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拔高練高考真題練考點1 雜化軌道類型和分子(或離子)的空間結構1.(2023新課標,9)一種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學式為[C(NH2)3]4[B(OCH3)4]3Cl,部分晶體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C(NH2)3]+為平面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晶體中存在N—H…O氫鍵B.基態原子的第一電離能:CC.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BD.晶體中B、N和O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相同2.(2021江蘇,6)下列有關NH3、N、N的說法正確的是( )A.NH3能形成分子間氫鍵B.N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C.NH3與N中的鍵角相等D.NH3與Ag+形成的[Ag(NH3)2]+中有6個配位鍵3.(2023江蘇,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都屬于氫元素B.N和H2O的中心原子軌道雜化類型均為sp2C.H2O2分子中的化學鍵均為極性共價鍵D.CaH2晶體中存在Ca與H2之間的強烈相互作用4.(1)[2024全國甲,35(3)]一種光刻膠薄膜成分為聚甲基硅烷,其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是 ,硅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 (2)[2024山東,16(3)][BMIM]+B是MnOx晶型轉變的誘導劑。B的空間構型為 ;[BMIM]+中咪唑環存在大π鍵,則N原子采取的軌道雜化方式為 。 (3)[2024浙江1月選考,17(3)改編]①H2N—NH2+H+H2N—N,其中—NH2的N原子雜化方式為 ;比較鍵角∠HNH:H2N—NH2中的—NH2 H2N—N中的—N(填“>”“<”或“=”),請說明理由 。 ②已知:+H2O,將HNO3與SO3按物質的量之比1∶2發生化合反應生成A,測得A由2種微粒構成,其中之一是N。比較氧化性強弱:N HNO3(填“>”“<”或“=”);寫出A中陰離子的結構式 。 5.(2023山東,16節選)鹵素可形成許多結構和性質特殊的化合物?;卮鹣铝袉栴}:(2)ClO2中心原子為Cl,Cl2O中心原子為O,二者均為V形結構,但ClO2中存在大π鍵()。ClO2中Cl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為 ;O—Cl—O鍵角 Cl—O—Cl鍵角(填“>”“<”或“=”)。比較ClO2與Cl2O中Cl—O鍵的鍵長并說明原因 。 6.(2022廣東,20節選)(5)硒的兩種含氧酸的酸性強弱為H2SeO4 H2SeO3(填“>”或“<”)。研究發現,給小鼠喂食適量硒酸鈉(Na2SeO4)可減輕重金屬鉈引起的中毒。Se的立體構型為 。 7.(2021湖南,18節選)(2)硅和鹵素單質反應可以得到SiX4。SiX4的熔沸點SiF4 SiCl4 SiBr4 SiI4熔點/K 183.0 203.2 278.6 393.7沸點/K 187.2 330.8 427.2 560.7①0℃時,SiF4、SiCl4、SiBr4、SiI4呈液態的是 (填化學式),沸點依次升高的原因是 ,氣態SiX4分子的空間構型是 ; ②SiCl4與N-甲基咪唑()反應可以得到M2+,其結構如圖所示:N-甲基咪唑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 考點2 配位鍵及配位化合物8.(2024新課標,11)我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的一種無機鹽Y3[Z(WX)6]2納米藥物,具有高效的細胞內亞鐵離子捕獲和抗氧化能力。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W、X、Y屬于不同族的短周期元素。W的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數的2倍,X和Y的第一電離能都比左右相鄰元素的高。Z的M層未成對電子數為4。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W、X、Y、Z四種元素的單質中,Z的熔點最高B.在X的簡單氫化物中,X原子軌道雜化類型為sp3C.Y的氫氧化物難溶于NaCl溶液,可溶于NH4Cl溶液D.Y3[Z(WX)6]2中,WX-提供電子對與Z3+形成配位鍵9.(2023全國甲,35節選)(2)酞菁和鈷酞菁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酞菁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其中p軌道能提供一對電子的N原子是 (填酞菁中N原子的標號)。鈷酞菁分子中,鈷離子的化合價為 ,氮原子提供孤對電子與鈷離子形成 鍵。 (3)氣態AlCl3通常以二聚體Al2Cl6的形式存在,其空間結構如圖所示,二聚體中Al的軌道雜化類型為 。 10.(2021全國乙,35節選)(2)三價鉻離子能形成多種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2+中提供電子對形成配位鍵的原子是 ,中心離子的配位數為 。 