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省“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化學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15 CBBDC BCCCD CDAAA非選擇題(共55分)(共14分)(1)CD(2分,各1分,寫錯不得分)(2)曲線2(1分) 大于(1分) 33.3(2分) B(2分)(3)(2分,不寫催化劑和沉淀符號扣1分,配平錯誤不得分) 2(2分) Ⅱ、Ⅳ(1分) 稀硫酸用量或濃度(合理即可)(1分)17.(共14分)(1)坩堝(1分) 過濾(1分)(2)(2分,配平錯誤不得分)(3)取水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入幾滴淀粉溶液,如溶液變藍色,則含有碘單質(合理即可)(2分)(4)Y(1分)(5)b(1分)(6)蒸發濃縮(1分) 冷卻結晶(1分)(7)(2分)(8)作保護氣,防止金屬鎂與空氣中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反應,防止鈦被氧化(合理即可)(2分)18.(共13分)(1)酸雨或光化學煙霧(1分)(2) N(1分) AB(2分,各1分,寫錯不得分)(3)酸性活性位點(2分) 共價鍵(1分) 0.25(2分) 當>1.0時,氧氣把氨氣直接氧化為氮氣,使催化劑中氧化活性位點的量減少,所以煙氣中NO脫除率減小。(合理即可)(2分) (4)O2+4e—+4H+=2H2O(2分,配平錯誤不得分)19.(共14分)(1)加成反應(2分)(2)羥基、羧基(2分)(3) (2分)(4)(2分)(5) , (1分,不寫全不得分) 濃硫酸/ (2分) (2分)1.C【詳解】A.CO2中C和O之間有兩對共用電子,其結構為,A錯誤;B.NH3屬于非電解質B錯誤;C.NH4Cl由NH和Cl-組成為離子化合物,C正確;D.NH4HCO3溶液中含有NH和HCO,NH可以與水分子形成氫鍵,增大了NH在水中的溶解度,D錯誤。2.B【詳解】A.BaSO4俗稱鋇餐,作為難溶鹽用于消化系統X射線檢查,正確;B.KAl(SO4)2·12H2O俗稱明礬,屬于復鹽,但其用途是吸附凈水(吸附懸浮物)而非消毒,消毒需殺菌劑(如氯氣),錯誤;C.2CaSO4·H2O是熟石膏,微溶鹽,與水混合后硬化用于醫療繃帶,正確;NaHCO3是小蘇打,酸式鹽,用作膨松劑和清潔劑,正確;B【詳解】A.分子式相同、結構式不同的有機物互稱為同分異構體,由于CF2Cl2為四面體形,故與為同種物質,不是同分異構體,A錯誤;B.甲烷在H的百分含量高于其他烷烴的,故等質量的烷烴完全燃燒時,甲烷耗氧量大,B正確;C.由于單鍵可以旋轉,苯乙烯分子中的苯環、乙烯基兩個平面可以重合,所以苯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C錯誤;D.分子式為CH2Cl2、C2H4Cl2、C3H6Cl2、C4H8Cl2的有機物結構分別為1種,CH3CHCl2、CH2ClCH2Cl共2種,CH3CH2CHCl2、CH3CHClCH2Cl、CH2ClCH2CH2Cl和CH3CCl2CH3共4種,CH3CH2CH2CHCl2、CH3CH2CHClCH2Cl、CH3CHClCH2CH2Cl、CH2ClCH2CH2CH2Cl、CH3CCl2CH2CH3、CH3CHClCHClCH3、CHCl2CH(CH3)2、CH2ClCCl(CH3)2和CH2ClCH(CH2Cl)CH3 共9種(不考慮立體異構),D錯誤;4.D【詳解】A.過量鐵粉與稀硝酸反應時,Fe先被氧化為,然后被過量的Fe被還原為,最終溶液中只存在,最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錯誤;B.“84”消毒液(含)呈堿性,通入少量時,生成的會與結合為,由于過量,反應后溶液顯堿性或中性,不會顯酸性,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錯誤;C.實驗室用氯化銨和熟石灰制氨時,反應物為固體,不能拆分為離子形式,應該寫成化學方程式:,C錯誤;D.與反應時,S被氧化為,被還原為,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D正確;5.C【詳解】A.由圖可知,固體溶解過程的焓變為,為吸熱過程,A正確;B.由圖可知,固體溶于水的過程分兩步實現,由蓋斯定律可知,即,B正確;C.由分析可知,第一步為NaCl固體變為Na+和Cl-,此過程離子鍵發生斷裂,為吸熱過程,a>0;第二步為Na+和Cl-與水結合形成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的過程,此過程為成鍵過程,為放熱過程,b<0,C錯誤;D.由分析可知,溶解過程的能量變化,卻決于固體斷鍵吸收的熱量及Na+和Cl-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有關,即與固體和溶液中微粒間作用力的強弱有關,D正確;6.B【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每消耗,生成0.1mol氨氣,但是由于不是標準狀況,則氣體不是2.24L,A錯誤;B.