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全章習題課件(共5份打包)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全章習題課件(共5份打包)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8張PPT)
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長度的“間接”測量
1.測量的長度很小時(如一張紙的厚度),可采用   法。
2.測量彎曲物體的長度時(如曲線的長度),可采用    .
或   。
累積
以直代曲法
滾輪法
二、測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在實驗室里常用   或量杯來測量物體的體積,測量前要觀察量筒和量杯能測量的   和   。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底部相平。
三、身上的“尺”和“表”
1.估測長度——身上的“尺”
(1)正常成年人的手掌寬度約10 cm。
(2)步幅:走路時,兩腳尖或兩腳跟的距離,成年人正常
的步幅約0.5~0.6 m。
量筒
最大值
分度值
(3)“1拃”——張開手掌,拇指尖與中指尖之間的距離,約為20 cm。
(4)“1庹”——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前,兩中指指尖的距離,約等于自己的身高。
2.估測時間——身上的“表”
中學生在安靜狀態下的脈搏一般為每分鐘60~100次;一般每分鐘呼吸12~20次;一次眨眼的時間約為0.2~0.4 s。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長度的“間接”測量
典例1 (2025廣州天河區校級質檢)要測量1元硬幣的厚度,為減小測量誤差,下列方案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認真細致地測量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測量一枚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別測出10枚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一次測出10枚硬幣疊放的總厚度,再除以10
D
典例2 如圖所示的是從高空俯拍到的一條彎彎的道路的照片,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巧妙粗略地測出照片中道路的長度。其中一種方法如下(測量先后順序已被打亂),正確的測量順序是( )
①取一圓規,將它的兩個支腳張開0.3 cm;
②計算圖上道路的長度,為n×0.3 cm;
③數出道路被分成的段數n;
④用圓規在圖上將所要測量的道路分段,每段長度為0.3 cm。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D
典例3 小明珍藏了一枚紀念幣,如圖,他測量的紀念幣直徑是
   cm;小胡則用了另一種方法:在紙面上畫一條直線,讓硬幣從某個記號開始,在紙面上沿直線滾動n周記下終點。測出線段長度s,求出硬幣的周長,再利用周長公式求出硬幣的直
徑d=   (用所給的字母表示)。
2.00
方法點撥
方法 注意事項
輔助法 ①三角板、直尺必須要與被測物體平行、垂直、緊貼;
②直尺的測量起始端必須是整刻度線處
以直代曲法 ①采用無彈性的軟線;
②在測量時,軟線要與被測曲線完全重合
方法點撥
累積法 ①所測微小長度等長;
②每個微小長度之間結合緊密;
③微小長度的個數(n)要計數準確,注意紙的張數與頁數的區別
滾輪法 滾輪的運動軌跡必須與被測長度重合
知識點二 測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典例4 (1)如圖甲所示,在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時,讀數視線正確的是圖中的  ,讀出的數值比真實值大的是圖中的  (前兩空均選填“A”“B”或“C”)。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mL。
B
A
40
(2)如圖乙所示,某同學用量筒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此量筒的測量范圍是   mL,所測小石塊的體積是   cm3。若小石塊吸水,則這樣測出的小石塊的體積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0~50
10
偏小
方法點撥
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方法要點
1.量筒中水要適量,既能使固體浸沒,又能使放入固體后水面不超過量筒能測量的最大值。
2.固體要用細線系好,緩慢放入量筒中,避免損壞量筒。
方法點撥
3.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底部相平,固體的體積V固=V總-V水。
4.若固體吸水,且先測V水,再測V總,則測出的固體的體積偏小。
5.若先測V總,再測V水,則由于固體沾水,所測體積將偏大。
知識點三 長度和時間的粗略估測
典例5 身高165 cm的小雷,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征進行了以下估測,接近真實值的是( )
A.教室寬5臂展,約8 m(臂展: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中指尖之間的距離)
B.教室長10步幅,約30 m(步幅:走路時,兩腳跟之間的距離)
C.單人課桌長7拃,約1.2 dm(拃:張開手,拇指尖到中指尖
之間的距離)
D.物理課本厚1指寬,約10 cm
A
典例6 傳統文化 如圖所示,用手指把脈,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是中國古代傳統醫學家獨創的診法。古人強調每次把脈應不少于五十次脈跳,據此可知中醫把脈一次的時間至少為( )
A.50 min B.5 min
C.0.8 min D.1 s
C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 要想比較準確量出地圖上兩點間鐵路的長