11.(2020課標Ⅲ,35節選)氨硼烷(NH3BH3)含氫量高、熱穩定性好,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固體儲氫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NH3BH3分子中,N—B化學鍵稱為 鍵,其電子對由 提供。氨硼烷在催化劑作用下水解釋放氫氣: 3NH3BH3+6H2O3N+9H2B3的結構為。在該反應中,B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由 變為 。 考點3 分子的極性12.(2024湖南,9)通過理論計算方法優化了P和Q的分子結構,P和Q呈平面六元并環結構,原子的連接方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為非極性分子,Q為極性分子B.第一電離能:BC.1molP和1molQ所含電子數目相等D.P和Q分子中C、B和N均為sp2雜化13.(2023山東,3)下列分子屬于極性分子的是 ( )A.CS2 B.NF3C.SO3 D.SiF4高考模擬練應用實踐1.反應CO2+2NH3H2O+CO(NH2)2可應用于工業合成尿素。下列表示反應中相關微粒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干冰分子空間構型為V形B.1mol尿素分子中含有7molσ鍵C.水分子的電子式:H··O··HD.氨氣是非極性分子2.(2024江蘇揚州邗江中學期中)H2和O2在[PdCl4]2-的作用下生成H2O2,反應歷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H2O2中存在極性鍵和非極性鍵B.[PdCl4]2-中Pd2+提供空軌道形成配位鍵C.反應歷程中涉及反應:Pd+O2+2Cl-[PdCl2O2]2-D.等物質的量的H2和O2發生反應時,反應①和反應②轉移的電子數之比為1∶23.關于CH3OH、N2H4和(CH3)2NNH2的結構與性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H3OH為極性分子B.N2H4空間結構為平面形C.N2H4的沸點高于(CH3)2NNH2D.CH3OH和(CH3)2NNH2中C、O、N雜化方式均相同4.SF6可用作高壓發電系統的絕緣氣體,分子呈正八面體結構,如圖所示。有關SF6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非極性分子B.鍵角∠FSF都等于90°C.S與F之間共用電子對偏向SD.S原子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5.Fe3+的配位化合物較穩定且應用廣泛。Fe3+可與H2O、SCN-、F-、Cl-分別形成使溶液呈淺紫色的[Fe(H2O)6]3+、紅色的[Fe(SCN)6]3-、無色的[FeF6]3-、黃色的[FeCl4]-。某同學按如下步驟完成實驗:已知:向含Co2+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藍色的[Co(SCN)4]2-;Co2+不能與F-形成配離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液Ⅰ呈黃色可能是由Fe3+水解產物的顏色造成的B.向溶液Ⅲ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體,溶液可能再次變為紅色C.可用NaF和KSCN溶液檢驗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Co2+D.為了能觀察到溶液Ⅰ中[Fe(H2O)6]3+的顏色,可向該溶液中加入稀鹽酸6.CH3OH、N2H4和(CH3)2NNH2均為常見的燃料,關于這三者的結構與性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H3OH的電子式為H······HB.N2H4空間結構為平面形C.CH3OH、N2H4和(CH3)2NNH2都易溶于水D.CH3OH和(CH3)2NNH2中C、O、N的雜化方式均相同7.X、Y為同周期主族元素,Y有8種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二者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固態時以[XY2]+[XY3]-的形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Y形成的單質可能是極性分子B.[XY3]-中心原子采用的雜化方式為sp2C.[XY2]+的空間結構為直線形D.X、Y形成的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X>Y8.氨縮脲()在堿性條件下與CuSO4溶液可形成紫色物質(結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個氨縮脲分子中含有11個σ鍵和2個π鍵B.紫色物質中銅離子的配位數是4C.紫色物質中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的原子有N、O、HD.紫色物質中的非金屬元素的第一電離能:O>N>C9.已知[Co(H2O)6]2+呈粉紅色,[CoCl4]2-呈藍色,[ZnCl4]2-為無色?,F將CoCl2溶于水,加入濃鹽酸后,溶液由粉紅色變為藍色,存在以下平衡:[Co(H2O)6]2+(aq)+4Cl-(aq)[CoCl4]2-(aq)+6H2O(l) ΔH,用該溶液做實驗,溶液的顏色變化如下所示,以下結論和解釋正確的是( )粉紅色溶液 A.