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平涼一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高一化學考生注意: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答題前,考生須在答題卡上正確填涂姓名、考號等相關信息。所有試題均在答題卡上各題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Cu 64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4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以下反應最符合綠色化學原子經濟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 甲烷與氯氣制備一氯甲烷C. 以銅和濃硝酸為原料生產硝酸銅 D. 用二氧化硅制備高純硅2.下列關于金屬冶煉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金屬冶煉的本質是將化合態金屬還原為游離態,冶煉方法由金屬的活動性決定B. Cu的濕法冶煉是將金屬鈉投入到CuSO4溶液中,從而置換出銅C. 鐵通常采用熱還原法冶煉,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碳D. 由于鋁的活動性強,故工業上采用電解熔融氯化鋁的方法生產鋁3.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改用98%的濃硫酸可以加快產生氫氣的速率②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應物的濃度③一定量的鋅與過量的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為減慢反應速率而又不影響生成H2的量,可向其中加入KNO3溶液④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反應轉化為無害的N2和CO2,減小壓強,反應速率減慢⑤增大壓強,一定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⑥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H2時,滴加幾滴硫酸銅溶液能加快反應速率⑦使用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A.①⑤⑥ B.④⑥⑦ C.②③⑥⑦ D.③④⑥⑦4.鐵碳微電池法在弱酸性條件下處理含氮廢水技術的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工作時透過質子交換膜由乙室向甲室移動B.碳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C.處理廢水過程中兩側溶液的pH基本不變D.處理含的廢水,若處理,則有透過質子交換膜5.下列反應對應有機反應類型判斷錯誤的是(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加成反應B.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是取代反應C.乙醇與鈉的反應是氧化反應D.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是加聚反應6. 將一定質量的銅與100mL某濃度的硝酸反應,待產生的氣體全部釋放后,收集到0.23mol由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不考慮生成),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全部轉化成沉淀,則原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A. B. C. D.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的有機物不一定是純凈物B.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結構不同的兩種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C.的一氯代物有2種D.和互為同分異構體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烯的球棍模型為B.CH2=CH—CH3分子中,最多有7個原子共面C.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可以區分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雜質得到純凈甲烷D.C2H4和SO2都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且化學反應原理相同9.下列關于糖類、油脂和蛋白質性質和應用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糖類、油脂和蛋白質均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生水解反應B.纖維素、氨基酸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生酯化反應C.淀粉和纖維素的化學式均為(C6H10O5)n,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D.蛋白質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和甘油10. 已知摩爾鹽[]是一種淺綠色易溶于水的晶體,下列關于摩爾鹽說法不正確的是( )A.摩爾鹽具有還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摩爾鹽中銨根檢驗方案是取少量摩爾鹽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再加熱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即有銨根離子C.摩爾鹽會在空氣中因為氧氣氧化而變質D.摩爾鹽中加入過量的離子方程式:11. 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加入少量A發生反應A(s) B(g)+2C(g)。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可以判斷達到化學平衡的是( )①B的體積分數;②混合氣體的壓強;③混合氣體的總質量;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⑤2V(B)正=V(C)逆A.僅②③ B.僅②③⑤ C.僅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12.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該有機物既能與反應,還能與反應B.該有機物中有3種官能團C.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加成、加聚、取代、氧化等反應D.