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卷九年級化學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S-32; Mg-24; Al-27; Fe-56; Zn-65。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1.詩詞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下列著名詩句中一定隱含有化學變化的是( )A.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B.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2.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離不開無機非金屬材料。下列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 )A.陶瓷 B.塑料 C.不銹鋼 D.有機玻璃3.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救援過程中,醫護人員向受傷人群輸送營養液。該營養液中主要供能物質是( )A.水 B.葡萄糖 C.維生素 D.生理鹽水4.實驗的觀察和記錄是科學探究的必須步驟。下列對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B.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放大量熱,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C.稀鹽酸除鐵銹時,鐵銹逐漸溶解,生成氯化鐵和水D.將純銅片和黃銅(銅鋅合金)片互相刻劃,純銅片上出現劃痕5.物質是由不同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A.鈉 B.氯化鈉 C.金剛石 D.五氧化二磷6.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完成實驗的基本保障。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的是( )7.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不斷循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利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所有的雜質C.水蒸發和水電解都可說明水由氫、氧元素組成D.電解水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8.某同學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計算需稱量氫氧化鈉的質量為5g B.稱量的氫氧化鈉固體部分潮解C.量取所需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 D.轉移配制好的溶液時,有少量溶液滴灑9.右圖是鎂元素的部分信息及鎂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B.鎂原子在反應中易失電子形成 Mg -C.鎂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24.31%D.鎂原子的結構屬于相對穩定結構10.化學肥料對糧食增產起著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 )A.尿素 B.氯化銨 C.硝酸鉀 D.磷酸鈣11.模型認知是建立宏觀與微觀聯系的思維方法。右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化學反應后氫原子個數變少了B.該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置換反應C.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3 D.參加反應甲、乙的質量比為17:3212.實驗中學操場新建設的塑膠跑道采用了一種新型環保材料,其化學式為(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相對分子質量為250 B.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8C.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由碳、氫、氧、氮四種原子構成13.下列應用和相應的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正確的是( )A.用金屬汞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B.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C.用稀硫酸除鐵銹:D.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中的二氧化硫:14.現有鎂、鋁、鋅三種金屬的混合物3.4g,將該混合物加入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應后共生成氫氣0.2g,則生成硫酸鎂、硫酸鋁和硫酸鋅三種物質的總質量為( )A.10.8g B.12.0g C.12. 6g D.13.0g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氧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約為 %;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該方法屬于 變化(填“化學”或“物理”);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16.能源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目前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 、天然氣等,天然氣主要成分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氫氣是一種理想能源,某種儲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則X 的名稱為 。17.化學興趣小組利用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中和反應(圖1),并用傳感器測得溶液的pH 和導電率變化如圖2、圖3所示。(1)實驗前燒杯中盛放的溶液為 。(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圖2中B點時溶液中18.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立的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該技術中生成 Na CO 的同時得到副產品 NH Cl。Na CO 和NH 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1)t ℃時,Na CO 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只寫計算式)。(2)將 Na CO 和 NH Cl的飽和溶液分別從t ℃升溫到t ℃,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Na CO NH C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目前部分居民所用石油液化氣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 H )。在密閉容器中盛有丁烷和氧氣的混合氣體12.5g,點燃使其充分反應,生成CO、CO 和4.5g H O,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 g;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0. A~F是初中常見的六種物質,其中A ~E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已知B屬于酸,D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E是地殼中含量第二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A與D 反應時產生兩種不同顏色的沉淀,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兩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反應一步生成,部分物質及反應條件已略)。(1)圖中共發生 個復分解反應。(2)C、F的物質類別相同,均為 (填“單質”“氧化物”“酸”“堿”或“鹽”)。(3)反應“A+D”的方程式為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2分)請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1)向塑料袋中滴入少量酒精,排出空氣并密封后放入熱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2)蔗糖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22.(2分)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方法。如圖是探究燃燒的影響因素的實驗,觀察到:實驗①木炭塊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熱;實驗②木炭塊發紅放熱;實驗③木炭粉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熱。(1)對比①、②的實驗現象可知影響燃燒現象的因素之一是什么 (2)對比②、③的實驗現象可知影響燃燒現象的因素之一是什么 23.(3分)化學興趣小組進行跨學科實踐活動,設計了水草缸的二氧化碳自動補給裝置。(1)寫出裝置A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氣量調節閥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以及氣體的流量,請簡述反應停止的原理。(3)為確保二氧化碳能充分溶入水中,促進水草更好地生長,最好將導管口伸入魚缸 的位置(填“①”“②”或“③”)。24.(3分)煤主要含有碳元素,還有少量硫、氮、氧等元素。利用煤制備乙醇的過程如下圖。(1)“氣化”前將煤磨成粉末狀的目的是什么 (2)“凈化”的目的是除去 等氣體雜質。(3)寫出煤、氫氣、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乙醇和水的化學方程式。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1)生活中有很多金屬制品,如銅制品、鐵制品、鋁制品等。①金屬銅能拉成細絲并制成導線,主要利用了銅的 性和導電性。②長期放置于空氣中的鐵制品容易生銹,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鐵生銹的是 。a.刷油漆 b.保持干燥 c.制成不銹鋼 d.保留鐵銹不除去③合理利用鐵的生銹也能服務于生活。如在月餅包裝中加入鐵粉包作為雙吸劑可防止月餅變質。雙吸劑主要吸收月餅包裝中的 這兩種物質。④鋁比鐵的化學性質活潑,但鋁比鐵有更好的抗腐蝕性能,原因是什么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下圖是同學們在實驗室模擬煉鐵并檢驗該反應氣體生成物的裝置。①寫出 A 處玻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寫出該實驗中驗證氣體生成物的現象。(3)向含有 和 AgNO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的顏色為無色,請分析過濾所得固體的成分。(4)鋁與四氧化三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會生成氧化鋁和熔融狀態的鐵,野外作業時常用此反應來焊接鋼軌。請計算:若焊接某處鋼軌要用11.2kg的鐵,則需要鋁粉的質量是多少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答出其他合理答案,請參照評分標準給分。2.沒有特別要求寫化學式或名稱的,寫名稱或化學式均給分。3.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化學式錯不得分,若化學式正確其他錯誤均扣0.5分且最多扣0.5分。一、選擇題1~5:CABDB6~10:BDCAC 11~14:CDAD二、填空題15.21 物理 016.石油 二氧化碳(寫( 不得分)17.(1)NaOH(或氫氧化鈉)溶液 ( ) (3)2:1(或 (2)小于20.(1)4 (2)氧化物 ,三、簡答題21.(1)溫度升高,分子間隔變大(合理即可,下同)(1分) (2)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劇(1分)22.(1)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1分) (2)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1分)(1分)(2)關閉氣量調節閥,裝置A 內氣體增多,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回長頸漏斗中,使固液分離,反應停止(1分) (3)③(1分)24.(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1分) ( (1分) (3)2C+ (1分)四、綜合應用題25.(1)①延展(1分) ②d(1分) ③氧氣和水蒸氣(1分) ( (1分) (1分) 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1分)(3)一定有銀、銅,可能有鋅(1分)(4)設需要鋁粉的質量為x(1分)216 504x 11.2kg(1分)(1分) 答:需要鋁粉4.8k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 化學試題.docx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 化學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