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全章習題課件(共11份打包)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全章習題課件(共11份打包)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8張PPT)
核心素養(yǎng)專題一
光學作圖
類型一 光現(xiàn)象作圖
題組一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作圖
1.(2025清遠期中)如圖所示,在路燈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現(xiàn)了竹竿的影子BD,A點表示路燈的位置,請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知識畫出豎立在地面上的竹竿BC。
(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如圖所示
2.(2025汕頭期中)如圖,請畫出物體AB通過小孔在半透明膜上的像A′B′,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如圖所示
題組二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
3.(2025堔圳光明區(qū)二模)《暮江吟》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描寫了夕陽西下的景色。如圖所示,一束陽光照向江面上的O點,
請畫出其反射光線。
答案:如圖所示
4.(2025珠海期中)圖中MN為平面鏡,OB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shù)。
答案:如圖所示
5.如圖所示,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入隧道內。作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及反射角的度數(shù)。
答案:如圖所示
題組三 利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作圖
6.(2025清遠佛岡縣二模)如圖所示,一束光在液面MN發(fā)生折
射,在杯底形成光斑A。往杯中加水至M′N′,請畫出此時的折射光線,并標出此時光斑的位置A′。
答案:如圖所示
7.(2025汕頭潮南區(qū)期末)如圖是“池水清淺,擅入會溺”的警示圖片,告誡學生不要擅自下水游泳。請在圖中畫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大致光路圖(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
答案:如圖所示
8.如圖,一條光線垂直界面AC進入玻璃磚后,在界面AB上只發(fā)生反射,在圖中畫出該光線經(jīng)界面AB反射和從界面BC離開玻璃磚后的光線。
答案:如圖所示
題組四 利用平面鏡成像作圖
光現(xiàn)象作圖的解題關鍵
1.熟記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2.熟記光的折射規(guī)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居、空氣中的角總是“大角”。
3.牢記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4.區(qū)分實線與虛線:實際光線用實線表示,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或虛像用虛線表示。
類型解讀
9.如圖所示為物體AB經(jīng)平面鏡所成的像A′B′,請畫出物體AB。
答案:如圖所示
10.(2025茂名高州市期中)如圖所示,小陽在A點通過平面鏡MN觀察墻壁后面的物體(S點表示)。請在圖中畫出小陽觀察物體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如圖所示
11.(2025廣州番禺區(qū)二模)小明在某商場買鞋,他選了一雙新鞋在傾斜放置的“試鞋鏡”前試穿,他在鏡中看到了新鞋的
像,如圖甲所示。圖乙中A′是鞋上一點A在平面鏡中的像,請在圖乙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作出小明通過平面鏡看到A點的光路圖。
答案:如圖所示
類型二 有關透鏡作圖
類型解讀
有關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1.凸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的焦點;從焦點處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經(jīng)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類型解讀
2.凹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jīng)過虛焦點;延長線經(jīng)過對側虛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經(jīng)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12.(2025廣州白云區(qū)期末)如圖所示,兩透鏡焦距相同,且其中一個焦點F剛好重合,根據(jù)已知光線作出其入射光線和折射
光線。
答案:如圖所示
13.(2025東莞校級一模)如圖所示,光線AB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BO恰好經(jīng)過凸透鏡另一側焦點F。再經(jīng)水平面上的平面鏡反射,反射光線為OC。請在圖中畫出:①入射光線AB;②反射光線OC;③反射角的度數(shù)。
答案:如圖所示
謝謝觀賞!(共62張PPT)
章末知識復習
建體系 思維導圖 01
發(fā)光
同種均勻
3.0×108
傳播
兩側
等于
鏡面

相等
相等
會聚
發(fā)散
傳播
改變


會聚
發(fā)散
倒立
縮小

倒立
放大

正立
放大


凹透鏡

凸透鏡
串重點 考點突破 02
考點一 三種光現(xiàn)象的識別
1.周末,小科一家到甌江邊游玩。媽媽拍照時,小科正在欣賞美景:對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此時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關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媽媽的攝“影”——光的折射
B.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線傳播
C
2.“禾下乘涼夢”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國夢之一。其實,“禾下乘涼夢”也包含著一定的物理知識,水稻下面可乘涼,說明水稻下面有陰影。下列現(xiàn)象的形成原因和水稻下的陰影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A.一葉障目 B.雨后彩虹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樓
3.(2025深圳二模)下列四幅光路圖能正確解釋生活中現(xiàn)象的是( )
B
A.圖甲:岸上的人看見水中的物體
B.圖乙:物體通過小孔形成實像
C.圖丙:光從室外透過窗戶玻璃進入室內
D.圖丁:人觀察對岸的樹木在水中倒影
考點二 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其應用
重難點撥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由于光的反射,平面鏡成等大的、左右相反的虛像,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重難點撥
2.平面鏡后面的障礙物不影響成像,像的大小、位置、亮度都不改變。
3.當物體的位置改變時,像距隨物距變化,但像的大小不變,仍等于物體大小。
4.(2025惠州博羅縣期中)如圖能正確表示小丑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是( )
D
5.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為了避免汽車在高速行駛時,駕駛員低頭觀看儀表信息造成事故,人們發(fā)明了如圖甲所示的抬頭顯示器,簡稱HUD,如圖乙所示是HUD工作原理圖,將水平顯示器上的重要行車數(shù)據(jù)通過前擋風玻璃呈現(xiàn)在正前方,駕駛員透過擋風玻璃往前方看的時候,能夠將車外的景象與豎直呈現(xiàn)的行車數(shù)據(jù)融合在一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擋風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B.擋風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司機在擋風玻璃上看到的數(shù)字“6”,在顯示器屏幕上應該
是“9”
D.司機前面的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
C
6.(2025東莞塘廈金桂園期中)明曉去濕地公園游玩,看到
1.5 m深的荷花池內,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8 m(如圖),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虛像,水中蜻蜓到荷尖上蜻蜓的距離是   m,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反射
1.6
相等
7.(2025潮州饒平縣期中)小紅站在衣冠鏡前1.5 m的地方,她在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   (選填“實”或“虛”)像;她在鏡中看到從遠處走來的小明的眼睛,小明在鏡中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此時小明  .
(選填 “一定”或“不一定”)可以通過鏡子看到小紅的眼睛。

不變
一定
8.(2025廣州二模)小紅在做驗證“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的實驗時,把薄玻璃板按如圖所示的方式傾斜放置。
①在圖中畫出蠟燭AB通過薄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A′B′。
②小紅在E點看到A′時,從A點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薄玻璃板反射后剛好經(jīng)過E點,畫出這條入射光線及其反射光線。
答案:如圖所示
考點三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
重難點撥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巧記
1.兩個分界:1倍焦距分虛實,2倍焦距定大小。
2.像的特點:虛像正立總放大,實像倒立有大小。
3.實像的動態(tài)變化: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9.(2025東莞期末)乘客“刷臉”進動車站乘車,“刷臉”相當于給乘客拍了一張照片,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與小孔成像原理一致
B.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C.“刷臉”的乘客要位于攝像頭2倍焦距以外
D.乘客要使屏幕上的像變大,需遠離“刷臉”機鏡頭
C
10.(2025深圳羅湖區(qū)期末)如圖,凸透鏡焦距為10 cm,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上所成的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
B.將光屏與蠟燭交換位置,由于光路可
逆,在光屏上依舊能得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鏡上有一點小污漬,燭焰的像將變得殘缺
D.將遠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將
光屏右移可使像重新變清晰
B
11.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 cm
B.當u=15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u=25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 cm處移動到40 cm處的過程中,像
逐漸變小
D
12.放大鏡是生活中常見的凸透鏡。
(1)成虛像時,物距和像距的大小關系為   。
(2)成虛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   。
(3)物體在物距L1時,成虛像,物體在物距L2時,成實像,請比較L1、L2的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 .
  .
  .
 。
物距小于像距
越大
L1小于L2。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
物距小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大于凸
透鏡的1倍焦距時,成倒立的實像;物體在物距L1時,成虛像,物
體在物距L2時,成實像,所以物距L1小于物距L2
13.眼睛、顯微鏡、望遠鏡和投影儀用到了我們所學的很多光學知識,如圖所示,有眼睛、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投影儀的平面鏡和鏡頭。
(1)其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相同的有   ,其工作原理與放大鏡相同的有   ,利用光的反射的有   。(以上3個空均選填圖中序號)
(2)圖甲中是   眼,要戴上   透鏡來矯正。
(3)投影儀屏幕上的像是   立、放大的實像;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應該將鏡頭向   調節(jié),同時投影儀應適當
   屏幕。
①⑤
②⑥
④⑦
近視



