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秋季新高三開學摸底考試模擬卷 01(黑吉遼蒙專用)化 學(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高考范圍。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第Ⅰ卷(選擇題 共 4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5個小題,每小題 3分,共 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文物修復和保護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復原變形金屬 B.補配玉器缺損 C.青銅器除銹見新 D.剝離絲綢殘片2.氮化鎵(GaN)被譽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其結構與金剛石相似。一種制備 GaN的方法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Ga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B. 的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C.GaN晶體屬于共價晶體 D.GaN中 Ga元素的化合價為-33. 是火箭固體燃料重要的氧載體,與某些易燃物作用可全部生成氣態(tài)產(chǎn)物,如:1 / 3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或表述正確的是A. 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B. 中的陰、陽離子有相同的 VSEPR模型和空間結構C.在 、石墨、金剛石中,碳原子有 和 三種雜化方式D. 和 都能作制冷劑是因為它們有相同類型的分子間作用力4.黑火藥配方“一硫二硝三木炭”的爆炸反應為: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溶液中含 數(shù)目小于B. 含 鍵數(shù)目為C.每生成 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D. 晶體中含 離子數(shù)目為5.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C. 乳酸與足量的 反應生成D.兩分子乳酸反應能夠生成含六元環(huán)的分子6.下列關于物質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 溶液與過量氨水混合:B.向 AgI懸濁液中滴加 溶液:C.少量的 通入 溶液中:D.NaClO溶液與濃鹽酸混合:7.某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 X、Z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2 / 34A.元素電負性: B.該物質中 Y和 Z均采取 雜化C.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 D.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8. 下列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裝置甲可用于驗證潮濕氯氣與干燥氯氣的漂白性B.利用圖乙制取并收集少量的 NH3C.用丙裝置制備無水 FeCl3D.用丁裝置制備 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9. 和 的晶體結構[M點原子坐標為 ]均與 相同。 的熔點高于 ,晶體在氧氣中加熱時部分 被氧化為 ,晶體結構產(chǎn)生缺陷,其組成變?yōu)?,測得其晶胞邊長為 ,密度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N的原子坐標為B.離子半徑:C. 晶體中,距離 最近的 圍成的空隙為正四面體D. 晶體中, (設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10.核酸的某一結構片段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3 / 34A.該結構片段存在 3個手性碳原子 B.核酸水解時涉及磷酯鍵斷裂C.其單體戊糖與葡萄糖互為同系物 D.形成此片段的核苷酸能與酸、堿發(fā)生反應11.納米 (粒子半徑 1~100nm)廣泛應用于生物醫(yī)學和功能材料,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納米 的流程如下:已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堿洗”時,Zn發(fā)生了還原反應B.“酸溶”時,改用 98%濃硫酸可加快酸溶的速率C.“氧化”時發(fā)生:D.用激光筆照射“氧化”過程中所得分散系,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12.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攪拌一段時間后,滴加濃硝酸。不同反應階段的預期現(xiàn)象及其相應推理錯誤的是A.燒瓶壁會變冷,說明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B.試紙會變藍,說明有 生成, 溶于水顯堿性C.滴加濃硝酸后,有白霧產(chǎn)生,說明濃硝酸有揮發(fā)性4 / 34D.實驗過程中,氣球先變大后變小,說明體系壓強先增大后減小13.儲能電池是用于儲存電能的電池系統(tǒng),它們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并在需要時釋放出來。這種電池設計可用于長時間的能量儲存和充放電。儲能電池具有高容量、長循環(huán)壽命和高穩(wěn)定性的特點。某種儲能電池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電子流入多孔碳電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放電時, 電極為負極,工作時該電極質量減小B.儲能過程(充電)與能量釋放過程(放電)互為可逆反應C.放電時,多孔碳電極區(qū) pH逐漸增大D.