該有機物和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氣體11.2L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由化學反應中舊化學鍵斷裂時吸收的能量與新化學鍵形成時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圖為N2(g)和O2(g)反應生成NO(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ol N2(g)和1mol O2(g)完全反應放出的能量為180kJB.通常情況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C.1mol N2(g)和1mol O2(g)具有的總能量小于2mol NO(g)具有的總能量D.NO是一種紅棕色的氣體,能與水反應生成硝酸14.下列反應原理利用的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生活中利用潔廁凈(主要成分為HCl)清洗衛生間的污垢B.工業上通過將石灰石、石英、純堿混合熔融制備普通玻璃C.造船廠將鋅塊鑲嵌在船體上避免船體遭受腐蝕D.實驗室用濃硫酸和食鹽反應制備氯化氫氣體第II卷 非選擇題二、填空題(58分)15.(14分)有機推斷:A只含有兩個碳,能催熟水果,其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B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可生成D,B、D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有機物,E是具有香味的液體,F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G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0,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是 ,D中的官能團名稱是 ,E的結構簡式是 ;(2)反應③的反應類型屬于 反應。反應⑤反應類型屬于 反應。(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5)D與能發生類似反應的反應,請寫出其化學方程式 。16.(14分)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中《只此青綠》為我們呈現了宋代《千里江山圖》里的山清水秀?!肚Ю锝綀D》里的綠色來自孔雀石,其主要成分為CuCO3·Cu(OH)2,還含有FeO、Fe2O3、SiO2。工業上以孔雀石為原料制備CuSO4 xH2O晶體的流程如下圖: (1)“濾渣1”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2)“氧化”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該過程需在室溫下進行,溫度過高,反應速率變慢,原因是 。(3)“除雜”步驟的離子方程式為 。(4)從濾液2中得到晶體的操作為 、 過濾、乙醇洗滌、干燥。乙醇洗滌的目的為:①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② ;③ 。(5)工業上,以孔雀石為原料冶煉銅,最適宜的方法是 (選填“熱分解法”、“熱還原法”或“電解法”)。17.(14分)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我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I.以制備甲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在體積為2.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和,180℃下反應僅得甲醇(沸點64.7℃)和物質X,測得各物質物質的量隨時間的部分變化圖象如圖所示:(1)的電子式為 ;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內,甲醇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時,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填“>”“<”或“=”)。(4)甲醇燃料電池具有啟動快、效率高等優點。若以溶液為電解液,其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II.甲烷與重整制備合成氣也是綜合利用的研究熱點之一、(5),此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則,屬于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6)恒容條件下,下列描述能證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容器中氣體密度不再改變 B. 不再改變C.斷裂同時斷裂 D.CO2的體積分數不再改變18.(16分)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炸藥、染料和鹽類等。某實驗小組采用下圖裝置模擬硫酸工業的接觸室,并測定催化氧化為的轉化率。已知:熔點/℃ 16.8 -72.7沸點/℃ 44.8 -10(1)儀器a的名稱為 。(2)反應開始時,打開,關閉,使和氧氣一起通過裝置C進入D中發生反應,反應后的氣體進入裝置E,裝置E的作用為 ;若將裝置E換為下圖所示裝置,實驗測得的轉化率會偏大,原因為 (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解釋)。(3)裝置F中 現象說明氣體吸收完全。(4)實驗結束后的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①待充分反應后,熄滅D處的酒精燈②停止通入③停止滴加濃硫酸,關閉,打開(5)裝置B中發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裝置B中試劑可替換為 (填字母)。A.水 B.溶液 C.溶液 D.飽和溶液(6)反應結束后測得裝置E質量增加,裝置F質量增加,則該條件下的轉化率為 (用字母表示)。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高一化學答案1.A2.A3.B4.C5.C6.CC8.B9.B10.D11.BD13.C14.C15.(1) 乙烯(2分) 羧基 (2分) (2分)(2) 酯化或取代(1分) 加成 1分)(3)(2分)(4)(2分)(5)(2分)16.(1)SiO2(2分)(2) (2分) 溫度過高,分解,速率變慢(2分)(3)(2分)(4)蒸發濃縮(1分) 冷卻結晶(1分);減小晶體溶解度(1分);易于干燥(1分)(5)熱還原法(2分)17.7.(1) (2分) (2分)(2)0.027(2分)(3)=(2分)(4)(2分)(5)放熱(2分)(6)BD(2分)18.(1)分液漏斗(2分)(2) 冷凝收集 (2分) (2分)(3)酸性溶液未完全褪色(2分)(4)③①②(2分)(5) (2分) CD(2分)(6)(2分)第1頁 共8頁 第2頁 共8頁第7頁 共8頁 第8頁 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