度,比較好的辦法是( )
A.用直尺直接去測量
B.用準確度較高的直尺直接去測量
C.不能測量
D.用無彈性的軟棉線跟曲線重合,拉直后測出線的長度
D
2./ 知識點三 2025東莞期中 / 下列數據中,符合中學生實際情況的是( )
A.腳的長度約為5 cm B.行走一步距離約為50 cm
C.人的拇指寬度約為10 cm D.心臟跳動一次需10 s
3./ 知識點一 / 小明使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除去封面和書皮共120頁,測得其厚度為
6.0   (填合適的單位),算出一張紙的厚度為  mm;
為了減小誤差,我們可以   。
B
mm
0.1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4./ 知識點二 / 在實驗室中,常用來測量固體或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   ;在測量物體體積實驗操作中,甲、乙、丙圖所示讀取液體體積方法正確的是   圖;在丁圖中,量筒的分度值是   mL,測量范圍是   mL,小石塊的體積是   cm3。
量杯

2
10~100
30
5./ 知識點一 教材樣板題 / 某同學將一段細銅絲在一支鉛筆上單層纏繞了20圈,形成一個銅絲圈,再用一把刻度尺測量該銅絲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所示。
(1)該線圈的長度為   cm,細銅絲的直徑為   mm。
(2)如果在纏繞過程中細銅絲沒有緊密排列,則測出的細銅絲的直徑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80
1.9
偏大(共18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章末知識復習
建體系 思維導圖 01
m
km、dm、cm、mm、μm、nm
多次測量平均值
s
h、min
串重點 考點突破 02
考點一 長度和時間的估測
重難點撥
1.以中學生為例,人身體上的“尺”如圖所示,脈搏每次跳動的時間約為
1 s作為“表”。
重難點撥
2.可以利用已知事物的長度和時間去估測未知事物的長度和時間;比如一“拃”的長度約為18 cm,則可以根據“拃”數估測課桌的長度或寬度;已知一步的距離約為50 cm,則可以根據步數估測教室的長或寬;根據脈搏跳動的次數估測鉛筆從課桌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
1.(2023廣東)荔枝是一種嶺南佳果。小明拿起一個荔枝,如圖所示,它的尺寸l大小約為( )
A.0.1 cm B.3 cm
C.0.3 m D.1 m
B
2.下列過程中,經歷的時間最接近1 s的是( )
A.通常情況下人的心臟跳動一次所需時間
B.普通鐘表的秒針轉一周的時間
C.人步行10 m所需時間
D.看一場電影的時間
A
3.(2025清遠英德市期中)人體中藏有很多“尺”可幫助我們估測物體的長度,身高17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征進行以下估測,如圖所示,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單人課桌的長約3拃 B.黑板的長約1庹
C.教室的長約5步 D.物理課本的寬度約1拳
A
4.小娟走路的步長約為40   (填適當單位),她從籃球場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籃球場的長度為   m。
cm
28
考點二 長度、時間和體積的測量
5.小明用刻度尺正確操作,測得某物體的長為12.3 cm,關于該測量結果,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結果是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測量的
B.該結果是用分度值為1 cm的刻度尺測量的
C.該結果中的“3”是估讀的
D.應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
A
6.下列測量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A.甲:兩塊三角尺和一把直尺按圖示輔助測量某零件的直徑
B.乙:某零件沿直尺邊滾動一圈,該零件通過的距離,即為它的直徑
C.丙:用直尺測出緊密纏繞的n圈銅絲的總長度L,除以n,得到銅絲的半徑
D.丁:測出字典的總厚度(包括封面封底),除以總頁數(包
括封面封底),得到一張紙的厚度
7.如圖甲所示方法測出的紐扣直徑是    cm,圖乙中秒表讀數是   s。
2.50
32
8.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利用一只燒杯,按如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是   cm3。
70
9.(1)四位同學用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各自記錄的結果分別是5.18 cm、5.27 cm、5.28 cm、5.28 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該物體的長度應為   cm。
(2)某同學欲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
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1;
B.用刻度尺測出圓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L2;
C.用銅絲的長度L1除以銅絲的圈數n,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
D.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
E.數出排繞在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的圈數n。
1 mm
5.28
①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和錯誤的步驟分別是   和
   (選填字母)。錯誤的步驟應更正為  .