充電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14.某課題組通過數(shù)字化實驗對白磷燃燒時體系的溫度變化進行探究,實驗裝置及數(shù)據(jù)曲線如圖,其中 時推入 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對應的溫度是白磷能夠燃燒的最低溫度B. 可觀察到大量白煙,氣球可能膨脹C. 對應溫度升高說明過氧化氫分解放熱D.氣球的作用是調節(jié)氣壓,同時使實驗更環(huán)保15.常溫下,濃度均為 的 和 HB混合溶液中,-lgX[X為 、或 ]隨 pH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5 / 34A.曲線Ⅱ表示 隨 pH的變化關系B.C.pH=4.54時,溶液中D.pH=7時,溶液中第 II卷(非選擇題 共 55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4個小題,共 55分。(除標注外,每空 2分)16.(13 分)以鉛蓄電池的填充物鉛膏(主要含 和少量 )為原料,可生產(chǎn)三鹽基硫酸鉛 ,其工藝流程如下:已知:常溫下, 具有兩性,有強氧化性。回答下列問題:6 / 34(1)“轉化”后的難溶物質為 和 (少量),則 轉化為 的離子方程式為 ,“濾液 1“中 和 濃度的比值為 。(2)“酸浸”前要對 固體進行洗滌,檢驗是否洗滌干凈的操作是 。(3)“除雜”得到的濾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4)在 “合成”三鹽基硫酸鉛的化學方程式為 ,“合成”需控制溶液的不能大于 10的原因為 。(5)已知: 在加熱過程中發(fā)生分解的失重曲線如圖所示,圖中 a點時樣品失重率為 。若 a點時殘留固體組成表示為 ,則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17.(16 分)苯甲醇與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過苯甲醛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的歧化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制備苯甲醇與苯甲酸,反應結束后對反應液按下列步驟進行分離提純:重結晶過程:加熱溶解→活性炭脫色→趁熱過濾→冷卻結晶→抽濾→洗滌→干燥.已知: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乙醇,在水中溶解度較小.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熔點 122.4℃(100℃左右開始升華)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萃取分離反應液時,萃取劑應選擇 (“乙醇”或“乙醚”),原因是 .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層用鹽酸酸化的目的是(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7 / 34(2)苯甲酸在 A、B、C三種溶劑中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重結晶時,合適的溶劑是 。(3)重結晶過程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 。洗滌時采用的合適洗滌劑是 (填字母)。A.飽和食鹽水 B. 溶液 C.稀硫酸 D.蒸餾水(4)干燥苯甲酸晶體時,若溫度過高,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是 。(5)分子結構修飾在藥物設計與合成中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布洛芬具有抗炎、鎮(zhèn)痛解熱作用,但口服該藥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可以對該分子進行如下圖所示的修飾。有機物乙的分子式為 ,甲轉化為乙的過程屬于 (反應類型)。18.(14 分)甲醇水蒸氣催化重整制氫氣,涉及主要反應如下:Ⅰ.CH3OH(g)+H2O(g) 3H2(g)+CO2(g) ΔH1=+49.0 kJ·mol-1Ⅱ.CH3OH(g) CO(g)+2H2(g) ΔH2=+90.2 kJ·mol-1Ⅲ.CO(g)+H2O(g) CO2(g)+H2(g) ΔH3回答下列問題:(1)ΔH3= kJ·mol-1;以上三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lgK隨溫度 T變化關系如圖甲所示,則表示反應Ⅰ的變化曲線為 (填標號)。8 / 34(2)壓強 P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 CH3OH(g)與 H2O(g),達平衡時,CH3OH的轉化率、CO的摩爾分數(shù)及 CO2的選擇性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已知:CO2的選擇性 。則表示 CO2的選擇性的曲線是(填標號);520K時,H2O(g)的平衡轉化率為 ;隨溫度升高,CO的摩爾分數(shù)先降低后升高的原因是 。(3)溫度 T時,向恒容密閉容器中按 =1∶1投料,測得起始壓強為 a kPa,加入適量 CaO(s),體系達平衡后,CO2的選擇性為 80%,CaO對 CO2的吸收率為 50%,已知溫度 T時,反應 的平衡常數(shù) Kp=bkPa,則平衡時,分壓 p(H2)= kPa;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 Kp= ;若向平衡體系中再加入少量CH3OH(g),重新達平衡后, 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9.(12 分)貝利司他(商品名 Beleodaq)是一種抗 T細胞淋巴瘤藥物。某研究小組按以下路線合成該化合物(部分反應條件及試劑已簡化):9 / 34已知:請回答:(1)化合物 A中的官能團名稱是 。(2)化合物 B的結構簡式是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化合物 X的堿性比氨氣強B.化合物 F既可與酸反應又可與堿反應C.①②③④的主要有機反應類型均是取代反應D.貝利司他可形成分子間氫鍵(4)D+X→E的化學方程式是 。(5)化合物 C可由 Y( )直接制備。