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慶市望江三校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和土地改革運動的共同作用是( ?。?br/>A. 消滅了地主階級 B. 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C. 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D. 基本上肅清了國內外反動勢力2.“有了這樣廣泛的代表性,這個代表大會會議所討論和決定的一切,就將完滿地表達全國人民的意志”。與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報》這段評論相關的事件是( ?。?br/>A. “一五”計劃超額完成 B. 一屆全國人大成功召開C. 中共八大開幕 D. 七千人大會召開3.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將“消滅資本家私有制”作為奮斗目標之一,這一目標基本實現的標志是( ?。?br/>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4.1954年的《人民日報》中有這樣的描述:“代表們走進了會場,坐上最高權力機關的席位。他們從車床來,從田地里來……放下犁耙,放下鎬頭,放下筆桿……這在共和國史上還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次?!薄按韨儭钡闹饕蝿帐牵ā 。?br/>A. 爭取和平 B. 發展工業 C. 調整經濟 D. 制定憲法5.下面是九(1)班同學為本期黑板報準備的內容。由此可知,本期黑板報的主題是( )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進喜 啥是丟人?好吃懶做,貪圖享受,才是真正的丟人。——焦裕祿A. 反抗侵略的英雄 B. 艱苦奮斗的楷模 C. 改革開放的先鋒 D. 執政為民的公仆6.“1956-1966年是我國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十年,這十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雖然有較大失誤,但仍取得了巨大成就?!毕旅娴某删涂梢灾С诌@一觀點的是( ?。?br/>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②武漢、包頭鋼鐵基地建成③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④電子、原子能、航天工業從無到有發展起來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7.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經濟極其落后的基礎上,開始大規模工業建設,各行各業掀起勞動建設高潮。1955年,天津制表業的工人們在缺少資金設備、沒有圖紙資料的情況下,奮戰數月,研制出第一塊國產手表,用智慧的雙手結束了“中國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歷史。由此可以看到當時( )A. 國家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 B. 國民經濟調整恢復的成果C. 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 D. 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8.某學者將新中國成立后的農村發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見表)。其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br/>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時間 1949-1958年 1959-1961年 1962-1966年 1967-1977年 1978-1984年特征 蓬勃發展 衰敗倒退 農業恢復 停滯徘徊 黃金時期A. 政策性質 B. 政策效果 C. 人心向背 D. 政策范圍9.口號是一種文化符號,傳達出不同的歷史內涵。解讀下述新中國成立以來流行口號的變化,其體現了我國( ?。?br/>時間 口號20世紀50年代末 “趕英超美”“大躍進萬歲”20世紀60年代 “階級斗爭,一抓就靈”“抓革命,促生產”20世紀80年代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0世紀90年代 “依法治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1世紀以來 “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 主流思想深受國際環境影響 B. 黨和國家工作重心歷經多次變化C. 改革開放在曲折中不斷前進 D. 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成熟10.1984年一、二月間,鄧小平在視察了深圳等地后說:“除現在的特區之外,可以考慮再開放……這些地方不叫特區,但可以實行特區的某些政策?!备鶕囆∑降慕ㄗh,同年5月,國家決定( ?。?br/>A. 把長江三角洲等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B. 把海南島劃為經濟特區C. 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等14個沿海城市D. 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1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用新發展理念為“十三五”謀篇布局?!靶掳l展理念”具體指的是( ?。?br/>A.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綠色 B.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C.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開放 D.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創新12.同學們擬定收集如表內容做一期黑板報。據此判斷,他們的關注點是( )(1)建國70周年大閱兵(2)遼寧艦、山東艦航母(3)殲-20戰機升空(4)地空導彈實彈發射A. 一國兩制、港澳回歸 B. 科技強軍、鋼鐵長城C. 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D. 社會生活、日新月異13.2022年5月2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決定任命李家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將于2022年7月1日就職。這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 )A. 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 B. 實行特殊的政治制度C. 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力 D.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14.海峽兩岸交往不斷地深入。如圖所示信息在海峽兩岸關系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是( ?。?br/>A. 打破兩岸近四十年隔絕狀態B. 直接推動兩岸“三通”實現C. 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一頁D. 國共兩黨領導人的首次會晤15.在今天“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靶滤拇蟀l明”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br/>A. 交往意識變化 B. 消費觀念改變 C. 生活方式變遷 D. 經濟水平提高二、辨析改錯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8分。16.(1)“黨的好干部”王進喜領導蘭考縣人民在脫貧致富道路上奮斗不息。判斷: ______改正: ______(2)一五期間,黨領導全國人民重點發展輕工業,為國家工業化奠定基礎。判斷: ______改正: ______(3)在建黨100周年也就是2021年,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判斷: ______改正: ______(4)1995年,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的八項主張。判斷: ______改正: ______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第17題8分,第18題12分,共20分)17.(8分)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花之艷共發展】材料一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歌曲《愛我中華》(1) 我國56個民族親如一家共同發展最主要得益于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哪一制度?這一制度的實施具有怎樣的意義? (3分)【歸之切喜相聚】材料二(2) 材料二反映了在祖國統一大業上哪兩件喜事?它們是哪一偉大構想的實現?這兩件喜事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具有怎樣的意義? (3分)【盼臺灣促統一】材料三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臺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摘選中共二十大報告(3) 材料三中“九二共識”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在臺灣統一的道路上有利的因素有哪些?(2分)18.(12分)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黨中央作出了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1956年,國務院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把核技術與航天技術、噴氣技術等列在57個重點項目的前列。全國20個大合力。沒有專業省、市、自治區,26個部委,90個工廠、研究所和高校全部配合或參與了這一工作,形成了全國一盤棋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沒有專業人員,科技工作者就進行突擊培訓、以老帶新;沒有圖紙,就自己動手繪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正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立足點。