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構圖解核心問題 通過了解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主要史事,以及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初步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夯基礎 新知預習 0118561860英國俄圓明園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北京長江鴉片貿易合法天津九龍半島150長江中下游破重難 素養解讀 02新課標 教學提示 觀察《鴉片戰爭形勢圖》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圖一 鴉片戰爭形勢圖圖二 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1.繼續: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性質相同,都是侵略性、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戰爭。2.擴大:觀察兩幅形勢圖可知,從戰爭進程上看,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時間更長,侵略國家增多;從清政府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上看,由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沿海地區,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從割地情況上看,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割地有所增加。這說明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精評價 課堂檢測 03基礎達標知識點一 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1857年5月,法國政府在《給葛羅男爵先生的訓令》中說:“因而我們所想修訂的正是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為我們的商業打開通向天朝帝國的道路。”材料反映了法國伙同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A.推動中國社會的變革 B.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C.修改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 D.與清政府進行商業合作B2.創設歷史情境 清朝時,商人張三從上海運一批貨到漢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難、重重勒索。他氣憤地說:“中國與各國有條約規定,外國商船可以在長江自由航行,不受盤查,而我們中國人為什么不行 難道非要中國商船插上外國的旗子才有生路嗎 ”這里的“條約”是指( )A.《南京條約》 B.《望廈條約》C.《天津條約》 D.《北京條約》C3.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美三國脅迫清政府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規定:“向來洋藥(鴉片)……等物,例皆不準通商,現定稍寬其禁……洋藥準其進口,議定每百斤納稅銀三十兩,惟該商止準在口銷賣,一經離口,即屬中國貨物。”以上規定使清政府( )A.被迫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 B.開始大量進口外國藥品C.采取禁止鴉片貿易的措施 D.對所有進口貨物征重稅A4.(2025清遠期末)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為盡快結束戰爭,咸豐皇帝指示天津談判的代表:“對英法提出的所有要求盡數應允。”這反映出清政府( )A.制度上具有優越性B.思想上具有先進性C.外交上具有妥協性D.軍事上具有強硬性C知識點二 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5.(2025珠海期中)2024年,珠海博物館舉行了“盛世回歸——圓明園獸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展出的原件中,虎首、猴首、豬首身上清晰可見的凹損,是歷史留下的深刻印記。這些印記見證的歷史事件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B6.《1860年對中國戰爭的行動與述說》中寫道:“我們進去的時候,這些花園還像神話故事中描述得那樣神奇,而我們在10月19日離開的時候,花園已被洗劫一空?!辈牧现械摹拔覀儭笔悄膰能婈? )A.英國和法國 B.英國和美國C.美國和俄國 D.英國和日本A7.作家馮驥才說:“從歷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樓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證據;從文化角度看,它卻是本土文化一個奇異的創造。進而說,是在被動歷史背景下主動的文化創造?!痹谖鞣饺肭诌^程中,把天津開放為通商口岸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 D.《望廈條約》C知識點三 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8.有人說:“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結滿果實的大樹,英法聯軍使勁地搖晃這棵樹,但許多果子卻被另外一個人給拾走了?!辈牧现械摹傲硗庖粋€人”最有可能指的是( )A.德國 B.日本 C.俄國 D.意大利C9.(2025廣州聯考)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當清朝的主要力量應付來自東南海疆的英法聯軍時,俄國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超乎英法之上。俄國“攫取的利益”主要是( )A.侵占大片領土 B.索要巨額賠款C.增開通商口岸 D.獲得領事裁判權A10.歷史學習要學會區分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A.英國和法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B.1858年,英法聯軍艦隊北上,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C.