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C 12,N 14,O 16,P 31,Cl 35.5,Co 59,Zn 65,Bi 209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歷代繪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下列與繪畫作品有關的歷史文物中,繪制在硅酸鹽材料上的是A.《清明上河圖》紙畫 B.敦煌飛天壁畫 C.《簪花仕女圖》絹帛畫 D.《四美圖》木版畫2.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長江2000”突破新技術,其燃料煤油屬于可再生能源B.“九章三號”跑出新速度,其芯片材料的主要成分為SiO2C.“深中通道”隧道使用的LED燈具:發光過程電子吸收能量躍遷到較高能級D.“祝融號”探尋新發現,其保溫材料納米氣凝膠能產生丁達爾效應3.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A.的電子式:B.固體中的鏈狀結構:C.基態鈹原子最高能級的電子云輪廓圖為D.基態氮原子電子排布軌道表達式寫成違背了泡利原理4.一種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原電池結構如下圖所示。電池使用過程中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作原電池負極B.電子由經電解質流向C.Zn表面發生的電極反應:D.電路中轉移電子時,理論上消耗5.肼()在不同條件下分解產物如下:I:II:200℃時在Cu表面發生分解反應的機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1中過程①和②都是吸熱反應B.反應II的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C.的化學鍵能量大于和的化學鍵能量D.肼生成和的熱化學方程式為6.下列裝置或操作均正確,并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裝置或操作目 的 A.收集NH3并驗滿 B.驗證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強裝置或操作目的 C.操作①②為過濾,操作③為蒸餾, 用(杯酚)分離和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7.下列關于反應MnO4- + Cu2S + H+→Cu2+ + SO2↑ + Mn2+ + H2O (未配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氧化產物僅是B.還原性的強弱關系是: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8D.生成(標況下),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8. 195K時在中與反應生成(結構如下圖所示)。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為1.5NAB.中顯-2價的氧原子數為6NAC.標準狀況下,1.12L O3中的電子數為0.9NAD.48g由和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氧原子數為3NA9.下列選項中的物質能按圖示路徑在自然界中轉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選項 甲 乙 丙ABC Fe2O3D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已知稀溶液中,,則稀氨水與稀鹽酸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量小于57.3kJB.已知葡萄糖燃燒熱,則C.已知 ,則該反應的正反應活化能比逆反應活化能高D.一定條件下,將和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時放出熱量79.2kJ,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11.下列敘述對應的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向次氯酸鈣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a2++2ClO-+ CO2 + H2O = 2HClO +CaCO3↓B.向飽和NaOH溶液通入過量CO2析出白色晶體: OH-+ CO2=C.用銅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D.向FeSO4溶液中加入H2O2出現紅褐色沉淀: 2Fe2+ + H2O2 + 4H2O = 2Fe(OH)3↓+ 4H+12.某化學課題小組將二氧化硫的制備與多個性質實驗進行了一體化設計,實驗裝置如圖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擠壓注射器的活塞,試管①中的反應,硫酸只體現了酸性B.實驗時,濕潤的pH試紙、品紅溶液、鮮花、KMnO4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現淡黃色沉淀C.