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184018561860184218511864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一個過程(開始于鴉片戰爭,結束于新中國成立)半殖民地:相對于殖民地而言,指一個國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實際上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具體表現為政治上喪失了部分主權;經濟上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文化上“西學東漸”。半封建社會:相對于完全封建而言,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狀態已經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19C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1848年《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誕生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1861年美國內戰俄國農奴制改革開始四次侵華戰爭 主要條約 影響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開始淪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北京條約》 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 程度大大加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 完全淪為工業革命: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工廠代替手工工場19世紀中期,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法等西方列強,為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生產資料,把侵略擴張矛頭指向幅員遼闊的中國。通過發動兩次鴉片戰爭,英、法等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俄國也大肆進行領土擴張,趁機吞并大片中國領土,中國歷史進入近代時期,逐步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與封建統治階級相互勾結,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社會危機。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14年,席卷大半個中國。這是一次規模宏大的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戰爭背景:戰爭根本目的:戰爭影響:(1)(2)引發內憂外患的時代錯位帝國的碰撞與沉迷——第1課 鴉片戰爭(1840-1842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農業文明VS工業文明)禁或馳禁跪與不跪國將不國《1841年1月7日,復仇女神號和其他船只在安臣灣擊毀中國戰船》英國第一艘鐵甲蒸汽戰艦復仇女神號一、禁或馳禁: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英國為何走私鴉片?林則徐為何要禁煙?1.1840年的中國和世界形勢(1)國內: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危機四伏,仍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2)國際:西方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不斷向外殖民擴張,掠奪殖民地。茶葉、生絲呢絨、布匹為什么?中國出超(貿易順差)賺了暢銷滯銷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抵制閉關鎖國正當貿易英國怎么辦?不正當貿易2.鴉片走私(1)根本目的:打開中國市場(2)直接原因:扭轉對華貿易逆差材料二: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馬克思《鴉片貿易史》材料一:嗣后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吏,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黃爵滋《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材料三:如果聽任鴉片流毒,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3)鴉片泛濫對中國的危害①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②嚴重摧殘國人的體質,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馳禁VS嚴禁鴉片合法化+本土種植“以土煙抵洋煙,白銀不外流”重治吸食者+源頭打擊維護清朝統治林則徐(1785-1850)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民族英雄1838年,道光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四洲志》林則徐《海國圖志》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學情析3.虎門銷煙仿人民英雄紀念碑虎門銷煙浮雕(1)時間:1839年6月3日至25日(2)地點:虎門海灘(3)禁煙措施: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販;迫使外商繳出鴉片;虎門銷煙(4)影響: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國際禁煙日6月3日→國際禁毒日6月26日)英國人義律報告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稱中國政府禁煙“乃是陛下政府對于過去搜收一切損失取得補償的最好理由”,也是擴大對華貿易“最有希望的機會”。——《義律致巴麥尊私人機密信件)1840年1月16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議會演說,聲稱中國禁煙使英商蒙受損失,并影響英王尊嚴。4月10日,英國議會通過了對華用兵軍費案和“英商在中國的損失,須達到滿足的賠償”的協議。《1841年1月7日,復仇女神號和其他船只在安臣灣擊毀中國戰船》二、跪與不跪:英國發動侵華戰爭1.時間:1840年6月—1842年8月2.原因(1)直接原因: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2)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馬嘎爾尼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二、跪與不跪:英國發動侵華戰爭3.經過階段 英國 中國第一階段 1840.6-1841初封鎖珠江口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到達天津大沽口道光以“辦理不善”為名,將林則徐革職查辦,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與英軍談判談判中,1841年,攻戰虎門附近的大角、沙角炮臺,非法強占香港島道光帝下詔對英作戰進攻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占領廣州四方炮臺三元里抗英(顯示了中國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關天培血戰虎門三元里人民抗英二、跪與不跪:英國發動侵華戰爭3.