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D.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割九龍半島南端給英國C11.廣東人文 隨著長江航運的大規模開發以及南京、九江、漢口等通商口岸的開放,上海逐漸取代廣州成為中外貿易中心,以上海為樞紐的航運體系逐漸形成。這說明( )A.近代中國成為開放型外貿國家B.《南京條約》推動中國經濟發展C.清政府積極倡導海外貿易發展D.列強侵略改變中國城市發展格局D12.小切口 人口的流動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人口遷移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視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 近代時期廈門成為移民出口的重要口岸始于鴉片戰爭之后。鴉片戰爭之后,以自然經濟為社會基礎的中國被強行打開了國門,綜合探究其原有的社會經濟秩序在西方商品的傾銷之下受到強烈的沖擊。沿海居民賴以為生的小農經濟無以為繼,這成為近代中國人移民海外的一大根本原因。——吳怡瑾《民國時期廈門口岸的華僑出入境與管理》材料二 1865—1885年,在兩廣地區發生了人口遷移入越現象。嚴重的人口壓力使農業生產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清政府為了償付鴉片戰爭賠款和解決銀荒,加緊搜刮各種捐稅。天災與人禍接踵而至,鴉片戰爭之后的十多年間,兩廣地區有關風、蟲、洪、旱、地震等自然災害,及由此引起的饑荒、瘟疫比比皆是……——張永兵《19世紀中后期兩廣人口遷移入越問題探究》材料三 英法聯軍入侵京城時,咸豐皇帝率后妃、大臣出逃的消息,很快轟動京城。王公大臣紛紛作鳥獸散,殷富之家也外徙遠避。但一般市民則是另一種心態:“聞和則紛紜遷徙,聞戰則鼓舞歡欣?!?br/>——周進《北京人口與城市變遷》(1)根據材料一,指出與“廈門成為移民出口的重要口岸”相關的歷史事件,并闡述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的影響。(4分)答案:①歷史事件:鴉片戰爭。(2分)②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2)根據材料二,闡述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的行為導致的結果。(2分)答案:民不聊生,兩廣地區發生人口遷移入越現象。(2分)(3)材料三描述的情景發生在哪一場戰爭中 “聞和則紛紜遷徙,聞戰則鼓舞歡欣”體現了民眾怎樣的渴望 (6分)答案:①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2分)②渴望:渴望通過戰爭的勝利來改變現狀、抵抗外敵、改善自己的處境。(4分)(4)綜上所述,歸納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4分)答案:政治動蕩,經濟壓力,自然災害,政府剝削等。(答出兩點即可,4分)(共25張PPT)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1課 鴉片戰爭結構圖解核心問題 通過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等鴉片戰爭期間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初步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夯基礎 新知預習 帶“※”符號的為本課重點內容 01鴉片白銀林則徐虎門18401842關天培陳化成南京條約1842香港島廣州上海封建專制制度中國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中華民族封建主義人民大眾破重難 素養解讀 02歷史概念闡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開始于鴉片戰爭,結束于新中國成立?!鞍胫趁竦亍笔侵感问缴鲜怯凶约赫莫毩?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已逐漸現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斷發展壯大。精評價 課堂檢測 03基礎達標知識點一 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1.19世紀初,一位英國商人說:“中國每人買一頂棉制睡帽,就夠曼徹斯特所有工廠生產幾十年?!边@句話反映了( )A.中國人對英國棉紡織品的喜愛B.中英之間交通運輸十分困難C.英國人對打開中國市場的渴望D.曼徹斯特地區生產水平落后C2.新教材 變化點應用 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中引用了一段英國人蒙哥馬利·馬丁的話:“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材料反映了( )A.鴉片輸入的危害 B.中國經濟的落后C.清政府政治腐敗 D.英國的戰爭罪行A3.新教材 變化點應用 “1839年6月3日,實行銷毀,先于虎門海灘,掘池引水,撒鹽成鹵,將鴉片剖切拋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歷時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 )A.沉重地打擊了俄國走私鴉片的奸商B.顯示中華民族反侵略的堅強意志C.使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D.是鴉片戰爭全面爆發的重要標志B知識點二 英國發動侵華戰爭4.學史方法 評價歷史人物 在鴉片戰爭中,陳連升父子喋血沙場,關天培在虎門壯烈殉國,定海三總兵血戰六晝夜為國捐軀,陳化成在吳淞力竭犧牲。他們的行為( )A.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B.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C.保衛了國家領土的完整 D.展現出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D5.八年級某班的同學在討論“清政府為什么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這一問題時各抒己見,最后歸納為以下四點。你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清政府( )A.武器落后 B.戰備不足C.妥協退讓 D.制度腐朽D知識點三 《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6.