等物質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中σ鍵數之比為3∶2B.由實驗①可推知ΔH<0C.[Co(H2O)6]2+中配體為H2O,它提供空軌道,配位數為6D.由實驗③可知配離子的穩定性:[ZnCl4]2->[CoCl4]2-1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中σ鍵和π鍵 的數目之比為9∶1B.某元素(X)氣態基態原子的逐級電離能(kJ·mol-1)分別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當其單質與氯氣反應時可能生成的陽離子是X2+C.互為等電子體,1mol中含有的π鍵的數目為2NA,的電子式為[∶O O∶]2+D.H2O2為非極性分子11.冠醚是一種超分子,它能否適配堿金屬離子與其空腔直徑和離子直徑有關。二苯并-18-冠-6與K+形成的螯合離子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螯合離子所形成的物質是離子晶體,晶體中存在離子鍵、極性鍵、非極性鍵B.該螯合離子有4種一氯代物,中心離子的配位數為6C.該螯合離子有分子識別和自組裝的功能D.該螯合離子中C原子雜化方式有2種,K+的電子排布式為[Ar]4s112.分子的結構與性質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I2易溶于苯、CH4難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釋B.和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C.H3O+和NH3的中心原子都采用sp3雜化D.三氟乙酸的酸性強于三氯乙酸13.將SO2通入FeCl3溶液時,SO2與水反應生成H2SO3,H2SO3和Fe3+形成配合物后,通過配合物中“Fe(Ⅲ)—O—S(Ⅳ)”氧橋將S(Ⅳ)的電子傳遞給Fe(Ⅲ)發生“配位體對金屬的荷移”,其反應機理圖示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SO2與FeCl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SO2+2H2O2Fe2++4H++SB.SO2分子和H2SO3分子的硫原子雜化方式相同C.H2SO3中的O與Fe3+的配位反應決定圖中總反應的速率D.[Fe(H2O)6]2+中的六個氧原子構成正八面體結構遷移創新14.離子液體常被用作電化學研究的電解質、有機合成的溶劑和催化劑。如圖為離子液體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1)該物質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其中C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 。 (2)大多數離子液體含有體積很大的陰、陽離子。如季銨陽離子(R4N+,即N的H被烴基R取代),帶烴基側鏈的咪唑、嘧啶等有環狀含氮結構的有機銨正離子,請從配位鍵形成的角度來解釋N的形成(H++NH3N): 。陰離子如四氯鋁酸根離子[AlCl4]-是一種配離子,其配位原子是 ,配位體是 ;該陰離子中含有 個σ鍵,空間結構名稱為 。 (3)LiBH4-LiI復合材料在低溫下表現出較高的離子電導率,其中B可以被P部分取代。根據B中元素的化合價判斷,電負性H B(填“>”或“<”),其中B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 。P的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為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綜合拔高練高考真題練1.A 由題圖可知晶體中存在N—H…O氫鍵,A項正確。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第Ⅴ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p軌道處于半充滿穩定狀態,其第一電離能大于同周期的第ⅥA族元素,則基態原子的第一電離能:N>O>C,B項錯誤?;鶓BB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1,未成對電子數為1;基態C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未成對電子數為2;基態O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未成對電子數為2;基態N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未成對電子數為3;則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B2.A NH3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A項正確;N=3,中心氮原子采用sp2雜化,N的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B項錯誤;NH3和N中的氮原子均采用sp3雜化,但是NH3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N的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形,兩者鍵角不同,C項錯誤;Ag+與NH3分子中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鍵,1個該配離子中有2個配位鍵,D項錯誤。