遠離
過實驗 一題通關 03
實驗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要點梳理
實驗器材及 實驗裝置 平面鏡、激光筆、附有量角器且可以   的白色光屏
折轉
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 1.實驗過程
(1)將白色光屏   放置在平面鏡上,讓激光筆的入射光沿著光屏左側的E板射到鏡面的O點。
(2)轉動右側的F板,找到反射光,觀察并測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記錄數(shù)據(jù)。
(3)使入射光   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鏡上,觀察反射光的情況。
豎直
逆著
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 2.注意事項
(1)為了更好地觀察光路,應在較   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
(2)要選擇粗糙的紙板,且讓激光筆緊貼光屏,目的是便于   。
(3)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時,要改變入射光的角度,多測幾組數(shù)據(jù),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

顯示光路
尋找普遍規(guī)律
實驗結論 (1)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在
   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   ,反射角   入射角。
(2)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   的。
同一平面
兩側
等于
可逆
評估與改進 (1)在實驗過程中,若將光屏向后傾斜,讓光線仍貼著光屏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同一平面內,光屏上   看到反射光線。
(2)固定入射光方向和入射點不變,多次調整光屏位置,當光屏上同時呈現(xiàn)入射光和反射光時,發(fā)現(xiàn)  ,
也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

不能
光屏與鏡面垂直
同一平面內
評估與改進 (3)小明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如圖所示,將紙板沿PQ剪開,把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實驗時在紙板右側的上半部分   看到反射光線,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

不能
同一平面內
一題通關
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小組的同學選用了平面鏡、紙板、激光筆、量角器和幾種不同顏色的筆,依據(jù)教材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基礎設問
(1)實驗前,應將紙板   放置于平面鏡上。在紙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的光束,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
   反射。
(2)實驗中為了使光線能在紙板上顯示出來,方便實驗研究,應該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紙板噴煙或霧 B.使光束垂直紙板射到O點
C.使光束貼著紙板射到O點
垂直

C
(3)如圖甲所示,讓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鏡面,在紙板NOF上可看到反射光OF;如圖乙所示,此時在NOF面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這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   。
(4)當入射光EO向ON靠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反射光OF   (選填“靠近”或“遠離”)ON。
不能
同一平面
靠近
(5)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幾次實驗,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取下紙板,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根據(jù)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   。
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次數(shù)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6)在圖甲中如果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FO方向射到O點,則
反射光會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
光路是   的。
可逆
(7)某同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其中有一組數(shù)據(jù)測錯了,這組數(shù)據(jù)是第   次實驗的,原因可能是將反射光線與   的夾角當成反射角了。
4
(8)多次實驗的目的是使實驗結論具有   。
平面鏡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
普遍性
拓展設問
(9)新考法 實驗改進 小明同學建議用畫有角刻度的紙板進行實驗,如圖丙所示。與實驗裝置甲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  .
 。
(10)若實驗開始時,平面鏡沒有水平放置,則   (選填“仍能”或“不能”)完成該實驗。
方便直接
讀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仍能
(11)實驗過程中,使甲圖中的紙板E、F處于同一個平面內(共面),讓一束光貼著紙板E射到O點,但是在紙板F面上沒有觀察到反射光的路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12)實驗時,多次改變入射角,并保留光路,最后在紙板上留下了很多條光路,無法區(qū)分哪條反射光線與哪條入射光線對應,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出現(xiàn),實驗時應該  .
 。
紙板與平面鏡不垂直
給對應的入射光線和反
射光線編號(或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
實驗2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要點梳理
實驗器材及 實驗裝置 白紙、玻璃板、直尺、 兩支蠟燭(長短和粗細都相同)
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 1.實驗過程
(1)將玻璃板   架在白紙上,把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兩側。
(2)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并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   ,此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記錄像的位置,并測量出物距和像距。
(3)把蠟燭A沿AB連線前后移動,同時調整玻璃板后
   的位置,觀察像的大小有無變化,并測量物距和像距。
(4)移走蠟燭B,將一張紙(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在紙上是否能呈現(xiàn)出蠟燭A的像。
豎直
重合
蠟燭B
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 2.注意事項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   ,并且要選擇較   的玻璃板進行實驗,實驗時,玻璃板要   架在白紙的上面。
(2)實驗時要選擇較   的環(huán)境進行實驗,防止其他光源對實驗的干擾。
(3)選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二是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用未點燃的蠟燭代替點燃蠟燭的像,采用了   法。
(4)實驗時,未點燃的蠟燭始終不能與像重合的原因是
   。
確定像的位置

豎直

大小
等效替代
玻璃板未與水平桌面垂直
實驗結論 (1)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像與物的大小
   ,即像與物關于鏡面   。
(2)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
相等
相等
對稱
評估與改進 (1)緊貼玻璃板的后面放置不透明的木板是否影響成像情況:不影響,只要人站在玻璃板的前面,有反射光線進入眼睛,就能觀察到蠟燭的虛像。
(2)實驗過程中,如果只將玻璃板豎直向上提升2 cm,那么蠟燭在玻璃板中的像的位置   。
(3)實驗后,同學們通過交流提出用方格紙代替白紙進行實驗,這樣做的好處是   。
不變
可以直接判斷物體與像之間的位置關系
評估與改進 (4)如圖所示是小明的實驗裝置,相比于蠟燭,用棋子進行實驗的優(yōu)點是  .
 。
點燃的蠟燭越燒越短,棋子大小不變,
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一題通關
如圖甲,小明和同學們在實驗室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基礎設問
(1)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要選用   (選填“玻璃板”或“平面鏡”)實驗,原因是   (填字母)。
A.透過玻璃板可以看見后面的蠟燭
B.平面鏡比玻璃板成像更清晰
C.蠟燭經(jīng)過平面鏡可成實像
D.玻璃板只透過光,不反光
玻璃板
A
(2)有5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這樣選的目的是   。
(3)在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   (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的方法是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
避免重影影響到實驗效果
未點燃
等效替代法
(4)小明多次在不同的位置實驗,當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要使蠟燭B與A的像重合,必須使蠟燭B   (選填“遠離”或“靠近”)玻璃板。
(5)點燃蠟燭A,如果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后面的
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你推斷其原因可能是
   。
(6)實驗過程中,小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有重影,請你
幫他分析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靠近
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
(7)如圖乙中,若白紙每一方格的長度是5 cm,將點燃的蠟燭由A點移至B點,此時它與移動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離是
   cm,把一個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方,無論如何移動,光屏上都   (選填“能”或“不能”)成像,平面鏡所成的是  像。
(8)經(jīng)過三次實驗得到三組物、像位置點,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   。
20
不能

