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復習提升易混易錯練易錯點1 辯證認識物種交流1.出于飲食習慣和宗教等原因,移居新大陸的歐洲人“喜歡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輪船發明之前的時代,大量運載小麥或面粉成本及風險太高。自15世紀末開始,小麥逐漸成為在美洲傳播最廣泛的舊大陸糧食品種。這說明( )A.歐洲人的飲食結構長期穩定B.美洲作物遭到歐洲各國排斥C.宗教信仰決定飲食文化傳統D.殖民擴張助推食物物種傳播2.有學者指出,咖啡的引入和普及,不僅掀起了歐洲飲品的新潮流,而且改變了歐洲人“酒池肉林”的陋習??Х任葑鳛橐环N店鋪形式在歐洲出現后,其章程明確要求人們要清醒、節制、有禮有節,這與傳統的酒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學者認為咖啡屋( )A.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B.改變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方式C.適應了歐洲社會近代化節奏D.逐漸成為社交的重要場所3.“他(哥倫布)與他帶來的動植物,在過去400年內消滅的生命種類,可能比100萬年進化滅絕的物種都多……也再沒有人能記得,在哥倫布之前安的列斯群島上的植物是何等模樣。北美喇叭手天鵝……北美水牛,以及其他上百類物種,都已經縮減到如此稀少?!辈牧弦庠谡f明( )A.物種交流對生態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B.開辟新航路阻礙全球范圍的物種交流C.西方殖民者在美洲實行種族滅絕政策D.美洲物種的外傳導致當地物種的減少4.15世紀末,哥倫布第二次遠航美洲時,將水稻等作物帶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隨后的一兩個世紀內,水稻種植逐漸擴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區。18世紀以后,北美的水稻種植業進入黃金時期,稻米成為純粹的經濟作物。由此可見,水稻在北美的種植( )A.為北美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B.提高了北美農業的集約化水平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飲食習慣D.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易錯點2 正確認識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5.我國年消費糧食總量2021年達到7 000億千克左右,而世界糧食市場的可貿易量只有3 400億千克。我國每年消費大米約1 450億千克,而世界市場的大米可貿易量只有350億千克。我國每年消費豬肉約5 400萬噸,而世界市場的豬肉可貿易量只有900多萬噸。這一狀況( )A.源于各國對糧食生產的輕視B.凸顯了糧食自給的重要性C.激化了我國的糧食緊缺問題D.對世界食品衛生形成威脅6.2019年10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發布,其中規定,有關部門要明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基本要求,指導食品生產經營者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據此可知( )A.中國食品安全衛生問題尤其突出B.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得到完善C.食品安全國際標準得到顯著提高D.食品安全隱患問題開始受到重視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單元復習提升易混易錯練1.D 2.C 3.A 4.A 5.B 6.B1.D 據材料“自15世紀末開始,小麥逐漸成為在美洲傳播最廣泛的舊大陸糧食品種”可知,因為移居新大陸的歐洲人喜歡面包,故15世紀末開始,原產于舊大陸的小麥在美洲大陸廣泛傳播,這表明殖民擴張推動了物種的交流和傳播,故選D項;“長期穩定”無法由材料得出,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排斥”,排除B項;決定飲食文化傳統的是生產力發展水平,宗教信仰是影響因素之一,并非“決定”因素,排除C項。2.C 咖啡屋章程明確要求人們要清醒、節制、有禮有節,這與傳統的酒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意味著咖啡屋改變了歐洲人的陋習,適應了歐洲社會近代化節奏,即行為逐漸文明有禮,故選C項;材料未體現東西文化的融合,排除A項;材料顯示咖啡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并沒有涉及生產方式,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人們的行為舉止的變化,而非強調咖啡屋的地位,排除D項。3.A 根據“他(哥倫布)與他帶來的動植物,在過去400年內消滅的生命種類,可能比100萬年進化滅絕的物種都多”可知,材料反映了開辟新航路的負面影響,即物種交流對生態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A項正確;開辟新航路有利于全球范圍的物種交流,排除B項;材料強調物種交流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未涉及種族滅絕政策,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其他地區的物種傳入美洲的影響,排除D項。4.A 據材料“18世紀以后,北美的水稻種植業進入黃金時期,稻米成為純粹的經濟作物”并結合所學可知,在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為北美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故選A項;材料未提及集約化和北美居民飲食結構的變化,排除B、C兩項;水稻在北美的種植不是推動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排除D項。5.B 據材料“我國年消費糧食總量2021年達到7 000億千克左右,而世界糧食市場的可貿易量只有3 400億千克……我國每年消費豬肉約5 400萬噸,而世界市場的豬肉可貿易量只有900多萬噸”可知,僅靠國際貿易無法滿足我國對于糧食的需求,凸顯了糧食自給的重要性,故選B項;材料僅涉及世界市場貿易量與我國糧食、豬肉消費量的數據對比,沒有明確各國對糧食生產的態度,排除A項;我國存在糧食緊缺問題,但材料是糧食緊缺的表現而非原因,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世界市場貿易量與我國糧食、豬肉消費量的數據對比,屬于糧食安全問題而非食品衛生問題,排除D項。6.B 根據材料可知,國家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其中明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的基本要求,促進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使得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得到完善,B項正確;材料反映了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得到完善,未體現中國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突出,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國際標準,排除C項;D項中的“開始”說法錯誤,排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