3.A H互為同位素,質子數都是1,都屬于氫元素,A正確;N和H2O的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均為4,中心原子軌道雜化類型均為sp3,B錯誤;H2O2的結構式為H—O—O—H,H—O鍵為極性共價鍵,O—O鍵為非極性共價鍵,C錯誤;CaH2晶體由Ca2+和H-組成,Ca2+和H-之間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不是Ca和H2之間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D錯誤。4.答案 (1)C sp3(2)正四面體形 sp2(3)①sp3 < —NH2和—N中N原子均采取sp3雜化,—NH2中N原子上有1個孤電子對,而—N中N原子上沒有孤電子對,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 解析 (1)聚甲基硅烷中涉及元素的電負性從大到小的順序為C>H>Si;聚甲基硅烷中Si形成4個σ鍵,沒有孤電子對,采取sp3雜化。(2)B中B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為sp3,其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形。[BMIM]+中咪唑環存在大π鍵,所以其是平面結構,N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為sp2。(3)①根據H2N—NH2的分子結構可知,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3+1=4,有1個孤電子對,N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N中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4+0=4,無孤電子對,N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因為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故鍵角∠HNH:H2N—NH2中的—NH2HNO3;根據題中已知信息,SO3+H2OH2SO4反應類似于有機反應中的加成反應,已知構成A的兩種微粒之一為N,可推測反應過程中1個HNO3分解為1個N和1個OH-,1個OH-再與2個SO3連續發生類似于已知信息的反應,故所得陰離子的結構式為。5.答案 (2)sp2 > ClO2中存在大π鍵,Cl2O中僅存在Cl—Oσ鍵,所以ClO2中Cl—O鍵的鍵長更短解析 (2)由于ClO2中存在大π鍵,故Cl原子必須有垂直于分子所在平面的未雜化的p軌道以參與形成大π鍵,因此Cl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為sp2;ClO2 中Cl原子為sp2雜化,Cl2O中O原子為sp3雜化,因此O—Cl—O鍵角更大。方法點津 緊扣信息“ClO2中存在大π鍵”,推測ClO2 分子中Cl原子為sp2雜化,而不是用通常方法計算Cl原子的價電子對數。6.答案 (5)> 正四面體形解析 (5)H2SeO4可寫成(HO)2SeO2,H2SeO3可寫成(HO)2SeO,H2SeO4分子中連接在中心原子Se上的非羥基氧原子數目比H2SeO3多,故H2SeO4的酸性強于H2SeO3;Se中心原子的價電子對數=×(6+2+0×4)=4,無孤電子對,故Se的立體構型為正四面體形。7.答案 (2)①SiCl4 都是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量越大,范德華力越大,沸點越高 正四面體②sp3、sp2解析 (2)①0℃即273.15K,此時呈液態的只有SiCl4;SiX4中Si原子采取sp3雜化,沒有孤電子對,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②由結構可知,N-甲基咪唑含有甲基和咪唑環碳原子,則該分子中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sp2、sp3。8.A 由題意可知,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W、X、Y屬于不同族的短周期元素,W的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則W為C元素;X、Y的第一電離能都比左右相鄰元素的高,可知X、Y在第ⅡA族或第ⅤA族,根據無機鹽的化學式可知,Y為金屬元素,則X為N元素,Y為Mg元素;Z的M層(第三層)未成對電子數為4,可推出Z元素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64s2,則Z為Fe元素。N元素形成的單質為分子晶體,Mg元素和Fe元素形成的單質為金屬晶體,C元素形成的單質可為共價晶體金剛石,也可為混合型晶體石墨,石墨、金剛石的熔點均比鐵的熔點高,A錯誤;X的簡單氫化物為NH3,其中N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sp3,B正確;Y的氫氧化物為Mg(OH)2,是中強堿,難溶于NaCl溶液,NH4Cl水解使溶液顯酸性,Mg(OH)2可溶于NH4Cl溶液,C正確;Mg3[Fe(CN)6]2中CN-為配體,提供孤電子對,Fe3+有空軌道,CN-和Fe3+可形成配位鍵,D正確。