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昌黎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七次飛躍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題,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然.如要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按順序收回,裝袋整理;試題不回收。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玉器過萬件。在諸多的墓葬中,出土了高級、精美玉器的只有幾十個,多數墓葬中只有石器、陶器,偶有簡單玉器,這些玉器缺少紋飾,材質、工藝與精美玉器差別很大。這反映出A.階級分化特征明顯B.國家形態初具雛形C.社會步入文明時代D.手工業發展程度高2.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紛變法改革,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成文法運動:趙國頒布了《國律》;魏國有《大府之憲》;楚國有《憲令》;秦國則有《秦律》;韓昭侯重用申不害,頒布大量的法令,“晉之故法未息,而韓之新法又生”。戰國時期的成文法運動A.反映階級關系的新變動B.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C.緩和了貴族內部的矛盾D.踐行了依法治國的理念3.西漢開創了在地方建造帝廟的先河:漢文帝去世后,漢景帝在各郡國建立文帝廟;武帝駕崩后,其巡幸過的郡國均建武帝廟;到漢元帝時期全國68個郡國共建立167座帝廟。建造帝廟意在A.鞏固儒家學說正統B.強化皇權尊崇地位C.改變郡國并行制度D.通過祭祀監察地方4.唐玄宗時,第五琦提出:“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強弱在賦,賦之所出,江淮居多。”唐德宗時,權德輿說:“天下大計,仰于東南。”唐懿宗時,王式提出:“國家用度盡仰江淮。”據此可知,唐朝中后期4.唐玄宗時,第五琦提出:“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強弱在賦,賦之所出,江淮居多。”唐德宗時,權德輿說:“天下大計,仰于東南。”唐懿宗時,王式提出:“國家用度盡仰江淮。”據此可知,唐朝中后期A.南方經濟實力漸超北方B.賦稅制度改革勢在必行C.東南藩鎮維護中央權威D.中央政府財政危機嚴重5.下圖是汾河中游地名關鍵字統計情況(截至明清時期)。其中的地名信息彰顯了A.宗法觀念逐漸復蘇B.天災人禍與環境變遷C.社會經濟僵化衰退D.民眾愿景與傳統倫理6.下表為1871-1873年和1891-1893年部分商品出口統計表。據表可知,當時中國A.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B.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自然經濟解體程度在加深D.清政府鼓勵民間投資設廠7.辛亥革命后,實行內閣制還是總統制成為各界爭論的焦點。有人認為,實行內閣制需要有發展比較成熟的兩大政黨相代為用,揆諸國內實際很難找到兩個有完全不同政綱的政黨,所謂政黨即“爭黨也”,無非“要革去他人飯桶,擴張我的飯桶”。這反映出A.政黨之爭是動蕩之源B.總統制更適合于中國C.政黨建設是當務之急D.國情制約了政治發展8.下圖是1942年7月7日發行的《晉察冀畫報》創刊號的封面與封底(照片拍攝于1937年10月)。這可用于印證A.國共合作前積極營造輿論氛圍B.中共在抗戰中起中流砥柱作用C.中國由局部抗戰轉向全面抗戰D.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9.下表為1950-1956年中國科普協會相關工作數據。時間 1950年8月-1953年2月 1953年3月-1954年12月 1955年1月-1956年2月科學演講(場) 15 000 21 000 12 000科學展覽(次) 450 1 450 1 200宣傳品種類(種) 120 1 051 1 849表中現象的出現得益于A.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B.科教興國戰略的踐行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D.工業化建設大力推進10.1979年,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勛向中央“要權”,提出讓廣東“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兩市試辦出口特區。中央高度重視這一申請,多次討論后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增加外匯收入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上舉措A.擴大了外資企業的經營權限B.踐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C.體現了經濟特區外向型戰略D.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11.據傳,執政官梭倫為雅典立法之后,制定了“防護性條例”以保護既存的法律制度。雅典政治領袖克里昂指出“最可怕的事情,是我們不能為我們所制定的法律確立一種牢固的不可動搖的地位,與一個雖然有好的法律但這種法律缺乏權威的城邦相比......具有穩定性的城邦更強大有力”。雅典政治領袖的這些言行旨在A.限制公民大會的立法權B.維護社會和政治生活的穩定C.調整城邦既有司法程序D.批判和彌補直接民主的不足12.麥哲倫遠征隊的環球航行歷時三年,耗費巨大人力財力。在遠征隊最初的五艘船中,只有維多利亞號成功地返回了西班牙。維多利亞號帶回來381袋丁香,重52.4噸,維多利亞號帶回來的貨物足以抵消整個航行的花費。該材料可用來說明A.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B.新航路開辟的經濟動因C.世界各地聯系日益加強D.歐洲海外市場不斷擴大13.1764年,法國高等法院的法官們在給國王的抗議書中寫道:“每一個公民,自從其降生于一個君主國,就擁有他合法的自由權......這一自由是與財富或等級身份一樣真實的遺產,但自由比它們更加珍貴。”這說明,當時法國A.民主政治成為主流B.封建等級制度廢止C.君主制被徹底否定D.