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02-第15課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 知識點課件+分層作業-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選擇性必修2備課資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02-第15課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 知識點課件+分層作業-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選擇性必修2備課資源

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第15課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
知識點1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
1.概況
(1)內容:包括基本醫療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藥品供應體系與醫療保障體系等內容。
(2)意義:對保障人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西方國家
(1)20世紀中期以來,許多西方國家建立了基本醫療衛生體系。
①各層級的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單位大量出現。
②公共衛生監督工作也取得很大進展。
③威脅人類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肺結核等重大傳染病得到控制。
(2)醫療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藥品供應也得到了基本保障。城鄉居民無論年齡、性別、職
業、收入,都享有一定的醫療服務權利。
(3)二戰后,現代醫療保障制度在很多西方國家推廣。
①美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②歐洲尤其是北歐國家宣布建成“福利國家”。
③意義:這為民眾的醫療衛生事業帶來物質支持。
3.中華人民共和國
(1)基本醫療衛生體系逐漸建立:國家搭建起覆蓋全國的醫療網絡,出臺了一系列相應的法律
法規,大力推行計劃免疫,積極防治傳染病,把食品、飲用水、藥品的安全監督視為重要的工
作。
(2)醫療機構的服務職能不斷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藥品供應體系不斷完善。
(3)推進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①20世紀60年代,國家已經把城鎮工作人員納入公費醫療系統。
②改革開放后,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醫療
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醫。
③意義:中國的衛生事業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創造了世界醫療史上的奇跡。
知識點2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
1.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人民健康狀況的改善。
(1)世界
①原因:20世紀下半葉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新技術廣泛應用到臨床中,為治療一系列威脅人
們健康的疑難雜癥奠定了基礎。
②措施:許多國家把防疫工作視為醫療衛生事業的重中之重。
③效果:不少長期困擾人類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較徹底的消除;孕產婦與初生嬰兒死
亡率大大降低;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大幅提高。
(2)中華人民共和國
①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在斷肢再植手術、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造瓣膜、試管嬰兒等領域,
都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
②人民健康狀況明顯改觀,中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增加到2019年的77.3歲,
達到了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1)世界
①二戰后,凈化飲用水,科學處理垃圾、糞便與污水等許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廣開來。
②鄉村居室、廚房、廁所、禽畜圈舍的衛生條件都有所改觀。
③刷牙、洗手、洗臉、洗澡等行為成為個人衛生習慣。
(2)中華人民共和國
①黨和政府將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
②發動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清理環境、預防疾病、保護健康的愛國衛生運動。
③形式多樣的愛國衛生運動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有助于人民群眾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方
式。
3.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強化了全民的衛生意識。
(1)許多國家的公共衛生觀念日益深化,講衛生成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
(2)在壓力日益增大的現代社會,不少國家越來越注重精神衛生。
定點1 全面認識現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征
材料 二戰后,美國的公共衛生服務被納入社會福利事業范疇,由聯邦政府的衛生機構負
責。地方政府在醫療應急管理制度上的差異、地方保護主義風氣等因素塑造了“公共衛生
聯邦主義”,即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配合聯邦政府來解決醫療補助、健康教育、衛生規劃等