 。
A
C
用銅絲繞圈總長度
L2除以銅絲的圈數n,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
②某同學共測了三次,而每次都將銅絲重新繞過,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讀數,結果三次讀數都不同,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哪些    。
A.銅絲本身粗細不均勻
B.讀數時由于粗心,小數點記錯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勻
D.每次排繞的松緊程度不相同
ACD
考點三 科學探究的要素
10.教材素材改編 善于動腦的明明同學,對于鐘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展開了探究,如圖所示,則明明想探究的問題是( )
A.鐘擺擺動的快慢與偏角大小的關系
B.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線長度的關系
C.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球質量的關系
D.不確定
C
11.王老師在課堂上發現一位同學精神不振、臉色緋紅,同時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計該同學可能在發燒,要求該同學測量體溫。從科學探究的角度上講,老師的“估計”屬于( )
A.提出問題 B.設計實驗與制訂方案
C.猜想與假設 D.獲取與處理信息
C
謝謝觀賞!(共17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1 神奇的物理學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物理學就在你我身邊
物理學是研究   、   、   、   、   等各種物理現象的   和   的一門科學。
二、物理學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
1.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   、   和
   推動了人類科技、文化的發展進程。





規律
物質結構
印刷術
火藥
指南針
2.17—18世紀,   的研制和改進,解決了機械的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了“蒸汽時代”。
3.19世紀,基于   研究的巨大成就,人們成功地制造了各種電氣設備,人類社會逐步進入“電氣時代”。
4.20世紀以來,物理學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闊的領域擴展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人類開始步入一個   、   的高科技新時代。
蒸汽機
電磁學
智能化
信息化
5.21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將使人類在揭示   的征途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從而繼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推進人類   進程。
三、物理學的召喚
1.物理學發展過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巨人:   、   、
   。
2.物理課程的核心素養:“   ”“   ”
“   ”“   ”。
大自然奧秘
現代化
伽利略
牛頓
愛因斯坦
物理觀念
科學思維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與責任
3.我國老一輩物理學家,如錢學森、鄧稼先、任新民、郭永懷、趙忠堯、錢三強、王淦昌、于敏等,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物理學就在你我身邊
典例1 (2025清遠連南期中)下列現象中屬于物理現象中光現象的是( )
A.騎自行車遇到障礙時,剎一下車,自行車就慢下來了
B.發生日全食時,太陽不見了
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電熱毯睡覺更暖和
D.使用手機進行通信
B
知識點二 物理學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
典例2 物理學史 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極大地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加快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進程。下列關于物理學的發展與突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火龍,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B.蒸汽機的研制和改進,使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
C.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互聯網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完
善,使人類進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時代
D.21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將使人類在揭示大自然奧秘的征途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從而繼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

知識點三 物理學的召喚
典例3 物理學史 下列研究成果與科學家對應正確的是( )
A.牛頓開創了經典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與實驗
B.伽利略建立的相對論使人們對時空有了全新的認識
C.愛因斯坦運用歸納和數學分析的方法,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D.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物理學家,懷著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研制“兩彈一星”和培養科技人才
