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學期高一創新實驗班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卷化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兩大題,18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量75分鐘。2.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個部分;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學校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3.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Mn-55.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化學創造美好生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天目一號”氣象衛星的光伏發電系統,可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B.不銹鋼具有高強度、高密度的性質,可用作太空探測器的結構材料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以在葡萄酒中添加作為抗氧化劑食品保鮮D.SiC硬度很大,可用作砂輪的磨料,是一種新型硅酸鹽材料2.室溫下,由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能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A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然后再將產生的氣體導入溶液中,產生黑色沉淀B 常溫下,向兩份等濃度、等體積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分別加入2滴等濃度的溶液和溶液,前者產生氣泡較快 催化效率:C 向盛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4~5滴溶液,先有白色沉淀體成,后又產生黃色沉淀 說明D 向淀粉溶液中加適量溶液,加熱,冷卻后加NaOH溶液至堿性,再加少量碘水,觀察溶液顏色變藍。 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和加熱條件下沒有水解3.方程式是物質轉化的符號表征形式。下列符號表征錯誤的是( )A.堿性條件下NaClO溶液氧化制備:B.消防員使用泡沫滅火器滅火:C.向溶液中通入少量:D.溶液中加足量的燒堿溶液:4.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1.2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碳氫鍵數目是B.向溶液通氨氣至中性,銨根離子數小于G.的溶液中的數目為D.向的濃鹽酸中加入足量的反應,轉移電子的數目為5.某興趣小組將過量Cu與溶液充分反應,靜置后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將KSCN溶液滴加到清液中,觀察到瞬間產生白色沉淀,局部出現紅色;振蕩試管,紅色又迅速褪去。已知:①(白色)——該反應速率很慢②(白色)——該反應速率很快③是擬鹵素,化學性質和氯氣相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KSCN溶液檢驗時,的存在不會對檢驗產生干擾B.局部出現紅色主要是因為溶液中的被空氣中的氧化成,與KSCN反應生成C.白色沉淀是CuCl,是溶液中與Cu反應生成的D.紅色迅速褪去的原因是振蕩試管時與發生反應,從而使平衡逆移6.以黃鐵礦(主要成分)為原料生產硫酸,應將產出的爐渣和尾氣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其中一種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還原鐵粉用鹽酸溶解后,可用溶液滴定法來測定其純度B.黃鐵礦的燃燒:C.用酸性溶液吸收:D.久置空氣中可發生反應為:7.室溫下,下列有關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A.的溶液和的溶液中,水電離的相等B.某溫度下,,;將的溶液逐滴滴入濃度均為的KCl和混合溶液中,則先產生AgCl沉淀C.、、、、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D.的鹽酸和的氨水等體積混合:8.、和熔融可作燃料電池,其原理如圖所示。該電池在放電過程中石墨I電極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環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放電時,向石墨I電極遷移B.電池總反應式為C.石墨II附近發生的反應為D.當外電路通過,負極上共產生9.萘與丙烯合成2,6-二異丙基萘反應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萘與2,6-二異丙基萘互為同系物B.2,6-二異丙基萘位于環上的一溴代物有3種C.萘的二溴代物有8種D.2,6-二異丙基萘分子中有12個碳原子一定共平面10.在NO的催化下,丙烷()催化氧化制丙烯()的部分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含N分子參與的反應不一定有電子轉移B.增大NO的量,的平衡轉化率增大C.由生成丙烯的歷程有2種D.當存在反應時,最終生成的水減少11.室溫下,某溶液初始時僅溶有M和N且濃度相等,同時發生以下兩個反應;①;②。反應①的速率可表示為,反應②的速率可表示為(、為速率常數)。反應體系中組分、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時間段內,Y的平均反應速率為:B.如果反應能進行到底,反應結束時的M轉化為YC.反應開始后,體系中Y和Z的濃度之比一直為D.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能大12.某溫度下,分別向的KCl和溶液中滴加溶液,滴加過程中(M為或)與溶液體積(V)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溶液體積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曲線表示與的變化關系B.M點溶液中:C.該溫度下,D.相同實驗條件下,若改為的KCl和溶液,則曲線中N點移到Q點13.采用為硝化劑是種新型的綠色硝化技術。F. Daniels等在起始壓強為、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向VL反應器中加入了5mol的發生以下反應,經過t min后達到平衡時為a mol,為b mo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平衡時的物質的量濃度為:B.達到平衡時體系的壓強為:C.若該密閉容器中氣體顏色保持不變,說明各反應已達平衡狀態D.平衡時,的物質的量14.時,用溶液滴定同濃度的溶液,被滴定分數[]與pH值、微粒分布分數,X表示、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時,第一步電離平衡常數B.b、c兩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e點對應的pH值約為2C.KHA溶液電離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D.用KOH溶液滴定溶液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劑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58分)15.甘氨酸亞鐵晶體是一種新型的固體整合補鐵劑。其實驗室合成路線為:鐵片甘氨酸亞鐵晶體粗品甘氨酸亞鐵晶體純品。