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9課 對外開放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第一篇章 經濟特區顯威力——對外開放第一步大躍進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經濟崩潰的邊緣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伍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當然,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搞建設,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外開放,吸收外國的資金和技術來幫助我們發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歷史的教訓時代的呼喚對外開放已經迫在眉睫。第一環節:(問題思考)我是小小諸葛亮 有問題我來解溫馨小提示:1、自主思考5分鐘,理清思路。2、同桌之間交流1分鐘。3、注意傾聽,并能對發言內容進行補充、質疑、評價。問題:1、新時期我國的對外開放以什么方式邁出了第一步?2、這種方式是誰提出來的?3、發生在哪一年?4、當時開放了哪些地方?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說一說,新時期(1980)年)我國興辦了哪些經濟特區?這些經濟特區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點?①臨近港澳臺,靠近國際市場②地處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僑鄉,歷史上與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僑資④有廣闊的經濟腹地可依托鄧小平曾如此解釋“出牌順序”:“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因它對著香港;開放珠海,是因為它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對著臺灣,開放海南、汕頭,因為它們對著東南亞……”材料一 除投資規模在一億元以上項目要報國務院審批,輕工業投資3000萬元以上……其余項目不需國家綜合平衡,特區可以自己審批。---《六十年國事紀要》材料二 第十三條 特區企業進口生產所必需的機器設備……,免征進口稅……第十四條 特區企業所得稅稅率為百分之十五。對技術性較高、資金周轉期較長或……的企業,給予特別優惠待遇。第十八條 凡來往特區的外籍人員……,出入境均簡化續,給予方便。---《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2、結合材料回答:經濟特區“特”在何處?輕松過關1、1979年4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委負責人提出在鄰近香港、澳門的部分地方興辦出口加工區,鄧小平明確指出 ,中央可以給特殊政策,你們自己搞。此后我國對外開放邁出的第一步是( )A設立經濟特區 B.開放沿海城市C.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D.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A“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鄧小平文選》設立經濟特區,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4、思考:經濟特區的成功,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了怎樣的作用?“排頭兵”成為全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排頭兵“突破口”對沿海地區的探索和示范作用“試驗田”為全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經濟特區也是對外的窗口,可以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3、深圳地位在對外開放的十余年間,平均每6天就有一座新廠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種新產品問世,這就是所謂的“深圳速度”。改革開放后的深圳1979年的深圳“一夜崛起的城市”有一種速度叫“深圳速度”!1984年鄧小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2.經濟特區的創辦使一個貧窮的邊陲小鎮,在短短的幾年內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成為我國 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它是( )A.深圳 B.廈門 C.汕頭 D.珠海A輕松過關第二篇章層層深入覆全國——對外開放的擴大海南(1988年)浦東(1990年)第一步經濟特區(1980年)第三步沿海經濟開放區(1985年)第四步內地(沿江、沿邊、省會)第二步沿海開放城市(1984年)1992重慶滿州里(點——線——面)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層層深入看浦東·烏魯木齊·拉薩昆明··貴陽長沙·西寧··銀川呼和浩特·長春··太原成都·西安··南昌·鄭州南京··蘭州合肥·浦東浦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并極大地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龍頭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也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對外開放不僅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世界上所有類型的國家開放從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沿海到內地、再到沿邊逐步推進的過程,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帶——內陸”的格局。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5、如何理解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國家提出了市場多元化戰略,主要目標和任務是保持與美國、日本、歐洲和港澳地區貿易持續增長的同時,大力開拓周邊國家、東盟和東亞國家、中東國家的市場,努力增加與非洲地區和拉美地區的貿易,采取多種形式發展與歐共體和東歐國家的經貿往來。——《振興之路:中國對外開放30年》由引進生產技術和資金開始,中國的對外開放將囊括貿易、金融、商業零售等經濟上的方方面面,并拓寬到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思維拓展:當今我國的對外開放和近代中國的開放一樣嗎?近代開放 現代開放前提目的后果主權的獨立完整遭到嚴重破壞主權完整適應列強對華侵略的需要發展經濟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漸加深并日益貧困國家逐漸走向富強啟示: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材料題1、圖一拍攝于哪里,它的建立產生了怎樣的歷史影響?2、根據圖二,歸納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3、圖三反應哪一歷史事件,談談你對它的評價?第三篇章 加入世貿影響大。——對外開放的推進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光有‘請進來’是不夠的,還提出了‘走出去’的戰略。請進來:引進外國資金、管理經驗、先進的技術走出去:對外投資、帶動商品了勞務出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是致力于監督世界貿易和使世界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組織。簡單說,基本上就是三件事:一制定規則;二促進開放市場;三解決糾紛。什么是世界貿易組織?1986年7月10日,中國正式提出關于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方地位的申請。歷經15年談判,最終在2001年11月11日,中國正式簽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一場艱難坎坷的談判材料一:1995—2001年進出口總額平均年增長12%,GDP年均增長8.92%;2002—2006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31.5%,GDP年均增長9.45%。材料二:對普通百姓來說,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關稅將進一步下降,……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實惠。……同時,我國部分行業的壟斷也將會被打破,消費者也同樣會因此而獲得更多的實惠。材料三: 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我們也不應忽視伴隨入世和經濟增長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如東西部收入差距和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問題、國有企業結構調整中的失業和再就業問題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推動中國GDP的增長推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機遇中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水平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處于不利地位等。挑戰1997年 《時代》評價說他改變了世界功績史無前例“下一個中國:鄧的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接受的超級力量?”——《時代》課堂練習1.經濟特區的創辦使一個苦日的邊陲小鎮,在短短的幾年內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成為我國 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它是 ( )A.深圳 B.廈門 C.汕頭 D.珠海2.我國的對外開放開始于( )A.經濟特區的創辦 B.沿海經濟開放區的開辟C.沿海開放城市的設立 D.內地的開放3.2009年10月舉辦的"奮進的江蘇一一慶祝建國60周年"圖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來,特別是改 革開放以來江蘇取得的輝煌成就。國家最早批準江蘇對外開放的是 ( )A.經濟特區 B.沿海經濟開放區C.沿海開放城市 D.經濟技術開放區A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