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 考點清單解讀● 重難題型突破● 易錯易混分析● 回歸教材·素養進階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考點一 長度的測量1. 長度單位基本單位 米(m)常用單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單位換算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2. 常用測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等。3. 刻度尺的使用會認①“0”刻度線。②分度值(1 mm):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③單位(厘米)。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續表會認 ④量程(0~10 cm):如果被測物體長度超過量程,可重復使用刻度尺或換用其他大量程的測量工具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續表會放 ①刻度尺的“0”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選用其他清晰整數刻度線作為測量起點)。②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緊靠被測物體,放正尺的位置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續表會看 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如圖丁所示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續表會讀 根據刻度尺的分度值讀出準確數值,并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圖戊所示會記 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出數字和單位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4. 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方法 要點 示例累積法 對于無法直接測量的微小量,可以把數個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結果除以測量個數,就得到這個微小量的長度 測量金屬絲的直徑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續表化曲為 直法 用棉線與曲線完全重合,做好兩端的標記,然后輕輕地把棉線拉直,用刻度尺測量出棉線長度,就是曲線的長度 測量地圖上鐵路干線或河流的長度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續表組合法 (平移法) 借助其他測量工具,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換為可用刻度尺測量的長度 測量球或硬幣的直徑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續表滾輪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上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被測線的長度等于圈數乘以滾輪的周長 測量跑道的長度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典例 1 小東測量出身份證的長度為 85.6,但漏寫單位,這個單位是( )A. mm B. cmC. dm D. m對點典例剖析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題思路][答案] A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典例 2 如圖所示,下列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正確的是( )A 刻度尺的“0”刻度線未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 錯誤B 視線未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錯誤C “0”刻度線與被測物體一端對齊,有刻度線的一面緊貼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與尺面垂直 正確D 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側未緊貼被測物體 錯誤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題思路][答案] C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典例 3 如圖所示,長方形鐵皮的長度是 ( )A. 8.3 cm B. 2.88 cmC. 2.80 cm D. 2.08 cm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題思路][答案] C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典例 4 某同學用滾動鐵環的方法來測學校花壇的周長,他測得鐵環的直徑為 D,鐵環繞花壇一周滾動的圈數為 N,則計算花壇周長 L 的公式為 L=_________。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題思路][答案] πDN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考點二 誤 差誤差 (1)產生原因:儀器精密度不夠;實驗方法不完善;估讀時的偏差;環境對儀器的影響。(2)不可避免錯誤 (1)產生原因:使用工具的方法不正確,或者讀數時粗心。(2)可以避免1. 任何測量都存在誤差。2. 誤差與錯誤的區別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3. 減小誤差的方法:①多次測量取平均值;②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③改進測量方法。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典例 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誤差就是錯誤B. 誤差是可以避免的C. 錯誤只能減小,不能避免D.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對點典例剖析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題思路][答案] D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考點三 時間的測量基本單位 秒(s)常用單位 小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單位換算1. 時間的單位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2. 測量工具:在古代,人們用圭表、日晷、沙漏等計時儀器來測量時間。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通常使用鐘、表來測量時間。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一觀 觀察弄清大表盤和小表盤每大格和每小格表示的時間二調 按下歸零按鈕(按鈕 B),進行調節三按 按動秒表控制按鈕(按鈕 A)開始計時四停 再次按動秒表控制按鈕(按鈕 A)停止計時五記錄 記錄秒表數據3. 機械秒表的使用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圖示續表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典例 6 如圖所示,秒表的示數為 _____ s。對點典例剖析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題思路][答案] 398.5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題型 長度和時間的估測例 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下列物理量符合實際的是 ( )A. 一般情況下,教室內空間高度約為 1.5 mB. 中學生做一套眼保健操的時間約為 5 minC. 一眨眼的時間約為 2 sD. 聞名世界的樂山大佛通高達到 71 km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析]一般情況下,教室內空間高度約為 3 m,故 A 項不符合實際;中學生做一套眼保健操的時間約為 5 min,故 B 項符合實際;一眨眼的時間約為 0.3 s,故 C 項不符合實際;聞名世界的樂山大佛通高達到 71 m,故 D 項不符合實際。[答案] B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變式衍生 根據你的生活經驗,比賽用網球的直徑接近( )A. 6 dm B. 6 mmC. 6 cm D. 6 kmC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題通法 估測長度和時間時,注意以下兩點:①將不熟悉的單位換算成熟悉的單位;②記住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和做常見事情所用的時間,以此為標準對研究對象進行判斷。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數據的處理例 小明使用同一刻度尺測量同一塊橡皮的長度,四次測量的結果分別為 3.35 cm、3.36 cm、3.86 cm、3.34 cm,則該橡皮的長度是 ( )A. 3.4775 cmB. 3.36 cmC. 3.35 cmD. 3.4625 cm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解析]由四次測量結果可以看出其中的 3.86 cm 屬于測量錯誤,不是誤差,應去掉,則橡皮的長度為 =3.35 cm,故 C 項正確,A、B、D 項錯誤。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答案] C[易錯] A[錯因] 數據處理時沒有將錯誤數據刪除,且平均值小數點后的位數與原數據不符。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領悟提能 科學處理測量數據的步驟:(1)去除錯誤數據:①分度值不一致;②準確值差別較大。(2)求正確數據的平均值。(3)根據“四舍五入”,計算結果保留位數與所測數據的位數一致,即達到相同的精確程度。易錯警示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應注意:(1)若幾次測量中有錯誤結果應去掉;(2)平均值小數點后的位數應跟原來記錄的測量值小數點后的位數相同。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蘇科八上 P145 問題解決第 1 題]請利用合適的工具,較準確地測量一節干電池的長度和直徑。 提供的器材有①一把刻度尺、②無彈性的軟棉線、③白紙、④兩個三角板。(1)測量長度的操作過程:利用 ___ 或 ____(前兩空填器材序號)可直接測量干電池的長度,使干電池的一端對齊“0”刻度線,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_____。①④垂直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2)測量直徑的操作過程:如圖所示,用兩個直角三角板把干電池夾在中間找出它的直徑,再通過兩個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 ,用______ 刻度值減去 _________ 刻度值求出硬幣的直徑。(均選填“初端”或“末端”)末端初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