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
密 封 線
)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檢測試題
七年級歷史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表是根據胡凡主編《簡明中國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戶口統計表》(單位:萬戶)該表格內容反映了唐朝前期(  )
唐初 貞觀十三年 高宗永徽元年 武周神龍元年 玄宗開元二十八年 天寶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中央集權強化 B.民族政策開明 C.中外交往頻繁 D.社會經濟發展
2.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胡衣胡帽,無一不展現中國古代歷史上(  )
A.中央政權對邊疆的有效治理 B.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C.中外經濟和文化的頻繁交流 D.經濟和文化重心的逐漸南移
3.一組同學開展“小錢幣,大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搜集了以下唐朝時期的錢幣資料,它們可用于探究當時(  )
A.中外交流的發展 B.政治制度的完善
C.民族關系的和睦 D.文學藝術的繁榮
4.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有宋五嫂魚羹、王媽媽茶肆、王小姑酒店等以女性命名的著名店鋪。對此理解正確的是,宋代(  )
A.城市的商業功能十分完備 B.男尊女卑的觀念已被摒棄
C.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 D.坊市發展已打破時空限制
繪制示意圖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同學在進行中國古代史專題復習時繪制了如下一組示意圖,他復習的專題最有可能是(  )
A.君主專制的強化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國家疆域的擴大 D.地方權力的分散
6.唐代敦煌壁畫多描繪佛教故事,人物形象莊嚴肅穆;宋代《清明上河圖》則以市井生活為題材,展現普通人的勞動與娛樂。這一變化反映了(  )
A.繪畫技法上的進步 B.宗教文化的衰落
C.藝術世俗化的傾向 D.中央集權的強化
7.秦朝修筑直道、漢朝發行五銖錢、元朝設立宣政院、清朝設立伊犁將軍等措施都在客觀上(  )
A.加強了邊疆管理 B.改善了財政狀況
C.發展民族關系 D.維護了國家統一
8.下圖是一個班級同學擬辦歷史手抄報的素材,其反映的學習主題是(  )
A.西晉的短暫統一 B.隋朝開鑿大運河
C.元朝的民族交融 D.清朝設立軍機處
9.從秦朝的“半兩錢”到漢朝的“五銖錢”,再到宋朝的“交子”,貨幣發生了由笨重到輕便的變化。這一變化實質反映了(  )
A.造紙技術的進步 B.商業貿易的發展
C.造船技術的提高 D.自然經濟的興盛
10.下圖反映了(  )
A.明清統治者實行文化專制 B.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
C.君主專制制度的日益強化 D.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的演變
11.東晉時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員群體中所占比例只有5%左右,隋朝創立科舉制度后約為16%,北宋時期則達到46%。這說明科舉制(  )
朝代 科技文化成果
漢朝 造紙術發明后,東漢蔡倫改良工藝后,逐漸傳到世界各地。后來其他國家的造紙技術大多源自中國。
南北朝 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該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
宋朝 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13世紀之后傳到朝鮮及東南亞,后來又傳入歐洲。
明朝 宋應星編寫《天工開物》記述了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后來傳到國外,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A.推動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 B.加強了皇帝在用人上的權力
C.有利于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 D.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
12.下表是某同學圍繞“優秀傳統文化”整理的資料。反映了(  )
A.制度創新促進科技文化發展 B.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做出突出貢獻
C.國家統一推動科技文化發展 D.四大發明對世界做出重要貢獻
13.某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整理了如下資料,據此可知他學習的內容是(  )
資料類型 內容
畫作 宋代《耕獲圖》、《清明上河圖》、《貨郎圖》
文物 定窯瓷器、南宋紙幣“會子”銅版拓片
地圖 宋代海外貿易圖
A.宋代農業的發展 B.宋代手工業的興盛
C.宋代商業貿易的繁榮 D.宋代經濟的發展
14.明清小說打破文人學士式的精英藝術一統天下的格局,作家們主動地貼近市民的審美情趣,將世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和盤托出,從而使許多作品在滿足“市井小民”的審美化需要的同時,帶有強烈的時代的批判性。由此可知明清小說的繁榮得益于(  )
A.活字印刷術的技術支持 B.小說文體的通俗易懂
C.市民階層的發展與壯大 D.統治者思想政策寬松
15.1119年朱彧寫成《萍洲可談》一書,其中記載“舟師(注:船工)識地理, 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注:昏暗、陰暗)觀指南針”此條史料可說明(  )
隋朝造船技術高超 B.唐朝海外貿易繁榮
C.宋朝航海技術先進 D.明朝航海盛況空前
16.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船隊,鄭和下西洋沒有征討和殺伐,僅僅只有嚴格的自衛。鄭和所到之處,首先向國王、頭人等進行禮節性訪問,宣讀皇帝詔書,贈送大量物品,然后即開展貿易活動。這說明鄭和下西洋(  )
A.具有和平交往的特點 B.推動全球貿易的發展
C.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 D.成為世界航海的壯舉
17.下列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國古代(  )
A.農業生產的發展 B.生產工具的革新
C.手工業發展的繁榮 D.水力灌溉工具的進步