寫出 2個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合物 Y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光亮銀鏡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分子中有 3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6)以化合物 A、乙醇和甲醇為有機原料,設計化合物 Y的合成路線(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 。10 / 342025 年秋季新高三開學摸底考試模擬卷 01(黑吉遼蒙專用)化 學·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 15個小題,每小題 3分,共 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C B A B B D D C A D B D C 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4個小題,共 55分。16.(13 分)(1)(2)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少許于試管中,先加入鹽酸酸化,再加入 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已洗凈(3) (1分)(4) 具有兩性, 過高導致其溶解,降低了三鹽基硫酸鉛的產(chǎn)率(5)1.417.(16 分)(1)乙醚(1分) 苯甲醇與乙醚不反應且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醚與水不相溶(2)C(3)除去不溶性雜質,防止苯甲酸冷卻后結晶析出 D(4)苯甲酸升華而損失(5) 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1分)18.(14 分)(1)-41.2(2) L5 38% 520K以下,反應Ⅰ是主反應,520K以上,反應Ⅱ、Ⅲ是主反應(3) 7b 增大19.(12 分)(1)醛基(1 分)11 / 34(2)(3)BCD(4)(5) 、 、 、 、(任寫兩個)(3 分)(6)12 / 342025 年秋季新高三開學摸底考試模擬卷 01(黑吉遼蒙專用)化 學(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高考范圍。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第Ⅰ卷(選擇題 共 4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5個小題,每小題 3分,共 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文物修復和保護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復原變形金屬 B.補配玉器缺損 C.青銅器除銹見新 D.剝離絲綢殘片【答案】C【詳解】A.復原變形為外觀形狀的變化,為物理變化,A項不符合題意;B.玉器補缺,外觀填補,為物理變化,B項不符合題意;C.青銅器除銹見新,即將銅綠用酸溶解,該過程為化學變化,C項符合題意;D.剝離屬于物理的分離,D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 C。2.氮化鎵(GaN)被譽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其結構與金剛石相似。一種制備 GaN的方法13 / 34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Ga 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B. 的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C.GaN晶體屬于共價晶體 D.GaN中 Ga元素的化合價為-3【答案】C【詳解】A.Ga 原子核外有 31個電子,基態(tài) Ga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 Ar 3d104s24p1,A項錯誤;B.NH3分子中 N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3+12 ×(5-3×1)=4,NH3分子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B項錯誤;C.GaN具有硬度大、熔點高的特點,結構與金剛石相似,屬于共價晶體,C項正確;D.GaN中 N為-3價,Ga元素的化合價為+3,D項錯誤;答案選 C。3. 是火箭固體燃料重要的氧載體,與某些易燃物作用可全部生成氣態(tài)產(chǎn)物,如:。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或表述正確的是A. 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B. 中的陰、陽離子有相同的 VSEPR模型和空間結構C.在 、石墨、金剛石中,碳原子有 和 三種雜化方式D. 和 都能作制冷劑是因為它們有相同類型的分子間作用力【答案】B 【詳解】A.HCl是共價化合物,其電子式為H∶Cl∶,HCl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 ,故 A錯誤;NH + 1B -. 4ClO4中NH4 的中心 N原子孤電子對數(shù)為 ×(5-1-4)=0,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4,ClO 的2 41中心Cl原子孤電子對數(shù)為 (7+1-2 4)=0,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4,則二者的VSEPR模型和空2間結構均為正四面體形,故 B正確;14 / 34C.C60、石墨、金剛石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分別為 sp2、sp2、sp3,共有 2種雜化方式,故C錯誤;D.NH3易液化,其汽化時吸收熱量,可作制冷劑,干冰易升華,升華時吸收熱量,也可作制冷劑,NH3分子間作用力為氫鍵和范德華力,CO2分子間僅存在范德華力,故 D錯誤;故選 B。4.黑火藥配方“一硫二硝三木炭”的爆炸反應為: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溶液中含 數(shù)目小于B. 