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花垣縣2025年春季學期“五育”質量監測八年級 歷史姓名: 準考證號:--------------------------------------------------------------------------------------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相關信息;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不留痕跡;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作答無效;5.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6.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7.本試卷共4頁,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愿你永遠沒有憂患/永遠寧靜/這是兒女心中期盼的歌”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2.電影《長津湖》、《水門橋》。都講述了志愿軍戰士們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頑強拼搏,打退了敵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的故事。這些故事發生于( )A.大革命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抗美援朝時期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讓農民產生“獲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B.農民走上了集體化道路C.農村停產革命 D.農村實行“大包干”4.某歷史學習小組圍繞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進行研究性學習。該小組研究的主題應是( )A.徹底實現國家獨立 B.鞏固新中國政權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D.探索社會主義道路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實現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建設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 )A.兩個五年計劃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第一個五年計劃6.申紀蘭是全國唯一的第一至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當記者問她五十年來當代表的感受時,她說:“1954年上北京的時候,我感到光榮。”1954年她來北京的主要任務是( )A.討論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問題 B.參與制定“一五”計劃C.參加開國大典 D.參與制定共和國第一部憲法7.他是我們湖南人,他的名字在中國已經成為“好人好事”的代名詞。他就是( )A.王進喜 B.鄧稼先 C.焦裕祿 D.雷鋒8.“文化大革命”中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A.劉少奇 B.朱德 C.彭德懷 D.賀龍9.鄧小平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由此反映出的鄧小平思想是( )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 D.倡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10.大單元教學可以很好地訓練同學們的概括能力和整體感知,避免知識的碎片化。請根據下面的表格概括我們探究的大單元主題是(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 第9課 對外開放 第10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11課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C.社會主義建設的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1.民族團結是我們民族最堅強的力量所在。閱讀下圖,在圖中序號所標注地區,我國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政治協商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一國兩制12.1992年,被人們稱為中國改革的分水嶺。“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這是因為( )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B.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C.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擴大開放 D.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13.某同學的歷史筆記內容涉及了“華東軍區海軍建立”“中國成功仿制殲﹣5型殲擊機”“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遼寧艦’交接入列”等內容。他學習的是( )A.民族大團結 B.科技文化成就 C.鋼鐵長城 D.社會生活的變遷14.下表顯示的是中美貿易趨向,對其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年份 美國對華出口(百萬美元) 中國對美出口(百萬美元)1972 60 321975 304 1561978 865 324A.中美關系正常化 B.中國實行改革開放 C.中美建交 D.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5.“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這里的“它”是指( )A.神舟一號試驗成功 B.“兩彈一星”的成功C.航天員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1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不能反映這一變化的是( )A.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費比例不足 B.衣著豐富多彩,彰顯個性化C.網上購物逐步成為時尚 D.出行坐飛機、動車、開私家車越來越普遍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7題14分,第18題14分,第19題14分,第20題10分,共52分)17.(14分)中共十八大,黨和國家繼續關注“三農”問題。回眸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農村的政策先后作出了重大調整,在歷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讀圖回答:農民拔除地主界碑 報名農業生產合作社 農民領生產承包合同圖一 圖二 圖三(1)根據圖一信息回答: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農村開展了什么重要運動?(2分)該運動的法律依據是什么(2分)(2)圖二反映當時我國農村開展的運動中,中共中央旨在引導農民走什么道路?(2分)(3)依據圖三回答,“包產到戶”的典型在哪里?隨后在全國農村逐步實行了什么制度?(4分)(4)這三項運動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綜合上述有關農業發展的材料及相關問題,你得到哪些啟示?(2分)18、《人民日報》的每一篇社論都是流淌著的歷史,足以勾勒出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軌跡。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工業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證,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1953年1月1日社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2分)黨和政府為實現“最高利益”所出臺的建設規劃叫什么?(2分)材料二:“我們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們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點進入共產主義。這往往是使我們不能冷靜地分析主客觀方面的情況,從而違反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指出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誤是什么?(4分)產生了怎樣的嚴重影響?(2分)材料三:“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轉變。”“世界上沒有一個現代化國家是閉關自守搞起來的。