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中八年級歷史科期末質量監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1,下表為不同歷史時期北京城代表性建筑命名的變化。命名的變化意在凸顯新中國時期明清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子監首都博物館建筑名稱頤和園人民公園太廟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A.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B.終結了封建君主制度C.人民當家作主的特征D.實現了國家獨立自主2.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團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這意味著A祖國獲得了統一B.各民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C.西藏確立社會主義制度D.西藏自治區成立了3.繪制時間軸能夠幫助我們梳理知識,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對下方時間軸理解正確的是虎門太平軍黃海廊坊抗日抗美銷煙抗擊洋槍隊海找組擊戰戰爭援朝18391860189419001931-19451950-1953A.守護和平,鞏固國防建設B.反抗壓迫,爭取民主平等C.抵御侵略,捍衛國家主權D.奪取勝利,實現人民解放4.土地改革后,“河南省某地的翻身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1000多畝鹽堿地改變為良田,種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億噸,比1949年增長26.9%。”這表明土地改革A.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物質保障B.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C,使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D,徹底改變了我國封建土地私有制5,下圖是中國人民銀行1953年發行的部分分幣的樣幣。請觀察貨幣上的圖案,其核心主題是八年級歷史·A.國家發展重工業的堅定信念B.C.新中國金融體系正不斷完善“一五”計劃已經取得成功D.幣值反映經濟水平相對落后6.“中國革命第一步,改變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是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中國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標志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7、根據憲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名李強為國務院總理人選。在1954年,我國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了A.《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8.“王老吉藥”在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改稱“王老吉聯合制藥廠”;1968年,又改名為“廣州中藥九廠”。這里的“廣州中藥九廠”是A.資本主義企業·B.公私合營企業C.社會主義企業D.中外合資企亞9.張藝謀的電影中具有歷史震撼力的是《活著》。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小孩找出他父親的鐵皮包的箱子要交給街道干部用來煉鋼。這個場景發生在A.“文化大革命”期間B.、“大躍進”時期C.土地改革時期D.實行家庭承包責在制期間10.繪制思維導圖利于我們理清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提高歷史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空白處應該填寫的是莫定思想基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提全面撥亂反正A.“兩個凡是”方針的延續B.確立改革開放政策C.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D.鄧小平的南方談話11.“春聯”可以折射出社會的風貌。1974年的一副春聯:過年只有兩斤米,壓歲并無一分錢。20世紀80年代的一副春聯:過年儲米十余擔,壓歲存款上千元。中國農民生活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得益于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C.“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D.經濟特區的建立12.1978年下半年,廣東清遠進行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先確定企業利潤上繳的基數,超基數利潤分成,然后又推行利潤包干。清遠國有企業由上年度的虧損變為盈利121萬元。這反映了當時A,農村進行包干到戶嘗試B.國有企業經營自主權擴大C.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D.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13.某教師在講授改革開放時,展示深圳特區早期建設者合彬、股票交易憑證、農民工家書等材料。這種教學設計旨在培養A.史料實證意識B.時空定位能力C,家國情懷認同D.多元解釋視角14.下圖宜傳畫是為海南省創辦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而作。1988年4月13日,設立海南省,八年級歷史-2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