18.下圖這一餅狀圖數據可以用來研究兩宋時期(  )
民族交融加強 B.對外貿易發展 C.城市經濟繁榮 D.經濟重心南移
19.《元史·地理志》載:“元有天下,薄海內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這說明元朝(  )
A.地方割據威脅中央 B.官吏盤剝引發動蕩
C.南北經濟差距縮小 D.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20.下圖是兩晉南北朝至北宋時期入仕群體中寒門子弟所占比例折線圖,造成圖中東晉以來所示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度的逐步瓦解
B.科舉制的創立與發展
C.崇文抑武政策的推行
D.獎勵軍功法令的實施
21.歷史地圖蘊含著豐富的時空信息。下圖為宋代海路交通路線圖。據此可知宋代(  )
A.海外貿易直達歐洲 B.政府鼓勵海外貿易
C.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D.開辟海上絲綢之路
22.《本草綱目》全書約190萬字,共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比前人所記載的增加370多種:收錄藥方11000多個,比前人所收錄的藥方增加4倍;還附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這表明《本草綱目》(  )
A.豐富了我國古代醫藥學的寶庫
B.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重要成就
C.體現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實踐性
D.促進了我國古代科技的近代化
23.宋代政府規定:海外商船須持官府“公憑”方可貿易;私販貨物者沒收船貨并處刑;允許民間舉報走私,查實后以贓物充賞;市舶官員須按朝廷定例抽解(征稅)和博買(官方優先采購),違者嚴懲。由此可知,宋代(  )
A.首次出現官方對外貿易機構
B.江南市鎮經濟水平超越北方
C.海外貿易成為財政主要來源
D.對海外貿易進行了有效管理
24.2025年春晚中國傳統建筑創演秀《棟梁》,將榫卯結構、祈年殿和北京中軸線等傳統建筑元素通過舞臺藝術精彩呈現。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經典之作,它始建于元代,歷經明清不斷完善。北京中軸線的規劃建設體現了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  )
A.民主平等思想 B.皇權至上觀念 C.開放包容理念 D.自由平等意識
25..清朝康熙帝曾言: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下列屬于清朝“邊境自固”措施的是(  )
A.西域都護 B.宣政院 C.駐藏大臣 D.行省制度
二、材料分析題:
26.某班同學以“彪炳千古”為主題布置中國古代歷史展板,請你參與完成。(22分)
版塊一 偉大工程 彪炳千古——古代中國 A.都江堰 B.隋朝大運河 C.八達嶺長城 D.明代《北京宮城圖》(局部)
版塊二 重要發明 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和技術發現,改變了西方文明的發展進程,并因而也確定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___①___使地理大發現成為可能,造紙術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傳播,___②___推動了歐洲社會歷史軍事變革,印刷術為文藝復興準備了條件。 ——摘編自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版塊三 杰出人物 戚繼光 鄭成功
(1)請從版塊一中選取恰當的內容填在下面的橫線上。(9分,每個空3分填寫字母即可)
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綜合性的水利樞紐,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
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它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
(2)請將版塊二材料中的①②處補充完整。4分
(3)請你從版塊三中任選一位人物,說明他能夠入選展板的理由。5分
(4)如果增加中國古代醫學版塊,請你為此版塊選擇一個合適的例子。4分
27.某歷史學習小組開展以“隋唐時期的開放”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請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18分)
材料一 表3
時期 制度名稱 官員的選拔
魏晉南北朝時期 九品中正制 由士族(上層貴族)掌控,看重門第
隋唐時期 科舉制 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隋煬帝設進士科,以考試選拔官員,為庶族(中下層貴族與平民)提供上升通道。唐代完善科舉制,允許工商子弟、少數民族及外國人報考
——摘編自柏樺《中國官制史》
【任務一解讀歷史材料】
(1)根據材料一,指出科舉制創立的朝代,并簡述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官員選拔范圍的變化。(6分)
材料二
唐代長安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擁有百萬居民的“萬國都會”,匯聚數十萬外國使節、商人、留學生及僧侶。當時,與唐建立使節往來關系的至少有七十多國,其中包括日本、新羅、大食、羅馬、印度等。有的年份來華的使節多達萬人以上。扎根長安的外國人比比皆是,新羅的崔致遠、波斯的李密醫、大食的李彥升,還在唐朝當了高官。
——摘編自孫英剛《燦爛輝煌的開放世界:隋唐五代》
【任務二分析歷史事物】
(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代長安的特點。(6分)
【任務三拓展歷史認知】
(3)結合所學知識,另舉一例說明“隋唐時期的開放”。(6分)
28.題.論述題。(10分)
選擇時間軸中兩個相互聯系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
七年級歷史
(共4頁 第
2
頁)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檢測七年級歷史試題答案
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A C A C D C B D C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A A D D B B A D B C
二、材料分析題:
11.材料分析題:
26..某班同學以“彪炳千古”為主題布置中國古代歷史展板,請你參與完成。(22分)
版塊一偉大工程 彪炳千古——古代中國 A.都江堰 B.隋朝大運河 C.八達嶺長城 D.明代《北京宮城圖》(局部)