含 鍵數(shù)目為C.每生成 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D. 晶體中含 離子數(shù)目為【答案】A【詳解】A.因為S2 水解使溶液中S2 的數(shù)目小于 0.1NA ,A項正確;B.CO2分子含有 2個 π鍵,題中沒有說是標況條件下,氣體摩爾體積未知,無法計算 π鍵個數(shù),B項錯誤;m 2.8C.2.8gN2的物質的量 n= mol 0.1mol,1molN2生成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12NA ,則M 280.1molN2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1.2NA ,C項錯誤;D. KNO 晶體含有離子為K+3 、NO-3,不存在O2 ,D項錯誤;故答案選 A。5.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15 / 34A.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C. 乳酸與足量的 反應生成D.兩分子乳酸反應能夠生成含六元環(huán)的分子【答案】B【詳解】A.根據(jù)氧原子數(shù)目守恒可得:3n=2n+1+m,則 m=n-1,A正確;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三種官能團,分別是羥基、羧基、酯基,B錯誤;C.1個乳酸分子中含有 1個羥基和 1個羧基,則 1mol乳酸和足量的 Na反應生成 1mol H2,C正確;D.1個乳酸分子中含有 1個羥基和 1個羧基,則兩分子乳酸可以縮合產(chǎn)生含六元環(huán)的分子( ),D正確;故選 B。6.下列關于物質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 溶液與過量氨水混合:B.向 AgI懸濁液中滴加 溶液:C.少量的 通入 溶液中:D.NaClO溶液與濃鹽酸混合:【答案】B【詳解】A.硫酸銅加入過量氨水,先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四氨合銅離子:Cu2++4NH3 H2O=[Cu NH ]2+3 +4H O4 2 ,A錯誤;B.AgI懸濁液中滴加Na 2S溶液,碘化銀沉淀轉化為更難溶的硫化銀沉淀,B正確;C.二氧化碳和氯化鋇溶液不反應,C錯誤;D.NaClO - - +溶液與濃鹽酸混合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氣和水:ClO +Cl +2H =H 2O+Cl 2 ,D錯誤;故選 B。16 / 347.某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 X、Z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元素電負性: B.該物質中 Y和 Z均采取 雜化C.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 D.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答案】D【分析】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 X、Z位于同一主族,且 X、Z均形成 2個共價鍵,則 X為 O,Z為 S;Y形成 5個共價鍵且原子序數(shù)位于 O、S之間,則 Y為 P;W形成 1個共價鍵,原子序數(shù)最小,則W為 H;【詳解】A.同周期從左向右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從上向下電負性逐漸減小,故元素電負性 O>S>P,即 X>Z>Y,A項正確;5 1 2 1 2B.該物質中,P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4 4,為 sp3雜化,S原子的價層電22 6 1 1子對數(shù)為 4,為 sp3雜化,B項正確;2C.基態(tài) H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 1,基態(tài) O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2s22p4,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2,基態(tài)P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3,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3,則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H即WD.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同周期從左向右逐漸增大,由于 VA族原子的 p軌道處于半充滿狀態(tài),第一電離能大于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即 P>S,D項錯誤;故選 D。8. 下列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裝置甲可用于驗證潮濕氯氣與干燥氯氣的漂白性17 / 34B.利用圖乙制取并收集少量的 NH3C.用丙裝置制備無水 FeCl3D.用丁裝置制備 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答案】D【詳解】A.首先關閉 K,干燥后氯氣不能使紅紙褪色,打開 K,潮濕氯氣能使紅紙褪色,可用于驗證潮濕氯氣與干燥氯氣的漂白性,A正確;B.生石灰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熱,導致氨氣逸出,氨氣密度小于空氣使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B正確;C.干燥氯化氫氣體可以防止氯化鐵的水解,加熱得到無水氯化鐵,C正確;D.鐵做陰極,不會失去電子生成亞鐵離子,不能得到氫氧化亞鐵,D錯誤;故選 D。9. 和 的晶體結構[M點原子坐標為 ]均與 相同。 的熔點高于 ,晶體在氧氣中加熱時部分 被氧化為 ,晶體結構產(chǎn)生缺陷,其組成變?yōu)?,測得其晶胞邊長為 ,密度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N的原子坐標為B.離子半徑:C. 晶體中,距離 最近的 圍成的空隙為正四面體D. 