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拓展設問
(9)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小明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像的位置   (選填“向右移動”“向左移動”或“不變”)。
(10)實驗過程中如果玻璃板沒有垂直架在紙上,而是如圖丁所示傾斜,蠟燭A的像應是圖中的   (選填“A1”或“A2”)。
不變
A1
(11)小明用紙板擋住玻璃板一部分,讓小麗從側面觀察玻璃
板,如圖戊所示,發(fā)現(xiàn)通過玻璃板能看到被紙板擋住的蠟燭。經(jīng)過討論,他們以作圖的方式得到了解答,請你在圖己中作出小麗眼睛看到蠟燭A的光路。
答案:如圖所示
(12)為了進一步探究像與物的對稱關系,你建議選取圖庚中序號為   的字母積木進行探究。


實驗3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要點梳理
實驗器材及 實驗裝置    、光屏、蠟燭、附有標尺的光具座
凸透鏡
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 1.實驗過程
(1)將蠟燭、凸透鏡和   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大致在   上。
(2)將蠟燭移動到某處,然后調節(jié)   的位置,在光屏上分別找到縮小、等大或放大的清晰的燭焰的像,記下物距u和像距v。
(3)當u≤f時,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繼續(xù)改變物距和像距,觀察成像情況。
光屏
同一高度
光屏
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 2.注意事項
(1)實驗時,燭焰的焰心、凸透鏡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要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2)蠟燭長度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調節(jié),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一是將蠟燭向   調節(jié),二是將光屏向   調節(jié),三是將凸透鏡向   調節(jié)。
(3)蠟燭位于1倍焦距之內時眼睛觀察像的位置:應在
   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到蠟燭正立、放大的虛像。
(4)當凸透鏡被紙遮住部分時,光屏上的像仍是   的,但會變   。
(5)驗證光路的可逆性時,將蠟燭與光屏互換位置后,仍能成   的像。
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



光屏
完整

清晰
實驗結論 (1)當u>2f時,成倒立、   的   像,此時f當u=2f時,成倒立、   的實像,此時v=2f。
當f2f。
(2)當u   像。
當u=f時,不成像。
縮小

等大
倒立
放大
正立

評估與改進 (1)光屏承接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   高度;②蠟燭在   處不成像;③蠟燭在   之內成虛像,用光屏承接不到;④蠟燭到光屏的距離太短(光具座太短)。
(2)光屏移動方向的判斷:若蠟燭靠近凸透鏡,則光屏
   凸透鏡;若蠟燭遠離凸透鏡,則光屏   凸透鏡,即成實像時有“物近像遠”的特點。
同一水平
1倍焦距
1倍焦距
遠離
靠近
評估與改進 (3)若在物體和凸透鏡之間加一個透鏡:①加近視鏡
(或凹透鏡)時,像距變   ,像變   ;②加遠視鏡(或凸透鏡)時,像距變   ,像變   。
(4)實驗時可以用發(fā)光二極管代替蠟燭,優(yōu)點是成像
   。




穩(wěn)定
一題通關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實驗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基礎設問
(1)如圖甲所示,小明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移動光屏,
直到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凸透鏡的焦距
為   cm。
10.0
(2)實驗中固定好透鏡和蠟燭后,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移動光屏,光屏上只有一個與透鏡大小幾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燭焰置于凸透鏡的   上。
(3)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線處,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
焦點
同一高度
(4)小明將蠟燭移至光具座35 cm刻度線處,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此時如果有一只飛蛾趴在凸透鏡的中心,將透鏡遮住了一半,此時我們看到光屏上呈現(xiàn)   (選填字母)。
A.清晰的飛蛾的像
B.變暗的燭焰的像
C.飛蛾和燭焰重疊的像
放大
投影儀
B
(5)接著,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如果僅將圖乙中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發(fā)現(xiàn)光屏上   (選填“仍能”或“不能”)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
仍能
(6)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環(huán)境應該   (選填“較亮”或“較暗”)一些;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后逐漸變短,則光屏上燭焰的像也將逐漸向上移動,為使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
央,應把凸透鏡調   (選填“低”或“高”);實驗過程中,蠟燭通過凸透鏡形成的像不可能是圖丙中的   (填字母)。
較暗

B
拓展設問
(7)若將圖乙的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像的  (選填“倒正”或“大小”)發(fā)生變化,前后兩次像距之差Δv=   cm。
(8)小明在實驗過程中不斷移動燭焰的位置,得到圖丁中①至④共四種燭焰清晰的像,請將這四個像按物距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正確順序為   。
大小
20
①②④③

(9)若僅將圖乙中的凸透鏡換成直徑大小相同、焦距稍大的凸透鏡,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重新呈現(xiàn)的像與之前的像相比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0)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發(fā)現(xiàn)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得模糊不清,此現(xiàn)象可以體現(xiàn)   (選填“近視眼”或
“遠視眼”)的成像情況。

變大
遠視眼
(11)新考法 實驗改進 如圖戊所示是小剛的實驗裝置,選用“F”形電光源而不用蠟燭,二者相比,用“F”形電光源具有的優(yōu)點是   ;當光源移至40 cm刻度線處時,移動光屏,可得到清晰的與圖己中的   相同的   (選填“實”或“虛”)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
發(fā)光穩(wěn)定
B

照相機
謝謝觀賞!(共12張PPT)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與放大鏡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凸透鏡成像的靜態(tài)分析
1.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像時,   焦距分虛實,   焦距分大小。
2.根據(jù)物體和像的位置(根據(jù)物距和像距)判斷成像性質,
具體如下:
一倍
二倍
(1)當物體位于焦點以內(即u   的虛像。
(2)當物體位于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之內(f(3)當物體放在二倍焦距上(u=2f)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
   、   的實像。
(4)當物體位于二倍焦距之外(u>2f)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
   、   的實像。
正立
放大
倒立
放大
倒立
等大
倒立
縮小
二、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分析
1.成實像時,物與像上下運動方向相反,水平運動方向相同。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
三、放大鏡
1.選用焦距比較   的凸透鏡作為放大鏡。
2.原理:當物體位于凸透鏡   以內,即物距   焦距
時,對著凸透鏡觀察,就可以看到物體   、   的
虛像。

焦點
小于
正立
放大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凸透鏡成像的靜態(tài)分析
典例1 (2025惠州惠城區(qū)一模)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圖中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個像是縮小的實像
B.此時的物距為50.0 cm
C.此成像原理可應用于放大鏡
D.透鏡的焦距可能為20 cm
D
知識點二 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分析
典例2 (2025汕頭潮南區(qū)期末)通過凸透鏡觀察某一圖畫,若凸透鏡先貼著圖畫,然后逐漸遠離,則看到圖畫的像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丁→甲→丙 D.丙→甲→乙→丁
C
典例3 如圖所示,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圖像(圖中未畫出),則該凸透鏡焦距是   cm,若將另一凸透鏡置于該透鏡前方(左側),必須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10.0