根據分析可知,反應2方程式為:4NH3+5O24NO+6H2O,該反應轉移20e-,則每生成0.1molNO,轉移電子數為,B正確;C.根據反應3,充分反應后生成個,但是體系中存在2NO2 N2O4,則最終二氧化氮數目小于,C錯誤;D.根據反應4可知,為使完全轉化成,至少需要個O2,D錯誤;7.C【詳解】A.與反應生成,干燥氨氣不可以選氯化鈣,A錯誤;B.與溶液陰離子不同,未控制變量,無法比較和的催化效果,B錯誤;C.圖示裝置中可觀察到錐形瓶中產生大量的氣泡即發生Na2CO3+H2SO4=Na2SO4+H2O+CO2↑,說明H2SO4酸性強于H2CO3,燒杯中溶液變渾濁,即發生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說明H2CO3的酸性強于H2SiO3,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與其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一致,故能證明非金屬性S>C>Si,C正確;D.溶液與溶液反應無明顯現象,無法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D錯誤;8.C【詳解】A.電池工作時,為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故A錯誤;B.電池工作時,通過隔膜向負極移動,故B錯誤;C.環境溫度過低,化學反應速率下降,不利于電池放電,故C正確;D.由電極反應式可知,反應中每生成,轉移電子數為,故D錯誤;9.C【詳解】①乙醇和甘油具有相同的官能團,但是分子組成上不相差-CH2,不互為同系物,錯誤;②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級脂肪酸乙酯,錯誤;③烷烴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是烷烴能發生氧化反應,例如燃燒反應,錯誤;④有機物A的鍵線式結構為,其一氯代物有9種,即標記處,正確;⑤硫酸銅可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游泳池的殺菌消毒,正確;⑥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為發生了氧化反應,錯誤;⑦灼燒法可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灼燒蠶絲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正確;⑧淀粉和纖維素水解最終產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應產生乙醇,正確;⑨煤的干餾和石油的裂化都是化學變化,正確;⑩油脂不是高分子,則皂化反應不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過程,錯誤。因此正確的是④⑤⑦⑧⑨,個數是5,故選C。10.D【詳解】A.溴單質容易揮發,可以用熱空氣吹出,A正確;B.低濃度的溴與碳酸根反應:,可以富集溴,B正確;C.溴單質容易揮發,高濃度溴可以通過蒸餾的方式獲得純溴,C正確;D.不能用鹽酸代替硫酸,是因為鹽酸中氯離子具有一定還原性,有強氧化性能氧化,從而干擾制,D錯誤;11.C【詳解】某烴的分子式為C10H14,不能使溴水因反應而褪色,說明不含碳碳雙鍵和碳碳三鍵,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為分子式為C8H6O4的芳香酸,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成芳香酸,與苯環直接相連的碳上一定有至少一個氫原子,且該芳香酸有2個羧基,因此該烴中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若兩個取代基為—CH3和—CH(CH3)2,此時兩個取代基有鄰、間、對三種位置關系,若兩個取代基為—CH3和—CH2CH2CH3,此時兩個取代基有鄰、間、對三種位置關系,若兩個取代基為兩個乙基,此時兩個取代基有鄰、間、對三種位置關系,因此共有9種結構,答案選C。12.D【詳解】A.由分析可知,多孔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A錯誤;B.負極室產生的經質子交換膜移向正極室,根據電荷守恒可知,每消耗,則有從左室經質子交換膜進入右室,故右室中溶液的濃度基本保持不變,B錯誤;C.氧化生成,又在電極上放電生成,所以不需要補充溶液,C錯誤;D.當電路轉移時,正極生成,由負極的反應可以得到關系式為,故吸收的體積和產生的體積相同,D正確;13.A【詳解】A.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則 ,由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則的鍵能小于與的鍵能之和,A正確;B.由圖中信息知: ,因為的能量低于,所以,B錯誤;C.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和反應生成放熱,而生成吸熱,則的能量比低,熱穩定性:,C錯誤;D.