D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 / 下列屬于物理現象中的電現象的是( )
A.夏天,在新疆的沙漠里埋下的生雞蛋過段時間會變成熟雞蛋
B.打開開關后,教室的燈亮了
C.雨后的天空有時候會出現美麗的彩虹
D.用一次性杯子自制“土電話”交流
B
2./ 知識點二 / 物理學的發展過程先后經歷了( )
A.電氣時代、蒸汽時代、信息化時代
B.蒸汽時代、信息化時代、電氣時代
C.信息化時代、電氣時代、蒸汽時代
D.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化時代
D
3./ 知識點三 教材素材改編 / 如圖是物理學發展過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巨人,其中   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原理,
   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建立了相對論。
伽利略
牛頓
愛因斯坦
伽利略    牛頓    愛因斯坦
4./ 知識點一 / 物理學是研究   、   、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5./ 知識點三 / “物理觀念”“   ”“科學探究”和“   ”,構成了物理課程的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
科學態度與責任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1 神奇的物理學
基礎鞏固練 01
1.科學家的可貴之處,并不是比別人聰明多少,而往往在于能夠比別人更加細心觀察和認真思考。物理學史上通過運用歸納和數學分析的方法,構建了經典力學體系的物理學家是( )
A.伽利略 B.牛頓
C.愛因斯坦 D.錢學森
B
2.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極大地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下列對物理學史的描述對應正確的是( )
A.17—18世紀,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B.19世紀,人類社會進入了“蒸汽時代”
C.20世紀,人類早已進入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時代
D.21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將使人類在揭示大自然奧秘的征途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D
3.下列選項中不是現代物理學成就的是( )
A.鉆木取火 B.筆記本電腦
C.“天宮二號”空間站 D.大亞灣核電站
4.在學習物理時,以下說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觀察細心,實驗認真 B.認真思考,善于總結
C.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D.概念和規律只要記住就行
A
D
5.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人類科技、文化的發展進程。其中,中國古代通過研究磁石的磁極及其指向,制成了   ;用火藥爆炸產生的推力發射了簡易“火箭”——   。
司南
火龍
能力提升練 02
6.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小明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如圖所示是他經常思考的問題,其中①屬于   現象,②屬于    現象,③屬于   現象,④屬于   現象,⑤屬于   現象。




光(共23張PPT)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1.長度的單位
(1)基本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

m
(2)常用單位:比米大的單位,如   (km),比米小的單位,如   (dm)、   (cm)、   (mm)、   (μm)、
   (nm)。
(3)換算關系:1 km=   m;1 m=10 dm=102 cm=   mm=
   μm=   nm。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納米
103
103
106
109
2.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步驟 要求 示例
認 (1)  (2)  (3) 
零刻度線
測量范圍
分度值
放 (1)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量的物體,并與被測量的一邊   (2)   要對準被測量物體的一端
平行
零刻度線
看 視線要   刻度線
記 測量值由準確值和    組成,最后注明   
正對
估計值
單位
二、測量誤差
1.定義:物理學中,把   與   之間的差異叫做測量誤差。
2.減小誤差的方法:   。
測量值
真實值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三、測量時間
1.時間單位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比秒大的單位有   (h)、   (min),比秒小的單位有
   (ms)、   (μs)、   (ns)等。
(2)換算關系:1 h=3 600 s=   s;1 min=   s;
1 s=   ms=   μs=   ns。

s


毫秒
微秒
納秒
3.6×103
60
103
106
109
2.時間的測量
測量工具:擺鐘、機械表、電子鐘、電子秒表,在運動場和實驗室,常用電子秒表來測量時間。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典例1 如圖甲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   (選填“A”或“B”),測出該物體的長度是
   cm。如圖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木塊長度的測量值為   cm。
B
1.35
1 mm
2.40
典例2 (2025東莞市湖景中學期中)用毫米刻度尺對一工件做如圖所示的四次測量,其中測量方法和讀數都正確的是( )
C
A.3.81 cm B.3.68 cm
C.3.80 cm D.3.8 cm
方法點撥