知識點三 放大鏡
典例4 (2025佛山禪城區(qū)模擬)如圖為小明送給爺爺?shù)囊豢顜в型哥R的指甲刀,方便爺爺剪指甲。關于此款指甲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透鏡為凹透鏡
B.剪指甲時,此透鏡的功能相當于放大鏡
C.剪指甲時,通過透鏡可看到指甲倒立的像
D.剪指甲時,指甲到透鏡的距離大于2倍焦距
B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三 / 如圖所示是用放大鏡觀察一只螞蟻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螞蟻的像是實像
B.螞蟻的像是虛像
C.物距大于1倍焦距
D.放大鏡靠近螞蟻時,所成的像變大
B
2./ 知識點一 2025深圳羅湖區(qū)四模 / 如圖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圖中甲為蠟燭,乙為蠟燭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丙圖中F為凸透鏡的焦點,2F為2倍焦距處。甲可能放在丙圖中的( )
A.a點處 B.b點處 C.2F處 D.F處
B
3./ 知識點二 教材樣板題 / 有一個焦距為8 cm的凸透鏡,將點亮的電子蠟燭從距凸透鏡30 cm處逐漸移動到10 cm處,這一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
A.像變大,像距變大 B.像變小,像距變小
C.像變大,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
A
4./ 知識點三 教材習題改編 / 生物課上,小智用一個透鏡觀察標本,如圖所示。該透鏡屬于   (選填“凸”或“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如果該透鏡的焦距為 10 cm,則標本到該透鏡的距離應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

會聚
小于
5./ 知識點二、三 / 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像(v表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u表示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用該凸透鏡作放大鏡使用時,被觀察的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在   m以內;把物體從距凸透鏡5 cm處移動到距凸透鏡20 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先變小再變
大”或“先變大再變小”)。
0.05
變小(共14張PPT)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1.眼睛中的   相當于凸透鏡,   相當于光屏,物體經(jīng)晶狀體成像于視網(wǎng)膜上。
2.人的眼睛是靠調節(jié)   的彎曲程度,相當于改變凸透鏡的   ,從而獲得清晰的像。
晶狀體
視網(wǎng)膜
晶狀體
焦距
3.遠處景物經(jīng)過晶狀體后所成的像不能落到視網(wǎng)膜上,而位于
   ,這就是近視眼;遠視眼看物體時,經(jīng)過晶狀體后所成的像落在   。近視眼患者可戴由   做的眼鏡鏡片來矯正視力;遠視眼患者可戴由   做的眼鏡鏡片來矯正視力。
4.晶狀體實際上是一個焦距可變的凸透鏡,形狀改變時焦距就改變,晶狀體越凸,其焦距越短,對光的會聚能力越強。
視網(wǎng)膜前
視網(wǎng)膜后面
凹透鏡
凸透鏡
二、影像的保存
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暗盒中的感光膠片(或感光元件)相當于   。它是利用凸透鏡能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2.全自動數(shù)碼照相機具有自動調焦、調光功能。
三、眼睛的好幫手
1.顯微鏡主要是由物鏡和目鏡兩組   組成的。
通過物鏡和目鏡可形成物體的   的   像。
凸透鏡
光屏
倒立
縮小

凸透鏡
放大

2.普通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主要是由物鏡和目鏡兩組   .組成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將物鏡成的像放大了,通過目鏡觀察到物體的  . 像,好像物體被移近了,我們就能看清遠處的物體。
凸透鏡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眼睛與眼鏡
典例1 (2025韶關市南雄二中期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關于眼睛及其視力矯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凹透鏡
B.物體通過晶狀體所成的像是虛像
C.遠視眼看不清近處景物,是因為景物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
前方
D.矯正近視眼所戴的眼鏡鏡片是凹透鏡
D
典例2 (2025廣州荔灣區(qū)期末)如圖是近視眼、遠視眼以及矯正方法,則( )
C
A.圖甲是遠視眼
B.圖乙中若去掉凸透鏡,像會成在視網(wǎng)膜前
C.圖丙是近視眼的矯正方法
D.圖丁是遠視眼,可戴凹透鏡矯正
知識點二 照相機
典例3 (2025東莞市沙田鵬遠學校期中)如圖所示為某款數(shù)碼相機的成像原理,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拍照時,將鏡頭對準景物,相機通過自動調節(jié),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拍攝到更大的像應將鏡頭遠離景物
B.為擴大拍攝范圍應將鏡頭靠近景物
C.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D.當景物離鏡頭的距離大于影像傳感器到鏡頭的距離時才
能成縮小的像
D
方法技巧
照相機是利用物體在凸透鏡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制成的,調節(jié)成像大小時,按照“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的規(guī)律進行調節(jié)。
知識點三 顯微鏡與望遠鏡
典例4 下列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物鏡都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B.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D.通過望遠鏡和顯微鏡看到的都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
實像
B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 王老師在改作業(yè)時自言自語道:“老了,作業(yè)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遠點就好了。”由此可知,王老師的眼睛所患的癥狀及需要戴的眼鏡的鏡片應該是( )
A.近視眼,凸透鏡 B.遠視眼,凸透鏡
C.近視眼,凹透鏡 D.遠視眼,凹透鏡
B
2./ 知識點一 教材樣板題 / 如圖所示是甲、乙兩人的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甲是近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B.甲是遠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C.乙是近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D.乙是遠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3./ 知識點三 2025珠海期末 / 如圖所示,在玻璃板上滴加水滴,水滴相當于一個   透鏡;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小物體,如果通過水滴看不清,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個放大鏡,這樣就組成了一個   (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水滴就相當于此光學儀器的   (選填“物鏡”或“目鏡”)。

顯微鏡
物鏡
4./ 知識點三 / 如圖是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遠處的物體經(jīng)過物鏡成一個倒立、   的實像,落在目鏡
   (選填“1倍焦距”或“2倍焦距”)以內的位置;這個實像經(jīng)過目鏡成一個正立、   的虛像。
縮小
1倍焦距
放大
5./ 知識點二 / 班主任用照相機拍攝初三畢業(yè)照,在相機底片上成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若兩個同學的像出現(xiàn)在照相機取景框外,要拍攝所有同學完整的像,照相機應   (選填“遠離”或“靠近”)同學們,同時將鏡頭向后縮。
縮小
遠離(共23張PPT)
3.6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物距和像距
1.把景物到   的距離叫做物距,用   表示。
2.把   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像距,用   表示。
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器材的放置和調節(jié)
(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蠟燭、   、   。
透鏡光心
u

v
凸透鏡
光屏
(2)點燃蠟燭,調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大致在   。
(3)固定凸透鏡,把蠟燭移動到多處,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直到呈現(xiàn)清晰的實像,觀察像的大小和倒正,測出物距u和像距v。
2.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當u>f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形成   的   像;
當u>2f時,像的大小比物體   ,此時f當f2f;
當u=2f時,像與物體的大小相同,此時v=2f。
同一高度上
倒立



(2)當u   像。
正立
放大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典例1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所用的器材有:帶刻度尺的光具座、凸透鏡、光屏、蠟燭和火柴等。
(1)實驗前,小明調節(jié)   、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燭焰
(2)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當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時停止移動光屏,可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3)小明在某次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10.0
放大
(4)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至如圖丙所示位置,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看不到燭焰的像,則人眼在圖中
   (選填“A”或“B”)處能觀察到燭焰的像。
B
(5)為了驗證凸透鏡的焦距是否等于10 cm,小明把蠟燭和凸透鏡分別放在10.0 cm和 30.0 cm 刻度線處,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   cm刻度線處,觀察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到倒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清晰的像。經(jīng)驗證,凸透鏡的焦距準確。
(6)將如圖乙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以后,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50.0
等大

拓展探究
(7)保持圖乙中凸透鏡位置不變,當向左移動蠟燭時,應該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8)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時,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觸摸到凸透鏡,此時光屏上( )
A.會有指尖的像 B.會出現(xiàn)指尖的影子
C.燭焰的像暗了一些

