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填寫在本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涂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作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上,書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 1 C 12 N 14 O 16一、單選題(共15小題,每題3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醇的官能團是羥基 B. 羥基和氫氧根離子具有相同的化學式和結構式C. 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機物一定是烴 D. 乙醇與鈉反應生成氫氣,此現(xiàn)象說明乙醇具有酸性2.短道速滑作為冬奧會上的正式項目,一直備受矚目。下列速滑競賽服和速滑冰刀使用的材料中不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A. 速滑冰刀中采用鈦合金材料B. 速滑競賽服右胯部的位置采用一種合成纖維C. 速滑競賽服手腳處使用了蜂窩樣式的聚氨基甲酸酯材料D. 速滑競賽服大腿部位選擇一種比普通纖維彈性強數(shù)十倍的橡膠材料3.下列有機化合物按碳骨架分類,結果正確的是( )A. 乙烯(CH2==CH2)、苯()、環(huán)己烷()都屬于脂肪烴B. 苯()、環(huán)戊烷()、環(huán)己烷()都屬于芳香烴C. 屬于脂環(huán)化合物D. 均屬于環(huán)烷烴4.下列實驗中,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①苯、濃溴水、溴化鐵混合制溴苯②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③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乙烯,分液得到純凈的苯④敞口久置的電石與飽和食鹽水混合制乙炔⑤將電石與水反應產(chǎn)生的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證明乙炔和溴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A. 只有②④ B. 只有①③⑤C. 只有①②④D. ①②③④⑤5.下列物質(zhì)不可能由醛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的是( )A. B. CH3—CH2—CH2—CH2OHC. D.6.關于下列實驗裝置,說法正確的是( )A. 光照條件下,裝置甲可以證明Cl2和CH4會發(fā)生取代反應 B. 裝置乙可以實現(xiàn)海水淡化C. 裝置丙可用于趁熱過濾提純苯甲酸 D. 裝置丁可用于分離水和乙醇7.實驗室制備硝基苯的原理是在50~60 ℃下,苯與濃硝酸在濃硫酸作用下發(fā)生反應:+HNO3+H2O。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是使反應物受熱均勻、容易控制溫度B. 反應完全后,可用儀器a、b蒸餾得到產(chǎn)品C. 硝基苯有苦杏仁氣味,密度比水的大D. 將濃硫酸、濃硝酸和苯混合時,應向濃硝酸中加入濃硫酸,待冷卻至室溫后,將所得混合物加入苯中8.格氏試劑(RMgX)與醛、酮反應是制備醇的重要途徑。Z的一種制備方法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中碳負離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B. 水解可生成與C. Z分子與水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所以Z易溶于水 D. 以、和水為原料也可制得Z9.維生素C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分子式是 B. 分子中含有多個羥基,其水溶性較好C. 分子中含有4種官能團 D. 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0.己二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學家在現(xiàn)有工業(yè)路線基礎上,提出了一條“綠色”合成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環(huán)己醇與乙醇互為同系物B. 環(huán)己醇一氯代物共3種C. 己二酸的同分異構體中,2個羧基連在不同碳原子的結構有6種D. 環(huán)己烷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呈橙紅色11.某二元醇的結構簡式為,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5-甲基-2,5-庚二醇 B. 該有機物通過消去反應能得到6種不同結構的二烯烴C. 該有機物可通過催化氧化得到醛類物質(zhì) D. 1 mol該有機物能與足量金屬Na反應產(chǎn)生22.4 L H2(標準狀況)12.有機化合物(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可以有效降低引起共濟失調(diào)Ⅲ型病人的變異蛋白水平,下列關于的說法錯誤的是( )A. 1 mol R最多可以與4 mol NaOH發(fā)生反應 B. 分子中官能團的種類是3種C. 1 mol R與濃溴水反應最多消耗 D. 能發(fā)生氧化、加成、取代和消去反應13.阿魏酸結構簡式為。在阿魏酸溶液中加入合適試劑可以加熱,檢驗其官能團。下列試劑、現(xiàn)象、結論中都正確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14.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有機物的核磁共振氫譜有8組峰B. 