標準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標準摩爾生成焓為,標準摩爾生成焓為,可以求出 ,因為的能量低于,D錯誤;14.A【詳解】A.在恒溫恒容條件下,設某時刻時N2、H2和NH3的變化量如下:起始時的體積分數為,某時刻時的體積分數為,所以的體積分數始終不變,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的標志,故A錯誤;B.恒溫恒壓下,總質量始終不變,體積隨著反應的進行發生改變,所以密度剛開始隨著反應的進行也在變,當其不變時,說明達到平衡狀態,故B正確;C.絕熱容器中,反應放熱導致溫度升高,溫度不變說明熱量不再變化,即達到平衡,故C正確;D.根據反應速率關系,正反應中v正(NH3)=2v正(N2),逆反應中v逆(H2)=3v逆(N2)。平衡時v正(N2)=v逆(N2),代入得3v正(NH3)=2v逆(H2),該等式僅在平衡時成立,故D正確;15.A【詳解】A.一段時間后,Ⅱ中灼熱的銅網變黑,說明NaNO3分解產生了O2,為確保能準確測定產生的氧氣的質量,應先點燃乙處酒精燈,再點燃丙處酒精燈,最后點燃甲處酒精燈,A錯誤;B.Ⅱ、Ⅲ中Cu均能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CuO,整個過程中,若Ⅱ中灼熱的銅網未變黑,則說明生成的O2在Ⅱ中反應完全,B正確;C.Ⅱ中的Cu只能吸收O2,實驗結束后,若Ⅰ中減少的質量等于Ⅰ中增加的質量,則分解的氣態產物只有O2,C正確;D.由該實驗可知NaNO3受熱易分解產生氧化劑、助燃性氣體O2,故NaNO3應遠離熱源、可燃物,并與還原性物質分開存放,D正確;16.【詳解】(1)A.固定活塞位置(體積不變),升高溫度→速率增大,A不選;B.催化劑能提高反應速率,選擇更高效的催化劑→速率增大,B不選;C.移動活塞,擴大容器體積→反應物濃度減小→速率減小,C選;D.固定活塞位置(體積不變),充入更多Ar→反應物分壓不變→速率不變,D選;故選CD;(2)①和是反應物,隨著反應進行濃度逐漸減少,且相同時間內和的濃度變化之比為,據此可知對應的曲線為曲線2,對應的曲線為曲線3;②點時,反應還未達到平衡,反應正向進行,故的正反應速率大于的逆反應速率;③設到a點時,轉化了,列三段式如下: ,a點時和的濃度相等,故,解得,;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氣體的總質量始終為定值,A錯誤;B.隨著反應進行,氣體總物質的量逐漸減小,平衡時不再發生變化,B正確;C.氣體總質量為定值,氣體體積為定值,故氣體密度始終不變,C錯誤;D.與投料比等于系數比,反應過程中始終保持為定值,D錯誤;故答案選B;(3)①在I 的催化下可與水發生反應生成硫酸和硫單質,化學方程式:;②為了保證實驗I和實驗Ⅱ中的濃度相同,混合溶液的體積應保持相等,故需要在實驗I中加入水;③由表中數據可知,根據控制變量的原則,其他影響速率的因素應保持一致,因此應選擇實驗Ⅱ和實驗Ⅳ;④實驗I和實驗Ⅲ不同之處在于實驗Ⅲ中使用了稀硫酸,因此利用實驗I和實驗Ⅲ可探究稀硫酸或濃度對速率是否有影響。17.【詳解】(1)“灼燒”過程需要用到的儀器為酒精燈、三腳架、泥三角、坩堝;操作X是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則“操作X”的名稱為:過濾。(2)利用和稀硫酸氧化為碘單質,被還原生成,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檢驗溶液中存在的方法通常用:取水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入幾滴淀粉溶液,如溶液變藍色,則含有碘單質(答案合理均可)。(4)在用和稀硫酸氧化生成碘單質后,因還存在可溶于水硫酸鹽、碳酸鹽等,通常采用加入有機溶劑進行萃取的方式進行分離,操作Y為萃取分液,故最終在操作Y中將硫酸鹽、碳酸鹽等與碘進行分離。(5)從工業生產中節約成本的角度看,使用石灰乳成本最低最經濟,則選項b符合要求,故答案為:b。(6)由溶液制備晶體的具體步驟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7)反應①是將在焦炭和作用下高溫反應得到,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元素守恒可知該可燃性氣體為CO,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8)金屬Mg的性質非常活潑,在高溫下能與空氣中的、、都能反應,在反應②:,因此通常使用稀有氣體作保護氣,原因為:作保護氣,防止金屬鎂與空氣中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反應,防止鈦被氧化(合理即可)。18.【詳解】(1)氮氧化物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學煙霧。若不處理煙氣中的NO2、NO,直接排放煙氣。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是酸雨和光化學煙霧。