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四節 升華與凝華第十三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請在方括號內填物態變化名稱,小括號內填吸放熱。氣 體液 體固 體[ ]( )熔化吸熱[ ]( )凝固放熱[ ]( )汽化吸熱[ ]( )液化放熱新課導入你能舉出固態和氣態之間變化的例子嗎?新知探究一、升 華北方的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樟腦丸怎么就小了呢?新知探究 迷你實驗室將裝有少量碘的密封的玻璃管放入熱水中加熱,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嗎?停止加熱后,繼續觀察有何現象發生?你能解釋嗎?新知探究碘紫黑色晶體,具有金屬光澤,性脆,易升華。有毒性和腐蝕性。密度4.93 克/立方厘米。熔點113.5℃,沸點184.35℃。新知探究新知探究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過程中物質需要吸熱。固態加熱前碘是什么狀態?加熱后碘是什么狀態?氣態變化條件:吸熱新知探究升華是吸熱過程,人們常將升華吸熱的特點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你能舉例說明嗎?人工降雨舞臺上的白霧新知探究將干冰“噴”入空氣層中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層的溫度急劇下降,水蒸氣變成小冰晶。人工降雨剖析圖新知探究小冰粒變大而下降下降新知探究暖流遇到暖流熔化為雨點降落新知探究思考:舞臺煙霧從何而來?新知探究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熔點-78.5 ℃。干冰在常溫下直接升華為無色的二氧化碳氣體。新知探究干冰瞬間升華的同時吸收了周圍空氣的熱量,導致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被降溫液化成小液滴(“煙霧”)。新知探究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會有冰花,是怎么形成的?新知探究二、凝華固態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過程中物質需要放熱。氣態水蒸氣變化條件:小冰晶放熱新知探究升華現象1、衣櫥里的樟腦丸變小2、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3、碘遇熱變成碘蒸氣4、燈泡里鎢絲變細5、干冰制造舞臺上的煙霧凝華現象1、冬天玻璃上的冰花2、霧凇現象3、霜、雪的形成4、碘蒸氣預冷變碘晶體5、燈泡變黑新知探究常見的天氣現象雨液化霧液化露霜、雪冰雹云液化凝固液化凝華新知探究三、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放熱固態液態氣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凝華升華吸熱吸熱吸熱放熱放熱放熱新知探究冰箱的制冷原理與吸熱、放熱的物態變化有關。蒸發器內低溫低壓氣體被壓縮機抽出溫度較高壓縮氣體冷凝器(液化放熱)低溫低壓液體蒸發器(汽化吸熱)新知探究課堂小結一、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二、凝華升華現象:樟腦球變小、冰凍衣服干了、燈泡的燈絲變細了三、生活現象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現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霧淞的形成、燈泡變黑課堂小結1.下列現象各屬于什么物態變化過程?(1)從冰柜中取出冰棍,常會看到冰棍冒“白氣”。(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氣”。(3)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變干了。(4)寒冷冬夜,玻璃上常會結層冰花。(5)屋頂瓦上結了一層霜。(6)早晨有濃霧。(7)滴在玻璃表面的水消失了。液化液化升華凝華凝華液化汽化課堂訓練2.人工降雨常通過飛機在空中噴灑干冰來實現。干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________, 從固體變成氣體,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選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升華凝華課堂訓練3.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飄著淡淡的白霧(如圖)。請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夏季,白天炎熱,河面的水大量蒸發,汽化成水蒸氣,到了夜晚和次日清晨,氣溫比較低,水蒸氣又液化成小水珠,飄在河面上方,形成霧。課堂訓練課堂訓練4.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小華將冰塊放于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30s。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看到其示數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會發現有白霜生成。這是因為鹽使冰的熔點( )A.低于0℃,白霜生成是凝華現象B.高于0℃,白霜生成是凝華現象C.低于0℃,白霜生成是凝固現象D.高于0℃,白霜生成是凝固現象A5.下列現象中,不屬于升華現象的是( )。A.放在口袋里的樟腦丸變小了B.路邊的“雪人”沒有融化卻越變越小,最后消失不見了C.霜的形成D.碘放在火上烤一烤,產生紫色的氣體C課堂訓練6.在我國北方的冬季,常見的幾種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A.室外結冰的衣服變干B.房間窗玻璃的內表面出現冰花C.湖面結了厚厚的一層冰D.正在跑步的人嘴中呼出“白氣”B課堂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