該有機物可發(fā)生氧化、加成、加聚、還原反應C. 該有機物沒有順反異構體D. 該有機物可使酸性溶液、溴水褪色,兩者反應原理相同15.丙烯可發(fā)生如下轉(zhuǎn)化(反應條件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產(chǎn)物M有2種且互為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 B. H+可提高Y→Z轉(zhuǎn)化的反應速率C. Y→Z過程中,a處碳氧鍵比b處更易斷裂 D. Y→P是縮聚反應,該工藝有利于減輕溫室效應二、填空題(共4小題,共55分)16.白藜蘆醇的結構簡式為,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白藜蘆醇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2)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3)下列關于白藜蘆醇的分類判斷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它屬于鏈狀烯烴 B.它屬于脂環(huán)化合物C.它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D.它屬于烴的衍生物(4)寫出具備下列條件的其中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①碳的骨架和官能團種類不變 ②兩個苯環(huán)上都有官能團 ③僅改變含氧官能團的位置(5)乙醇(CH3CH2OH)和苯酚()都含有與白藜蘆醇相同的官能團,有關它們之間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乙醇和白藜蘆醇屬于同一類別的有機物B.苯酚與白藜蘆醇互為同系物C.三者的組成元素相同D.三者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相同17.肉桂硫胺是一種血清胺拮抗制劑,其一種合成路線如圖:已知:..請回答下列問題:(1)A→B還需的試劑和反應條件為 。(2)寫出B→C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D→E的反應類型為 ;E為反式結構,其結構簡式是 。(4)F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5)G的結構簡式為 。(6)I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I (填“能”或“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7)E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其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 種(不考慮立體異構)。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③遇溶液顯紫色其中核磁共振氫譜中顯示為五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的結構簡式為 。18.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劑的添加劑,常溫下,它是無色油狀液體,密度為,沸點為131.4℃,熔點為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機溶劑。實驗室用乙醇和必要的無機試劑制取1,2-二溴乙烷的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向裝置A的燒瓶中裝入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后還需加入 ,燒瓶內(nèi)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裝置B的作用是 ;實驗進行時若裝置D中長導管發(fā)生堵塞,此時裝置B中的現(xiàn)象為 。(3)裝置C中盛有10%的溶液,其作用是 。(4)開始反應時需向裝置D中的燒杯里加入冰水,這是為了 ;燒杯中試管內(nèi)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進行此實驗時,裝置D中試管內(nèi)的橡皮塞最好用錫箔包住,用橡皮管連接的兩玻璃管口要相互緊靠,這是因為 。19.Ⅰ、按要求寫出下列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或名稱:(1)某鏈狀烷烴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14,它不能由任何一種烯烴與加成反應而得到,則該烷烴的結構簡式為 ,系統(tǒng)命名為 。(2)寫出戊炔所有屬于炔烴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Ⅱ、有機物M(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具有令人愉悅的牛奶香氣,主要用于配制奶油、乳品、酸奶和草莓等型香精,是我國批準使用的香料產(chǎn)品,其沸點為148℃。某化學興趣小組從粗品中分離提純有機物M,然后借助李比希法、現(xiàn)代科學儀器測定有機物M的分子組成和結構,具體實驗過程如下:步驟一:將粗品用蒸餾法進行純化(3)蒸餾裝置如圖所示儀器a的名稱是 ,圖中虛線框內(nèi)應選用右側(cè)的 (填“儀器x”或“儀器y”)。步驟二:確定M的實驗式和分子式(4)利用李比希法測得4.4 g有機物M完全燃燒后產(chǎn)生8.8 g和3.6 g。①M的實驗式為 。②已知M的密度是同溫同壓下二氧化碳密度的2倍,則M的分子式為 。步驟三:確定M的結構簡式(5)M的核磁共振氫譜如圖1所示,圖中峰面積之比為1∶3∶1∶3;M的紅外光譜如圖2所示。