C
知識點二 凸透鏡成像的作圖
典例2 (2025湛江雷州市期末)圖中F是透鏡的焦點,a、b是燭焰發(fā)出的兩條光線,請作出它們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答案:如圖所示
易錯辨析
例 (2025清遠佛岡縣二模)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記錄并繪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間的
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焦距為20 cm
B.物距為10 cm時,可以通過移動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由30 cm減小到15 cm的過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
一直是變大的
D.當物距為40 cm時,成放大的實像
C
易錯警示
圖像中的B點是特殊點,此時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可求出凸透鏡的焦距f=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教材樣板題 / 如圖所示,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這個像與圖中哪個相近( )
D
2./ 知識點一 教材習題改編 / 如圖所示,蠟燭距凸透鏡
20 cm,能在距凸透鏡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
像,則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8 cm B.12 cm
C.15 cm D.25 cm
B
3./ 知識點一 2025深圳市育才中學三模 / 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利用圖甲測出了凸透鏡的焦距后,正確安裝并調節(jié)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凸透鏡焦距為    cm;乙圖中此時可得一個清晰的、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10.0
縮小
4./ 知識點一 2025深圳福田區(qū)期中 / 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若將點燃的蠟燭依次放在a、b、c三處,其中蠟燭放在   處得到的實像最大,放在   處得到的像是虛像。
b
a
5./ 知識點二 2025深圳羅湖區(qū)期末 / 如圖,物體AB經(jīng)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成像A′B′,請作出兩條光線的完整光路。
答案:如圖所示
6./ 知識點一 / 小紅同學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的像(圖中未畫出)。
(1)由圖甲可以判斷出實驗所用透鏡的焦距為   cm。
15.0
(2)小紅把蠟燭移到光具座的10 cm刻度線左側,需要把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此時的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鏡的下小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為   (選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的像”或“亮度稍暗
的完整的像”)。

變小
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由于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位于如圖乙所示的位置了,如果只調節(jié)凸透鏡,應將凸透鏡適當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

7./ 知識點一 2025江門蓬江區(qū)校級一模 / 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后,繼續(xù)深入探究,選用表中某一規(guī)格的凸透鏡做實驗,調整好器材后如圖甲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圖中未畫出)。
凸透鏡編號 焦距/cm 直徑/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光屏上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
(2)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此時將蠟燭向
   調節(jié)可以使燭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選的凸透鏡焦距為   cm。
實像

10
(4)小明將蠟燭換成F字光源,調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觀察到清晰的像,用LED燈代替蠟燭做實驗的優(yōu)點是
   ,如圖丙所示,則小明看到的像應是   (選填字母)。
成像穩(wěn)定
D
(5)小明認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有關,若要驗證其猜想,則可在表中選取編號為   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驗證。
①②(共13張PPT)
第2課時 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應用與各種面鏡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平面鏡的應用
1.平面鏡既可以用來   ,還可以用來改變光傳播的
   ,其原理都是   。
2.生活中應用平面鏡的實例:舞蹈演員利用平面鏡觀察和糾正自己的動作、萬花筒、   等。
成像
方向
光的反射
潛望鏡
二、各種面鏡
1.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鏡子叫做   。利用球面內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   ,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   。
2.球面鏡對光的作用:凹面鏡對光有   作用,凸面鏡對光有   作用。
球面鏡
凹面鏡
凸面鏡
會聚
發(fā)散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平面鏡的應用
典例1 教材素材改編 如圖所示,舞蹈演員站在平面鏡前訓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成的像為倒立、等大的虛像
B.演員面鏡時,像就遠離平面鏡
C.演員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就會變小
D.演員平行于平面鏡移動時,像的大小不變
D
典例2 如圖所示是潛望鏡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兩塊平面鏡相對于水平面傾斜45度角。潛望鏡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現(xiàn)有一艘軍艦位于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前方,則人眼看到軍艦所成的虛像位于   (選填“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鏡1的正上方”“與平面鏡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鏡2的正下方”)。
反射
與平面鏡2等高的正前方
知識點二 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典例3 請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
答案:如圖所示
典例4 (2025中山聯(lián)考)如圖所示,小明站在P點處,通過鏡子看到旁邊S點的同學,S′為該同學在鏡子中成像的位置,請畫出小明看到的同學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如圖所示
典例5 (2025汕頭澄海區(qū)期中)某同學做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由于實驗操作不當,在B處人眼看到燭焰的像的情景如圖,A是燭焰上的一點,A′是A的像,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及A點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進入人眼的光路圖。
答案:如圖所示
知識點三 各種面鏡及其應用
典例6 為了擴大視野,汽車后視鏡用的是   面鏡,此面鏡對光線有   作用。利用   面鏡制成的太陽灶可以用來   太陽光燒水。

發(fā)散

會聚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2025清遠清城區(qū)期中 / 潛水艇下潛后,艇內人員可以用潛望鏡觀察水面情況,下面關于潛望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潛望鏡利用了光的反射改變了光的傳播方向
B.潛望鏡利用了平面鏡成像原理
C.光在潛望鏡內傳播時發(fā)生了光的漫反射
D.從潛望鏡看到的是物體正立等大的虛像
C
2./ 知識點三 / 關于各種鏡子的使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在山區(qū)道路的拐彎處設置的鏡子是凹面鏡
B.汽車中的后視鏡是凹面鏡
C.太陽灶中使用的鏡子是凸面鏡
D.牙科醫(yī)生觀察口腔中的牙齒時,使用的小鏡子是平面鏡
D
3./ 知識點一、三 物理學與工程實踐 / 漢代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下,則見四鄰……”如圖所示的裝置是世界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潛望鏡,其中涉及的光學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
A.高懸的大鏡是凸面鏡
B.插秧人在大鏡中成倒立的實像
C.從水盆中看到四鄰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鏡懸掛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C
4./ 知識點一 教材樣板題 / 小明同學身高165 c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 m,他在平面鏡中的像的高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5 cm;小明向平面鏡走近
0.5 m,則他與鏡中的像之間的距離是   ;小明從平面鏡中看到掛鐘的指針如圖所示,由此可知,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
   。
等于
3 m
7:25
5./ 知識點二 教材樣板題 / 請觀察圖甲,在圖乙中MN表示水面,AB表示岸邊的一棵樹,請畫出樹在水中所成的像A′B′。
答案:如圖所示(共19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的傳播與色散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光是怎樣傳播的
1.   的物體叫做光源。有些物體(如月亮、反光鏡)自身不發(fā)光,由于它們反射光源(如太陽)射出的光,好像也在發(fā)光,不要誤認為它們是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光在   中是沿直線
傳播的。
能發(fā)光
同一種均勻介質
3.光線:用一條   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
   和   ,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
二、光的傳播速度
1.在物理學中,常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
   m/s。
帶箭頭的直線
路徑
方向
3.0×108
2.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快慢是   的。光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在空氣中傳播比在真空中傳播   一點;光在
水中每秒傳播的距離約是真空中的  ;光在玻璃中每秒傳播的距離約是真空中的   。
3.光在真空中1年里傳播的距離約為 9.46×1012km,這一長度叫做   ,光年的符號是 l.y.。天文學上常用光年
來表示天體間的距離。
不同
稍慢
1光年
三、光的色散
1.讓一束太陽光穿過狹縫射到三棱鏡上,從三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看到一條彩色的光帶,這個現(xiàn)象稱為光的色散。
2.白光是由   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3.   三種色光稱為光的三原色。
紅、橙、黃、綠、藍、靛、紫
紅、綠、藍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光的傳播
典例1 (2025東莞市新華中學期中)以下各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
A.潔白的月光 B.璀璨的鉆石
C.電影銀幕 D.發(fā)光的螢火蟲
D
典例2 (2025深圳寶安區(qū)期中)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用漏斗從容器底向水中緩慢注入濃鹽水,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該實驗目的是得到下列哪個結論( )
A.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B.光在鹽水中沿直線傳播
C.光在任何液體中都可以傳播
D.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D
典例3 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 )
A.激光準直運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B.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產生的實像
C.站隊時“向右看齊”運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D.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時,月亮位于地球與太陽之間
B
方法技巧
光的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激光準直、射擊瞄準時三點一線、站隊等。
典例4 教材樣板題 人們常用“井底之蛙”形容眼界狹隘的
人,畫出圖中井底的青蛙能看到的天空的范圍。(設點A為青蛙的眼,井為枯井)
答案:如圖所示
知識點二 光的傳播速度
典例5 (2025中山三十四校聯(lián)考)光在空氣、水、玻璃中傳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 )
A.空氣、水、玻璃 B.玻璃、水、空氣
C.水、空氣、玻璃 D.水、玻璃、空氣
B
典例6 響雷閃電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在空氣中光速比聲速   (選填“快”或“慢”),如果看到閃電后,經(jīng)過4 s聽到雷聲,那么閃電處距人約   m。為實現(xiàn)我國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fā)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 s,則地球和月球間的距離是   m。