晶體中, (設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答案】C【詳解】A.由于該晶體結構與 NaCl相同,M點原子坐標為 (0,0,0),N點在晶胞邊的一半1處,其原子坐標為 (1,1, ),該選項正確;2B.Ni2 和Fe2 電子層數(shù)相同,Ni2 的核電荷數(shù)比Fe2 大,對核外電子的吸引能力更強,所18 / 34以離子半徑Ni2 Fe2 ,該選項正確;C.NiO晶體結構與 NaCl相同,NaCl中每個Na 周圍最近的Cl 有 6個,圍成正八面體,那么 NiO晶體中距離Ni2 最近的O2 有 6個,圍成的是正八面體,不是正四面體,該選項錯誤;1 1 1 mD.晶胞中O2 的個數(shù) 12 1 4 ,Ni2 的個數(shù) 6 8 4 ,根據(jù)密度公式ρ= ,4 2 8 V晶胞體積V (a 10 10) 3cm 3V,設 1mol晶胞中 Ni原子物質的量為 xmol,O原子物質的量為59x+16 4 59x+16 4m 3 -301mol,則晶胞質量 g,ρ Nρa 10 N -64N A ,整理可得 x=A ,A (a 10 -10)3 236該選項正確;綜上所述,答案是 C。10.核酸的某一結構片段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其單體戊糖與葡萄糖互為同系物 B.核酸水解時涉及磷酯鍵斷裂C.該結構片段存在 3個手性碳原子 D.形成此片段的核苷酸能與酸、堿發(fā)生反應【答案】A【詳解】A.其單體戊糖分子式為 C5H10O5,葡萄糖分子式為 C6H12O6,二者組成相差 CH2O,不互為同系物,A符合題意;B.該圖中含磷酯鍵,能水解,則核酸水解時涉及磷酯鍵斷裂,B不符合題意;C.該結構片段存在 3個手性碳原子,如圖: ,C不符合題意;19 / 34D.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團能與堿反應,堿基與酸反應,因此核苷酸在一定條件下,既可以與酸反應,又可以與堿反應,D不符合題意;故選 A。11.納米 (粒子半徑 1~100nm)廣泛應用于生物醫(yī)學和功能材料,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納米 的流程如下:已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堿洗”時,Zn發(fā)生了還原反應B.“酸溶”時,改用 98%濃硫酸可加快酸溶的速率C.“氧化”時發(fā)生:D.用激光筆照射“氧化”過程中所得分散系,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答案】D【分析】廢舊鋅鐵皮加入 NaOH溶液中,氫氧化鈉溶液與油污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具2 有去除油污作用,Zn溶于強堿時生成 Zn OH 4 ,過濾,所得固體加入過量稀硫酸,溶+ 2+解鐵,發(fā)生Fe+2H =Fe +H2 ,加入適量氧氣,氧化部分亞鐵離子,氧化后的溶液中含有Fe2 、Fe3 、SO2 4 ,向溶液中加入 Na2SO4溶液生成四氧化三鐵膠體粒子。【詳解】A.氫氧化鈉溶液與油污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具有去除油污作用,Zn溶于強2 堿時生成 Zn OH 4 發(fā)生了氧化反應,故 A錯誤;B.“酸溶”時,98%濃硫酸與鐵發(fā)生了鈍化,不能溶解鐵,故 B錯誤;C.“氧化”時溶液為堿性溶液,生成物中不能存在 H+,故 C錯誤;D.Fe3O4為納米級,故“氧化”過程中所得分散系為膠體,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故 D正確;故選 D。12.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攪拌一段時間后,滴加濃硝酸。不同反應階段的預期現(xiàn)象及其相20 / 34應推理錯誤的是A.燒瓶壁會變冷,說明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B.滴加濃硝酸后,有白霧產(chǎn)生,說明濃硝酸有揮發(fā)性C.試紙會變藍,說明有 生成, 溶于水顯堿性D.實驗過程中,氣球先變大后變小,說明體系壓強先增大后減小【答案】B【詳解】A.燒瓶壁變冷說明反應吸收熱量(吸熱反應),該反應沒有加熱,可以說明吸熱反應的確不一定需要加熱就能發(fā)生,A正確;B.滴加濃硝酸后,由于硝酸易揮發(fā),發(fā)生反應 ,產(chǎn)生白煙,不是白霧,B錯誤;C.試紙變藍通常是因為生成了堿性氣體 ,氨氣溶于水發(fā)生反應:,導致溶液呈堿性,C正確;D.該反應會生成氨氣,導致氣體壓強增大,氣球會變大,滴入硝酸后,硝酸與氨氣生成了硝酸銨,導致氣體壓強變小,氣球變小,則實驗過程中,氣球先增大,加入硝酸后又變小,對應的壓強先增大后減小,D正確;故選 B。13.儲能電池是用于儲存電能的電池系統(tǒng),它們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并在需要時釋放出來。這種電池設計可用于長時間的能量儲存和充放電。儲能電池具有高容量、長循環(huán)壽命和高穩(wěn)定性的特點。某種儲能電池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電子流入多孔碳電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1 / 34A.放電時, 電極為負極,工作時該電極質量減小B.儲能過程(充電)與能量釋放過程(放電)互為可逆反應C.放電時,多孔碳電極區(qū) pH逐漸增大D.充電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答案】D【分析】該儲能電池儲能時為電解池, 轉化為 Pb得電子為陰極,多孔碳電極為陽極,Fe2+失電子生成 Fe3+,放電時 Pb為負極,失電子結合硫酸根離子生成 ,多孔碳電極為正極,正極上 Fe3+得電子轉化為 Fe2+。【詳解】A.放電時, 電極為負極,Pb失電子結合硫酸根離子生成 ,工作時該電極質量增大,A錯誤;B.儲能過程(充電)與能量釋放過程(放電)反應條件不同,不是同時進行,不是可逆反應,B錯誤;C.放電時,多孔碳電極為正極,正極上發(fā)生反應 Fe3++e-=Fe2+,電解質溶液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左側的 H+通過質子交換膜移向右側溶液,pH減小, C錯誤;D.充電時,陰極 轉化為 Pb,電極反應式為 ,D正確;故選 D。14.