(2)使用NaOH溶液脫除煙氣中NO2、NO,發生反應:NO+NO2+2NaOH = 2NaNO2+H2O,2NO2+2NaOH = NaNO2+NaNO3+H2O。①NO+NO2+2NaOH = 2NaNO2+H2O反應中,NO中N元素化合價由+2升高為+3,被氧化的元素的是N。②A.n(NO2)∶n(NO)=1∶1,恰好發生反應NO+NO2+2NaOH = 2NaNO2+H2O,NO2、NO能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故選A; B.2∶1時,NO2、NO按1∶1恰好發生反應NO+NO2+2NaOH = 2NaNO2+H2O,剩余NO2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2NO2+2NaOH = NaNO2+NaNO3+H2O, 所以NO2、NO能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故選B; C.1∶2時,NO2、NO按1∶1恰好發生反應NO+NO2+2NaOH = 2NaNO2+H2O,剩余NO與氫氧化鈉不反應,所以NO2、NO不能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故不選C;(3)①V2O5/TiO2催化劑中有兩個活性位點,分別為氧化活性位點和酸性活性位點。“轉化1”時NH3被吸附在活性位點b上形成,該活性位點b為酸性活性位點。②“轉化2”中,形成O-H鍵,形成化學鍵類型是共價鍵。“轉化4”中,活性位點a中V元素化合價由+4升高為+5,每生成1 mol活性位點a,所需O2的物質的量為0.25mol。③當>1.0時,氧氣把氨氣中的直接氧化為氮氣,使催化劑中氧化活性位點的量減少,所以煙氣中NO脫除率減小。(4)由圖中電子的移動方向可知,催化劑a為原電池的負極,二氧化硫在水分子作用下在負極表面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根離子和氫離子,表面的電極反應式為SO2—2e—+2H2O=SO+4H+,催化劑b為正極,酸性條件下氧氣在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水,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原電池的總反應為2SO2+O2+2H2O=2H2SO4。19.【詳解】(1)由分析可知,A→B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故答案為加成反應;(2)有機物C的結構簡式為 ,其官能團為羥基、羧基,故答案為羥基、羧基;(3)由分析可知,有機物D的結構簡式為 ,故答案為 ;(4)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能發生水解反應說明為酯類物質,水解得到的兩種產物均含兩個碳原子且都只含有一種官能團,說明其中一個產物中含有兩個羥基,故其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5) 在銅做催化劑、加熱的條件下與氧氣發生催化氧化生成 , 與HCN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 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 , 在濃硫酸、加熱的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 ,故答案為;; ; 。吉林省“BEST 合作體”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高一C.苯乙烯( )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化學試題D.分子式為 CH2Cl2、C2H4Cl2、C3H6Cl2、C4H8Cl2 的有機物結構分別為 1 種、2 種、4 種、8本試卷分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9 題,共 100 分,共 5 頁。考試時間為 75 分鐘。 種(不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考慮立體異構)4.下列指定反應的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第Ⅰ卷 單項選擇題A.過量鐵粉加入稀硝酸中:Fe 4H NO 3 Fe 3 NO 2H 2O1.侯氏制堿法突破西方技術壟斷,推動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其主要反應為NaCl+ CO2 NH3 H2O NaHCO3 NH4Cl。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或說法正確的是( ) B.向“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 SO22:SO2 ClO H2O SO4 Cl 2HC.實驗室用氯化銨和熟石灰制氨:NH 4 OH NH3 H2OA.CO2 的電子式: B.NH3 的分類:電解質D.