方面的事務,另一方面也能以保護本地區利益為由拒絕配合聯邦政策。20世紀80年代,美國
公共衛生從“政府統治”向“多元治理”邁進,政府依靠市場機制,利用多元主體提供公共
衛生服務。但依賴市場制度的弊病是,公共衛生資源和服務質量會因社會的貧富差距出現分
化。同時,美國種族主義根深蒂固,有色人種難以享受與白人等同的及時治療、低價消費處
方藥等衛生服務權利。衛生不公平的“痼疾”使得美國公共衛生治理困難重重。
——摘編自王聰悅《美國公共衛生治理:沿革、經驗與困境》等
關鍵能力 定點破
1.社會公正:是公共衛生的基礎和出發點,決定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分享其應得的社會利益,分
擔其應分擔的社會負擔。
2.政治內涵:公共衛生的社會公正性決定其與政治密切相關,政府在其中承擔主導因素。
3.專業動態擴展:不同時期疫病的流行情況有所差異,影響公共衛生的重點,故公共衛生具有
階段性及專業動態擴展的特征。
4.科學性、預防第一:公共衛生必須堅持科學指導、科學規劃、科學管理、預防第一。
5.多學科綜合:解決公共衛生問題需要不同學科的知識,必須堅持多學科綜合應用。
典例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公共衛生治理工作。各大城市都組織了
大規模的衛生防疫宣傳活動,以宣傳黨和政府對各族人民的健康的關懷和新中國衛生工作的
宗旨為重點。這些做法 (  )
A.推動了醫療保障體系的形成
B.有利于增進群眾的政治認同
C.使抗疫醫療隊伍得到了擴充
D.迅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面貌
B
思路點撥 時代背景是新中國成立。此時衛生防疫宣傳要體現黨和政府對民眾的關懷,這反
映出爭取民眾支持、鞏固政權的需要。
解析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公共衛生治理工作,體現了黨和政府對
各族人民的健康的關懷,有利于增進人民群眾對新中國的政治認同,B項正確。材料體現了黨
和政府對城市公共衛生治理工作的重視,無法體現醫療保障體系的形成,也無法體現抗疫醫
療隊伍得到了擴充,排除A、C兩項。D項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定點2 全面認識中國現代醫療衛生體系
材料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
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
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
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
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堅持
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
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
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1.醫療衛生事業進步的表現
(1)確立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全面推進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統籌發展。
(2)構建了適合國情的醫療保障體系。
(3)突出政府的社會醫療保險責任。
(4)實現了醫療保險制度的法制化。
(5)加強宏觀調控,強化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使用。
2.醫療衛生事業進步的作用
(1)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貢獻。
(2)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致力于維護、保障和增進全體居民的健康,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
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也將為改善全球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3)有利于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有助于人民群眾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
(4)強化了全民的衛生意識,使人們能夠增強自身體質、注重精神衛生,從而實現身心幸福。
(5)中國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在防疫抗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素養1 史料實證——公共衛生與全球化
學科素養 情境破
情境探究
材料
15— 17世紀 就整個新大陸來說,據估計,在哥倫布到來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口減少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
——摘編自《槍炮、病菌與鋼鐵》
16世紀 葡萄牙人加西亞·多達研究印度植物和藥物,于1563年寫出《藥材與藥品的對話》,此書在全歐洲受到歡迎。
——摘編自《醫療與帝國》
19世紀 霍亂在1830年出現于俄羅斯,很快橫掃了歐洲,接著出現在魁北克、蒙特利爾和紐約,發展成為一場全球性傳染病。
——摘編自《醫療與帝國》
19世紀 18世紀晚期,英國醫生詹納發明牛痘接種法, 到19世紀早期超過10萬英國人實施了接種。牛痘接種法后來傳入中國。
——摘編自《劍橋世界人類疾病史》
20世紀 20世紀后,國際政治和經濟的互動增強,傳染病控制等國際衛生問題也日益突出。1907年,國際公共衛生局建立;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告成立。
——摘編自《我國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回顧與展望》
21世紀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健委匯編診療和防控方案,分享給全球18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參照使用。中國向27個國家派出29支醫療專家組,加快推進疫苗研發和藥物臨床試驗,并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5 000萬美元援助
