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板塊專訓(1)世界古代史選擇題1. 古埃及許多法老都在神廟等大型紀念物上刻銘記功,戲劇化地夸張其個人才能和功績。法老這一做法旨在( )A.強化王權 B.發展經濟 C.完善法律 D.傳承文字2. 約公元前4000—3000年,古代文明在西亞兩河流域、北非尼羅河流域、中國黃河和長江流域、南亞印度河流域、歐洲愛琴海地區等世界多地誕生。這說明世界古代文明( )A.同質趨同 B.互融互鑒 C.多源多樣 D.封閉隔絕3.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后裔”:古代印度最高統治者稱“Raja”,即“王”,也就是“佛經里的天王”。這反映出古代亞非文明的共同點是( )A.利用神權強化王權 B.建立嚴格等級制度C.受希臘哲學影響 D.發源于大河流域4.公元前1世紀,他所創立的宗教經中亞傳到中國新疆,再傳播到中國內地。我國寺院中大雄寶殿里的“如來”和“大雄”都是他的稱號。他是( )A.喬達摩·悉達多 B.玄奘C.穆 穻 默 德 D.耶 穌5.在數千年的時間里,為建造數量眾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對勞動力、財政和建筑技術的控制達到令人驚訝的地步。這反映了古埃及( )A.軍事實力強大 B.法律體系完備C.國王權力至上 D.醫學成就輝煌6.某《民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吠舍罵了要罰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羅罵了婆羅門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一規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A.分封制度 B.種姓制度 C.世襲制度 D.奴隸制度7. 世界古代文化豐富多彩,下列作品均出自(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臘 D.古代日本8. 哈拉帕遺址的年代經碳素測定,結果誤差較大,后來在兩河流域出土的印度器具為印度古文明提供了較為精確的時間坐標。這說明了( )A.兩河流域文明比較先進 B.古代亞非之間存在聯系C.世界文明呈現多元特色 D.實物史料見證文明交流9. 尼羅河的定期泛濫帶來了肥沃的泥土,適宜的農業環境促進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雅典因其港口的優勢成為商業中心,從而促進了較為廣泛的社會參與和相對平等的社會結構。由此可見( )A.區域交流推動文明互鑒 B.農業文明出現早于海洋文明C.早期文明王權特征明顯 D.地理環境影響人類文明發展10.他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國家的最高統治實權,成為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的關鍵人物。 “他”是( )A.伯里克利 B.凱撒 C.屋大維 D.亞歷山大11. 某法典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地位。在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方面,該法典也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這部法典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拿破侖法典》C.《羅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2.羅馬共和國建立的時間是公元前509年。這一時間還可以表述為( )A.公元前6世紀初期 B.公元前6世紀末期C.公元前4世紀初期 D.公元前4世紀末期13.古希臘城邦雅典的公民大會規定: “任何毆打父母的人、不贍養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從戰場脫逃的人、揮霍繼承父母財產的人都不得在公民大會上發言。”這表明雅典民主( )A.重視公民道德與義務 B.存在性別與財產歧視C.維護全體居民的利益 D.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14.有學者認為:“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歷史上確實發展到空前絕后的地步,但廣大奴隸群眾不僅毫無權利可言,而且被明臣張膽地列為專政對象。雅典一切法制、政策都必須服務于剝削與統治奴隸的最高原則。”該材料意在說明雅典民主政治( )A.是奴隸主階級實行統治的手段 B.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C.是奴隸反抗奴隸主斗爭的結果 D.成為了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15.在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執政官以及其他幾乎所有官職對每個等級的公民都是開放的,他們都可通過抽簽法當選。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每隔十天召開一次,凡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都有權參加。據此可知,當時雅典實行( )A.元首政治 B.