M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M的結構簡式為 (填鍵線式)。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答案】A【解析】決定有機物化學性質(zhì)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官能團,羥基決定醇的化學性質(zhì),故醇的官能團為羥基,A正確;羥基的結構為—OH,與氫氧根離子的結構不同,氫氧根離子呈負電性,而羥基不帶電,故二者化學式和結構式不同,B錯誤;一些含有O元素的有機物在氧氣中燃燒也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例如乙醇,C錯誤;乙醇可以和Na反應說明醇羥基中的H原子較為活潑,但乙醇為非電解質(zhì)不能發(fā)生電離,故乙醇不具有酸性,D錯誤。2.【答案】A【解析】速滑冰刀中采用的鈦合金材料屬于金屬材料,故A符合題意;速滑競賽服右胯部的位置采用的合成纖維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故B不符合題意;速滑競賽服手腳處使用的蜂窩樣式的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故C不符合題意;速滑競賽服大腿部位選擇的一種比普通纖維彈性強數(shù)十倍的橡膠材料為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故D不符合題意。3.【答案】D【解析】按照碳骨架可將有機化合物分為鏈狀化合物和環(huán)狀化合物,而中學階段根據(jù)是否含有苯環(huán)將環(huán)狀化合物分為脂環(huán)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且烴中只含C、H兩種元素。A項,乙烯屬于脂肪烴,苯屬于芳香烴,環(huán)己烷屬于脂環(huán)烴,錯誤;B項,環(huán)戊烷、環(huán)己烷屬于脂環(huán)烴,錯誤;C項,萘屬于芳香族化合物,錯誤;D項,環(huán)戊烷、環(huán)丁烷和乙基環(huán)己烷均屬于環(huán)烷烴,正確。4.【答案】D【解析】①制取溴苯,利用的是苯與液溴在溴化鐵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備的,而不是濃溴水,故①錯誤;②裂化汽油中含有碳碳不飽和鍵,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因此不能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故②錯誤;③溴單質(zhì)易溶于苯,苯中會引入新的雜質(zhì),故③錯誤;④敞口久置的電石能與空氣中的水發(fā)生反應而變質(zhì),因此用敞口久置的電石與食鹽水反應無法得到乙炔,故④錯誤;⑤產(chǎn)生的乙炔中含有H2S等雜質(zhì),H2S能與溴水發(fā)生反應,而使溴水褪色,H2S對乙炔與溴水的反應產(chǎn)生干擾,故⑤錯誤。綜上所述,選項D正確。5.【答案】A【解析】根據(jù)醛基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特點:—CHO—CH2OH可知,生成物中一定含有—CH2OH結構。6.【答案】C【解析】氯氣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無論是否發(fā)生取代反應,試管內(nèi)液面高度一定會上升,A錯誤;蒸餾時溫度計末端應與蒸餾燒瓶支管口相平,冷凝管內(nèi)冷凝水應下進上出,B錯誤;采用重結晶法趁熱過濾提純苯甲酸,符合過濾的操作要求,C正確;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離,D錯誤。7.【答案】B【解析】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為反應物受熱均勻、容易控制溫度,A正確;反應完全后,溶液分層,應選分液漏斗分離,粗產(chǎn)品用蒸餾燒瓶(不用圓底燒瓶)和直形冷凝管蒸餾得到硝基苯,B錯誤;硝基苯有苦杏仁氣味,密度比水的大,C正確;混合時要使熱量及時散失,防止苯揮發(fā),由于濃硫酸的密度大于濃硝酸,為避免液體迸濺,應向濃硝酸中加入濃硫酸,待冷卻后,將所得的混合物加入苯中,D正確。8.【答案】D【解析】中碳負離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1=4,則雜化軌道類型為sp3,故A正確;水解過程中負價基團與氫離子結合,正價基團與氫氧根離子結合,可知CH3CH2MgBr水解可生成CH3CH3與Mg(OH)Br,故B正確;Z含羥基,與水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則Z易溶于水,故C正確;由流程可知,以CH3COCH3、CH3MgBr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CH3)2C(OMgBr)CH3,然后與水反應生成(CH3)3COH,得不到Z,故D錯誤;故選:D。9.【答案】C【解析】由該物質(zhì)結構可知,分子式是,故A正確;該結構中含有4個羥基,羥基存在會使其水溶性增強,其水溶性較好,故B正確;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羥基、酯基3種官能團,故C錯誤;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確。故選C。10.【答案】C【解析】環(huán)己醇的分子式為C6H12O,乙醇的分子式為C2H6O,兩者結構不相似,環(huán)己烷分子中存在一個環(huán),乙醇的烴基部分為鏈烴基,所以環(huán)己醇與乙醇不是互為同系物的關系,故A錯誤;環(huán)己醇一氯代物共4種:,故B錯誤;己二酸的同分異構體中,2個羧基連在不同碳原子的結構有6種:、、、、、,故C正確;環(huán)己烷密度小于水,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上層為溴的環(huán)己烷溶液,上層溶液呈橙紅色,故D錯誤;故答案為:C。