9.答案 (2)③ +2 配位 (3)sp3解析 (2)酞菁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故N原子的雜化類型均為sp2。N原子①、②的sp2雜化軌道參與形成2個σ鍵并容納1對孤電子對,N原子剩余的1個電子在未雜化的p軌道內。N原子③的sp2雜化軌道參與形成3個σ鍵,N原子剩余的1對孤電子對在未雜化的p軌道內。故p軌道能提供1對電子的N原子是③。1個鈷酞菁分子比1個酞菁分子少了2個H原子,設酞菁的化學式為H2M,則鈷酞菁的化學式為CoM,由于H為+1價,則“M”為-2價,故CoM中鈷離子的化合價為+2。鈷酞菁分子中N原子提供孤電子對,鈷離子提供空軌道,二者形成配位鍵。(3)題圖中Al位于4個Cl形成的四面體的中心,故Al的軌道雜化類型為sp3。10.答案 (2)N、O、Cl 6解析 (2)H2O中的氧原子、NH3中的氮原子和Cl-中都有孤電子對,可作為配位原子,故配位原子為O、N、Cl,中心離子的配位數為3+2+1=6。11.答案 (2)配位 N sp3 sp2解析 (2)NH3BH3分子中,N原子核外有1對孤電子對,B原子含有空軌道,故N原子提供孤電子對與B原子形成N→B配位鍵,NH3BH3分子的結構式為。由NH3BH3的結構式可知B原子的價電子對數=4(孤電子對數為0),故NH3BH3中B原子采取sp3雜化;由B3的結構式可知B原子的價電子對數=3(孤電子對數為0),故B3中B原子采取sp2雜化。12.A P和Q呈平面六元并環結構,正、負電中心重合,P和Q都為非極性分子,A錯誤;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隨原子序數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故第一電離能:B13.B CS2、SO3、SiF4的空間結構分別為直線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體形,均為對稱結構,屬于非極性分子;NF3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正、負電荷重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B正確。高考模擬練1.B 二氧化碳分子的結構式為OCO,CO2中心原子的價電子對數是2,根據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判斷其空間構型為直線形,A錯誤;CO(NH2)2的結構簡式為,單鍵均為σ鍵,1個雙鍵中含有1個σ鍵和1個π鍵,故1mol尿素分子中含有7molσ鍵,B正確;水分子的電子式為H····H,C錯誤;氨氣分子是極性分子,D錯誤。2.D H2O2中存在H—O極性鍵和O—O非極性鍵,A正確;[PdCl4]2-中Pd2+提供空軌道與Cl-提供的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B正確;由反應歷程圖可知,反應②為:Pd+O2+2Cl-[PdCl2O2]2-,C正確;反應①H的化合價由0→+1,反應②O的化合價由0→-1,等物質的量的H2和O2發生反應時,反應①和反應②轉移的電子數之比為1∶1,D錯誤。3.B CH3OH結構不對稱,CH3OH為極性分子,A項正確;由NH3的三角錐形結構可知,N2H4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項錯誤;N2H4形成的分子間氫鍵數目多于(CH3)2NNH2,故沸點高,C項正確;CH3OH和(CH3)2NNH2中C、O、N雜化方式均為sp3,D項正確。方法點津 “類比法”判斷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1)由H2O中O原子的雜化方式,可推知—O—H中O原子的雜化方式也為sp3。(2)由NH3中N原子的雜化方式,可推知—NH2中N原子的雜化方式也為sp3。(3)由CH4中C原子的雜化方式,可推知所有飽和碳原子的雜化方式也都是sp3。4.A SF6分子呈正八面體,正、負電荷重心重合,故為非極性分子,A項正確;SF6分子中鍵角∠FSF有90°和180°兩種,B項錯誤;電負性F>S,故S與F之間的共用電子對偏向F,C項錯誤;SF6中S原子不為8電子穩定結構,D項錯誤。5.D Fe(NO3)3溶液中部分Fe3+水解生成Fe(OH)3,部分Fe3+形成[Fe(H2O)6]3+;向Fe(NO3)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紅色的[Fe(SCN)6]3-生成,再加入NaF溶液,[Fe(SCN)6]3-轉化為無色的[FeF6]3-。[Fe(H2O)6]3+使溶液呈淺紫色,Fe3+易水解,Fe(NO3)3溶液呈黃色可能是由Fe3+水解造成的,故A正確;向溶液Ⅲ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體,SCN-濃度增大,使[Fe(SCN)6]3-(aq)+6F-(aq)[FeF6]3-(aq)+6SCN-(aq)平衡逆向移動,溶液可能再次變為紅色,故B正確;先向溶液中加足量NaF溶液,再加KSCN溶液,若溶液呈藍色,則說明含有Co2+,否則不含Co2+,故C正確;Fe(NO3)3溶液中加稀鹽酸形成黃色的[FeCl4]-,觀察不到[Fe(H2O)6]3+的顏色,故D錯誤。6.B CH3OH的電子式為H······H,A正確;N2H4中N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雜化,N2H4不是平面形,B錯誤;CH3OH、N2H4和(CH3)2NNH2都能和水分子形成氫鍵,都易溶于水,C正確;CH3OH中C、O均采用sp3雜化,(CH3)2NNH2的結構簡式為,該分子中C、N均采用sp3雜化,兩分子中C、O、N的雜化方式均為sp3,D正確。