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強化練1 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1.“土豆變成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們在安第斯山區的角色一樣。……在土豆種植國,常常發生的饑荒幾乎消失了,一條長達2 000英里的種植帶從西邊的愛爾蘭一直延伸到了東邊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由此可知,土豆的種植推廣( )A.推動了歐亞作物在美洲傳播B.維持了歐洲莊園經濟的地位C.解決了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D.改變了歐洲國家的糧食結構2.明代學者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當時某一新傳入物種有這么一段描述:“叢生,白花。子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下列有關這一物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產于中亞,從西域地區傳入中國B.引入中國后曾長期被當作藥用植物C.傳入中國時,被中國人稱為“胡椒”D.西班牙人將其引入再傳到英國等國3.18世紀,歐洲很多國家有多個茶館,還有茶園。許多茶園里都有彎彎曲曲的小徑,一個保齡球草地球場,還有一個“大房間”可以舉辦音樂會和跳舞。有的茶園還以組織化妝狂歡、放煙火、賽馬、賭博和音樂會為特色。這說明了飲茶( )A.增強了歐洲人民的體質B.徹底改變了歐洲人的飲食結構C.改變了歐洲的建筑風格D.豐富了歐洲人的社交娛樂生活4.1500年,亞歐大陸人口約為4.25億。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約28%,達到5.45億。到1750年,人口達到7.2億,1800年人口突破9億。這種狀況( )A.降低了工業革命的人力成本B.促進了全球商品貿易網的形成C.推動了國際勞動分工的出現D.得益于大航海帶來的物種交換5.(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500年到1800年間的幾個世紀中所刮起的洲際物種交流之風給世界各地帶來了驚人的變化。它在不適應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釀成了人口銳減的災難;它也幾乎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應的數量和可靠性;在那些從前沒有馬類的地區,它還通過提供新的戰爭手段改組了當地的政治關系。——摘編自[美]約翰·麥克尼爾《世界歷史中的物種交流》歷史發展是復雜的、多面的,客觀而全面地認識歷史是后人所應秉持的重要理念。結合1500—1800年物種交流的史實,選擇材料中的任一觀點或者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專題強化練1 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1.D 2.D 3.D 4.D1.D 由材料“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饑荒幾乎消失了”可知,土豆成為歐洲人的重要食物,改變了歐洲國家的糧食結構,故選D項;土豆的種植屬于美洲作物在歐洲傳播,排除A項;歐洲莊園制度在中世紀末期和近代以后逐漸瓦解,排除B項;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排除C項。2.D 據題干“叢生,白花。子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可知該物種是辣椒,結合所學可知,辣椒原產于拉丁美洲,15世紀末傳入西班牙,16世紀傳到英國等歐洲國家,故選D項,排除A項;明朝萬歷年間,番茄被引入中國,長期被當作觀賞和藥用植物,排除B項;明朝時,辣椒傳入中國,被稱為“番椒”,排除C項。3.D 據材料“還有茶園”“保齡球草地球場……舉辦音樂會和跳舞”等信息可知飲茶風氣在歐洲的盛行促進了休閑娛樂性質的茶園興起,進一步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故選D項;茶園中的休閑娛樂活動主要用于放松和享樂,與增強體質關聯較小,排除A項;飲茶風氣和茶園的興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歐洲人的飲食結構和歐洲的建筑風格,“徹底改變”和“改變”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B、C兩項。4.D 據材料“1500年,亞歐大陸人口約為4.25億……1800年人口突破9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帶來物種交流,甘薯、玉米等在亞歐大陸的廣泛傳播,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這一地區人口增長,故選D項;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無法解釋材料中1500—1750年間的亞歐大陸人口增長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流引發人口增加,與全球商品貿易網的形成關聯較小,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流引發人口增加,無法體現推動了國際勞動分工的出現,排除C項。5.答案 觀點:全球范圍內的物種交流對社會發展具有雙重影響。(2分)論述: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對隔絕的狀態,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的物種交流。世界各地之間的物種交流對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產生了雙重影響。一方面,全球范圍內的物種交流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新航路開辟后,玉米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并得到推廣,推動了農耕經濟的發展,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明清人口的增長;大豆傳入美國之后,用途不斷拓展、功能不斷豐富,對大豆的充分利用推動了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另一方面,全球范圍內的物種交流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玉米、甘薯等耐旱高產作物傳入中國,使得以前不適宜耕種的荒山、丘陵等得以利用,但過度的墾荒造田導致了水土流失,破壞了生態環境。(8分)總之,全球物種交流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雙重影響,我們應該學會趨利避害,努力減少物種交流的消極影響,充分發揚物種交流的積極作用,推動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2分)解析 本題可以選擇材料中的觀點或者結合所學知識提出自己的觀點,如:全球范圍內的物種交流對社會發展具有雙重影響。然后,結合史實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論述。最后對論述進行總結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