(5)實驗需要的溶液,配制時需要1000 mL容量瓶,因此計算固體質量時要按照1000 mL計算,則需稱量氫氧化鈉固體2 mol/L×1 L×40 g mol 1=80.0 g;A正確。18.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是醫藥上補血劑的有效成分。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含量的流程如下(已知其他成分在測定過程中不參與反應),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①研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證明步驟②濾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3)步驟③加入H2O2的目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X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溶液。(5)步驟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洗滌、灼燒、冷卻、稱量。(6)假設實驗無損耗,正常人每天應補充16.8 mg左右的鐵,如果全部通過服用上述測定的補血劑片來補充,則正常人每天需服用上述補血劑__________片。【答案】(1)增大接觸面積,加快溶解 (2)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沒有明顯變化,再滴加氯水,溶液變為紅色(或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少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3)將Fe2+全部氧化為Fe3+,以便于轉化為Fe(OH)3 2Fe2++2H++H2O2===2Fe3++2H2O (4)NaOH(合理即可) (5)過濾 (6)3【解析】由流程圖可知,該實驗原理為將藥品中的Fe2+形成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再將Fe3+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然后灼燒氫氧化鐵轉化為氧化鐵,通過測定氧化鐵的質量,計算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1)將固體顆粒研細可以增大接觸面積,加快溶解速率。(3)步驟③加入具有強氧化性的H2O2,在酸性條件下可以將Fe2+氧化成Fe3+,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2H++H2O2===2Fe3++2H2O。(4)X溶液是NaOH溶液、氨水等。(5)紅褐色懸濁液中含有Fe(OH)3沉淀,步驟④后的一系列操作是將氫氧化鐵懸濁液過濾、洗滌、灼燒、冷卻、稱量,可得氧化鐵的質量。(6)80 mg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為×100%×80 mg=56 mg,所以每片補血劑中所含鐵元素的質量為5.6 mg,正常人每天應補充16.8 mg左右的鐵,即應服用3片該補血劑。19.在古代中國,稀硫酸被稱為“綠礬油”。煉丹家孤剛子在其所著《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就記載著“煉石膽取精華法”,即干餾石膽(膽礬)而獲得硫酸。Ⅰ.目前工業上主要采用接觸法制備硫酸,其流程如下:(1)黃鐵礦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將二氧化硫轉化為三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Ⅱ.硫酸的性質: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足量鐵質材料(碳素鋼)和濃硫酸反應的產物,利用下列裝置進行了實驗探究活動。(2)A裝置中用于添加濃硫酸的儀器名稱為 ;請寫出碳參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開始后,觀察到裝置B和裝置C中溶液均褪色。兩者褪色原理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4)若D裝置中溶液不褪色,E裝置中溶液變渾濁,說明有 (填化學式)氣體生成。實驗過程中觀察到 現象時,說明反應產物中還有H2生成。(5)裝置I中堿石灰的作用 。【答案】(1)-1 (2)分液漏斗 (3)不同(4)CO2 G裝置中黑色固體變為紫紅色,H裝置中白色固體變藍(5)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H裝置,對實驗產生干擾【解析】黃鐵礦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三氧化二鐵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五氧化二釩作催化劑、400~500 ℃的條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分液漏斗中的濃硫酸與碳素鋼中的碳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的混合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品紅溶液褪色,檢驗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能夠和酸性高錳酸鉀反應,將二氧化硫除去,再用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剩下的二氧化碳氣態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堿石灰將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除去,最后通入加熱的氧化銅中,氧化銅黑色固體變為紫紅色,無水硫酸銅變藍,說明有水生成,證明混合氣體中由氫氣,最后的堿石灰可以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干擾實驗,據此回答。(1)黃鐵礦(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將二氧化硫轉化為三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由分析知,A裝置中用于添加濃硫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碳參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由分析知,B中體現的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中體現的是二樣回流的還原性,兩者原理不同;(4)由分析知,若D裝置中溶液不褪色,證明已經將二氧化硫除盡,E裝置中溶液變渾濁,說明混合氣體中由含有二氧化碳,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觀察到G裝置中黑色固體變為紫紅色,H裝置中白色固體變藍時,說明反應產物中還有H2生成;(5)由分析知,裝置I中堿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H裝置,對實驗產生干擾。20.