經過階段 英國 中國第二階段 1841秋-1842.81841年秋,英軍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寧波定海守將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力戰殉國1842年6月,英軍進犯長江門戶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在吳淞保衛戰中犧牲沿江而上,進攻鎮江守城清軍在副都統海齡的指揮下英勇戰死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陳化成率眾抵抗犧牲各地民眾和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抵抗!二、跪與不跪: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思考:為什么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結束?19C中葉 中國 英國(世界)政 治 君主專制 民主政體經 濟 小農經濟 工業革命思 想 文化專制(程朱理學) 思想解放(啟蒙思想)軍 事 軍備廢弛 船堅炮利外 交 閉關鎖國 殖民擴張綜 合 封建統治,危機四伏 資本主義迅速崛起(1)清朝:①政治: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敗,統治者昏庸愚昧,對內敵視人民,對外妥協投降;②經濟:經濟落后;③軍事:軍事落后,刀、矛、弓箭和舊式的抬槍、火炮抵擋不住英軍新式的步槍和大炮。4.結果:中國戰敗(2)英國:綜合國力強大,完成了工業革命,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力發達,政治制度先進,軍備優良,準備充分。(3)根本: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道光皇帝(1820-1850在位)(大清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馬克思《鴉片貿易史》(1858)三、國將不國:《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1.時間:1842年8月2.性質/地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對英國和中國兩國的臣民和利益有同等的好處。——《泰晤士報》同樣的條約不同的理解(2)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3)賠款:賠款2100萬銀元;(1)通商: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加重人民的負擔領土主權關稅主權與利益最大化3.內容解讀(4)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的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特點:集中在東南沿海逐漸成為侵略基地香港島≠香港,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司地方一區(1860年割占)和新界(1898年租借)組成。值百抽五學習任務:任選一組,分析內容,指出清政府與英國對同一條款的態度有何差異?說明了什么問題?你認為該條款給中國帶來的危害?同樣的條約不同的理解條約 時間 獲取特權中英 《虎門條約》 1843年 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權利中美《望廈條約》 中法《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法國享受英國在華取得各項特權,擴大侵略權益領事裁判權(治外法權):英國人的事兒,只能由英國駐中國的領事去裁判,中國政府不得過問。片面最惠國待遇:中國在將來給于其他國家任何權利時,“亦準英人一體均沾”,而英國不以最惠國待遇對待中國。三、國將不國:《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由于近代意義的民族主義、近代意義的國際觀念尚未產生,中國人民當時還不能完全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國家利益、民族利益、民眾利益,因而也不可能如同我們今天清醒認識到的那樣,立即去反對領事裁判權等侵略權益。戰爭期間,反對帝國主義的軍事侵略是容易看清的。戰爭結束之后,如何反對其經濟侵略和政治壓迫,對當時的人們說來,卻是難以看清的。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不平等條約體系的危害:主權淪喪:領土、關稅、司法社會性質:獨立——半殖民地半封封建社會三、國將不國:《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4.影響中國由一個傳統的、獨立的國家,開始了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進程。……英國、葡萄牙對香港、澳門的霸占,嚴重損害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也極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強霸占中國神圣領土的貪婪欲望。在此后的中國近代史上,中國邊疆危機迭起,大面積領土淪喪,中國的領土完整遭到更大的損害。——摘編自姜濤《中國近代通史》①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②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歷史任務: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英國中國鴉片戰爭(1840—1842年)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打開中國市場虎門銷煙中國戰敗簽訂中英《南京條約》結果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落后就會挨打(資本主義強國)(落后的封建王朝)同樣的遭遇,不同的回應徐繼畬:1848年《紐約時報》稱其為“東方伽利略”《瀛寰志略》林則徐:1839年《各國律例》《四洲志》魏源:1842年“師夷長技以制夷”《海國圖志》和議之后,都門仍復恬嬉,大有雨過忘雷之意……茶坊酒肆之中,亦大書“免談國事”四字。----林則徐《軟塵私議》是書何以作 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國圖志》徐繼畬《瀛寰志略》地球圖(成書于1848年)天子蠻夷戎狄中間地帶王侯化外之地《尚書·禹貢》對天下的認知放下“天朝”的架子,平靜地看待另一種文明。《海國圖志》在清政府幾乎是“無人問津”……更有甚者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不久被列入禁書;《瀛寰志略》一書在作者徐繼畬被罷官后也被查禁。后來,《海國圖志》和《瀛寰志略》浮海東瀛,識貨的日本人為之翻刻,對日本維新思想的發生發展多有幫助,這又是魏、徐兩氏始料未及的。——摘編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錯位”帝國的“相處之道”:如何調和生存與道德?科幻小說《三體》……把民族國家間的文明沖突擴大到了全宇宙,所謂宇宙社會學就是宇宙版的文明的沖突。宇宙就是黑暗森林,每個文明最高的目的就是在殘酷的宇宙叢林社會中生存下去,為了這個目標,可以犧牲一切文化價值和道德原則。——劉復生:《文明論與歷史小說》“在習俗上,清朝與歐洲沒有絲毫相似之處,所以應該尊重它的本來面目,不要試圖把它同化成任何其他事物。”——法國《畫刊》,1858年5月22日在生存與道德的二元抉擇之外,溫情的“尊重”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