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啟用前??谑?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考試形式:開卷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1.中國人民砸碎了舊世界的鎖鏈,站起來做了新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蒙受的百年屈辱為之一洗。這一歷史現象發生于A.中共七大召開(代表建言獻策,共繪發展新畫卷;人民當家作主,同譜復興大樂章。)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渡江戰役結束D.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2.右側對聯稱贊的政治制度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協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一國兩制”3.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王崇倫發明了“萬能工具胎”;天津電信局話務員郭秀云創造的新操作法可為國家節省3873萬元長途電話線路基本建設資金。這反映了“一五”計劃A.調整了我國工業建設的布局 B.建立了完整工業體系C.激發了勞動人民的創造熱情 D.促進了國民經濟恢復(《十七條協議》簽訂后毛主席接見西藏代表團西藏軍區成立大會)4.照片見證歷史。右側照片可以佐證A.西藏的和平解放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人民公社化運動D.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5.在推進農業合作化的進程中,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強調:合作社生產經營要穩步推進,避免粗暴和強迫命令,實現由小到大、由點到面、由低級到高級的有序發展。這折射出當時中國A.聯產承包得到農民支持 B.市場經濟占主導地位C.社會主義改造的復雜性 D.思想解放運動的開展6.教育部數據顯示,恢復高考40多年來,我國普通本??普猩鷶道塾?.4億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1977年的2.6%增長到2023年的60.2%。這說明恢復高考制度A.意味著撥亂反正的完成 B.宣告了改革開放的開始C.標志著義務教育的普及 D.為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我能幫助人民克服困難,是最幸福的?!?——某解放軍戰士7.右側圖文介紹的“某解放軍戰士”是A.雷鋒B.邱少云C.黃繼光D.王進喜8.1983年,中央決定在重慶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重慶天府可樂飲料工業公司抓住機遇,經過擴大重新組建,逐漸成為中國飲料行業最大的聯合體。這表明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C.市場在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 D.經濟體制改革激發企業活力9.鄧小平在會見南斯拉夫客人時曾說:“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島經濟特區……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焙D辖ㄊ∞k特區是在A.1987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10.右圖是某同學整理的歷史學習資料。據此可知他復習的內容最有可能是A.社會主義總路線的提出B.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11.“12億人口有了明確的方向、道路和方法,市場經濟是方法手段,不是確定社會性質,我們沒有辜負這些年,做了應該做的事……”與材料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中共八大 B.十一屆三中全會 C.南方談話 D.中共十二大12.2022年,國家文物局聯合內地和香港相關部門策劃了不同角度的文物展覽活動,講述中華文明以及內地與香港民眾共同的家國情懷故事。這一舉措A.利于增強香港民眾國家認同感 B.改善了香港的市場環境C.擴大了香港與內地的經貿聯系 D.推動了香港的經濟騰飛13.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家級非遺中的少數民族項目比例已達45%以上。這一現象主要由于我國A.少數民族非遺項目數量龐大 B.重視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C.尊重民族地區宗教信仰自由 D.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優越14.下列內容是某歷史公眾號推送的學習資源包。由此可知,該期的主題是照片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人物資料 黃旭華、劉華清、程開甲書籍 《新時代中國強軍夢: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歌曲 《強軍戰歌》A.新中國的國防建設 B.新聞出版業的發展C.現代社會生活變遷 D.近代的科技與文化15.一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若要研究援藏干部孔繁森的工作事跡,以下可作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A.某同學的課堂記錄B.電影《孔繁森》C.連環畫《人民公仆——孔繁森》D.孔繁森遺留的工作筆記16.對右圖中美貿易額持續增長解釋合理的是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推廣B.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并建交C.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D.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17.1955年,周恩來在印度尼西亞參加某次會議時,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這次會議是A.遵義會議 B.八七會議 C.萬隆會議 D.日內瓦會議18.“雙百”方針提出后,許多作家、藝術家采用多樣化的體裁與表現手法,生動描繪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風貌。下列作品屬于該時期的是(①長篇小說《紅巖》②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④電影《英雄兒女》③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于2025年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舉辦,共有71個國家和地區的1767家企業,攜4209個消費品牌參展。通過消博會,全球企業進入中國,中國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平臺。消博會的舉辦主要體現了我國A.擴大國內需求 B.優化出口結構 C.深化對內改革 D.堅持對外開放(1955年武漢長江大橋通車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20.下列三幅圖呈現了我國交通領域的巨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共同作用是A.實現軍備更新換代B.改善民生福祉C.促進了西部大開發D.健全工業體系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1題12分,22題14分,23題14分,共40分)21.青年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青年建設祖國】材料一 朋友們,我們應當負擔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前巨大的人民的任務!……“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摘編自華羅庚《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1950年)(1)根據材料一,概括華羅庚主張留美學生回國的原因。