乳酸乙酯E是白酒香氣的成分之一,廣泛用作食品香精,適量添加可增加白酒中酯的濃度,增加白酒的香氣。已知乳酸乙酯能發生如圖的變化(其中烴A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1)乳酸乙酯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2) D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F中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3)③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和D反應生成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5)1 mol乳酸與足量金屬Na反應,消耗金屬Na的質量為________ g。【答案】(1)C5H10O3 (2)CH3COOH 羥基、羧基(3)2CH3CH2OH+O22CH3CHO+2H2O(4)CH3COOH++H2O 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 (5)46【解析】E乳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F乳酸和B,則B為CH3CH2OH;烴A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A與水發生反應生成乙醇,則A為CH2==CH2;B催化氧化生成C為CH3CHO,C催化氧化生成D為CH3COOH,D與乳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G為。(1)根據乳酸乙酯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5H10O3。(2)D為乙酸,其結構簡式為CH3COOH,F為,其官能團的名稱為羥基、羧基。(3)反應③為乙醇發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4)F為,D為CH3COOH,二者在濃硫酸加熱的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5)乳酸()中羧基和羥基均能與Na發生置換反應,且羧基、羥基與Na反應的比例關系均為1∶1,則1 mol乳酸與足量金屬Na反應,消耗金屬Na的物質的量為2 mol,質量為m(Na)=2 mol×23 g·mol-1=46 g。白城實驗高中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45分)1.下列關于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只通過物理變化即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單質 B. 海水蒸發制海鹽的過程只發生化學變化C. 從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可電解NaCl溶液制備Na D. 利用海水、鋁、空氣為能源的航標燈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M層與K層電子數相等,則該元素的核電荷數是( )A. 12 B. 16 C. 18 D. 203.13.6 g Fe和Fe2O3的混合物,加入150 mL足量的稀硫酸,在標準狀況下收集到1.12 L H2,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變紅。為中和過量的稀硫酸,并使Fe元素全部轉化為Fe(OH)2沉淀,恰好消耗了2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則該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 2.25 mol·L-1 B. 2 mol·L-1 C. 3 mol·L-1 D. 0.6 mol·L-14.“液態陽光”是指由陽光、二氧化碳和水通過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綠色液態燃料。下列有關“液態陽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CO2和H2O轉化為“液態陽光”過程中同時吸收能量 B. 煤氣化得到的水煤氣合成的甲醇屬于“液態陽光”C. “液態陽光”行動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并應對氣候變化 D. “液態陽光”有望解決全球化石燃料不斷枯竭的難題5.下列化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不正確的是( )A. B. C. D.6.在KCl、CaCl2、Ca(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 mol/L,c(Ca2+)=0.5 mol/L,c(Cl-)=0.4 mol/L,則c(NO)為( )A. 0.3 mol/L B. 0.8 mol/L C. 0.4 mol/L D. 0.5 mol/L7.將3.2 g H2和CO的混合氣體(其密度為相同條件下氧氣密度的),通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閉容器中,再通入過量O2,并用電火花點燃使其充分反應,最后容器中固體的質量增加了( )A. 3.2 g B. 4.4 g C. 5.6 g D. 6.4g8.已知硒(Se)為第ⅥA族元素,下列有關硒元素的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其同族氫化物的熔、沸點:H2O>H2Se>H2S B. SeO2只有還原性C. BaSeO4與BaSO4相似,均難溶于水 D. H2SeO4溶于水破壞共價鍵9.主族元素鎵(Ga)的原子序數為31,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元素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為18 B. 該元素單質可以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C. 該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在同主族中最強 D. 該元素一種氧化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GaO310.下列變化過程符合如圖能量變化規律的是( )①金屬鋁與鹽酸反應②NH4Cl固體與Ca(OH)2固體制備NH3③Na在Cl2中燃燒④水蒸氣變成液態水⑤硫酸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⑥碳酸氫鈉受熱分解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11.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A. 與的反應 B. 液氮做冷卻劑C. D.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12.乙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物。下列有關乙酸的化學用語不正確的是( )A. 實驗式:CH2O B. 空間填充模型:C. 甲基的電子式: D. 電離方程式:CH3COOHCH3COO-+H+13.反應中的微粒的相關用語,正確的是( )A. 