1.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如圖所示。讀數時需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準確值+估讀值)為“數值+單位”。若被測物體末端正對刻度線,則估讀數字記為0且不可省略。
方法點撥
2.將非零刻度線作為起點測量時,所測物體的長度=物體末端對應的讀數-物體首端對應的讀數。
知識點二 測量誤差
典例3 (2025揭陽四校聯考)在測量物體長度時,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測量結果有差異,其中屬于誤差的是( )
A.刻度尺沒有沿著被測物體的長度放置
B.測量者在讀數時,其視線與刻度尺成20°角
C.測量者對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計時偏大
D.刻度尺未緊貼被測物體
C
典例4 小明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分別為45.31 cm、45.32 cm、45.82 cm、45.30 cm、
45.32 cm,其中有一個錯誤數據為   cm;去除該錯誤數據后,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cm;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45.82
45.31
減小誤差
方法點撥
誤差不是錯誤,錯誤能夠避免,誤差不能消除,可以減小;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時,要先排除錯誤值;在單位不變的前提下,平均值所取的有效數字應跟測量值一致,若不一致,則須四舍五入后與測量值的有效數字保持一致。
知識點三 時間測量
典例5 (2024河源連平縣期末)如圖所示是某種機械秒表的實物圖,圖中記錄的時間為( )
A.337.5 s B.336.5 s
C.335.5 s D.334.5 s
A
方法技巧
機械秒表的讀法
機械秒表通常有兩個表盤,大表盤讀秒,小表盤讀分;讀數結果=分針讀數+秒針讀數。讀數方法如下:
易錯辨析
例 如圖所示,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A長度為   cm;圖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A長度為   cm。
1 cm
2.4
1 mm
2.40
易錯提示
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估計值不同;當物體的長度與刻度線對齊時,也需要記錄估計值,此時估計值應記為“0”。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一、三 2025深圳羅湖區期中 / 下列估計的數據與實際最接近的是( )
A.中學生食指的長度為1.6 cm
B.教室的空間高度為4 m
C.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為10 s
D.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時間為0.8 s
B
2./ 知識點一 教材習題改編 / 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 )
A.4.2 mm=4.2 mm×10-3=4.2×10-3 m
B.42 m=4.2×106=42×107 μm
C.4.2 km=4.2 km×105 cm=4.2×105 cm
D.4.2×106 cm=4.2×106×10-2 m=4.2×104 m
D
3./ 知識點二 教材樣板題 / 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誤差就是錯誤,可以通過努力避免誤差
B.使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誤差
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D.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A
4./ 知識點一 / 小華對一支鉛筆的長度進行4次正確測量,記錄數據如下:17.58 cm、17.57 cm、17.56 cm、17.57 cm,該鉛筆的長度是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5./ 知識點一、三 / 如圖甲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為使測量結果更精確,應選用刻度尺  ,理由是
   ,則用刻度尺測量該物體的長度是   ;如圖乙所示秒表的示數為   s。
17.57
1 mm
A
A分度值小
2.40 cm
336(共13張PPT)
1.4 嘗試科學探究
早預習 新知梳理 01
一、探究擺的奧秘
1.控制變量法的應用:(1)為了探究“擺動的快慢與懸線的長度的關系”,應控制   相同;(2)為了探究“擺動的快慢與擺球的輕重的關系”,應控制   相同。
擺球的輕重
懸線的長度
2.結論:懸線長度相等時,擺球擺動的快慢與擺球的輕重(材
料)   ;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只與懸線的   有關,懸線越長,擺球的擺動越   。
二、科學探究的過程
1.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問題、
②   、③   、④獲取與處理信息、⑤   、⑥評估與反思。
無關
長度

猜想與假設
設計實驗與制訂方案
分析與論證
2.科學探究沒有固定模式,需要根據實際提出問題、獲取證
據、進行解釋和交流反思等,在探究過程中,要特別重視
   ,實事求是,尊重他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
交流與合作
析要點 以練代講 02
知識點一 探究擺的奧秘
典例1 教材素材改編 某同學在做“影響擺鐘快慢的因素”的實驗。表一實驗中,擺重不同(用兩個體積相同而質量不同的鐵球和塑料球),擺長相同,擺角相同;表二實驗中,擺重相同
(用同一個擺球),擺角相同,擺長不同。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表一 擺鐘快慢與擺重的關系
擺球材料 鐵球 塑料球 擺動次數 10 20 10 20
時間/s 15 30 15 30
表二 擺鐘快慢與擺長的關系
擺長/cm 80 160 擺動次數 15 30 15 30
時間/s 27 54 38 76
(1)擺鐘的快慢可能跟   、   和擺角有關,本實驗應用了   的方法來探究的。
(2)對表一中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的結論是  .