問題 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運用具體史實予以論證。(要求:觀
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提示 根據材料,可從新航路開辟后疫病的傳播與防治、科技發展、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取信
息,確定論題。結合表格內容及所學知識,定位時代特征,分析疫病傳播的原因及國家間抗疫
合作、相關國際組織成立的必要性,指出全球化時代抗擊疫情的正確道路,以及中國應承擔
的責任。
講解分析
  “史料”指的是能夠反映過去發生、存在過的事情的文字記載和物品;“史料實證”是
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要形成對歷
史正確、客觀的認識,必須重視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偽存真,還要注意孤證不立、論
從史出、史論結合、探究歷史現象背后的原因等。
第一步:閱讀材料,從中找出相互關聯的信息,確定主題。據材料“在哥倫布到來后的一兩個
世紀中……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霍亂在1830年出現于俄羅斯……發展成為一
場全球性傳染病”“20世紀后,國際政治和經濟的互動增強……世界衛生組織宣告成立”
“國家衛健委匯編診療和防控方案……并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5 000萬美元援助”等信息得
出論題:全球化下公共衛生的挑戰與協作。
第二步:圍繞論題,從多個角度展開論證。結合所學可從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工業革命的推
動、世界聯系進一步加強、疫苗接種從歐洲傳入亞洲、國際衛生機構建立、中國在抗擊疫
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等方面分析論證。
第三步:基于論證,進一步深化總結,照應主題。世界聯系的加強擴大了疾病的傳播范圍和提
高了疾病的傳播速度,因此加強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齊心協力應對疾病和各種挑戰,才
是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正確選擇。
素養2 家國情懷——傳統中醫學的新發展
情境探究
材料 中醫藥學博大精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醫藥事業煥發了新的生機。中醫藥工
作者不斷整理中醫典籍,挖掘秘方驗方,開發中成藥制劑。屠呦呦等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受
到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關于青蒿抗瘧記載的啟發,從青蒿中分離出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
青蒿素,對人類防治瘧疾發揮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問題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青蒿素與中醫藥”自行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
進行簡要論述。(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提示 根據設問要求和材料信息,可以從中醫藥學的傳承與發展等角度確定論題,結合所學
可以從傳統中醫藥學的現代意義等方面進行論述。
講解分析
  第一步:閱讀材料,結合設問要求圍繞“青蒿素與中醫藥”,確定論題。材料體現了青蒿
抗瘧在傳統中醫藥學著作中多有記載,這為現代中醫藥學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因此可擬定論
題:對傳統中醫藥學的繼承與發展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第二步:圍繞論題,根據材料和所學,從“繼承”“發展”的角度展開論證。在《肘后備急
方》中記載了青蒿抗瘧,屠呦呦團隊從古代中醫藥學中得到啟發,成功從青蒿中分離出能夠
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為人類防治瘧疾作出巨大貢獻。所以,對待中醫藥學我們應該批判
繼承,古為今用,對于符合現代醫學和當今社會需要的內容,我們就應該給予支持和保護,進而
使其能夠推動中國醫學的進步與發展,這也是中醫藥學在現代社會的重要價值。另外,在現
代醫學的基礎上,創新應用傳統中醫藥學,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和醫學價值,也是極為迫切
的、重要的任務之一。第15課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
基礎過關練
題組一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
1.據統計,1970年全世界已有44個國家開辦了121所公共衛生學院;1984年,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學院已增至214所,遍及54個國家。這表明(  )
A.各國著手聯合發展衛生事業
B.醫療保障制度逐漸得到完善
C.公共衛生得到多數國家重視
D.環境污染現象引起各國重視
2.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世界衛生報告》數據顯示:英國的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而衛生總費用在1997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5.85%,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對此解釋合理的是,英國(  )
A.醫療衛生體系較發達
B.最早建成“福利國家”
C.現代衛生體系已建立
D.全民健康得到保障
3.下圖為赤腳醫生的宣傳畫,赤腳醫生是鄉村醫生的前身。1965年,毛澤東指示,要求“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無固定薪金、半農半醫的赤腳醫生大量涌現。赤腳醫生的出現(  )