版塊二 重要發明 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和技術發現,改變了西方文明的發展進程,并因而也確定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___①___使地理大發現成為可能,造紙術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傳播,___②___推動了歐洲社會歷史軍事變革,印刷術為文藝復興準備了條件。 ——摘編自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版塊三 杰出人物 戚繼光 鄭成功
(1)請從版塊一中選取恰當的內容填在下面的橫線上。(9分,每個空3分填寫字母即可)
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綜合性的水利樞紐,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
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它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
(2)請將版塊二材料中的①②處補充完整。4分
(3)請你從版塊三中任選一位人物,說明他能夠入選展板的理由。5分
(4)如果增加中國古代醫學版塊,請你為此版塊選擇兩個個合適的例子。4分
【答案】
(1) B A C
(2)①指南針②火藥
(3)理由:戚繼光理由: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它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理由:1662年,經歷8個月的圍攻,鄭成功發動總攻,荷蘭殖民長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蘭侵略者占據了38年的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4)《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五禽戲;麻沸散;張仲景;李時珍;扁鵲等。
【解析】
(1)填空:結合所學可知,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是隋朝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鑿和貫通,帶動了沿河城市的繁榮與發展,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因此其選B;結合所學可知,都江堰是綜合性的水利樞紐,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公元前256年,在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民眾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使堤防、分洪、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為一個系統,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因此其選A;結合所學可知,八達嶺長城是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它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明朝建立以后,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擾,先后18次修筑長城,形成了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總長萬余里的明長城,與材料信息相符,因此其選C。
(2)①:據材料“使地理大發現成為可能”可知,其是指南針,指南針的發明和使用,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同時它也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與材料信息相符;
②:據材料“推動了歐洲社會歷史變革”并結合所學可知,其為火藥,我國的火藥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14世紀初又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我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影響,與材料信息相符。
(3)選擇一個人物進行的說明即可,兩位都是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人物,如選擇戚繼光,理由結合所學戚繼光的知識說明即可,如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它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也可以選擇鄭成功,理由結合所學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知識說明即可,如1662年,經歷8個月的圍攻,鄭成功發動總攻,荷蘭殖民長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蘭侵略者占據了38年的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4)例子:結合所學古代中國醫學發展的知識進行說明,如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李時珍《本草綱目》,華佗的五禽戲,麻沸散、扁鵲問診法等。
27.某歷史學習小組開展以“隋唐時期的開放”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請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18分)
材料一 表3
時期 制度名稱 官員的選拔
魏晉南北朝時期 九品中正制 由士族(上層貴族)掌控,看重門第
隋唐時期 科舉制 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隋煬帝設進士科,以考試選拔官員,為庶族(中下層貴族與平民)提供上升通道。唐代完善科舉制,允許工商子弟、少數民族及外國人報考
——摘編自柏樺《中國官制史》
【任務一解讀歷史材料】
(1)根據材料一,指出科舉制創立的朝代,并簡述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官員選拔范圍的變化。(6分)
材料二
唐代長安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擁有百萬居民的“萬國都會”,匯聚數十萬外國使節、商人、留學生及僧侶。當時,與唐建立使節往來關系的至少有七十多國,其中包括日本、新羅、大食、羅馬、印度等。有的年份來華的使節多達萬人以上。扎根長安的外國人比比皆是,新羅的崔致遠、波斯的李密醫、大食的李彥升,還在唐朝當了高官。 ——摘編自孫英剛《燦爛輝煌的開放世界:隋唐五代》