 。
(3)對表二中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的結論是  .
 。
(4)通過本實驗可以知道,當家里的擺鐘走快了,可以
   使擺鐘走時準確。
擺重
擺長
控制變量
擺鐘快慢與擺重
無關
擺鐘快慢與擺長
有關,擺長越長,擺鐘擺動越慢
增加擺長
知識點二 科學探究的過程
典例2 關于科學探究,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B.沒有猜想與假設,便不可能有科學的解釋
C.實驗數據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它包含著許多偶然因素
D.分析數據,加上集體討論才有可能得出較為正確的結論
C
典例3 小紅在旅游景點買了一個金屬鑰匙掛件,她問同學:
“這是什么金屬做的 ”小麗說:“可能是鐵的?!毙【杲又f:“拿一塊磁鐵(俗稱吸鐵石)吸一下就知道了?!毙【甑脑拰儆诳茖W探究中的( )
A.設計實驗與制訂方案 B.分析與論證
C.獲取與處理信息 D.評估與反思
A
精評價 課堂反饋 03
1./ 知識點二 教材素材改編 / 科學家不僅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創建了科學的探究方法??茖W探究的第一步應該是( )
A.設計實驗與制訂方案 B.猜想與假設
C.提出問題 D.獲取與處理信息
C
2./ 知識點二 2024茂名電白區期末改編 / 晚上,兩個同學在一起寫作業,突然電燈熄滅了,A問:“怎么回事 ”B說:“可能是停電了。”其中“可能是停電了”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交流與合作 D.分析與論證
B
3./ 知識點一 / 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請認真觀察,要研究小球擺動的快慢與擺長的關系,應選擇的圖是( )
B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4./ 知識點一 / 小明用螺母做成一個單擺來探究擺球擺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序號 細線長度L/cm 螺母質量m/g 螺母擺動的角度θ/° 螺母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s
1 100 20 3 2.0
2 140 20 3 2.4
3 140 20 5 2.4
4 140 30 5 2.4
(1)由3、4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螺母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與質量   。
(2)由2、3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螺母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與擺動的角度   。
(3)同一地點的單擺擺動一次的時間t只跟細線的長度L有關,且細線越長,螺母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越   。
(4)實驗過程中采用了   法。
無關
無關

控制變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江陵县| 德钦县| 巩义市| 永新县| 林西县| 班戈县| 公安县| 惠安县| 涡阳县| 西华县| 临猗县| 永新县| 托克托县| 宣城市| 丰镇市| 富民县| 普格县| 海阳市| 平顺县| 华蓥市| 航空| 大冶市| 庄浪县| 苏尼特左旗| 全南县| 白银市| 富阳市| 若尔盖县| 庆阳市| 唐山市| 望都县| 宁武县| 建昌县| 永登县| 东兰县| 威宁| 红原县| 柏乡县| 喜德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