美國經濟技術的強大,日本能夠后來居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廣泛采用世界各國的技術專長,把世界上主要的先進技術集中起來。”——1979年1月1日社論(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們十分興奮的心情”因哪次會議的召開而起?(2分)此次會議作出了什么重大的歷史性決策?(2分)19、在團結合作中實現共贏是人類一直追求的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民族團結篇】材料一: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權代表在北京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1)西藏和平解放的歷史意義是什么?(2分)材料二: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工作時指出,回顧黨中央關于新疆發展的基本方略,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主線,這就是始終不渝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始終不渝維護各族人民的大團結……(2)為了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實行了哪些發展戰略(或行動)?(2分)【祖國統一篇】材料三:祖國統一后,臺灣特別行政區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臺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臺灣自己來管。——《中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設想》(1983年)(3)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是什么?(2分)根據材料指出臺灣回歸后和港澳最大的不同體現在哪里?(2分)【國際合作篇】材料四:周恩來說:“你的手伸過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與我握手——我們25年沒有交往了!”……從握手的時刻起,“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回憶錄《領導者》(4)與周恩來握手的來訪者是誰?(2分)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5)我國奉行的是怎樣的外交政策?(2分)20、根據下表所標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10分)年份 事件 年份 事件1978 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 2001 加入世貿1979 中美建交 2002 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1980 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 2008 舉辦北京奧運會1983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2010 舉辦上海世博會1984 實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放沿海港口城市 2012 中共十八大召開,提出中國夢1985 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2013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992 鄧小平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召開。 2017 中共十九大召開1997 香港回歸、中共十五大召開 2021 隆重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請完成: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花垣縣2025年春季學期“五育”質量監測八年級 歷史姓名準 考 證 號注 意 事 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檢查監考員所粘貼的條形碼。 2.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0.5mm黑色簽字筆答題,不得用鉛筆或圓珠筆答題;字體工整、筆跡清晰。 3.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正確填涂示例←此方框為缺考考生標記,由監考員用2B鉛筆填涂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請用2B鉛筆在正確答案上填涂)1 [A][B][C][D] 5 [A][B][C][D] 9 [A][B][C][D] 13 [A][B][C][D]2 [A][B][C][D] 6 [A][B][C][D] 10 [A][B][C][D] 14 [A][B][C][D]3 [A][B][C][D] 7 [A][B][C][D] 11 [A][B][C][D] 15 [A][B][C][D]4 [A][B][C][D] 8 [A][B][C][D] 12 [A][B][C][D] 16 [A][B][C][D]非選擇題。(共52分,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17.(14分)(1) (2分)(2分)(2) (2分)(3) (4分)(4) (2分)(2分)18.(14分)(1) (2分)(2分)(2) (4分)(2分)(3) (2分)(2分)19.(14分)(1) (2分)(2) (2分)(3) (2分)(2分)(4) (2分)(2分)(5) (2分)20.(10分)花垣縣2025年春季學期“五育”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4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A B C D D A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C D C A B A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14分)(1)(4分)土地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2分)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或合作化道路、農業生產合作社)(3)(4分)安徽鳳陽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4)(4分)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遵循客觀經濟規律。(言之有理即可)18.(14分)(1)(4分)工業化 一五計劃(2)(6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3)(4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19.(14分)(1)(2分)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2)(2分)西部大開發戰略或興邊富民行動(3)(4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臺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臺灣自己來管(4)(4分)尼克松; 中美《聯合公報》(5)(2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0分)【示例】事件: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加入世貿組織。觀點:對外開放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論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開啟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外開放從經濟特區開始,1984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對外開放格局逐步擴大,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2001年12月,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使我國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對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產生了深刻影響。【評分標準】任選兩個或以上事件、提煉一個觀點各得2分。論述圍繞觀點,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邏輯關系清晰,觀點論述與兩個史事及其影響建立聯系,并緊扣文章主題,進行解釋和擴展可得6分,之后按等級逐條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八年級歷史(排版).docx 2025年八年級歷史(答題卡).docx 八年級歷史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