用硫代硫酸鈉溶液脫氯:S O 2 4Cl 5H O 2SO 2 2 3 2 2 4 8Cl 10HC. NH4Cl 的化合物類型:離子化合物 D.溶解度: NaHCO3 NH4HCO35.為理解離子化合物溶解過程的能量變化,可設想 NaCl 固體溶于水的過程分兩步實現,示意圖如2.下列有關物質的俗稱、分類和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俗稱 分類 用途A.NaCl 固體溶解是吸熱過程 B.根據蓋斯A BaSO4 鋇餐 難溶鹽 用作消化系統 X 射線檢查的內服藥劑定律可知:a+b=4B KAl(SO4)2·12H2O 明礬 復鹽 常用于自來水的消毒C.根據各微粒的狀態,可判斷 a 0,b>0熟 石C 2CaSO4·H2O 微溶鹽 醫療用的繃帶 D.溶解過程的能量變化,與 NaCl 固體和膏小 蘇 NaCl 溶液中微粒間作用力的強弱有關D NaHCO3 酸式鹽 用于面食膨松劑和廚房清潔去污打A.A B.B C.C D.D 6.實驗小組用如下流程探究含氮化合物的轉化。 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3.下列有關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 )與A. 互為同分異構體B.相同質量的烷烴燃燒時,甲烷的耗氧量最高 A.“反應 1”中,每消耗 0.1molNH4Cl,在 25℃、101kPa 下得到 2.24LNH3B.“反應 2”中,每生成 0.1molNO,轉移電子數為 0.5NAC.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3”,0.1molNO 充分反應后體系中有 0.1NA 個 NO2 ①乙醇和甘油具有相同的官能團,互為同系物②高級脂肪酸乙酯是生物柴油中的一種成分,屬于油脂D.“反應 4”中,為使 0.1molNO2 完全轉化成 HNO3,至少需要 0.02NA 個 O2③烷烴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烷烴不能發生氧化反應A.A B.B C.C D.D 7.下列實驗裝置正確且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④有機物 A 的鍵線式結構為 ,其一氯代物有 9 種⑤硫酸銅可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游泳池的殺菌消毒⑥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為發生了加成反應⑦灼燒法可鑒別蠶絲和人造絲⑧淀粉和纖維素可用于生產乙醇A.收集干燥、純凈的 NH3 B.比較 Fe3 和 Cu2 的催化效果 ⑨煤的干餾和石油的裂化都是化學變化⑩油脂的皂化反應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過程A.3 B.4 C.5 D.610.溴及其化合物在醫藥、農藥、染料和阻燃劑等的生產中有廣泛應用。目前,人們主要從海水和鹽湖水中提取溴。已知:Br2 在堿性溶液中可轉化為 BrO 3 (有強氧化性)和 Br 。從海水中提溴的一種流程示意圖如下:D.研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C.比較 S、C、Si 的非金屬性響A.A B.B C.C D.D8.堿性鋅錳電池的總反應為 Zn 2MnO2 H2O ZnO 2MnOOH ,電池構造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通入空氣將溴吹出”利用了溴的揮發性A.電池工作時,MnO2 發生氧化反應 B.Na2CO3 溶液吸收低濃度溴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C.高濃度溴可以通過蒸餾的方式獲得純溴B.電池工作時,OH 通過隔膜向正極移動D.“制溴”步驟中,可以用 HCl 代替 H2SO4C.環境溫度過低,不利于電池放電D.反應中每生成 1mol MnOOH ,轉移電子數為 2 6.02 10234 ,HMnO 、R'表示烷基或氫原子)。某烴的分子式為9.下列說法正確的個數是( ) C10H14 ,11.已知: (R它不能使溴水因反應而褪色,但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且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為分子式為 C8H6O4 的芳香酸,則符合條件的烴有( )A.3 種 B.6 種 C.9 種 D.10 種12.利用如圖裝置可達到煙氣脫硫和獲得電能的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A.2mol N g 的鍵能小于 1mol N g2 與 1mol O g2 的鍵能之和OB.O g +2H g =2H l ;ΔH >-483.6kJ·mol-12 2 2N H HC.根據圖中信息,可判斷熱穩定性: 2 4(l)>N 3(g)OD. N H l2 4 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N2H l O g4 2 N g g2 2H2 ΔH =-A.