此設計可證明SO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還原性、漂白性D.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可證明SO2使品紅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13. “價-類-途”體現了元素化合物的內在聯系和應用價值。氮及其化合物的三維關系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銨鹽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直接得到X或WB.工業制硝酸的基礎是X到YC.雷雨天空氣中存在的物質轉化:D.汽車尾氣處理中可能涉及反應:14.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A 在 pH試紙上滴幾滴新制氯水,試紙變白,然后在酒精燈上微熱,試紙恢復為原來的顏色 氯水中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可逆的B 取一定量 Na2SO3樣品,溶解后加入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濃鹽酸,仍有沉淀。 此樣品中含有 SOC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顏色變淺 溴水中的溴被苯萃取D 向飽和 FeCl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小心加熱 制得紅褐色 Fe(OH)3膠體15.如圖所示的化合物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X、Y、Z、W、E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Z、E同族,基態Y原子的核外有3個未成對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和EZ3的空間結構均為平面三角形 B.單質E在過量Z2中燃燒生成EZ3C.鍵角: D.沸點:X2Z16.羥基自由基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它能有效地氧化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直流電源作用下,利用雙極膜電解池產生羥基自由基處理含苯酚()廢水和含甲醛()廢水,原理如圖所示。已知:雙極膜中間層中的解離為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M極為陰極,電極反應式:B.雙極膜中解離出的透過膜a向N極移動C.每處理甲醛,理論上有透過膜bD.通電一段時間后,理論上苯酚和甲醛轉化生成物質的量之比為6∶7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共56分)17.某實驗小組探究(NH4)2S2O8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及其速率,實驗過程和現象如表。已知:ⅰ.(NH4)2S2O8具有強氧化性,能完全電離,易被還原為;ⅱ.淀粉檢測I2的靈敏度很高,遇低濃度的I2即可快速變藍;ⅲ.可與發生反應:。編號 1-1 1-2實驗操作現象 無明顯現象 溶液立即變藍(1)實驗1-1的目的是作空白對照實驗,排除______氧化碘離子的干擾。(2) (NH4)2S2O8與K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研究(NH4)2S2O8與KI反應的速率,小組同學分別向兩支試管中依次加入下列試劑,并記錄變色時間,如表。編號 KI溶液/mL Na2S2O3溶液/mL 蒸餾水/mL 0.4%淀粉溶液/滴 (NH4)2S2O8溶液/mL 變色時間/s2-1 2 0 2.8 2 0.2 立即2-2 2 0.8 0.2 2 2 30(3)實驗2-1__________________,故不能用于測定(NH4)2S2O8與KI反應的速率。(4)加入Na2S2O3溶液后溶液變藍的時間明顯增長,甲同學對此提出兩種猜想。猜想1:(NH4)2S2O8先與Na2S2O3反應,使降低;猜想2:(NH4)2S2O8先與KI反應,。①甲同學提出猜想1的依據:Na2S2O3的還原性______(填“強于”或“弱于”)KI的。②乙同學根據實驗2-1和2-2的數據證明猜想1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③補全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查閱文獻表明猜想2成立。實驗2-2中,30s內未檢測到(NH4)2S2O8與Na2S2O3反應,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Co(NH3)6]Cl3(三氯化六氨合鈷)屬于經典配合物,實驗室以Co為原料制備[Co(NH3)6]Cl3的方法和過程如下:I.制備CoCl2已知:鈷單質與氯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可制得純凈CoCl2,鈷單質在300°C以上易被氧氣氧化;CoCl2熔點為86°C,易潮解。