A.提升了我國的整體醫療水平
B.徹底解決了我國農村的醫療難題
C.健全了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
D.彌補了我國農村醫療能力的不足
4.我國現行醫療保障體系包括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城鄉醫療救助體系、補充醫療保險體系三種層次的保障體系及商業醫療保險體系。這表明當今我國醫療保障體系(  )
A.城鄉統籌,保障完備
B.覆蓋全民,層次多元
C.市場支撐,權責清晰
D.免費服務,兼顧公平
題組二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
5.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召開。毛澤東題詞號召: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大會把“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確立為新中國衛生工作四大方針之一。同年,中央防疫委員會成立,后更名為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這階段運動以除“四害”為中心,以衛生工作為抓手開展。這些舉措旨在(  )
A.為人類提供有效預防疫病的經驗
B.體現中國衛生事業的鮮明特色
C.強化全民的衛生意識
D.促進現代醫療體系的建立
6.20世紀末,遠程醫療、機器人醫生或者3D打印器官等,還被認為是只有在科幻小說中才可能出現的情節。到了21世紀初期,這些技術成就離人們的生活很近,甚至已經息息相關。這說明(  )
A.現代醫療技術取得了巨大進展
B.發達國家醫療技術近年來突飛猛進
C.社會烈性傳染病能夠有效控制
D.醫療相關機構社會服務職能的凸顯
能力提升練
題組一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
1.醫學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所有的西方國家都沒有讓醫療完全的市場化,政府都承擔相當比例的醫療服務。雖然醫療費用可以通過商業或互助保險系統來分擔,但醫療保健對大多數人還是巨大的負擔,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的醫療費用必須依賴國家的福利。這表明(  )
A.醫療保健制度是社會再分配的一種方式
B.西方國家市場化醫療保險系統尚不健全
C.政府承擔部分醫療服務化解了社會矛盾
D.西方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是最為完善的
2.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在2018年發布的“全球醫療質量排行榜”顯示,北歐、北美、大洋洲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能力最強,其次則是拉美、東歐、阿拉伯地區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處于醫療質量水平末端的國家主要分布在非洲、東南亞、南亞等地區。這體現出(  )
A.經濟發展的水平影響醫療質量程度
B.醫療能力越強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國家的醫療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D.亞非拉國家醫療衛生體系普遍落后
3.20世紀50年代,中國就開始實行全民免費接種牛痘疫苗和卡介苗,20世紀60年代,又逐步開始對脊髓灰質炎、麻疹、乙腦、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和結核病等疫苗展開免費計劃接種。中共中央于1955年成立南方13省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并在各省、市、縣黨委成立相應機構。這可用于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  )
A.防疫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內容
B.愛國衛生運動強化了全民衛生意識
C.政治制度決定國家衛生治理形式
D.政府不斷地完善醫療衛生互助體系
4.國家衛健委 2021 年 1 月 28 日發布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調查地區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6.8%,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分別為 96.1%和 97.6%。該報告數據顯示,調查地區醫療費用增長速度趨緩,費用增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這反映當代中國(  )
A.醫療保險報銷程序更加嚴格
B.醫療技術水平得到較大提高
C.醫療保障體系輻射范圍較廣
D.人民群眾健康狀況顯著改進
題組二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
5.新中國成立前,南方十幾個省區血吸蟲病肆虐。1953年,一批專家來到江西余江鄉,他們征集糞便樣本并用科學儀器仔細觀察,還打聽如廁和處理排泄物的方式。很多群眾抵觸情緒很大,交出空的樣本盒,甚至以泥土、牲畜糞便等偽造。這表明(  )
A.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必要性
B.增強疫區人們衛生意識的緊迫性
C.推進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可行性
D.需要加強相關人員工作的科學性
6.據報道,小廁所、大民生,正在開展的農村廁所革命不僅關系到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改善,也關系到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農村改廁被列為“十三五”必須完成的約束性任務……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0%。這些成就得益于我國(  )
A.醫療衛生防疫體系已全面建立
B.新型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C.農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