【任務二分析歷史事物】
(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代長安的特點。(6分)
【任務三拓展歷史認知】
(3)結合所學知識,另舉一例說明“隋唐時期的開放”。(6分)
【答案】
(1)朝代:隋朝。( 2 分)
變化:從士族擴大到庶族及工商子弟、少數民族及外國人。( 4分)
(2)特點:人口眾多;規模宏大;中外交往頻繁;文化多元。( 6 分。答對兩點即可。 )
(3)可以從對外交往、文化交流、社會生活等方面來作答。6 分
【示例一】唐朝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攜帶大量佛經回長安,并主持譯經工作,為 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示例二】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傳播中國文化,體現了隋唐時期對外開放的積 極姿態(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
【示例三】唐朝時期,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接受北方民族和異域的習俗。社會風氣 比較開放,兼容并包,展現出昂揚進取的精神風貌。也可以從社會生活方面說明,如結合所學可知,唐朝時期,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接受北方民族和異域的習俗。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兼容并包,展現出昂揚進取的精神風
【解析】
(1)朝代:據材料一“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隋煬帝設進士科,以考試選拔官員”可知,科舉制創立的時代是隋朝,隋煬帝時,設置進士科,標志著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創立。
變化:據材料一“唐代完善科舉制,允許工商子弟、少數民族及外國人報考”可知,從士族擴大到庶族及工商子弟、少數民族及外國人。
(2)特點:據材料二“唐代長安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擁有百萬居民……僧侶”可知,人口眾多,規模宏大;據材料二“與唐建立使節往來關系的至少有七十多國,其中包括日本、新羅、大食、羅馬、印度等”可知,中外交往頻繁;據材料二“扎根長安的外國人比比皆是,新羅的崔致遠、波斯的李密醫、大食的李彥升”可知,文化多元。
(3)可以從對外交往、文化交流、社會生活等方面來說明,如對外交往方面,結合所學玄奘西行的知識可知,唐朝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攜帶大量佛經回長安,并主持譯經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對外交往方面,結合所學鑒真東渡的知識可知,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傳播中國文化,體現了隋唐時期對外開放的積極姿態(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
28.題.論述題。(10分)
選擇時間軸中兩個相互聯系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答案】
示例一:
觀點: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對臺灣的管理。(2分)(可選擇:設澎湖巡檢司、設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設臺灣省)
闡述:元朝為了加強中央對東南地區的管理,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加強對臺灣的管理。1683年臺灣歸人清朝的版圖,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東南邊疆。(6分)綜上所述,我國各個時期,都重視對臺灣的管理。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2分)
其他觀點:中國人民具有不屈的抗爭精神。(鄭成功收復臺灣,抗日戰爭勝利收復臺灣)
維護國家統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鄭成功收復臺灣、抗日戰爭勝利收復臺灣、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此題為中考小論文題目,此類題目有嚴格的格式要求,在平時訓練時要做到格式正確、語句通順、邏輯嚴密、無史實錯誤等。
示例——
事件:設澎湖巡檢司、設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設臺灣省(根據題目要求“選擇時間軸中兩個相互聯系的事件”,故而,事件要寫在最前面,且不能少于2個)
觀點: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對臺灣的管理。(觀點要貼合所選事件,觀點不能是疑問句、設問句、反問句,必須是完整的陳述句)
闡述:元朝為了加強中央對東南地區的管理,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加強對臺灣的管理。1683年臺灣歸人清朝的版圖,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東南邊疆。(闡述的部分要緊密圍繞所選的事件進行展開,闡明時間、地點、人物、發生過程、影響、意義等,不能出現任何史實性錯誤,要認真看時間軸,不能把時間抄錯)
結論:綜上所述,我國各個時期,都重視對臺灣的管理,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結論部分不能少,一般以“綜上所述”開頭作為結論部分,小論文題目重在格式和內容,二者缺一不可,平時要加強訓練,中考中才能從容不迫,坦然面對,要注意寫出的內容多多益善)
此外,由于此題是開放題,答案并不唯一,故而,此題還可以有其他觀點,例如:中國人民具有不屈的抗爭精神(選取事件:鄭成功收復臺灣,抗日戰爭勝利收復臺灣);維護國家統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選取事件:鄭成功收復臺灣、抗日戰爭勝利收復臺灣、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定襄县| 垣曲县| 大渡口区| 丘北县| 巫山县| 弥渡县| 县级市| 德惠市| 仁寿县| 屯留县| 全州县| 民勤县| 海南省| 宿松县| 琼海市| 东明县| 淳安县| 蒙城县| 项城市| 宁津县| 安徽省| 都兰县| 福泉市| 明光市| 陇川县| 老河口市| 宜黄县| 乐山市| 武平县| 屯昌县| 霍邱县| 湖北省| 枣庄市| 孙吴县| 木兰县| 讷河市| 昭平县| 洛川县| 沂南县|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