某課題組通過數(shù)字化實驗對白磷燃燒時體系的溫度變化進行探究,實驗裝置及數(shù)據(jù)曲線如圖,其中 時推入 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對應的溫度是白磷能夠燃燒的最低溫度B. 可觀察到大量白煙,氣球可能膨脹C. 對應溫度升高說明過氧化氫分解放熱22 / 34D.氣球的作用是調節(jié)氣壓,同時使實驗更環(huán)保【答案】C【詳解】A. 時溫度升高,此時白磷開始燃燒,則 對應的溫度是白磷能夠燃燒的最低溫度,故 A正確;B. 可觀察到大量白煙,白磷燃燒放熱,氣球可能膨脹,故 B正確;C.t3時,推注 H2O2溶液,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白磷與 O2接觸,繼續(xù)燃燒,放出大量熱,故溫度再次升高,故 C錯誤;D.該實驗中,白磷燃燒,放熱,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故氣球的作用是調節(jié)氣壓,防止壓強過大,橡皮塞被沖出,故 D正確;答案選 C。15. 常溫下,濃度均為 的 和 HB混合溶液中,-lgX[X為 、或 ]隨 pH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曲線Ⅱ表示 隨 pH的變化關系B.C.pH=4.54時,溶液中D.pH=7時,溶液中【答案】D23 / 34【分析】 , ,則 ,;同理, 、 ,已知,結合斜率,則曲線Ⅰ表示 隨 pH的變化關系、曲線Ⅱ表示 隨 pH的變化關系、曲線Ⅲ表示 隨 pH的變化關系;【詳解】A.由分析,曲線Ⅱ表示 隨 pH的變化關系,A正確;B.由點(0,1.85),可知, , ,B正確;C.pH=4.54時, ,濃度均為 的 和 HB混合溶液中由物料守恒: ,則 , C正確;D.當 pH=0時, ,則 9.08=0 ,即 =9.08,當 pH=7時, =-2 7+9.08=-4.92,即 =104.92,=-7+1.85=-5.15,即 =105.15,則 c(H2A)故選 D。第 II卷(非選擇題 共 55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4個小題,共 55分。(除標注外,每空 2分)16.(13 分)以鉛蓄電池的填充物鉛膏(主要含 和少量 )為原料,可生產(chǎn)三鹽基硫酸鉛 ,其工藝流程如下:24 / 34已知:常溫下, 具有兩性, 有強氧化性。回答下列問題:(1)“轉化”后的難溶物質為 和 (少量),則 轉化為 的離子方程式為 ,“濾液 1“中 和 濃度的比值為 。(2)“酸浸”前要對 固體進行洗滌,檢驗是否洗滌干凈的操作是 。(3)“除雜”得到的濾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4)在 “合成”三鹽基硫酸鉛的化學方程式為 ,“合成”需控制溶液的 不能大于 10的原因為 。(5)已知: 在加熱過程中發(fā)生分解的失重曲線如圖所示,圖中 a點時樣品失重率為 。若 a點時殘留固體組成表示為 ,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1)(2)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少許于試管中,先加入鹽酸酸化,再加入 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25 / 34成則證明已洗凈(3) (1分)(4) 具有兩性,過高導致其溶解,降低了三鹽基硫酸鉛的產(chǎn)率(5)1.4【分析】向鉛膏(主要含 和少量 )中加入過量的亞硫酸鈉、碳酸鈉溶液得到 和少量 及 ,加入稀硝酸轉化成 ,同時將 轉化為,則混合氣體 X為 和 的混合氣體,NaOH調節(jié)溶液 pH使 化為沉淀而除去,則濾渣主要成分為 ,濾液中加稀 將 轉化成 沉淀和硝酸,因此 可循環(huán)利用,即物質 Y為 , 中加入氫氧化鈉控制溫度在 50~60℃合成得到三鹽基硫酸鉛和硫酸鈉溶液,最后經(jīng)過濾、洗滌和干燥得到較純的三鹽基硫酸鉛,以此分析解答。【詳解】(1)亞硫酸鈉具有還原性, 有強氧化性, 被亞硫酸鈉還原為二價鉛,然后和碳酸根離子轉化為 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濾液 1“中 和 濃度的比值為= = ;(2)檢驗 固體是否洗滌干凈就是檢驗洗滌液中是否含有轉化過程中生成的 ,故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少許于試管中,先加入鹽酸酸化,再加入 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已洗凈;(3)由分析可知,“除雜”時 NaOH調節(jié)溶液 pH使 轉化為 沉淀而除去,則濾渣主要成分為 ;(4)加入的氫氧化鈉和 沉淀在 50~60°C“合成”得到三鹽基硫酸鉛和硫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題中所給已知信息可知,“合成”需控制溶液的 pH不能大于 10的原因為:26 / 34具有兩性,pH過高導致其溶解,降低了三鹽基硫酸鉛的產(chǎn)率;(5)由題意可知,在加熱過程中 發(fā)生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a點失重率為 4.0%,則 ,解得 。17.(16 分)苯甲醇與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過苯甲醛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的歧化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制備苯甲醇與苯甲酸,反應結束后對反應液按下列步驟進行分離提純:重結晶過程:加熱溶解→活性炭脫色→趁熱過濾→冷卻結晶→抽濾→洗滌→干燥.已知: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乙醇,在水中溶解度較小.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熔點 122.4℃(100℃左右開始升華)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萃取分離反應液時,萃取劑應選擇 (“乙醇”或“乙醚”),原因是 .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層用鹽酸酸化的目的是(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苯甲酸在 A、B、C三種溶劑中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重結晶時,合適的溶劑是 。