11.【答案】C【解析】有機物的最長碳鏈有7個碳原子,2個羥基分別位于2號和5號碳原子上,甲基位于5號碳原子上,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為5-甲基-2,5-庚二醇,故A正確;左邊羥基消去,形成3種不同位置的雙鍵,右邊羥基消去可形成2種不同位置的雙鍵,故可得3×2=6種不同結構的二烯烴,故B正確;含—CHOH結構,該有機物可通過催化氧化得到酮,而不是醛類物質(zhì),故C錯誤;1 mol該有機物含有2 mol羥基,能與足量金屬Na反應產(chǎn)生1 mol氫氣,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 L,故D正確。12.【答案】D【解析】1個R分子中含2個酚羥基,酯基水解可形成1個酚羥基和羧基,即1 mol R最多可以與4 mol NaOH發(fā)生反應,A正確;R分子中含羥基、酯基和碳碳雙鍵官能團,B正確;酚羥基鄰對位取代,消耗2 mol Br2,碳碳雙鍵發(fā)生加成反應,消耗1 mol Br2,1 mol R與濃溴水反應最多消耗,C正確;R分子中含酚羥基,可發(fā)生氧化反應;含碳碳雙鍵和苯環(huán)結構,可發(fā)生加成反應;含酯基,可發(fā)生取代反應,但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D錯誤。選D。13.【答案】A【解析】加入氯化鐵,溶液變?yōu)樽仙f明含酚羥基,A正確;結構中無醛基,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B錯誤;含有羧基,可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氣體,酚羥基不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C錯誤;該有機物屬于酚類,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也能使溴水褪色,D錯誤。故選A。14.【答案】B【解析】該有機物有7種等效氫,核磁共振氫譜有7組峰,故A錯誤;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可發(fā)生氧化、加成、加聚、還原反應,故B正確;雙鍵兩端的碳原子均連有2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該有機物有順反異構體,故C錯誤;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可使酸性溶液、溴水褪色,兩者反應原理不相同,故D錯誤;選B。15.【答案】D【解析】 丙烯與HOCl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M,M有CH3—CHCl—CH2OH和CH3—CHOH—CH2Cl兩種可能的結構,且互為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A正確; Y在H+環(huán)境水解引入羥基,再脫H+得到主產(chǎn)物Z,H+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可提高Y→Z轉(zhuǎn)化的反應速率,B正確;從題干部分可看出,是a處碳氧鍵斷裂,故a處碳氧鍵比b處更易斷裂,C正確; Y→P是CO2與Y發(fā)生加聚反應,該工藝消耗CO2,有利于減輕溫室效應,D錯誤。二、填空題16.【答案】(1)C14H12O3 (2)碳碳雙鍵、羥基 (3)CD(4)(或其他合理答案) (5)C【解析】(3)白藜蘆醇含有苯環(huán),所以屬于環(huán)狀化合物,含有O元素而不是烴,故A錯誤;含有苯環(huán),所以白藜蘆醇屬于芳香族化合物,故B錯誤、C正確;含有C、H、O元素,所以白藜蘆醇屬于烴的衍生物,故D正確。(4)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物質(zhì)互稱同分異構體,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5)乙醇屬于醇類物質(zhì),白藜蘆醇含有酚羥基和碳碳雙鍵,具有酚和烯烴的性質(zhì),所以二者不屬于同一類物質(zhì),故A錯誤;苯酚與白藜蘆醇結構不相似,所以不互為同系物,故B錯誤;三者都含有C、H、O元素,故C正確;乙醇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2∶6∶1;苯酚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6∶6∶1,白藜蘆醇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4∶12∶3,所以三種物質(zhì)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不相等,故D錯誤。17.【答案】(1)NaOH水溶液、加熱 (2)2+O22+2H2O (3)消去反應 (4) (5) (6)酰胺基 能 (7)16 【解析】A為,由B→C的反應條件可知,B為醇,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C,可確定B為,C為,C和HCN發(fā)生加成反應再水解得到D為,D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E為,E發(fā)生已知信息的原理得到F為。由I的結構簡式,可推出G為,H為。(1)由分析可知,發(fā)生水解(取代反應)生成,還需的試劑和反應條件為NaOH水溶液、加熱。(2)B→C過程中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化學方程式為:2+O22+2H2O。(3)由反應條件可知,D→E的過程中,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E為反式結構,其結構簡式是。