多孔電極的反應式為 SO 2 2e 2H2O 4H SO 24534.2kJ·mol-1 14.工業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地球B.工作一段時間后,右室電解質溶液的 pH 增大上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問題。工業合成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N g2 3H g 2C.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室需要補充 Fe2(SO4)3 溶液 催 化 劑 g 高溫 、 高 壓 2NH3 。將D.理論上,相同條件下吸收 SO2 的體積和產生 H2 的體積相同13.在標準壓強 101kPa、298K 下,由最穩定的單質生成 1mol 物質 B 的反應焓變,叫做物質 B1molN2 g 、1molH2 g 通入一密閉容器中,下列不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用符號 Δ θ 1f H m kJ mol 表示。部分物質的 ΔfHθm 如圖所示,已知:H2A.在恒溫恒容條件下, N2的體積分數不變 B.在恒溫恒壓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g 、N g2 、C.在絕熱容器中,容器中的溫度不變 D.3v 正 NH3 2v 逆 H2O g2 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 0,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15.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裝置,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驗證 NaNO3固體在酒精燈加熱條件下,受熱分解的氣態產物。實驗步驟:先緩慢通入 Ar 氣,排盡裝置內空氣;關閉Ⅰ左側閥門,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Ⅱ ④下列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能夠說明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中灼熱的銅網變黑,熄滅酒精燈甲;再次緩慢通入 Ar 氣……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SO2 A.氣體的總A.實驗步驟中,點燃酒精燈的順序為甲、乙、丙 質量 B.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C.氣體密度 D. c O2B.整個過程中,若Ⅲ中灼熱的銅網未變黑,則說明生成的 O2在Ⅱ中反應完全(3)研究 SO 在水溶液中的歧化反應,對硫酸工業尾氣處理有重要指導意義。已知 SO 在 I 的催化下C.實驗結束后,若Ⅰ中減少的質量等于Ⅱ中增加的質量,則分解的氣態產物只有 O22 2可與水發生反應生成某種強酸和某種單質,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探究影響該反應速率的因素。D.NaNO3應遠離熱源、可燃物,并與還原性物質分開存放第ⅡKI 溶液 稀 H2SO4 H2O卷 非選擇題 實驗 反應 SO2飽和溶液序號 溫度 c / c /V/mL V / mL V / mL1 1.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應為 催 化劑 16 2SO2 g O2 g 2SO3 g ,該反應是工業制硫酸的關 mol L mol L鍵步驟。 Ⅰ 25℃ 0 0.4 0 0.2 a 18mLΔ(1)將一定量的 SO2和 O2充入一帶有活塞的容器中,不能使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Ⅱ 25℃ 2 0.4 0 0.2 0 18mL________(填字母)。Ⅲ 25℃ 0 0.4 1 0.2 1 18mLA.固定活塞位置,升高溫度 B.選擇更高效的催化劑D.固定活塞位置,充入更多Ⅳ 50℃ 2 0.4 0 0.2 0 18mLC.移動活塞,擴大容器體積 Ar(2)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SO2和 O2進行該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 ①寫出 SO2在 I 的催化下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如下圖所示。②利用實驗Ⅰ和實驗Ⅱ驗證 I 可催化 SO2與水發生歧化反應,a 值應為________。③驗證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實驗________(填實驗序號)。④利用實驗Ⅰ和實驗Ⅲ可探究________對速率是否有影響。17.