(3)重結晶過程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 。洗滌時采用的合適洗滌劑是 (填字母)。A.飽和食鹽水 B. 溶液 C.稀硫酸 D.蒸餾水27 / 34(4)干燥苯甲酸晶體時,若溫度過高,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是 。(5)分子結構修飾在藥物設計與合成中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布洛芬具有抗炎、鎮(zhèn)痛解熱作用,但口服該藥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可以對該分子進行如下圖所示的修飾。有機物乙的分子式為 ,甲轉化為乙的過程屬于 (反應類型)。【答案】(1)乙醚(1 分) 苯甲醇與乙醚不反應且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醚與水不相溶(2)C(3)除去不溶性雜質,防止苯甲酸冷卻后結晶析出 D(4)苯甲酸升華而損失(5) 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1分)【分析】苯甲醛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的歧化反應制得苯甲醇與苯甲酸鈉,加入萃取劑分離出有機層含苯甲醇,經(jīng)蒸餾得到;水層含有苯甲酸鈉,加入鹽酸酸化得到苯甲酸,重結晶得到苯甲酸。【詳解】(1)乙醇和水互溶,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且乙醚與水互不相溶,可用乙醚作為萃取劑,分液時,應從下口放出下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加入鹽酸可生成苯甲酸,反應方程式為 C6H5COONa+HCl=C6H5COOH↓+NaCl,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乙醚;苯甲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與水互不相溶; ;(2)在溶劑 C中隨溫度變化苯甲酸的溶解度變化較大,有利于重結晶分離,故答案為:C;(3)分離時要趁熱過濾,可除去不溶性雜質,防止苯甲酸冷卻后結晶析出,洗滌時可用蒸餾水,防止引入其它雜質,故答案為:除去不溶性雜質,防止苯甲酸冷卻后結晶析出;D;(4)苯甲酸易升華,則干燥苯甲酸晶體時,若溫度過高,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是苯甲酸升華而損失,故答案為:苯甲酸升華而損失;(5)由圖可知,有機物乙的分子式為 C18H21NO2,甲轉化為乙的過程是酸和醇發(fā)生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故答案為:C18H21NO2;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28 / 3418.(14 分)甲醇水蒸氣催化重整制氫氣,涉及主要反應如下:Ⅰ.CH3OH(g)+H2O(g) 3H2(g)+CO2(g) ΔH1=+49.0 kJ·mol-1Ⅱ.CH3OH(g) CO(g)+2H2(g) ΔH2=+90.2 kJ·mol-1Ⅲ.CO(g)+H2O(g) CO2(g)+H2(g) ΔH3回答下列問題:(1)ΔH3= kJ·mol-1;以上三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lgK隨溫度 T變化關系如圖甲所示,則表示反應Ⅰ的變化曲線為 (填標號)。(2)壓強 P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 CH3OH(g)與 H2O(g),達平衡時,CH3OH的轉化率、CO的摩爾分數(shù)及 CO2的選擇性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已知:CO2的選擇性 。則表示 CO2的選擇性的曲線是(填標號);520K時,H2O(g)的平衡轉化率為 ;隨溫度升高,CO的摩爾分數(shù)先降低后升高的原因是 。(3)溫度 T時,向恒容密閉容器中按 =1∶1投料,測得起始壓強為 a kPa,加入適量CaO(s),體系達平衡后,CO2的選擇性為 80%,CaO對 CO2的吸收率為 50%,已知溫度 T29 / 34時,反應 的平衡常數(shù) Kp=bkPa,則平衡時,分壓 p(H2)=kPa;若向平衡體系中再加入少量 CH3OH(g),重新達平衡后, 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1) -41.2(2) L5 38% 520K以下,反應Ⅰ是主反應,520K以上,反應Ⅱ、Ⅲ是主反應(3)7b 增大【詳解】(1)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Ⅲ=反應Ⅰ-反應Ⅱ,則;反應Ⅰ、Ⅱ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 K增大( 增大);反應 Ⅲ 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 K減小( 減小 ),反應 Ⅰ 的小于反應 Ⅱ,相同溫度下反應 Ⅰ 的 K小于反應 Ⅱ,故表示反應 Ⅰ 的曲線是 ;(2)反應Ⅰ、Ⅲ生成 CO2,反應Ⅱ生成 CO,溫度升高,反應Ⅰ、Ⅱ(吸熱)正向移動,反應Ⅲ(放熱)逆向移動,初始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Ⅰ占主導,CO2選擇性升高,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反應Ⅲ占主導,平衡逆向移動,CO2選擇性逐漸降低,故表示 CO2選擇性的曲線是 L5;由圖可知 520K時,CH3OH的轉化率為 40%,CO2的選擇性為 95%,設起始 CH3OH和 H2O的物質的量都為 1mol,生成 CO2的物質的量為 x mol,生成 CO的物質的量為 y mol,則 ,x+y=0.4,解得 x=0.38,y=0.02,即反應Ⅰ消耗 CH3OH為 0.38mol、消耗水 0.38mol,反應Ⅱ消耗 CH3OH 為 0.02mol,所以 H2O的平衡轉化率為 ;隨溫度升高,520K以下,反應Ⅰ是主反應,520K以上,反應Ⅱ、Ⅲ是主反應,故 CO的摩爾分數(shù)先降低后升高;(3)已知溫度 T時,反應 的平衡常數(shù) ,即平衡時 ,由于 CaO對 CO2的吸收率為 50%,即反應Ⅰ生成的 ,溫度 T時,向恒容密閉容器中按 =1∶1投料,測得起始壓強為 a kPa,即,體系達平衡后,CO2的選擇性為 80%,則 ,解得 ,由 C守恒可得 ,由Ⅰ.CH3OH(g)+H2O(g) 3H2(g)+CO2(g) 、Ⅱ.CH3OH(g) CO(g)+2H2(g)可知,30 / 34;若向平衡體系中再加入少量 CH3OH(g),由于溫度未發(fā)生變化,則 不變,加入 CH3OH(g)使得 增大,故重新達平衡后,增大。