(4)由分析可知,F(xiàn)為,其中含有苯環(huán)和碳碳雙鍵,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5)由分析可知,G的結構簡式為。(6)由I的結構簡式可知,I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酰胺基;I中的酰氨基與NaOH溶液發(fā)生取代反應。(7)E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同時滿足條件: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其中含有碳碳雙鍵;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說明其中含有醛基;③遇溶液顯紫色,說明其中含有酚羥基;該同分異構體苯環(huán)上有2個取代基時,取代基組合為-OH、-CH=CHCHO或-OH、-C(CHO)=CH2,共有6種位置關系,該同分異構體苯環(huán)上有3個取代基時,取代基組合為-OH、-CH=CH2、-CHO,共有10種位置關系,則滿足條件的同分異構體共有10+6=16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中顯示為五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的結構簡式為。18.【答案】(1)碎瓷片(或沸石) (2)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或平衡瓶內(nèi)氣壓) B中水面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甚至溢出(3)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4)降溫,防止液溴揮發(fā) (5)溴蒸氣會腐蝕橡皮塞和橡皮管【解析】實驗室用乙醇和濃硫酸在裝置A中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裝置B中長導管與空氣連通,主要作用是平衡氣壓,因為乙醇具有還原性,濃硫酸具有氧化性,乙烯中可能混有二氧化硫等氣體雜質(zhì),故裝置C的作用是除掉二氧化硫等氣體雜質(zhì),乙烯在裝置D中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裝置E倒扣的漏斗主要是為了防倒吸,據(jù)此解答下列各題。(1)為防止液體爆沸,向裝置A的燒瓶中裝入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后還需加入碎瓷片,乙醇和濃硫酸在170℃會發(fā)生消去反應,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裝置B中長導管與空氣連通,B的作用是平衡氣壓,作安全瓶;實驗進行時若裝置D中長導管發(fā)生堵塞,B中壓強增大,此時裝置B中的現(xiàn)象為水面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甚至溢出;(3)A中生成的乙烯氣體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雜質(zhì),裝置C中盛有10%的NaOH溶液,其作用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2、CO2;(4)溴易揮發(fā),開始反應時需向裝置D中的燒杯里加入冰水,降溫,可以防止液溴揮發(fā);燒杯中試管內(nèi)乙烯和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5)溴蒸氣會腐蝕橡皮塞和橡皮管,所以進行此實驗時裝置D中試管內(nèi)的橡皮塞最好用錫箔包住,用橡皮管連接的兩玻璃管口要相互塞緊。19.【答案】(1)(CH3)3CC(CH3)3 2,2,3,3-四甲基丁烷(2)、、(3)蒸餾燒瓶 儀器y(4)C2H4O C4H8O2(5)羥基、羰基 【解析】(1)烷烴C2H(2n+2),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14,烷烴是C8H18,不能由任何相同碳原子數(shù)的烯烴加H2得到,說明C原子上連接3個甲基,應為(CH3)3CC(CH3)3,選取最長碳鏈為主碳鏈含四個碳,離取代基近的一端編號,2號碳和3號碳分別有兩個甲基,得到名稱2,2,3,3-四甲基丁烷。(2)戊炔所有屬于炔烴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3)蒸餾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蒸餾燒瓶,圖中虛線框內(nèi)的儀器是斜放的冷凝管,為了防止液體殘留,便于冷凝導氣,應選用右側(cè)的儀器y;(4)①由題目可知,8.8 g CO2 含碳元素的質(zhì)量是2.4 g,3.6 g H2O中含氫元素質(zhì)量是0.4 g,根據(jù)反應中元素守恒,4.4 g有機物M含碳元素的質(zhì)量是2.4 g,含氫元素質(zhì)量是0.4 g,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是1.6 g,則有機物M中分子C、H、O原子個數(shù)比為 ,則有機物M的實驗式是C2H4O;②由pV=nRT得,同溫同壓下氣體密度與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成正比。已知M的密度是同溫同壓下二氧化碳密度的2倍,則M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44=88,則由實驗式計算,(C2H4O)n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88,則n=2,則有機物M的分子式是C4H8O2;(5)由圖2的紅外光譜儀判斷有機物M中含有的官能團是羥基、羰基;由峰面積之比是1∶3∶1∶3可知,M中具有兩個甲基,則M的結構簡式是CH3CHOHCOCH3,則其鍵線式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