啟蒙思想影響深刻14.1865年,英國殖民當局在印度開展第一次人口普查,其中“種姓”和職業、宗教一樣都是獨立的統計項。1901年的人口普查中,又將種姓體系應用于英屬印度的全部印度教人口并對這些種姓的“社會地位”進行高低排序。由此可推知,英國A.加強對印度的文化侵略B.注重殖民方式的本土化C.推動印度社會的世俗化D.重視印度文化的認同感15.梅蘭芳劇團成員郭建英于1935年赴蘇聯演出,他在回國后撰寫的文章中大量描述了蘇聯的建設情況。他看到行駛于西伯利亞的每列火車上都懸掛著五年計劃的圖表,認為這“給予乘客對社會主義蘇聯的認識”。該記載A.可用于印證蘇聯經濟建設取得成就B.凸顯了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C.體現出蘇聯“工業化”目標基本實現D.折射出蘇聯政府嚴格控制社會輿論16.聯合國全球契約倡議創始人格奧爾格·克爾指出,在我們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如果我們要確保和平與繁榮,除了合作之外別無選擇。這一觀點A.尊重了人類文明多樣性B.致力于重塑世界新秩序C.順應了經濟全球化進程D.突出了國家實力的影響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休閑是人類社會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休閑成為人們所認可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投壺源自射禮,常見于諸侯相會或貴賓宴飲。先秦時投壺先要準備好壺、矢、鼓、瑟、等各種器具,安排好司射、司正等活動參與者。接著,主人開始邀請賓客參與,賓客要先推辭兩次再接受邀請;然后司射擺好各種器具并宣布投壺規則,隨后樂工奏《貍首》,投壺正式開始。賓主雙方在司射的引導下輪流投壺,負者飲酒,三局結束。戰國以來,投壺從儀式中走出,逐漸成為一種宴會游戲,頻頻出現在平民宴會上。到漢代時,投壺程序有所簡化,但投壺仍須按照一定的禮儀程序,對修習儒術的士人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對士人而言,投壺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有利于調養身心。邯鄲淳《投壺賦》云:“惟茲巧之妙麗,亦希世之寡儔。調心術于混冥,適容體于便安。”-摘編自陳樹淑《漢代休閑生活研究》材料二漢代,蹴鞠被引入軍中,成為一種軍事訓練的手段。下面為漢代文獻中關于蹴鞠的內容:(1)根據材料一,指出先秦至漢代投壺的變化,并結合所學分析其背景。(8分)(2)結合所學,解讀材料二中蹴鞠“成為一種軍事訓練的手段”的歷史現象。(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材料二11世紀時,西歐人口增加,土地被大量開墾,莊園發生不小變化。原來的莊園上有不少奴隸,主要是用作莊園上之磨面勞動,這時因水磨的推廣使用,不再需要很多奴隸。這一時期,牛軛的推廣使用(原來的韁繩拴在牛角上,不得力)、馬蹄鐵的推廣使用和挽具的改良,使得畜力比以前大為有效,奴隸勞動則不再需要。-摘編自馬克垚《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材料三13世紀以后,不斷出現的農奴解放運動有時施之于整個村落,這使法國和意大利的農奴數量大大減少。此外,在法國,農奴制存留下來的地方也逐漸脫離舊的人身束縛形式。此后農奴佃領地出現,擁有它便使一個人成為農奴,而放棄它有時則使人獲得自由。在一些省份,一些重要的特定義務被廢除。新的標準產生了。從前無數的租佃人被任意征稅;當時,一些人雖然仍為農奴,但所負擔的義務卻以契約為基礎。此后,領主任意征稅至少被認為是農奴制的妄想。摘編自(法)馬克·布洛赫《封建社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歐封建莊園的基本情況。(3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莊園經濟出現衰落趨勢的原因。(4分)(3)綜合上述材料,總結11-13世紀莊園經濟下農奴地位的變化及影響。(5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鴉片戰爭中出現了三元里抗英斗爭。如果說林則徐的作為體現了統治階級對外國侵略的抗御,那么三元里和其他地區以義勇自命的人們則代表了中國民眾在炮口震撼下的自發抵拒。這是中西民族沖突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社會兩端的最初反應。兩者之間的感應和同一是明顯的。-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結合材料,圍繞“廣東與近代思想解放”自擬論題,運用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出現了美國是否衰落的辯論。現在美國在內政外交方面確實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但筆者認為美國并沒有衰落。美國的制度有很強的自我糾錯、自我修復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歷史上呈現過多次。-摘編自陶文釗《建交以來的中美關系:回顧與思考》材料二中華文化崇尚“和”“合”,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摘編自張東剛、林尚立《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美國自我糾錯、自我修復的史實并分析其影響。(6分)(2)就材料二所示中國的某一角色進行論述。(要求:指明所選角色,論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晰)(8分)河北昌黎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七次飛躍考試歷史答案注意事項:1.本答案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閱卷老師應嚴格按照此答案進行閱卷,必要時可增加答案要點,但應該提前與閱卷組組長溝通并通知閱卷組。3.請各位考生按照答案中評分標準認真核對。4.閱卷結束后,閱卷老師請與閱卷公司核對閱卷結果是否已經上傳,無誤之后即可結束閱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 2 3 4 5 6 7 8A A B A D C D B9 10 11 12 13 14 15 16D B B B D B A 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參考答案】(1)變化:娛樂性增強;程序漸趨簡化;參與群體擴大;等級色彩淡化。