(2025廣州期中)《南京條約》中開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國人基于“廣州是傳統的外貿口岸;上海地處長江入??诟?br/>近,且臨近富饒的江浙”等理由選擇的結果。這種選擇意在( )A.打開中國市場 B.掠奪中國勞動力C.向中國大量投資 D.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A7.(2025韶關期末)“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辈牧蠎鲎? )A.《望廈條約》 B.《虎門條約》C.《南京條約》 D.《黃埔條約》C8.《南京條約》規定:“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边@體現了中國( )A.自然經濟的解體B.階級矛盾不斷加劇C.司法主權的喪失D.關稅主權遭到損害D9.“倘遇有交涉詞訟,管事官不能勸息,又不能將就……既得實情,即為秉公定斷……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華民如何科罪,應治以中國之法?!辈牧纤霈F象出自哪一條約( )A.《虎門條約》 B.《南京條約》C.《望廈條約》 D.《黃埔條約》A10.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關閉已久的大門,被稱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其主要依據是( )A.中國市場的大門被打開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D.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D11.唯物史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不同時代的人民肩負著不同的歷史使命,有著屬于自己時代的歷史任務。鴉片戰爭后,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是( )A.維護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B.反帝反封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C.推動中國由落后農業國變為工業化強國D.發展國家經濟,提升中國在國際中的地位B12.新課標 變化點應用 《海國圖志》的作者是魏源,是一部介紹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全書詳細敘述了世界各國的歷史政治、風土人情,主張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逗鴪D志》的刊行( )A.標志西方科學技術正式傳入中國B.實現了啟蒙國人思想的社會價值C.打破了部分時人閉塞落后的狀況D.擺脫了中國中心傳統觀念的影響C綜合探究13.新課標 學業要求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中國 英國1557年后,葡萄牙人逐步占據中國澳門。進入17世紀,荷蘭人開始騷擾中國沿海并于1624年侵占中國臺灣 16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逐漸成為海上霸主1644年后,清朝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清廷在順治時期就嚴厲限制海外貿易 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后,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步確立1757年開始,清政府只開放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 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工業革命更快地向縱深發展。隨著商品生產的加速,越來越需要擴大市場1793年,英國政府向中國派出的以馬戛爾尼為正使的使團抵達中國,以慶賀乾隆皇帝大壽為由,提出割占中國島嶼、擴大對華貿易等要求。清政府完全拒絕,英國使團無功而返——整理自統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與指導材料二 鴉片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中國的社會形態發生根本性變化。戰后,香港島的割讓使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鴉片走私實際上變成一種公開的、暢行無阻的貿易。鴉片輸入量的激增,進一步激化了中國因白銀外流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加劇了農業和手工業破產,勞動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19世紀40年代,外國商品雖然在中國不能獲得廣泛的銷路,但在遭受外國商品沖擊嚴重的五口通商地區,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密切結合的傳統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與此同時,鴉片戰爭的失敗,讓一部分官員和有識之士深受刺激。他們開始了解國際形勢,研究外國史地,尋求御敵之道。——改編自統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與指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鴉片戰爭爆發的歷史背景。(4分)答案:①鴉片戰爭爆發前,清朝統治下的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危機四伏,奉行閉關政策;②西方已經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或英國確立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外進行殖民主義擴張,開辟海外市場)。(4分)(2)根據材料二,簡述鴉片戰爭的影響。(6分)答案:①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或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改變);②加劇了農業和手工業破產,勞動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③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④自然經濟開始解體;⑤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潮。