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階段性檢測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齋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一、選擇思:本題共16小短,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學家在甘肅大地灣遺址第四文化層(距今20000至13000年)發現了38萬粒炭化黍粒。電子顯微鏡顯示,這些黍粒的稃殼進化程度比烏克蘭草原同期作物高出20%。由此可知,大地灣先民A是亞歌文明的傳播者B.已拳握人工選育技術C,普浪過著定居的生活D.完成了經濟形態轉型2,舉賢良是漢代選拔官員的重要形式,一般以“賢良方正”和“直言極諫”為察舉名目,往往附加另外的條件,如“明于古今王事之體”“文學士”“能指朕過失者”等。這表明漢代選官A強調德才兼備B.由地方政府掌控C.側重儒家經義D.實現了公平公正3.唐初的清凈無為學派如成玄英、王玄覽、司馬承禎等人,其學說皆援佛人道,輕棟丹符篆,重消修養神。甚至佛散的部分散義,都逐漸被道教不同程度地吸收了。這反映了A佛教成為主流思想B.佛散實現本土化C.三教合流局面形成D.佛道融合的趨勢【高二歷史第1頁(共6頁)】4,圖1為中國某一朝代的行政結構示意圖。據此判斷,該朝代最有可能是運行圖例集章中書省札付上行文密院物史臺中書省院、寺、監行省(戰度立生貼司)田1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表1所示為清代前中期的戶籍政策(部分)。由此可見,這一時期表1時間戶籍政策各地方政府向中央主報帶有的旅戶的人丁、丁根、田賦等內客的《偏預治年間(1644一1661年)中貴》康照二十五年(1686年)將戶精編中期限定為一年歲底造報米瓶五十一年(1712年)戶精效為“五歲一姑中”花隆五華(1740年)各地上報的“民數”大致包括人口數量、性別等數據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以“五年精中,不過沿兼虛式,無種實玫”為由“停城中造哥”A人口流動逐漸減少B.戶籍管理日漸松弛C.中央集權統治式微D.基層治理能力下降6.據統計,1876一1898年,從汕頭運往東南亞各地的華工,一共有1512020人。除了部分去往曼谷、西貢等地的華僑,大多數是汕頭去往新加坡、爪哇、檳榔嶼或蘇門答臘的華工。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源是A戰亂動蕩的國內局勢B.種植園經濟的發展C.西方殖民擴張的深化D,海外移民的合法化7.《庚子紀事》中說:“(義和團)又哄傳各家不準存留外國洋貨,無論巨細,一概砸拋,如有違抗存留,一經搜出,將房燒毀,將人殺斃,與二毛子(指信奉基督教的教民)一樣治罪。”這表明,義和團運動A具有盲目排外傾向B.助推民族工業發展C.導致階級矛盾澈化D.促使廣大民眾覺醒8.1933年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陜省工農銀行成立,號召“集中農民手里的零碎經濟聚成集團經濟,變鄉村睡著的經濟為活動生利的經濟”。工農銀行成立一年后,“有許多群眾把白己【高二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