1 360
3.84×108
知識點三 光的色散
典例7 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AB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這個現(xiàn)象稱為光的
   ;由上至下排列為:紅、橙、黃、綠、藍、   、紫。
色散

易錯辨析
例 在太陽傘的中間有一個正方形的小孔,在地面上的影子里面有一個很小的光斑,這個光斑是( )
A.正方形的,是太陽的影子
B.正方形的,是太陽的像
C.圓形的,是太陽的影子
D.圓形的,是太陽的像
D
易錯警示
“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體擋住而在物體后面所形成的一個黑暗區(qū),而物體通過小孔所成的“像”是光通過小孔后在光屏上實際到達的區(qū)域,像與物體的形狀相同。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 下列各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太陽 B.月亮 C.燭焰 D.螢火蟲
2./ 知識點一、二 2025韶關新豐縣期中 / 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在1年里傳播的距離為9.46×1012 m
B.“光年”是光傳播速度的單位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D.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B
D
3./ 知識點一 / 如圖所示,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他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   上,這樣操作的依據(jù)是   。
同一直線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4./ 知識點一 傳統(tǒng)文化 / 在每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會投下影子,而且從早到晚影子的方位在不斷地改變著。如圖為我國古代的一種“時鐘”——日晷,它就是利用這一原理來計時的,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從早晨到晚上,日晷晷針的影子在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光的直線傳播
順時針
5./ 知識點一、二 2025茂名期中 /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m/s,光年是一個非常大的   單位;中午時看到大樹底下的光斑,這是太陽的   (選填“實”和“虛”)像,此像是因為光的   形成的。
6./ 知識點三 / 光的世界變幻莫測,奧秘無窮。雨后天空出現(xiàn)七色彩虹,這是光的   現(xiàn)象,其中紅、   、藍三種顏色的光被稱為光的三原色。
3.0×108
長度

直線傳播
色散

7./ 知識點三 / 如圖所示,小華利用平面鏡、較深的盆和水等器材研究光的色散實驗,在盆中盛水后,在盆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太陽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色的豎直墻壁上,發(fā)現(xiàn)墻壁上有彩色的光帶,為了更好地觀察彩色光帶的色彩,可以適當   (選填“增大”或“減小”)盆與墻壁的距離。此時鏡面和水的部分結構相當于   這一光學器件。
增大
三棱鏡(共22張PPT)
3.4 光的折射規(guī)律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光的折射
1.光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   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射向兩種透明物質分界面時,常同時發(fā)生反射和
   現(xiàn)象。
發(fā)生改變
折射
二、光的折射規(guī)律
1.光的折射的幾個概念:如圖所示,PQ表示空氣和水的    ,
O點是光線的入射點,AO是   ,NN′是過O點的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α是   ,OB是進入水中的
   ,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γ是   。
分界面
入射光線
法線
入射角
折射光線
折射角
2.光的折射規(guī)律
(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在   內。
(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兩側。
(3)光從空氣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時,在水或玻璃中的傳播方向   。
3.光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同一平面
法線
小于
增大
不變
三、生活中的折射現(xiàn)象
1.在池塘邊看水的深度總是比實際的水要   些。
2.由于光的折射,在水面上觀察到水中魚的位置,總比魚的實際位置   (選填“高”或“低”)些。
3.海市蜃樓是由于空氣的分布不均勻,從而導致光線發(fā)生
   而產生的現(xiàn)象。


折射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光的折射及其規(guī)律
典例1 某小組選用了圖中器材完成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規(guī)律”。
(1)使用可折轉的光屏,是為了觀察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   。
(2)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點為O點,不斷改變入射角,將實驗結果畫在圖丙中,可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   ;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折射角等于   。
在同一平面內
增大