(3分)【青年報效祖國】(王大元訪談錄(節選)常德剛解放,15歲的我就參加了工作……中共常德地委決定選擇太浮山區作為試點區,試點從1950年10月開始,至1951年2月底結束……我們進到村里的第一步就是住到“根子”家里去……“根子”就是舊社會最受壓迫,苦大仇深又一貧如洗的貧雇農。) (葛仲模的日記(節選)(19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這是入朝以后的第一頁日記……這里的空戰很多,時常有敵機從頭上掠過掃機槍或丟炸彈,因之我要特別注意這些事項。(1952年11月6日))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指出兩位青年分別在哪一歷史事件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2分)兩個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青年肩負未來】材料三 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展望未來……中國青年還應行動起來,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青春之筆書寫波瀾壯闊的改革答卷。——摘自《改革引領青年改革為了青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青年發展系列談之一》(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青年應如何擔負時代使命。(3分)22.人間煙火映山河,盛世宏圖展新篇。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圍繞“新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展開多視角研究性學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舌尖上的中國】材料一 新中國剛成立時,由于長期的戰爭破壞和自然災害影響,物質供應十分緊張,飲食結構比較單一。米面糧油憑票供應,每家每戶的糧油票都是按人數定量發放。20世紀50年代起流通的糧票、肉票等各類票證是幾代人最深刻的記憶。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水平從溫飽走向小康,人們開始由吃飽肚轉為追求吃得香。各種餐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對于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更要吃得多樣。水果蔬菜的需求增加,百姓餐桌上的花樣也多了起來。近年來,中國公眾的飲食消費習慣再次發生轉型,健康綠色觀念深入人心。——摘編自《1949-2024:75年中國飲食簡史》(1)根據材料一,概述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飲食發生的變化。(4分)【鏡頭里的中國】(大國重器④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③我國成功仿制的第一批噴氣式殲擊機殲-5) (大國外交)材料二(①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時,重申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②五星紅旗首次飄揚在聯合國大廈前)(2)請將以上四張照片按出現時間的順序進行排序。(只寫序號即可,2分)并從中任選一組,自定角度,講述鏡頭下中國社會發生的巨變。(6分)(3)結合所學知識,參照示例,請你再提供一個研究視角(示例除外)。(2分)示例:交通運輸的發展。(主題:▲姓名:①事跡簡介: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后赴美留學,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回國。在艱難的環境下,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姓名:錢學森事跡簡介:②姓名:袁隆平事跡簡介:20世紀70年代,袁隆平經過多年反復試驗,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我國將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袁隆平。姓名:屠呦呦事跡簡介:領導科研團隊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23.某校開展了科技節活動并制作了相關展板,邀請你全程參與,完成下列任務。(14分)(1)請你將展板內容補充完整。(8分)(2)寫出上述人物身上所體現出的共同時代精神。(2分)(3)任選展板中的一個人物,簡述其取得科技成就的歷史意義。(4分)??谑?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1-5 BCCAC 6-10 DADBC 11-15 CABAD 16-20 BCDD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1題12分,22題14分,23題14分,共40分)21.(12分)原因:①響應國家急需人才的號召;②報效國家與民族(或愛國情懷與民族責任感);③追求真理和科學理想;④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等。(1點1分,共3分)事件:抗美援朝;土地改革。(2分)共同作用:鞏固了新生政權;強化了國家凝聚力;為新中國工業化建設創造條件等。(1點2分,共4分)志存高遠,熱愛祖國;勤奮學習和錘煉身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敢于擔當、勇于奮斗,努力做新時代具有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建設者等。(1點1分,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22.(14分)(1)變化: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短缺、飲食結構單一、食品定量供應、不能滿足溫飽,到改革開放后,糧食供應充足、可供選擇的飲食多樣化、追求健康飲食。(或從追求吃飽轉向吃好和多樣再轉向健康綠色的飲食習慣。)(4分)(2)順序:①③②④。(2分)[示例一]選擇照片:大國外交;(1分)角度:大國外交展現了我國國際地位的巨變。(1分)講述: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重申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7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世界舞臺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言之有理即可,4分)[示例二]選擇照片:大國重器;(1分)角度:大國重器體現了我國科研水平的提高。(1分)講述:1956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表明我國在武器研發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突破。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它是我國第一艘自主改造的航空母艦,不僅增強了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同時顯示了中國在軍事技術和國防能力方面的持續發展和進步。(言之有理即可,4分)(3)研究視角:服飾的變遷;住房條件改善;電信行業的發展;支付方式的變化;科技的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1點2分)23.(14分)(1)主題:[示例]聚焦科技人物,見證科技發展;認識科技先驅,感悟時代精神等。(2分)①鄧稼先;(2分)②[示例]早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后赴美國留學并獲得博士學位。1955年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運載火箭、導彈、衛星的研制和試驗工作,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4分)(2)時代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等。(1點1分,滿分2分)(3)[示例]選擇袁隆平。(1分)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同時保障了我國糧食安全,更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有重要貢獻。(3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