制備裝置如下:(1)該實驗制氯氣的反應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為 ,試劑X通常是 。(2)為了獲得更純凈的CoCl2,開始點燃N處酒精噴燈的標志是 。Ⅱ.制備[Co(NH3)6]Cl3——配合、氧化步驟ⅰ.在錐形瓶中,將4 g 溶于8.4 mL水中,加熱至沸,加入5.95 g研細的晶體,溶解得到混合溶液。步驟ⅱ.將上述混合液倒入三頸燒瓶中,加入0.4 g活性炭,冷卻,利用如下裝置先加入13.5 mL濃氨水,再逐滴加入13.5 mL 5% 溶液,水浴加熱至50~60℃,保持20 min。步驟ⅲ.然后用冰浴冷卻至0℃左右,吸濾,不必洗滌沉淀,直接把沉淀溶于50 mL沸水中,水中含1.7 mL濃鹽酸。趁熱吸濾,慢慢加入6.7 mL濃鹽酸于濾液中,即有大量橙黃色晶體()(M=267.5g/mol)析出。步驟ⅳ.用冰浴冷卻后吸濾,晶體以冷的2 mL 2 mol/L HCl洗滌,再用少許乙醇洗滌,吸干。(3)寫出制備三氯化六氨合鈷的化學方程式 。步驟ⅱ中水浴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 。(4)若最后得到產品的質量為3.50 g,則該產品的產率為 (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后一位)。(5)該產品制備過程中若不加入活性炭,則會生成配合物,該配合物中的配體為 ,配位數是 。19.鉍及其化合物在醫藥、電子、量子材料等高精尖領域有重要的應用。一種從電解銅的副產物陽極泥熔煉渣(主要含和少量的等元素)中提取鉍及貴金屬銀和金的工藝如圖。已知:的氧化性強于。(1)“酸溶”時,以形式進入浸出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在溶液中會發生水解反應+ H2O ,結合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沉鉍”時的作用: 。(3)經過“酸溶”后,和在濾渣中進一步富集,“溶金”的過程中轉化為,“操作I”之后可以重新得到金粉,則X可能是_______。A. B. C. D.(4)“脫砷”時,會轉化為可溶的,該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用“還原”時,并沒有隔絕空氣。一定溫度下,的沉淀率隨反應進行會先增大后減小。解釋一段時間后的沉淀率逐漸減小的原因: 。(6)鐵酸鉍(BiFeO3)屬于多鐵材料的一種,具有鐵電性和反鐵磁性,并伴隨弱的鐵磁性。其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①距離Bi最近且等距離的O有 個。②若以Fe原子為晶胞的頂點,則Bi原子、O原子在立方晶胞中的位置分別為 、 。③若立方晶胞中距離最近的Bi原子和Fe原子的距離為a pm,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為NA,該晶胞的密度為 (列出含NA的計算式即可)。20. 我國科學家發現一種釩配合物Ⅰ可以充當固氮反應的催化劑,反應過程中經歷的中間體包括Ⅱ和Ⅲ。(代表單鍵、雙鍵或叁鍵)回答問題:(1)配合物Ⅰ中,R′代表芳基,則配合物I中O原子的雜化方式是 。(2)配合物Ⅱ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配位原子是 。(3)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含釩的銻化物在超導方面表現出潛在的應用前景。晶胞如圖1所示,晶體中包含由V和Sb組成的二維平面(見圖2)。①晶胞中有4個面的面心由釩原子占據,這些釩原子各自周圍緊鄰的銻原子數為 。銻位于第5周期和磷同族,銻原子基態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②晶體中少部分釩原子被其它元素(包括Ti、Nb、Cr、Sn)原子取代,可得到改性材料。下列有關替代原子說法正確的是 。a.Ti屬于d區元素 b.均屬于第四周期元素c.均屬于過渡元素 d.替代原子與原離子的離子半徑相近深圳高級中學(集團)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化學答案1~16 BDBCB CDCDA DBACA C17.(14分)(1)氧氣(2分)(2) (2分)(3)變色時間過短 (2分)(4)強于 (2分) 實驗2-2中和反應的溶液中的濃度仍大于實驗2-1中的起始濃度,溶液應立刻變藍 (2分) 生成的單質碘與迅速反應,待消耗完,繼續生成單質碘,淀粉才變藍 (2分)(5)與反應的活化能大于與KI反應的活化能;或濃度相同時與反應的速率小于與KI反應的速率;或的濃度小于KI (2分)18. (16分) (1)2:1(2分) 飽和食鹽水或飽和氯化鈉溶液(2分)(2)硬質玻璃管中充滿黃綠色氣體(或收集器中出現黃綠色氣體,合理即可)(2分)(3)(2分) 防止濃氨水揮發及過氧化氫分解(2分)(4)52.3%(2分)(5)、(2分) 6(2分)19(16分)(1)+6H++8Cl-=2+3H2O(2分)(2)氫氧化鈉可以消耗氫離子,促進水解正向進行生成BiOCl沉淀(2分)(3)AB(2分)(4)+O2+6NaOH=2+3H2O(2分)(5)時間過長,溶液中的Fe2+被空氣氧化為Fe3+,生成的Fe3+將Bi重新氧化進入溶液中(2分)(6) ① 12 (2分) ② 體心 棱心(2分) ③(2分)20. (10分) (1) sp3(2分)(2)N(2分)(3)6(2分) (2分) ad(2分)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