典例2 教材習題改編 光從玻璃斜射到空氣中,在玻璃與空氣的交界面上發(fā)生反射和折射,以下符合實際情形的是( )
B
典例3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的分界面上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形成了OA、OB和OC三條光線(箭頭未畫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PQ的下邊是玻璃
B.OB為入射光線
C.折射角為38°
D.折射角為30°
C
知識點二 折射光路圖
典例4 (2024廣東)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請畫出光在水中的折射光線。
答案:如圖所示
典例5 游客通過海底觀光隧道觀看海底的海洋世界時,圖中A點是游客的眼睛,B、C兩點分別是游客看到的魚以及水中魚的實際位置,請完成游客在A點看到水中魚的光路圖。
答案:如圖所示
典例6 如圖所示,光從空氣斜射向這塊玻璃磚,并穿過玻璃磚進入空氣中。請在圖中作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折射光線。(要求標出法線)
答案:如圖所示
知識點三 生活中的折射現(xiàn)象
典例7 下列描述中與光的折射現(xiàn)象有關的是( )
①水中月,鏡中花;②初升的太陽;③潭清疑水淺;④海市蜃樓;⑤小孔成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B
易錯辨析
例 如圖所示,人眼在A處看見河里B處有一條魚,若從A處射出一束激光能照射到魚的身上,則激光應對著哪里射出( )
A.B點上方 B.B點
C.B點下方 D.B點左方
B
易錯警示
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無論從A處看到魚,還是從A處射出一束激光照射到魚身上,光經(jīng)過的軌跡都是相同的,只是方向相反。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 當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如入射角逐漸減小,則折射角( )
A.逐漸減小,且小于入射角 B.逐漸減小,且大于入射角
C.逐漸增大,且小于入射角 D.逐漸增大,且大于入射角
B
2./ 知識點三 / “海市蜃樓”在我國古書《史記》《夢溪筆談》中都有記載,下列光現(xiàn)象中與“海市蜃樓”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
C.樹蔭下圓形的光斑 D.陽光下人的影子
B
3./ 知識點三 2025湛江一模 / 站在湖邊,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游動的魚、飄動的“云朵”、群山倒影及湖面上嬉水的鴨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飄動的“云朵” B.游動的魚
C.群山倒影 D.鴨子的倒影
B
4./ 知識點三 / 如圖所示,弟弟在A處看不到紐扣。小明向杯中緩緩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紐扣了,這是光從   斜射到
   中時發(fā)生折射造成的,此時折射角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水中
空氣
大于
5./ 知識點二 2025清遠佛岡縣二模 / 有一條光線從水中射入空氣發(fā)生反射和折射,請作出光線在水面處發(fā)生反射時的反射光線以及發(fā)生折射時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答案:如圖所示
6./ 知識點一 2025河源期末 / 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如圖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實驗還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光的折射特點:
①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fā)生   和   現(xiàn)象;
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且折射角   (選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   °。
反射
折射
增大
小于
0
(2)該同學通過上述探究實驗得出光的折射特點的過程合不合理 答: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請簡要說明理由:  .
 。
不合理
該過程得出的結論不具有普遍性,應該換用其他介質
再做此實驗(共26張PPT)
3.2 光的反射定律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光的反射現(xiàn)象
1.光在兩種介質分界面上   又返回原來介質中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2.如圖所示,   為入射光線,   為反射光線,   為法線,   為入射角,   為反射角。
改變傳播方向
AO
OB
ON
α
β
3.我們能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能   。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在    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兩側,反射角
   入射角。
2.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   的。
反射光
同一
法線
等于
可逆
三、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1.平滑表面能將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也是   的,這就是鏡面反射(如圖甲)。
2.粗糙不平的表面將平行入射的光   ,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如圖乙)。我們從各個方向都能看到物體,是由于光發(fā)生了   。
平行
向各個方向反射
漫反射
四、光反射的應用與影響
1.光纖利用光的   傳輸信息。
2.大廈的玻璃幕墻反射的強光容易造成    。
反射
光污染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光的反射現(xiàn)象
典例1 如圖所示,曉琳能看到掉在地上的書,這是因為( )
A.書自身發(fā)光進入曉琳的眼睛
B.書面反射的光進入曉琳的眼睛
C.曉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書面上發(fā)生了反射
D.該現(xiàn)象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知識點二 光的反射定律
典例2 (2025潮州期中)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垂直于鏡面且可繞ON折轉。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AON 20° 30° 40° 50°
∠BON 20° 30° 40° 50°
(1)讓激光緊貼紙板射向O點,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測得
了幾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結論:在反射現(xiàn)象中,
   。
(2)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   方向射出,因為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圖乙,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在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這樣
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是否
在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OA
可逆
不能
同一平面內
(4)實驗中能從多個方向看到紙板上的光路,是因為光線在紙板上發(fā)生了   (選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
拓展探究
(5)當入射光AO向ON靠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反射光OB   (選填“靠近”或“遠離”)ON。
(6)實驗中改變入射角大小并測量對應的反射角,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   。
漫反射
靠近
尋找普遍規(guī)律
典例3 如圖所示,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夾角,則( )
A.反射角是30°
B.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
C.入射角是3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5°
D
知識點三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
典例4 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
答案:如圖所示
典例5 物理學與工程實踐 被稱為“超級鏡子發(fā)電站”的敦
煌,電站內的1.2萬多面定日鏡以同心圓狀圍繞著260米高的吸熱塔,這些定日平面鏡把太陽光反射后會聚到吸熱塔,其中某束光的傳播路徑如圖所示,在圖中畫出定日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
答案:如圖所示
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的規(guī)范化要求:①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要畫成實線,并用箭頭表示光行進的方向;②法線要用虛線表示,并在法線與鏡面的交點處畫垂直符號;③平面鏡的非反射面要畫上短斜線。
知識點四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典例6 (2025珠海金灣區(qū)期末)城市高樓大廈采用玻璃幕墻,當太陽光照射時會發(fā)生   反射,引起光污染;物理課本內的紙張比較粗糙,光線照射時會發(fā)生   反射,使得光線向各個方向傳播,便于閱讀,該現(xiàn)象   (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鏡面

遵循
典例7 (2025東莞市金桂園學校期中)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積水,當我們迎著月光走時,地上發(fā)亮處是   (選填“積水”或“地面”),這是因為地上發(fā)亮處光發(fā)生了   (選填“鏡面”或“漫”)反射。當光發(fā)生漫反射時,反射角
   (選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角。
積水
鏡面
等于
方法技巧
鏡面反射 漫反射
光路圖
方法技巧
反射面 光滑的表面 凹凸不平的表面
平行光入射時 反射光的情況 反射光仍平行,只能在一個方向看到反射光 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能在各個方向看到反射光
實例 平靜的水面反光 各個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相同點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易錯辨析
例 如圖所示,早晨的太陽光與水平方向成35°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經(jīng)鏡面反射后,反射角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將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55°
減小
易錯警示
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入射角、反射角分別指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解題時,不要把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誤認為入射角和反射角。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二 / 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35°,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 )
A.35° B.70°
C.55° D.110°
D
2./ 知識點二 /甲從一面鏡子中能看見乙的眼睛,那么乙從這面鏡子中( )
A.一定能看見甲的眼睛
B.一定看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看到,也可能看不到甲的眼睛
D.鏡子的位置不同,結果也不同
A
3./ 知識點二、四 / 關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15°時,反射角也為15°
C.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
D.雨后的夜晚,迎著月亮走,地上暗處是水
C
4./ 知識點四 2025羅定市培獻中學期中 / 生活中有許多光反射的現(xiàn)象,電影院里所有觀眾都可以看到銀幕上的畫面,這是因為銀幕上發(fā)生了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它   (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炫人眼目是因為光在玻璃幕墻上發(fā)生了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這是生活中的光污染現(xiàn)象。
漫反射
遵循
鏡面反射
5./ 知識點三 教材樣板題 / 如圖所示,如何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 請你通過作圖標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答案:如圖所示
6./ 知識點二、四 2025深圳一模 / 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射向平面鏡的O點,改變入射光線多次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于下表中。
序號 入射光線相對法線移動的方向 反射光線相對法線移動的方向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左 右 30° 30°
2 左 右 45° 45°
3 左 右 60° 60°
4 右 左 60° 60°
(1)能從不同方向觀察到光的傳播路徑,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fā)生   反射。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①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   ;②  .
 。
(3)光熱電站利用定日鏡將太陽光反射到塔頂部的吸熱器用于發(fā)電。如圖乙為上午某時刻的光路圖,根據(jù)上述實驗結論推
斷,隨著太陽的運動,定日鏡應沿   時針方向旋轉,
使反射光線射向吸熱器。

兩側
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逆(共18張PPT)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第1課時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平面鏡成像
反射面為   的鏡子叫做平面鏡。面對著平面鏡,我們就能夠看到自己的   。
二、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像與物的大小   ,
即像與物關于鏡面   。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
光滑平面

相等
相等
對稱
2.物理學中,把能夠呈現(xiàn)在光屏上的像叫做   ;把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觀察到的像叫做   。
實像
虛像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典例1 (2025清遠英德市期中)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再將玻璃板豎直立在白紙上。
(1)實驗時,不采用平面鏡而采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便于
   。
(2)有5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合適。
(3)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豎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    (選填“點燃”或“不點燃”)的蠟燭B豎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
   。
確定像的位置
2
不點燃
完全重合
(4)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   (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光屏,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移動,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
(5)小明把蠟燭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動一段距離,會發(fā)現(xiàn)蠟燭A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拓展探究
(6)為了使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更好一些,該實驗最好選擇在
   (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不透過

不變
較暗
(7)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   關系。
(8)如圖乙所示,一枚紐扣放在豎直的平面鏡前,紐扣的像在a處;將平面鏡平移至如圖丙所示的位置時,紐扣的成像情況是
   (選填“像在a處”“像在b處”或“像在c處”)。
大小
像在a處
(9)若將玻璃板向左傾斜,如圖丁所示,觀察到蠟燭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圖中的   (選填“①”或“②”)處。
(10)實驗過程中,看到玻璃板后出現(xiàn)蠟燭的兩個像,這是因為
   。

