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義務教育階段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綜合素養評價歷史科試題(考試用時80分鐘,分值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照)1.成語“一衣帶水”出自《南史·陳紀下》,隋文帝對宰相高頻(jg)說:“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A,定都長安,發展經濟B.創立進士科,選拔人才C.滅掉陳朝,統一全國D.開鑿大運河,貫通南北2隋朝于6世紀末高調登場,卻又匆忙謝幕,在歷史的長河中書寫了一段宛若縣花錠放極短暫的輝煌,導致隋朝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災苦嚴重B.統治十分殘暴C.外威、宦官專權D.土地兼并嚴重3.歸納法是非常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下圖為中國古代時間軸圖,其中階段③的特征是先秦時期明清時期①②③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840-年A.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B.統一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4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與這一理念吻合的是A,進一步完善中央機構B,嚴格考察官吏政鎖C.注重文教,編修經籍D.誠輕人民勞役負擔5武則天的“建言十二事”,第一條就指出要“勸農桑,薄賦徭”。她掌權后領行《臣軌》,指出“建國之本,必在于農。忠臣之思利人者,務在勸導,家給人足,則因自安焉?!边@表明武則天A.打擊敵對官像B.重視發展生產C.大力發展科舉D.鞏圖開拓邊疆6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提到:“玄宗本人的變化,是當時社會危機難以克服的主要原因。開元初,他注意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天寶時則驕奢淫連,揮霍無度?!碧菩诘淖兓瘜е铝?br/>A,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B.開元醛世,唐朝走向鼎盛C.對外開放包容,萬國來朝D.文成公主入藏,民族關系和睦7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地區出現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閨、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史稱A.三國兩晉B.南北朝C.五代十國D,遼未夏金8明知險卻仍逆流而上是“逆行者”的一種精神寫照。唐代高僧玄類和簽真克服千難萬險,一個西行,一個東渡,都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們的“行走”A.擴大了唐朝疆域B.促進了文化交流C.加強了邊覆管理D.引進了先進文化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