海洋資源的利用具有廣闊前景。回答下列問題: Ⅰ.從海帶中提取碘單質①圖中 SO2對應的曲線為________(填“曲線 1”“曲線 2”或“曲線 3”)。②反應進行到 b 點時,O2的正反應速率________ O2的逆反應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反應進行到 a 點時,SO2的轉化率為________%(保留小數點后 1 位)。(1)“灼燒”過程需要用到的儀器為酒精燈、三腳架、泥三角、________,“操作 X”的名稱為________。(2)若試劑 a 選擇 MnO2(已知 MnO2 生成 Mn2+),該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3)請設計一種檢驗水溶液中含有碘單質的方法:________。(4)海帶灰中含有的硫酸鹽、碳酸鹽等,在操作________(填序號)實現與碘的分離。Ⅱ.從海水中提取 Mg 和 Cl2,并聯合用金紅石(主要成分 TiO2)冶煉金屬鈦,其主要工藝流程如下。①V2O5/TiO2 催化劑中有兩個活性位點,分別為氧化活性位點和酸性活性位點。“轉化 1”時 NH3 被回答下列問題:吸附在活性位點 b 上,該活性位點 b 為________。(5)從試劑①選擇下列________(填序號)最經濟。②“轉化 2”中,形成的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_(填“離子鍵”或“共價鍵”)。“轉化 4”中,每生成 1 mola.NaOH 溶液 b.石灰乳 c.氨水活性位點 a,所需 O2 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mol。3(6)由 MgCl2 溶液制備 MgCl2 6H2O 的具體步驟為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n(NH )③維持 NO 和 O2 的物質的量一定,相同溫度下反應達平衡時,NO 的脫除率與 的關系如圖 n(NO)(7)反應①除生成 TiCl4 外還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n(NH3) n(NO)(8)反應②需要在稀有氣體氛圍中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 所示。當 >1.0 時,煙氣中 NO 脫除率減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4)將 SO2 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 H2SO4 的原理示意圖如圖,催化劑 b 表面的電極反應式為18.排放煙氣前須有效處理煙氣中的 NO2、NO、SO2 等有害物質。________。(1)若不處理煙氣中的 NO2、NO,直接排放煙氣。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2)使用 NaOH 溶液脫除煙氣中 NO2、NO,發生反應:NO+NO2+2NaOH = 2NaNO2+H2O,2NO2+2NaOH = NaNO2+NaNO3+H2O。①上述第一個化學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的是________。②下列 n(NO2)∶n(NO)中,能使 NO2、NO 全部被 NaOH 溶液吸收的是________(填字母)。A.1∶1 B.2∶1 C.1∶219.目前使用較多的有機玻璃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人工合成路線如下:(3)基于 V2O5/TiO2 催化劑中活性位點的一種 SCR 催化脫硝反應的機理如圖所示。濃H SO已知: ① 結構是不穩定的; ② CH 3 CH 2 OH2CH CH H O 。4 2 22(1)A→B 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2)有機物 C 中所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________。(3)有機物 D 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4)C 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能發生水解反應,水解得到的兩種產物均含兩個碳原子且都只含有一種官能團。寫出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5)結合題給信息,填寫下列合成路線中反應條件(①④)________、________和相應產物(②③)________、________的結構簡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一化學答案及評分標準“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docx 高一化學試題“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