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 單元復習提升(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選擇性必修1人教歷史備課資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 單元復習提升(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選擇性必修1人教歷史備課資源

資源簡介

單元復習提升
易混易錯練
易錯點1 不能準確把握中國古代紙幣的特點
1.閱讀下列關于北宋交子官辦的發展簡表。據此推知,北宋改變交子發行面值的做法(  )
時間 事項 發行額
仁宗天圣元年 (1023年) 成立益州交子務,開始了官辦交子業務 —
仁宗寶元二年 (1039年) 交子發行面值為5貫和10貫兩種(1貫為1000文銅錢) 10貫交子的發行額占80%
神宗熙寧二年 (1069年) 交子發行面值增加500文和1貫兩種 500文占40%,1貫占60%
A.便于商幫之間的貨幣流通兌換
B.密切了小生產者與商品市場的聯系
C.規范并制止了交子流通的混亂
D.促進了民間海外貿易的交流與發展
2.元朝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平準行用庫,專門負責將民間的金屬兌換成交鈔(紙幣名)。其中規定白銀一兩入庫,可換得兩貫至元交鈔,另有五分利息;黃金一兩入庫,可換取二十貫至元交鈔,另有五百文利息。這一做法(  )
A.使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B.有利于穩定紙幣信用
C.抑制了商人哄抬物價  
D.加重了百姓賦稅負擔
易錯點2 對明清貨幣白銀化的原因和影響理解不準確
3.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頒布詔令“凡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只許用錢”。萬歷年間,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規定“皆計畝征銀,折辦于官”。這些現象表明(  )
A.稅制變革促進了幣制改革
B.明朝貨幣的使用開始多元化
C.中國已開始卷入世界市場
D.政府支持并推行白銀貨幣化
4.清政府規定,白銀是清朝法定貨幣,與銅錢兼用,完糧納稅須用白銀支付。據統計,18世紀末,一兩白銀換銅錢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紀30年代后期,一兩白銀可換銅錢一千六七百文。這種狀況的出現(  )
A.加重了中國人民經濟負擔
B.源于商品經濟快速發展
C.是白銀貨幣化的必然結果
D.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易錯點3 對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演變把握不準確
5.漢武帝時期曾頒布算緡令,規定商人財產每二千錢抽稅一算(120錢),財產必須自報,如有隱瞞不報的,鼓勵知情者揭發檢舉,這就是告緡。凡揭發屬實,被告者的財產則全部沒收,并罰戍邊一年,沒收財產的一半給告發人作為獎勵。上述政策的目的是(  )
A.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B.加強君主統治權力
C.規范市場經營行為   D.確立儒家正統地位
6.清朝建立后,統治者采取了變更土地產權(即實行更名田)、招徠流民、獎勵墾荒、興修水利、輕徭薄賦等措施直至“永不加賦”(1712年)和“攤丁入畝”。這些做法(  )
A.加速了農產品商品化
B.保護和發展了小農經濟
C.抑制了土地兼并現象
D.加速了經濟重心的轉移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錯練
1.B 2.B 3.D 4.A 5.A 6.B
1.B 據表格內容可知,北宋紙幣交子的面值變小,面值變小有利于小額交易,因此有利于農民和手工業者加強同市場的聯系,B項正確。明清時期,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商幫興盛,排除A項;交子的發行面值與交子的流通是否混亂沒有因果聯系,排除C項,學生往往分不清兩者的區別而錯選此項;交子主要流通于國內,與海外貿易聯系不大,排除D項,學生往往沒有注意到交子的流通范圍在國內而錯選此項。
2.B 元朝在將民間的金銀兌換成紙幣過程中,采取加給利息的做法,一方面吸引民眾把金屬換為紙幣,擴大紙幣的使用,另一方面,政府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金銀作為紙幣的準備金,這兩者均有利于穩定紙幣的信用,B項正確。材料所述的貨幣制度不屬于中央對地方的管理,不能得出中央集權加強,排除A項,學生往往會聯系中央掌握鑄幣權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而選擇此項;材料所述措施主要是為了推廣紙幣的使用,與抑制商人哄抬物價關系不大,排除C項;材料所述為貨幣制度,而非賦稅制度,排除D項。
易錯分析
紙幣是一種信用貨幣,紙幣本身沒有什么價值,紙幣的價值以紙幣發行者的信用為依據,為了維護紙幣的信用,就不能濫發紙幣。而貨幣發行準備制度就是為約束紙幣發行規模、維護紙幣的信用而制定的,這要求紙幣發行者在發行紙幣時必須以某種金屬或資產作為發行準備。平準行用庫是元代發行鈔幣、買賣金銀、收換舊鈔的機構,類似于今日的中央銀行。平準行用庫用紙幣兌換民間的金銀,有助于維護鈔幣的穩定。
3.D 
材料沒有涉及稅制改革與幣制改革的關系,排除A項;“開始”一說材料無從體現,排除B項;中國卷入世界市場是在鴉片戰爭后,排除C項。
4.A 18世紀末到19世紀30年代后期,由于鴉片的輸入,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出現了銀貴錢賤的局面。而清政府規定完糧納稅須用白銀支付,但普通百姓日常使用銅錢的交易屬于小額交易,這樣為了繳納同樣數量的白銀,普通百姓必須使用更多的銅錢兌換白銀,因此,銀貴錢賤加重了中國人民的經濟負擔,A項正確。材料中的現象源于鴉片輸入導致的白銀外流,排除B項,學生往往因為不知銀貴錢賤的原因而誤選此項;白銀外流是銀貴錢賤的主要原因,與白銀貨幣化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白銀大量外流導致材料所述現象,D項因果倒置,排除。
5.A 算緡要求商人繳納財產稅,告緡則鼓勵民眾揭發自報財產不實的商人,兩者均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A項正確。算緡和告緡主要是針對商人,與加強君主統治權力沒有直接聯系,排除B項;算緡和告緡與規范市場經營行為無關,排除C項;材料所述與儒家正統地位的確立無關,排除D項。
6.B 統治者承認農民土地所有權、獎勵墾荒、減輕賦稅、改革稅制等均是為了保護和發展小農經濟,故選B項;種植經濟作物、市鎮經濟崛起等有利于農產品商品化,而材料沒有涉及,故排除A項;抑制土地兼并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C項;宋元時期,我國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故排除D項。
易錯分析
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特點
(1)循序性:賦役制度改革步步相接、前后相承,很少有移植外國制度而驟然轉折的現象,根據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而變化。
(2)反復性:賦役制度演變不是直線式的,在某個時期、某一稅種方面,存在消失之后復出的現象。
(3)差異性:中國各地區自然條件差別很大,反映在賦役征納上就是“任土作貢”原則和征納期限不同;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還出現各地賦役負擔不平衡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呼伦贝尔市| 桦甸市| 罗平县| 临沭县| 石台县| 普定县| 五原县| 赤水市| 宾阳县| 葫芦岛市| 安西县| 和田县| 垦利县| 哈密市| 沂源县| 武宣县| 澳门| 丽水市| 隆回县| 新宾| 龙江县| 新田县| 麻阳| 肃宁县| 平原县| 建阳市| 舒兰市| 太原市| 久治县| 什邡市| 宝应县| 花莲市| 方城县| 托克逊县| 清流县| 泗水县| 乌恰县| 吉林市| 厦门市|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