中子數為6的碳原子:6C B. 乙烯的結構簡式:C. 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D. HCl的電子式: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處于同一周期且相鄰,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XC. Y的單質的氧化性比Z的強 D. X、Y、Z 三種元素可以組成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化合物15.已知HClO的殺菌能力比ClO-強。25℃時,氯水中部分含氯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隨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可用pH試紙測氯水的pH B. 隨著pH增大,氯水的殺菌能力逐漸增強C. pH=4的氯水中: D. pH>12時,溶液中的含氯微粒主要為ClO-和Cl-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16.氧化亞鐵在空氣中受熱容易被氧化,制備比較困難,查閱文獻得知可以通過隔絕空氣加熱草酸亞鐵的方法制備氧化亞鐵。(1)草酸亞鐵的制備:在圓底燒瓶中加入溶液,如圖1所示通過儀器向其中滴加草酸鈉溶液至沉淀不再增加,得到草酸亞鐵晶體。①儀器a的名稱為 。②寫出制備草酸亞鐵的離子方程式 。③將燒瓶中產物過濾、洗滌、 (填操作名稱)得到草酸亞鐵晶體。(2)草酸亞鐵加熱分解制備氧化亞鐵:將新制的草酸亞鐵晶體加入硬質玻璃管中,如圖2所示,先通入氦氣,再加熱至反應完全。加熱過程中草酸亞鐵分解產物為三種氧化物,其中兩種為氣體。①先通氦氣再加熱的目的是 。②草酸亞鐵制備氧化亞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產品雜質檢驗:在嚴格無氧條件下,將樣品溶于鹽酸,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①加入的試劑是 。②若存在,實驗現象是 。17.實驗室用固體配制的溶液500 mL,有以下儀器和用品:①燒杯 ②100 mL量筒 ③藥匙 ④玻璃棒 ⑤托盤天平(帶砝碼)(1)配制時,還缺少的儀器是 、 。(2)在配制的轉移過程中某學生進行如圖操作,請指出其中的錯誤: 、 。(3)下列操作會使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沒有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 B.轉移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C.容量瓶洗凈后未干燥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4)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填序號)____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堿液潤洗C.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天平托盤的濾紙上,準確稱量并放入燒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搖勻(5)實驗中還需要的溶液950 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和稱取的質量分別是___________(填序號)A.1000 mL, B.950 mL,C.任意規格, D.500 mL,18.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是醫藥上補血劑的有效成分。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含量的流程如下(已知其他成分在測定過程中不參與反應),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①研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證明步驟②濾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3)步驟③加入H2O2的目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X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溶液。(5)步驟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洗滌、灼燒、冷卻、稱量。(6)假設實驗無損耗,正常人每天應補充16.8 mg左右的鐵,如果全部通過服用上述測定的補血劑片來補充,則正常人每天需服用上述補血劑__________片。19.在古代中國,稀硫酸被稱為“綠礬油”。煉丹家孤剛子在其所著《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就記載著“煉石膽取精華法”,即干餾石膽(膽礬)而獲得硫酸。Ⅰ.目前工業上主要采用接觸法制備硫酸,其流程如下:(1)黃鐵礦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將二氧化硫轉化為三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Ⅱ.硫酸的性質: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足量鐵質材料(碳素鋼)和濃硫酸反應的產物,利用下列裝置進行了實驗探究活動。(2)A裝置中用于添加濃硫酸的儀器名稱為 ;請寫出碳參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開始后,觀察到裝置B和裝置C中溶液均褪色。兩者褪色原理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4)若D裝置中溶液不褪色,E裝置中溶液變渾濁,說明有 (填化學式)氣體生成。實驗過程中觀察到 現象時,說明反應產物中還有H2生成。(5)裝置I中堿石灰的作用 。20.乳酸乙酯E是白酒香氣的成分之一,廣泛用作食品香精,適量添加可增加白酒中酯的濃度,增加白酒的香氣。已知乳酸乙酯能發生如圖的變化(其中烴A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1)乳酸乙酯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2) D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F中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3)③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和D反應生成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5)1 mol乳酸與足量金屬Na反應,消耗金屬Na的質量為________ 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白城實驗高中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解析.docx 白城實驗高中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