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岳中學2024一2025學年度九年級下學期人學考試歷史試題①圖片:《章西女王》②圖片:《玻利瓦爾》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③地圖:《印度民族大起義形勢圖》④地圖:《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形勢圖》1.下圖列舉了四大文明古國代表性的文明成果。據此可知,人類早期文明具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社會轉型指人類歷史上發生的結構性或根本性的社會變動,它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所發生的超越原有櫻形文字《漢漠拉比法典》社會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質變。下列選項推動“社會轉型”的是()3亞洲A.彼得一世改革B.明治維新C.美國內戰D.印度民族大起義8.歷史往往就“藏”在我們容易忽視的生活日常中。交通信號燈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近現代人類科技發展史,1914年的美國出現了一種新型交通信號燈,它最有可能是()A.人工揮動紅、綠小旗子B.手拉皮帶控制的煤氣信號燈印度C.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信號燈D.電氣信號燈古代區域文明示意圖9.達爾文因病逝世后,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敬仰,將他葬在牛頓的墓旁。這主要是因為()A.開放性B.交融性C.多元性D.包容性A.進化論的影響遠遠超過經典力學B.達爾文發展了牛頓的經典力學2.“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城市作為地方貿易和地C.二者都對近代自然科學做出貢獻D.二者都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方行政的中心,開始慢慢地出現。”材料反映歐洲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10.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過程中繪制的時間軸。下列A.大學的興起B.市民階層發展壯大組合中時間與對應的史實連接正確的一組是(C.莊園的出現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空想 >理論>實強]→現實]>發展> >3.某班歷史復習課展示了下面三張圖片,這節復習課的主題應該是(《馬托邦》問世1516年1848年1871年1917年1949年1991年A.①一一《共產黨宜言》發表②一一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B.②一一巴黎公社成立③一一十月革命勝利C.③一一第一國際成立④一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D.④一一實施新經濟政策⑤一一蘇聯解體11.《九國公約》的核心是列強確認并同意把“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他們共同侵略中國的基本原則圖一封君和封臣圖二莊園地圖圖三大學分布圖這說明(A.古代亞非文明B.歐洲封建時代A.美國和英國仍未實現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C.近代文明的曙光D.早期殖民掠奪B.日本完全實現了獨霸中國的企圖4.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法國《人權宣言》和《拿破侖法典》代表著人類民主文明歷程C.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重要成果。下面對四部文獻特點的歸納,正確的是()D.公約真正尊重中國的主權和獨立A.《權利法案》一一三權分立原則的充分體現12.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深遠影響。下列對應正確的是()B.《獨立宣言》一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權力①薩拉熱窩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C.《人權宣言》一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②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D.《拿破侖法典》一一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③《聯合國家宣言》簽署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5,對比同類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之一。從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兩國改革的相同之處是(④莫斯科保衛戰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了最大規模A.①②B.①③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貴族青年到歐1872年,在李鴻章等洋務派倡導下,C.②③D.③④洲學習海軍軍事知識。同時期俄國國內第一批留學生被派往美國學習軍政、船13.如圖是20世紀40年代一幅有關國際關系的漫畫《量體裁衣》。該漫馬融爾的新式世俗學校為算術、外語、航海、政知識。同時期國內創辦的福州船政學L畫所反映的事件()工程以及海軍學校等,給俄國培養了大堂等開設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論、幾何、A.揭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量人才。物理學課程。B.推動歐洲共同體成立A,瓦解了封建制度B.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進行制度創新C.美國外交政策重大調整C.實現了富國強兵D.注重自然科學課程,培養科技人才D.有利于歐洲戰后重建6.某歷史興趣小組探究“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過程",應該選用的資料是(14.下圖為“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變化柱狀圖”。這種變化(九年級(下)入學考試歷史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