已知:相關物質的信息如表所示:物質 化學式 摩爾質量 性質甘氨酸 兩性物質,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氨酸亞鐵晶體 易溶于水,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難溶于乙醇,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被氯化(一)固體的制備(1)實驗開始時應先開和__________,關__________(填“”或“”)一段時間后,改變開關狀態,生成。(2)三頸瓶中生成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二)甘氨酸亞鐵的制備(3)用如圖裝置制備甘氨酸亞鐵。反應開始時,先通過滴液口滴入適量的NaOH溶液調節pH為5左右,pH過高或過低都會使產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4)當固體完全溶解后,再通過滴液口加入乙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5)反應結束后,過濾出產品粗品,依次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洗滌,再經過一系列操作得純品。a.熱水 b.冰水 c.乙醇(三)甘氨酸亞鐵晶體的分析步驟1:準確稱取甘氨酸亞鐵晶體純品0.4800g于錐形瓶中,加溶液15mL將樣品溶解完全后,加入指示劑,立即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用去標準液20.20mL(反應為)。步驟2:不加產品,重復步驟1操作,滴定至終點,用去標準液0.20mL。回答下列問題:(6)甘氨酸亞鐵晶體中Fe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保留小數點后一位),若步驟1滴定終點時仰視,會導致測定結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16.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了無鉛鹵化物鈣鈦礦型異質晶體——和,是制備該晶體的鉍源。以含鉍廢料(主要成分是鉍的化合物,含少量,等)為原料制備BiOCl的簡易流程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浸渣2含少量硫單質,浸液2為藍色溶液,“浸銅”中生成硫單質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參與反應轉移__________mol電子。(2)已知浸液3的主要成分是。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浸液4可循環用于__________(填“酸浸”“浸銅”或“浸鉍”)工藝。(3)利用浸液1可制備高純度鐵紅,即向浸液1中加入過量氨水,經過濾,洗滌、灼燒得高純度鐵紅。其中發生反應之一是,室溫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為__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已知:室溫下,,。(4)“浸鉍”中,鉍的浸出率與溫度關系如圖1所示。①溫度高于時,鉍的浸出率開始下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從兩個角度解析)。②常溫下,鹽酸濃度一定時,液固比(鹽酸和NaCl溶液組成的混合液質量與浸渣2的質量之比)與鉍的浸出率的關系如表所示。液固比鉍的浸出率 95.63 95.32 89.68該工藝中,實際采用液固比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5)室溫下,鹽酸濃度一定時,液固比固定,鉍的浸出率與溶液中的關系如圖2所示。“浸鉍”操作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17.按要求填空:I.已知時部分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數據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化學式電離平衡 常數(1)濃度均為的①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④氨水 ⑤溶液 ⑥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填序號)。(2)常溫下: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中,下列表達式的數據變大的是__________。A. B. C. D. E.(3)寫出向次氯酸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4)時,將的醋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反應后溶液恰好顯中性,用、表示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5)已知常溫下,當溶液中時,試求該溶液的__________。II.已知,的,的,,若氨水的濃度為,溶液中的__________。將通入該氨水中,當降至時,溶液中的__________。III.已知飽和水溶液的濃度為,若維持飽和水溶液的濃度不變,為了使(生成ZnS)沉淀完全(沉淀完全是指離子濃度小于或等于),需控制溶液的pH不小于__________。已知:;,,。18.為了有效減少碳排放,我們可利用制備“合成氣”(CO、)、甲醇、二甲醚等產品,進行資源化應用,用合成二甲醚有兩種工藝。工藝一:涉及以下主要反應:I.甲醇的合成: ;II.逆水汽變換: ;III.甲醇脫水: 。工藝二:利用直接加氫合成(反應IV)。(1)①反應IV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用上述反應的表示)。②恒溫恒容條件下,下列說法能判斷反應IV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氣體物質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不變 B.容器內壓強不變C.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 D.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2)工藝一需先合成甲醇。在不同壓強下,按照投料合成甲醇,實驗測定的平衡產率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甲圖所示,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乙圖所示。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A.B.為了同時提高的平衡轉化率和的平衡產率,應選擇低溫、高壓條件C.一定溫度和壓強下,為提高的平衡轉化率的主要方向是尋找活性更高的催化劑②圖乙中,某溫度時,三條曲線幾乎交于一點的原因是__________。(3)對于反應 ,反應速率,其中、分別為正、逆反應速率常數,p為氣體的分壓(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①升高溫度,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②在、剛性容器條件下,按照投料,,反應達到平衡時轉化率為__________。③在、條件下,按照投料,當轉化率為時,,用氣體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__________。2025年上學期高一創新實驗班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卷化學答案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C A D B D A B D C C B D B B15.(1) (2)(3)pH過高,會轉化為,過低,與反應(4)降低甘氨酸亞鐵溶解度,便于從溶液中析出 (5)b c (6)23.3,偏高16.(1):,2 (2):浸鉍 (3):(4):鹽酸揮發加快、水解程度增大;液固比為時鉍的浸出率高、節省鹽酸和氯化鈉溶液(5):增大濃度,提高鉍浸出率17.I.(1)⑤⑥②③①④ (2)BD (3)(4) (5)10II. 0.62 III.1.318.(1);BD (2)AB;該溫度時,以反應II為主,壓強對平衡移動無影響(3)增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