玻璃板太厚導致玻璃板前后兩個面都會成像
知識點二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典例2 (2025陽江陽春市校級月考)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比賽中,中國選手在亞運會上以425.60分奪得女子10 m跳臺冠軍。該選手跳下去保持抱腿姿勢的過程中,她在水中的像是( )
A.實像,且像與水面的距離變小
B.虛像,且像的大小不變
C.實像,且像與水面的距離變大
D.虛像,且像逐漸變大
B
典例3 (2025佛山期末)如圖所示,一只白鷺水平掠過平靜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
   (選填“實”或“虛”)像。當白鷺從水面上空慢慢靠近水面時,像的大小   ;若水深3 m,當白鷺距離水面5 m時,它的像距離水面   m。
反射

不變
5
易錯辨析
例 如圖所示,平面鏡和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0°,一只小球在A點,它在鏡中成像的原理是   。當小球從A向B移動時,則小球的像   (選填“水平向右”“豎直向下”或“斜向下”)移動。
光的反射
斜向下
易錯警示
像與物是關于平面鏡對稱的,像的運動路線與物的運動路線也應該是對稱的,據(jù)此判斷像的運動方向。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二 / 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B.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體越面鏡,像越大
D.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
C
2./ 知識點二 2025東莞市金桂園學校期中 / 如圖所示,小明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明遠離平面鏡時,他的像變小
B.小明面鏡時,他與鏡中自己的像的距離不變
C.平面鏡垂直地面向上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
D.平面鏡的上端向小明傾斜,他的像位置不變
C
3./ 知識點一、二 / 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小明同學沒有把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均發(fā)現(xiàn)( )
A.蠟燭A的像總是與蠟燭B完全重合
B.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上方
C.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下方
D.蠟燭A的像與蠟燭B總在同一水平面上
B
4./ 知識點二 教材樣板題 / 一只小貓正在平面鏡前照鏡子,則這只小貓的像是( )
C
5./ 知識點二 教材習題改編 / 測量視力時,視力表放在被測者后方,被測者看到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被測者看到鏡中視力表的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像到被測者的距離為   m;若他向左移動0.5 m,鏡中視力表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3
不變
6./ 知識點一 / 如圖甲所示,創(chuàng)新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
(1)再拿一支與A完全相同的蠟燭B,目的是   ;實驗中,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無論怎樣移動,都
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玻璃板沒有垂直于桌面放置
(2)解決上述問題后,圖乙是同學們經(jīng)過三次實驗,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通過處理和分析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結論是  .
 (寫出一條即可)。
(3)移開蠟燭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處,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的像。
(4)過了一段時間,蠟燭A變短,則蠟燭A的像的大
小將   。
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
垂直
不能
變小(共22張PPT)
3.5 奇妙的透鏡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透鏡
1.透鏡的分類
(1)凸透鏡:中間比邊緣   。
(2)凹透鏡:中間比邊緣   。
2.透鏡的中心叫做   ,凡是經(jīng)過透鏡中心的光都
   。


光心
不改變傳播方向
3.透鏡的兩側或一側是球面,通過透鏡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    。
二、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
2.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
主光軸
會聚
發(fā)散
三、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   于主光軸上的某一點,這一點也是光斑最   、最   的一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用字母F表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將向外散開,將發(fā)散的光線反向延長也會相交于主光軸上的一點,這一交點不是實際光線會聚的點,叫做凹透鏡的   。
2.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   ,用   表示。
會聚


虛焦點
焦距
f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兩種透鏡及對光的作用
典例1 (2025深圳福田區(qū)期末)一個透明均勻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都是凸透鏡
B.①③對光具有會聚作用
C.②③對光具有發(fā)散作用
D.只有①對光具有會聚作用
B
方法技巧
區(qū)分凸透鏡與凹透鏡
一是根據(jù)中間與邊緣的厚薄并結合凸透鏡與凹透鏡的定義
(或特點)來區(qū)分;二是根據(jù)對光的作用來區(qū)分,對光有會聚作用的是凸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是凹透鏡。
典例2 在一場大雨之后,云開日出,風和日麗,一座栽培苗木的塑料大棚(如圖所示),突然失火了,幸虧發(fā)現(xiàn)得早,搶救及時,沒有造成大的災害。事后,人們分析火災的原因是積水和塑料薄膜形成了   ,對光有   作用。
凸透鏡
會聚
典例3 如圖所示是小新同學用激光分別射向甲、乙透鏡后光的傳播路徑,由圖可知,甲透鏡是   ,乙透鏡是   。(均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凸透鏡
凹透鏡
方法技巧
1.會聚不是指光線一定會聚到一點,而是指光線通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軸,使它的光束變窄。
2.發(fā)散是指光線通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更遠離主光軸,使它的光束變寬。
知識點二 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典例4 如圖所示,小華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它的另一側前后移動,直到白紙距透鏡約4 cm時,紙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如圖中A點所示),則A點是透鏡的   ,透鏡的焦距是   cm。
焦點
4
典例5 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A
知識點三 透鏡的光路圖
典例6 (2025惠州惠陽區(qū)一模)如圖,F為凸透鏡的焦點,O為光心,請將光路補充完整。
答案:如圖所示
典例7 (2025揭陽惠來縣一中質檢)在圖中畫出對應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如圖所示
方法技巧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光線
方法技巧
表達 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不改變方向(過“心”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過焦點(或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平”變“斜”) 過焦點(或延長線經(jīng)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斜”
變“平”)
易錯辨析
例 圖中畫出了光線經(jīng)過透鏡前后的傳播方向,則在虛線處的透鏡應是( )
A.凸透鏡
B.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可以
C.凹透鏡
D.凸透鏡和凹透鏡都不可以
C
易錯警示
判斷透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要看折射光線的傳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是偏離還是偏向主光軸。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2025茂名電白區(qū)期末 / 單反相機鏡頭由多種光學器件組成,其中較為重要的是透鏡組,如圖所示透鏡組中屬于凹透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2./ 知識點一 教材樣板題 / 光經(jīng)過透鏡折射前后的光路如圖所示,則下列對虛線框內的透鏡類型判斷正確的是( )
C
A.甲是凹透鏡,乙是凸透鏡 B.甲是凸透鏡,乙是凹透鏡
C.兩個都是凹透鏡 D.兩個都是凸透鏡
3./ 知識點二 教材素材改編 / 如圖所示將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透鏡10 cm的地方得到一個最小、最亮點,這個點叫凸透鏡的   ,它是光的   現(xiàn)象造成的。這個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焦點
折射
10
4./ 知識點一 / 烈日下,汽車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應盡快擦干,這是由于小水珠相當于一個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對太陽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可能使車內某處溫度升高而導致火災。
凸透鏡
會聚
5./ 知識點三 教材樣板題 / 我國西漢時期的《淮南萬畢術》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边@是利用冰透鏡對日聚焦取火的最早記載。如圖所示,假設F為冰透鏡的焦點,請你在圖中完成光路。
答案:如圖所示
6./ 知識點三 2025東莞三模 / 如圖所示,F點是凹透鏡的虛焦點,請將圖中光路圖補充完整。
答案:如圖所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高台县| 新乡市| 丹东市| 富阳市| 融水| 淮滨县| 保亭| 宁明县| 寻甸| 甘洛县| 瑞丽市| 黄龙县| 兴仁县| 从江县| 彭泽县| 图片| 兴宁市| 陈巴尔虎旗| 云梦县| 栾城县| 应城市| 南投县| 海安县| 江陵县| 哈巴河县| 沧源| 昌图县| 大名县| 道真| 通海县| 龙川县| 繁昌县| 定州市| 昌都县| 金寨县| 米易县| 镇宁| 五常市| 罗山县|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