7.D Y有8種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則Y為O,與X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固態時以[XY2]+[XY3]-的形式存在,X、Y為同周期主族元素,則X為N。Y(O)形成的單質O3呈V形,是極性分子,Y(O)形成的單質O2是非極性分子,A正確;[XY3]-即N,中心原子N的價電子對數為×(5+1+0×3)=3,則N中N的雜化方式為sp2,B正確;[XY2]+即N,中心原子N的價電子對數為×(5-1+0×2)=2,則N的空間結構為直線形,C正確;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其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因此X、Y形成的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H2O>NH3,D錯誤。8.D 由氨縮脲的結構知1個氨縮脲分子中含有11個σ鍵和2個π鍵,A正確;根據配離子的結構可知,銅離子的配位數為4,B正確;該配離子中的N原子和O原子可與水分子中的H原子形成氫鍵,水分子中的O原子也可與配離子中的H原子形成氫鍵,C正確;第一電離能:N>O>C,D錯誤。9.D 實驗①、實驗②、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均為藍色溶液變為粉紅色,說明平衡[Co(H2O)6]2++4Cl-[CoCl4]2-+6H2O逆向移動。1mol[Co(H2O)6]2+中σ鍵有2×6mol+6mol=18mol,1mol[CoCl4]2-中含有4molσ鍵,則等物質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所含σ鍵數之比為18∶4=9∶2,A不符合題意;實驗①將藍色溶液置于冰水浴中,溶液變為粉紅色,說明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ΔH>0,B不符合題意;[Co(H2O)6]2+中Co2+提供空軌道,水分子中的O提供孤電子對,配體為H2O,配位數為6,C不符合題意;實驗③加入少量ZnCl2固體,溶液變為粉紅色,說明Zn2+與Cl-結合成更穩定的[ZnCl4]2-,導致溶液中c(Cl-)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則由此說明穩定性:[ZnCl4]2->[CoCl4]2-,D符合題意。10.D 單鍵全是σ鍵,1個雙鍵中含1個σ鍵、1個π鍵,中σ鍵和π鍵的數目之比為18∶2=9∶1,A正確;該元素第三電離能遠大于第二電離能,所以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當其單質與氯氣反應時可能生成的陽離子是X2+,B正確;1個三鍵中有1個σ鍵、2個π鍵,等電子體結構相似,互為等電子體,的電子式為[∶O O∶]2+,所以1mol中含有的π鍵數目為2NA,C正確;H2O2中正、負電荷重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D錯誤。11.D 該螯合陽離子和陰離子結合形成離子晶體,陰、陽離子間存在離子鍵,螯合陽離子中存在C—H等極性鍵和C—C非極性鍵,A項正確;該螯合離子只有如圖4種氫原子:,K+的配位數為6,B項正確;分子識別和自組裝是超分子的兩大特征,C項正確;該螯合離子中C原子的雜化方式有sp2、sp3兩種方式,K+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D項錯誤。12.B I2、苯、甲烷都是非極性分子,水是極性分子,則根據“相似相溶”原理,I2易溶于苯、CH4難溶于水,A項正確;中不含手性碳原子,B項錯誤;H3O+和NH3的中心原子的價電子對數均為4,都采用sp3雜化,C項正確;由于F3C—的極性大于Cl3C—的極性,導致三氟乙酸更易電離出氫離子,所以三氟乙酸的酸性強于三氯乙酸,D項正確。13.B 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寫出并配平方程式,A正確;SO2的中心原子S的價電子對數為3,孤電子對數為1,S原子采用sp2雜化,H2SO3的中心原子S的價電子對數為4,即H2SO3的中心原子S采用sp3雜化,B錯誤;總反應的反應速率由慢反應決定,C正確;[Fe(H2O)6]2+中的六個O構成正八面體結構,D正確。14.答案 (1)離子鍵、共價鍵 sp3、sp2(2)H+有能接受孤電子對的空軌道,NH3中的N提供孤電子對,兩者形成配位鍵 Cl Cl- 4 正四面體(3)> sp3 四面體形解析 (1)根據該物質的結構,可知該物質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離子鍵、共價鍵;該物質中甲基C原子采用sp3雜化,含氮的環狀結構中C原子采用sp2雜化。(2)[AlCl4]-中Cl-提供孤電子對,配位原子是Cl,配位體是Cl-;配位鍵為σ鍵,1個[AlCl4]-中含有4個σ鍵,中心原子價電子對數是4,無孤電子對,空間結構名稱為正四面體形。(3)B中B為+3價、H為-1價,電負性H>B,其中B原子的價電子對數是=4,雜化軌道類型是sp3。P中P的價電子對數是=4,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為四面體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