19.(12 分)貝利司他(商品名 Beleodaq)是一種抗 T細胞淋巴瘤藥物。某研究小組按以下路線合成該化合物(部分反應條件及試劑已簡化):已知:請回答:(1)化合物 A中的官能團名稱是 。(2)化合物 B的結構簡式是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化合物 X的堿性比氨氣強B.化合物 F既可與酸反應又可與堿反應C.①②③④的主要有機反應類型均是取代反應D.貝利司他可形成分子間氫鍵(4)D+X→E的化學方程式是 。(5)化合物 C可由 Y( )直接制備。寫出 2個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合物Y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光亮銀鏡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分子中有 3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6)以化合物 A、乙醇和甲醇為有機原料,設計化合物 Y的合成路線(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 。31 / 34【答案】(1)醛基(1分)(2)(3)BCD(4)(5) 、 、 、 、任寫兩個(3分)(6)【分析】分析結合 A的分子式可知,A為 ,A→B為 A的磺化反應,則 B為 ,結合 C的結構簡式和 D的分子式可知,D為 ,結合 F的結構簡式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 ,同時可知,X為 ,以此解題。【詳解】(1)由分析可知,A為 ,則 A中的官能團名稱是醛基;(2)32 / 34由分析可知,B為 ;(3)A.X為 ,因苯環(huán)共軛效應削弱了氮的電子云密度,而氨分子無此類結構干擾,而導致氨氣堿性較強,A錯誤;B.F為 ,其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可以和酸反應,羧基可以和堿反應,B正確;C.由分析可知①為磺化反應,D為 對比 C和 D結構簡式可知,②取代反應,結合已知信息可知,③為 D和 X中 N上的氫發(fā)生的取代反應,④為 F到產(chǎn)品為 F中羧基上的氫和 NH2OH發(fā)生的取代反應,即①②③④的主要有機反應類型均是取代反應,C正確;D.根據(jù)產(chǎn)品的結構簡式可知,其中含有羥基,可以形成分子間氫鍵,D正確;故選 BCD;(4)由分析可知,D 為 ,E 的結構簡式為: ,X 為, 則 D+X→E 的 化 學 方 程 式 是;(5)33 / 34①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光亮銀鏡的芳香族化合物,則其中含有醛基和苯環(huán),②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分子中有 3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則符合要求的同分異構體為:、 、 、 、;(6)Y為 ,可由 和甲醇反應生成,可由 和銀氨溶液反應生成,而 可由由苯甲醛和乙醛在堿性條件下生成,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則合成路線為:。34 / 3412025 年秋季新高三開學摸底考試模擬卷 01(黑吉遼蒙專用)化學·答題卡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準考證號: 貼條形碼區(qū)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準考生禁填: 缺考標記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在規(guī)定位置貼好條形碼。違紀標記2.選擇題必須用 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 0.5 mm黑色簽字筆 以上標志由監(jiān)考人員用 2B鉛筆填涂答題,不得用鉛筆或圓珠筆答題;字體工整、筆跡清晰。3.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區(qū)域書寫的答案選擇題填涂樣例: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正確填涂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錯誤填涂 [×] [√] [/]第Ⅰ卷(請用 2B鉛筆填涂)1.[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 7.[ A ] [ B ] [ C ] [ D ] 1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 1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 9.[ A ] [ B ] [ C ] [ D ] 1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10.[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第Ⅱ卷(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qū)內作答)16.(13分)(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__在__各__題_目__的__答_題__區(qū)__域__內_作__答__,_超__出__黑__色_矩__形__邊_框__限__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17.(16分)(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3分)(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