D.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
7.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制定了《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其主要內容為實施“四苗防六病”,使兒童獲得對結核、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麻疹等疾病的免疫。1992年我國又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計劃免疫范疇。這表明(  )
A.基礎計劃免疫實行確保了兒童健康
B.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兒童的健康成長
C.我國已建立了完備的醫療衛生體系
D.疫苗的普及得益于計劃經濟的完善
8.1981年,衛生部發文對退休醫生開業行醫的爭議作出解釋:退休金是退休醫生過去長期從事醫務勞動對社會所作貢獻的應得補償報酬,而開業行醫收入是他們重新付出勞動所得的報酬,應該允許(他們)開業行醫,繼續為人民服務。該文件的刊發(  )
A.打破了公立醫院的壟斷局面
B.體現了尊重勞動的價值導向
C.迎合了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
D.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
9.2023年,河南省直醫療機構接入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與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接。借助互聯網,民眾可以逐步實現居家診療、看病購藥等需求。這表明(  )
A.河南基礎醫學領先于全國
B.科技助推了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
C.醫療衛生機構職能的轉變
D.衛生體制改革改變了民眾的生活
題組三 思維訓練
10.發散思維(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19世紀,霍亂是一種讓人們聞風喪膽的急性傳染病,它和天花、鼠疫并列為人類三大烈性傳染病,被稱為“19世紀的世界病”。在歐洲,霍亂有著更高的死亡率。1831年至1832年,英國暴發霍亂,造成約2.2萬人死亡;1848年霍亂再次發生,死亡人數超過7.2萬,并且隨之帶來更多的問題。當時英國畫家約翰·利奇創作了卡通畫《霍亂滋生之地(倫敦)》。
  材料二 為應對此困境(霍亂),英國政府全面介入公共衛生管理,于1848年成立中央衛生委員會,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務部等機構,促進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第一階段的衛生管理主要遵從1848年的《公共衛生法》,在代表中央意志的大都市倫敦首先創建中央委員會,然后再廣泛任命檢查巡視員,去管理地方上的那些分支委員會。倫敦的中央衛生委員會的主要工作就是調查英國各地的公共衛生狀況,并提出相關管理意見。
——摘編自王廣坤《論近代
英國的衛生檢查制度》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以“霍亂滋生之地”為題寫一則歷史小論文。(8分)(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2)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發展公共衛生事業的建議。(4分)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
第15課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
基礎過關練
1.C 2.A 3.D 4.B 5.C 6.A
1.C 據材料可知,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學院數量增加,分布更加廣泛,這表明公共衛生得到多數國家重視,故選C項;材料未提及國家間的聯合,排除A項;僅從材料中的公共衛生學院的數量與分布情況無法得知醫療保障是否完善,排除B項;重視公共衛生不一定是因為環境污染,排除D項。
2.A 據材料可知,英國的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比較低,且衛生總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低,說明其醫療衛生體系比較發達,A項正確;所謂“福利國家”是指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僅根據孕產婦死亡率等數據不能得出英國最早建立“福利國家”,排除B項;由材料無法得出現代衛生體系已建立,排除C項;“全民”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
3.D 據材料“赤腳醫生遍山村”及所學可知,赤腳醫生彌補了農村醫療能力的不足,D項正確;材料不能反映中國整體醫療水平,排除A項;赤腳醫生的出現彌補了農村醫療的不足,但沒有徹底解決農村的醫療難題,排除B項;本題易錯選C項,但材料只體現了赤腳醫生彌補農村醫療,不能得出健全了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排除C項。
4.B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我國現行醫療保障體系中既有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又有商業性質的保障制度,體現出當今我國醫療保障體系覆蓋全民、層次多元,B項正確。
5.C 據材料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了群眾性衛生運動,這旨在改善衛生狀況,強化全民的衛生意識,C項正確;為人類提供有效預防疫病的經驗、體現中國衛生事業的鮮明特色并非這些舉措的主要目的,排除A、B兩項;材料未涉及建立現代醫療體系,排除D項。
6.A 材料中的遠程醫療、機器人醫生、3D打印器官等在21世紀初期,離人們的生活很近,甚至已經息息相關,說明了現代醫療技術取得巨大發展,A項正確;材料中的技術成就不僅僅出現在發達國家,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烈性傳染病、醫療機構的社會服務職能,排除C、D兩項。
能力提升練
1.A 2.A 3.A 4.C 5.B 6.D 7.B 8.B 9.B