權力制衡 C.等級選舉 D.民主政治16. 中世紀是歐洲重要歷史時期,將歐洲帶入中世紀的是( )A.蘇美爾人 B.印第安人 C.日耳曼人 D.斯巴達人17.中世紀晚期,工商業者進入英國的最高法院和稅務法庭、法國的財司法機構任職,甚至還有的在一些國家擔任了除財政、司法大臣以外的顧問和國家各部大臣。這反映出當時西歐( )A.封建貴族勢力強大 B.文藝復興運動興起C.市民階層力量壯大 D.封君封臣制度強化18.下側內容是某同學歷史學習筆記的一部分,據此分析其學習主題是 (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西歐莊團·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共》A.古代亞非文明 B.古代歐洲文明C.封建時代的歐洲 D.封建時代的亞洲19. 一個貴族通常也是一名騎馬仗劍的騎士,他的天職就是作為軍事附庸而為其領主作戰,盡管他本人也是擁有眾多附庸的封建主。與此現象相關聯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日本大化改新C.西歐封建制度 D.俄國1861年改革20.西歐古典希臘羅馬文化在中世紀初期實際上已被摧毀得蕩然無存,正是通過阿拉伯人的翻譯才保留了下來,并將其傳回歐洲。由此可見阿拉伯人( )A.保存和傳播了古代歐洲文化 B.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C.用理性之光驅散了愚昧黑暗 D.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21.某學校戲劇社團正在排演課本劇。有同學看到如下場景,據此判斷劇中( )人物1:(解下所佩武器,脫帽,下跪,把雙手放到人物2合攏的手掌中)閣下,我是 您的人了。(宣誓)從現在起,我將像一個封臣對封君那樣真誠無欺地效忠于您。人物2:(拉起人物1,親吻他的臉頰,宣誓)我會保護你。(將一把寶劍交給人物1)A.人物分別是領主、佃戶 B.人物關系以血緣為紐帶C.人物正式結成契約關系 D.場景出現在羅馬共和國22.13世紀,西歐市民階級以一種近乎迷信的尊敬守護領主頒發的“特許狀”,將其鐫刻在城市的重要場所,或者藏在保險柜里再加上三道鎖。如果領主出現違反特許狀的情況,特許狀可以為他們的反抗辯護。由此可見特許狀( )A.是城市自由和自治權的保障 B.明確了領主對市民的土地分封C.使市民完全擺脫了領主控制 D.是市民在莊園法庭維權的依據23.13世紀的英國學者馬修·帕里斯在《大編年史》中記載:“市民們組建行會,規范手工業生產與商業交易,城市的市場上不僅有本地的農產品,還出現了來自佛蘭德的毛織品、意大利的香料。”這則材料反映出中世紀西歐( )A.封君封臣制度的強化 B.城市的商品經濟發展C.莊園經濟占主導地位 D.王權與教權矛盾尖銳24.制作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圖中“?”處應該填寫( )A.城市的重新興起 B.法制的建立和健全C.科學的發展和進步 D.生產組織的資本主義化25.在人口和貿易量方面,中世紀西歐的城市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擁有日益增長的自治權和政治力量,逐漸被公認為新的社會成分。材料意在強調中世紀西歐城市( )A.完全擺脫了封建領主控制 B.社會經濟發展落后C.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D.在規模上微不足道26.他們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將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了歐洲。他們是( )A.羅馬人 B.希臘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27. 阿拉伯帝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將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區統一到一個政權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國與中國、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國家相毗鄰。這一局面有利于( )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羅馬法典的編撰C.伊斯蘭教的產生 D.創造0到9計數法28.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逐漸進入封建社會,歐洲人稱之為“中世紀”。在受基督教會神學籠罩的中世紀教育中長出的“最美好的花朵”是( )A.自治的城市 B.《十二銅表法》C.大學的興起 D.《羅馬民法大全》29.中世紀文獻記載:“博洛尼亞大學師生組成自治團體,自行制定教學章程;巴黎大學獲得教皇特許狀,可自主開設法律、醫學等課程。”這表明中世紀大學( )A.強化教會神學統治 B.推動學術自由與教育發展C.促進歐洲政治統一 D.擺脫了宗教的束縛和控制30.12世紀中期,西歐文獻中記載:“賦予圖爾市市民在過往的法蘭西歷代國王統治時期,所享有的豁免權及特定法規,得以延續。”該材料體現的是( )A.雅典實行民主政治 B.西歐確立封君封臣制C.城市獲得自治特權 D.大學擁有免賦稅特權參考答案1-10 ACAAC BCDDC11-20 CBAAD CCCCA21-30 CABAC DAC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