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統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甘將熱血沃中華學習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五四運動的背景、爆發、擴大和結果,理解五四運動的意義,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2.唯物史觀、史料實證:運用史料分析五四運動的口號和性質,認識到五四運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3.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通過學習,感悟五四精神,深刻體會“五四精神”的內涵,樹立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弱國無外交——五四運動的背景1背景:國內軍閥割據混戰造成的一些后果 農戶 1914~1918 減少1500多萬戶耕地 1914~1918 減少2600多萬畝荒地 1914~1918 增加4900多萬畝陸軍 1914~1919 增加92萬人軍費 1916~1918 增加5000多萬元政治: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弱國無外交——五四運動的背景1經濟: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工人階級逐漸壯大弱國無外交——五四運動的背景1思想文化: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弱國無外交——五四運動的背景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中國加入協約國,派出十幾萬勞工到歐洲戰場。背景:國際弱國無外交——五四運動的背景11918年,德國投降,一戰結束。協約國取得了勝利。巴黎和會現場1919年1月—6月,戰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政府也派代表參加了會議。弱國無外交——五四運動的背景1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陸征祥(中)、顧維鈞(右上)、王正廷(左上)、施肇基(右下)、魏宸組(左下)結果: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中國代表提出正當要求:① 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② 廢除“二十一條”③ 收回青島主權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弱國無外交——五四運動的背景1(4)中國的社會性質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很弱;(2)北洋軍閥政府對內獨裁,對外依靠帝國主義;(3)帝國主義列強在華仍有許多特權;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國家主權被侵犯的命運?青年有熱血——五四運動的爆發2我看到了 時 間地 點參與者我聽到了 口 號 要 求我感受到 情 緒讀教材,看視頻,提信息1919年5月4日北京 天安門前3000多名學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愛國、憤怒……①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③ 廢除二十一條④ 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帝國主義——反帝北洋軍閥——反封建②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青年有熱血——五四運動的爆發2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了30多名愛國學生。第二天,北京學生舉行總罷課。愛國何罪 __________國民有擔當——五四運動的擴大3陳獨秀散發傳單時被捕入獄北京學生的愛國斗爭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廣泛擁護。中國人民正義抗爭。陳獨秀親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日本帝國主義集結軍艦,威脅北洋政府6月3日,北京學生再次走上街頭,遭到軍警鎮壓,先后800多名學生被捕。國民有擔當——五四運動的擴大3國民有擔當——五四運動的擴大3北京上海商人罷市乞丐罷討軍人支持工人罷工主力全民族學 生工 人北 京上 海國民有擔當——五四運動的擴大3不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①釋放學生②罷免三人③拒絕簽字民族有希望——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4第一階段(爆發) 第二階段(擴大)開始時間中心地點主力軍斗爭口號 斗爭方式結果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集會、游行、罷課工人階級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上海大批學生被捕取得初步勝利1919年6月3日五四運動前期與后期對比表五四運動性質: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民族有希望——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4材料一:五四運動樹立了一座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豐碑...進步,首先是反對阻礙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沒落的東西,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胡錦濤講話材料二:經過五四運動,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是在思想和干部上準備了1921年黨的成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材料三:五四運動的爆發,猶如一束閃電,一聲驚雷,震撼了偌大的中華古國,使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常培軍《中國史話》小組合作探究: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準備。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的進步性,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民族有希望——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41840年鴉片戰爭五四運動1919年新中國成立1949年中國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有希望——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4項目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間 1840-1919年 1919-1949年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 馬克思主義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革命方向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革命性質 不徹底的反帝反封建 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新”認識:1.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 不能救中國。2.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3.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作為青少年的 我們要繼承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那種追求民主、科學、進步的精神。努力學習,勇擔責任,服務并報效社會。民族有希望——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4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該如何弘揚五四精神?本 課 小 結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五四精神課 后 拓 展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今天,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青年應從現在、從自身做起,爭做新時代青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