(5分)背景:漢代國家大一統;統治者對儒學的重視,儒士地位的提高;社會經濟發展。(3分)(2)解讀:蹴鞠歷史悠久,且可能源于戰爭;蹴鞠寓教于樂,能提振士氣,增強軍隊戰斗力。(6分)【評分標準】(1)變化:5分,任答3點即可。答出娛樂性增強、程序簡化、群體擴大、等級色彩淡化等關鍵信息即可得分。背景:3分。答出大一統、重視儒學、經濟發展等關鍵信息即可得分。(2)6分。答出源于戰爭、寓教于樂、增強戰斗力等關鍵詞即可得分。若答出蹴鞠是一種選拔士兵的手段也可得分。18.【參考答案】(1)基本情況:莊園是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耕地由領主自營地和農民份地組成;莊園自給自足,多種經營,封閉獨立;宗教有特殊地位;莊園主行使司法管理權維護莊園秩序。(3分)(2)原因:勞動力的增加;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等。(4分)(3)變化:農奴地位得到一定提高。(1分)影響:農奴生產積極性提高;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進步;為城市的興起奠定基礎。(4分)【評分標準】(1)基本情況:3分,任答2點即可。答出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分自營地和份地、自給自足、宗教地位、司法管理權等關鍵詞即可得分。(2)原因:4分,任答2點即可。答出勞動力增加、技術進步、生產力發展等關鍵詞即可得分。(3)變化:若答出農奴得到一定自由也可得分。影響:4分,任答2點即可。答出積極性提高、生產力進步、城市興起等關鍵詞即可得分。19.【參考答案】示例論題:廣東是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前沿陣地。闡述:林則徐在廣東的虎門銷煙,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他在廣州開辦譯館,翻譯書籍,匯譯成《四洲志》等書稿。三元里人民自發抗英斗爭,展現了廣東人民的愛國之心。甲午戰敗后,民族危機加深,廣東籍的康有為、梁啟超宣傳變法思想,發動戊戌維新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廣東香山出生的孫中山較早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領導發動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1923年,中共中央從上海遷駐廣州,同年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確定了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結論:廣東是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前沿陣地,在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2分)20.【參考答案】(1)史實及影響:《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各州政府擁有一定自治權,這極大鞏固了獨立之初美國的統治,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1861-1865年的美國內戰以聯邦政府的勝利結束,維護了國家統一,基本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隨后又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公民權利,為此后美國的發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背景下,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危機,避免走上法西斯專政道路,進而維護了美國的民主。(6分)(2)示例選擇:世界和平的建設者。(1分)1945年,中國參與簽署《聯合國憲章》,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積極參與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等國際會議,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的方針等,中國通過外交途徑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力量。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之后中國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事務。改革開放后,中國遵循和平發展理念,開展全方位外交。1997年12月,中國與東盟首腦非正式會晤,即“10+1”領導人會議機制正式建立。進入21世紀,中國積極致力于與世界各大國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把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一部分。中國積極推動區域和國際合作,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治理主要平臺,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起創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國還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認真履行有關職責。(6分)總之,中國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設者,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分)【評分標準】(1)史實3分,分析影響3分,共6分。(2)論述按不同層次進行賦分。層次一:未能指明角色,或指明角色但未能圍繞該角色論述,泛泛而談,邏輯混亂,2-4分。層次二:指明角色,能圍繞所選角色論述,論據可靠,論證充分,邏輯清晰,6-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