(答出三點即可,每點2分,共6分)(共18張PPT)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結構圖解核心問題 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夯基礎 新知預習 01鴉片戰爭洪秀全金田村南京天朝田畝制度全盛天京事變天京陷落平均反封建空想西方清朝的統治局限性精評價 課堂檢測 02基礎達標知識點一 洪秀全與金田起義1.學史方法 評價歷史人物 下面是某一歷史人物的主要經歷,該歷史人物是( )D出身農家,苦讀詩書。四次鄉試,次次落榜。仇視孔子,毀棄孔學。創拜上帝會,建人間“天國”。A.楊秀清 B.韋昌輝 C.石達開 D.洪秀全2.新教材 變化點應用 如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浮雕反映的事件標志著( )A.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B.太平天國初步建立起政權組織C.太平天國攻占南京D.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進入全盛A3.(2025江門期末)1851年11月,洪秀全在永安下詔論功行賞,“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勛親臣,大則封丞相、檢點、指揮、將軍、侍衛,至小亦軍帥職,累代世襲,龍袍角帶在天朝”。這反映了洪秀全( )A.未脫離農民階級的局限性B.意圖與清朝政府和解C.建立平等友愛的等級制度D.追求絕對的平均主義A知識點二 定都天京4.“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處跑。拿下南京立天國,旗開得勝萬民笑?!边@首歌謠反映的歷史事件( )A.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達到軍事高峰B.推動太平天國初步建立起政權組織C.使太平天國取得在全國的統治地位D.標志與清政府分庭抗禮的政權建立D5.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這一文件的空想性質和當時階級斗爭的殘酷程度都決定了其用心規劃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紙空文。它的價值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種農民的大同模式?!薄斑@一文件”是( )A.《海國圖志》 B.《資政新篇》C.《四洲志》 D.《天朝田畝制度》D6.新教材 變化點應用 咸豐元年(1851年)到六年,皖、贛、桂、蘇、湘、鄂六省官員變動數達到50%,其中安徽、江西、廣西三省的變動數達到70%以上,安徽省這一時期死亡的知縣占全省知縣的50%以上。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英法聯軍的燒殺搶掠B.政府實行反腐的政策C.發展南方經濟的需要D.農民革命運動的沖擊D知識點三 天京陷落7.新考法 圖示解讀 在學習《太平天國運動》時,某同學繪制了一幅示意圖,該示意圖中的史實促使太平天國運動( )A.開始興起B.達到全盛C.由盛轉衰D.最終失敗C8.(2025揭陽月考)洪仁玕所著《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的主張,如“興車馬之利”“準富者請人雇工”,在外交、法制、社會習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這些建議( )A.是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B.反映了地主階級落后性C.符合當時世界歷史發展潮流D.調動了農民革命積極性C9.“曾國荃部離開安慶東下,拉開進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軍在敵人的全面進攻下節節敗退。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于瓦解。1864年7月19日,湘軍轟塌天京城墻10余丈,蜂擁入城,太平天國運動失敗?!辈牧险f明該運動失敗的原因是( )A.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 B.領導集團的腐敗和內訌C.革命綱領不切合中國實際 D.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A10.(2025廣州模擬)陳旭麓先生在評價太平天國運動時說:“這是一場悲壯的斗爭,其悲劇意義不僅在于他們失敗的結局,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沒有辦法洗清自己身上封建的東西?!标愋衤聪壬J為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勢力過于強大 B.沒有徹底反封建的決心C.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 D.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C綜合探究11.唯物史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材料二 從社會政治來說,太平天國攪亂了整個封建制度,這種攪亂是統治階級永遠無法平復的……在戊戌維新期間,金田起義常被康有為借來作為迫使皇帝變法的力量,這是用反襯來促成革新。——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根據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2分)答案:外國勢力的入侵,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階級矛盾激化。(2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4分)答案:①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②客觀上促進了政治革新運動的發展。(4分)(3)新教材 變化點應用 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4分)答案:①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2分)②歷史任務: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 鴉片戰爭 2025-2026學年歷史統編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2025-2026學年歷史統編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 2025-2026學年歷史統編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