1.A 據材料“政府都承擔相當比例的醫療服務”并結合所學可知,世界各國通過提供醫療服務,一定程度上減輕人民的負擔,促進社會財富再分配,表明醫療保健制度是社會再分配的一種方式,A項正確。西方國家市場化程度較高,但醫療涉及國計民生,過度市場化不利于人民生命健康,排除B項。提供醫療服務并不能完全化解社會矛盾,排除C項。D項表述絕對化,排除。
知識拓展
建立現代醫療保障體系的意義
(1)維護社會穩定。
(2)促進社會公平。
(3)滿足民眾需求。
(4)推動經濟發展。
(5)保證社會生產。
2.A
醫療能力水平并不是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決定因素,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西方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排除C項;“普遍落后”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
3.A “全民免費接種牛痘疫苗和卡介苗”,免費計劃接種脊髓灰質炎、麻疹、乙腦、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和結核病等疾苗,成立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和相應機構,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防疫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內容,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與國家衛生治理形式之間的關系,且“決定”的表述過于絕對化,排除C項;材料主旨為政府防疫,并未涉及全民衛生意識、醫療衛生互助,排除B、D兩項。
4.C 根據材料可知,調查地區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6.8%,這反映出醫療保障體系輻射范圍較廣,C項正確。材料不涉及報銷程序,排除A項。從醫保覆蓋率高和醫療費用增幅趨緩中,不能得出醫療技術水平提高和群眾健康狀況改善,排除B、D兩項。
5.B 據材料可知,當地群眾抵觸國家衛生專家的診療,這對疫病的防治工作產生阻礙,說明民眾并未認識到防治血吸蟲病的重要性,需要進一步增強人們的衛生意識,故選B項。
6.D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健康中國行動和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促使農村廁所革命持續進行,D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廁所革命,“醫療衛生防疫體系”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新型農村醫療衛生事業”與材料主旨廁所革命無關,排除B項;農村廁所革命促進了農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C項表述因果倒置,排除C項。
7.B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政府制定條例并嚴格落實兒童計劃免疫措施,說明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兒童的健康成長,B項正確;僅靠基礎計劃免疫無法“確保”兒童的健康,排除A項;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包含很多內容,材料只涉及兒童計劃免疫問題,排除C項;“得益于計劃經濟的完善”的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
8.B 據材料“而開業行醫收入是他們重新付出勞動所得的報酬,應該允許(他們)開業行醫,繼續為人民服務”,可以看出國家肯定退休醫生繼續開業行醫的行為,體現出尊重勞動的價值導向,B項正確。
9.B “借助互聯網,民眾可以逐步實現居家診療、看病購藥等需求”,說明河南省借助科技滿足了群眾的醫療需求,提高了公共服務水平,B項正確;由材料無法得出河南基礎醫學領先于全國,排除A項;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能并未改變,排除C項;材料與衛生體制變革無關,排除D項。
10.答案 (1)示例
霍亂滋生之地
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但是,也帶來了城市公共衛生建設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等問題。霍亂流行是公共衛生環境建設跟不上城市化步伐的惡果,是社會發展成果分配不均的表現。為了改善生活狀況,工人階級以多種形式進行斗爭,歐美各國資產階級開始通過社會立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緩和矛盾。(8分)
(2)建議:增強公眾的衛生意識;不斷健全衛生服務體系;深入推進衛生法制建設;加強公共衛生人力資源隊伍建設;促進公共衛生的相關科學與技術的發展。(4分)
解析 發散思維是指在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從已有信息出發,盡可能向各個方向擴展,不受已知的或現存的方式、方法、規律等的約束,并且從這種擴散、輻射和求異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結果,體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創造性。
(1)需要從霍亂產生的原因、危害和政府應對之策以及警示教訓等角度進行闡釋作答。
(2)依據材料二“英國政府全面介入公共衛生管理”可知,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機構參與;據材料二“遵從1848年的《公共衛生法》”可知,公共衛生事業需要依法治理;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广昌县| 石首市| 沂水县| 汾阳市| 日喀则市| 庆安县| 鄄城县| 鹿泉市| 图木舒克市| 邮箱| 开江县| 黄大仙区| 蕲春县| 乌拉特后旗| 天等县| 松桃| 普陀区| 洛浦县| 苍南县| 抚远县| 睢宁县| 丰城市| 乐安县| 扬州市| 桂林市| 长泰县| 冀州市| 九寨沟县| 泰和县| 奇台县| 望江县| 曲水县| 台安县| 资溪县| 富顺县| 普安县| 安乡县| 鲁山县| 来安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