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感是“兩彈一星”科研隊伍最堅強、最持久的精神支柱。(1) 【家國情懷】依據材料一,概括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原因。 (4分)材料二:“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使我國國防尖端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打破了少數國家的核壟斷、核訛詐,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原子彈和氫彈研制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原子物理、基本粒子等理論自然科學的研究。在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時期,我國獲得了總體上和平安定的發展環境,沒有“兩彈一星”的成功是很難想象的。(2) 結合材料二,分析“兩彈一星”成功研制的意義。 (4分)材料三:中國航天大事記(部分)時間 事件1992年9月 中央決策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1999年11月 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2003年10月 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在太空繞地球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鐘2005年10月 神舟六號航天員突破和掌握了載人飛船“多人多天”在軌飛行關鍵技術2008年9月 神舟七號航天員成功完成出艙任務,突破和掌握了空間出艙活動技術2021年6月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2022年12月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向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移交中國空間站的鑰匙,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模式2023年5月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3) 【時空觀念】依據材料三,說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表現。 (4分)(4) 綜上所述,你對科技發展與國家強盛的關系有何認識? (4分)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紅歌”自誕生之初就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成為群眾歌詠的經典。閱讀表格,完成下列探究。序號 創作時間 歌名 簡介A 1950年 《歌唱祖國》 創作于新中國成立一周年,贊美共和國誕生的壯美長卷。B 1950年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征詞。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國家主權與保衛和平的決心。C 1957年 《社會主義好》 歌唱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鼓舞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熱情。D 1963年 《學習雷鋒好榜樣》 號召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的共產主義精神品質。E 1982年 《我的中國心》 創作于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開始會談之際,F 1992年 《春天的故事》 歌頌改革開放的成就,表達全國人民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感激。(1) 對上述“紅歌”進行歸類(填序號):譜寫人民不屈不撓反侵略斗爭的有 ______ ;弘揚社會主義創業精神的有 ______ ;歡慶祖國步入社會主義道路的有 ______ ;歌頌祖國對外開放壯麗篇章的有 ______ 。(4分)(2) 從表格中任選二首不同時期的“紅歌”,結合所學知識,從歌曲創作的背景或反映的時代主題等角度,闡釋他們被群眾廣泛傳唱的理由。(要求: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表達通順)(8分)安慶市望江三校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5 BBCDB 6---10DCBDC 11---15BBDCD二、辨析改錯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8分。16.(1)×,王進喜改為焦裕祿(2)×,“輕工業”改為“重工業”(3)√,√(4)×,胡錦濤改為江澤民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第17題8分,第18題12分,共20分)17.(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3分)(2)香港、澳門的回歸;“一國兩制”;香港、澳門的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上邁出了重要一步。(3分)(3)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祖國最終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祖國大陸實力的增強;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成功范例等。(2分)18.(1)原因:黨中央戰略決策的指引;國務院制定具體規劃落實;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科技工作者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國家利益至上的精神動力支撐。(3分)(2)意義:促進了國防尖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少數國家的核壟斷、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推動了理論自然科學的研究;使我國獲得了總體上和平安定的發展環境。(3分)(3)表現:從決策立項到成果卓著;從無人飛船到載人飛船;從一人一天在軌飛行到多人多天在軌飛行;從艙內活動到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從載人飛船到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從在空間站短期駐留到長期駐留;從空間站長期駐留發展到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3分)(4)認識:科技發展推動國家強盛;國家強盛需重視科技發展。(3分)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1)譜寫人民不屈不撓反侵略斗爭的有B;弘揚社會主義創業精神的有D;歡慶祖國步入社會主義道路的有C;歌頌祖國對外開放壯麗篇章的有F。(4分)(2)A《歌唱祖國》,被群眾廣泛傳唱的理由,是因為歌曲表現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在繼承聶耳、冼星海革命群眾歌曲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新時代的新風格歌曲,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藝術性的祖國頌歌。幾十年來,這首歌傳遍了祖國大地,已成為獨立自由的新中國的象征。B《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被群眾廣泛傳唱的理由,是因為這首歌寫出了當年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打敗侵略者的堅定信念,寫出了英勇的志愿軍戰士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家國情懷,寫出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軍人保衛國家安全的堅強決心,寫出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崇高信仰!C《社會主義好》,被群眾廣泛傳唱的理由,是因為這首歌展現著新中國建設者們崇高、純潔的信念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而他們正是伴隨這嘹亮歌聲艱苦創業,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如今,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舉世公認,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D《學習雷鋒好榜樣》,被群眾廣泛傳唱的理由,是因為這首歌是為歌頌雷鋒、弘揚雷鋒精神而創作的,曲調簡潔明快、鏗鏘有力,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唱雷鋒,學雷鋒,神州大地上,高揚的雷鋒精神始終熠熠生輝,已成為我們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E《我的中國心》,被群眾廣泛傳唱的理由,是因為這首歌,創作于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開始會談之際,同時也成為了香港回歸的象征,意味著中國的復興,表達了中國人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自豪和自信。歌曲的背景和時代背景的融合,使《我的中國心》成為了中國人驕傲和自信的代表之一。不僅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種民族精神的表達和推動。歌曲中的愛國情懷和自信,激發了中國人對于民族復興的夢想和信仰。F《春天的故事》,被群眾廣泛傳唱的理由,是因為這首歌,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寫出了人民對改革開放的擁護和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聲。該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記下了深圳乃至整個中國的變化。雖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卻有史詩般的氣勢,雖然氣勢恢弘,它卻又十分親切,使人如沐春風。(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