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圖木舒克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1.1838年,林則徐給道光帝的上書中指出:如果聽任鴉片流毒,“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材料說明鴉片泛濫使( )A.清政府兵弱財匱 B.中國貿易出超C.清軍戰斗力削弱 D.英國貿易出超2.1793年,英國派遣馬戛爾尼為首的外交使團來華。英方的記載是馬戛爾尼對乾隆行覲見英王的禮儀,單足跪地,但免除拉皇帝的手親吻的動作。而中方大臣和珅在奏折中說,“臣等即令該貢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頭禮”。中英雙方記載的差異說明( )A.歷史真相無法考究辨別 B.史料信息須甄別其真偽C.和珅的奏折更接近真相 D.英方記載較為真實可信3.鴉片戰爭使中國遭遇千年未遇的大變革。“大變革”是指( )A.中國開始淪為大英帝國殖民地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4.這場戰爭的一系列條約,構成條約體系,將中國牢牢地禁錮在外國的特權之下;焚毀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標志著文明古國被徹底打敗并遭到無情的羞辱。這場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5.虎門銷煙民族英雄林則徐在1841年曾有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列強侵略中國的史實最能證明林則徐預言的是( )A.逼迫清政府割讓香港島,索款2100萬元 B.攻占北京城,火燒圓明園C.俄國侵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D.割占遼東半島,索銀3000萬兩6.1853年5月,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熱情地肯定了中國爆發的一場革命,說:“中國連綿不斷的起義……現在已經匯成了一個強大的革命”,而在1862年6月,馬克思在《中國紀事》中,口氣就完全不一樣了。文章開頭他就說:“運動一開始就帶著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沒有任何口號。”馬克思說的中國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7.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李鴻章上奏朝廷指出:“與洋人交涉數十年,彼以通曉漢文為能,而我官員多不識洋文洋語,致交涉中屢被蒙蔽。”奕 也認為中國和外國的“語言不通,文字難辨”,使外交屢屢受挫。為了應對這一狀況,清政府在當時( )A.廢除八股取士 B.創立京師同文館 C.實施清末新政 D.創辦京師大學堂8.1896年,英法達成協議,云南、四川的一切權利由兩國共享;1898年,英德達成協議,天津到山東南部的鐵路由德國修建,山東南部到鎮江對岸的鐵路由英國修建。這表明( )A.日本因戰爭放棄瓜分中國 B.英國再次發動侵華戰爭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列強勾結占領中國山東9.康有為、譚嗣同、嚴復等啟蒙思想家猛烈批判封建專制主義,批判舊倫理,倡導博愛、平等、自由、人權。這強調戊戌變法( )A.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端 B.促進西方先進技術傳播C.在思想文化方面影響深遠 D.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治10.這場運動雖無法阻止中國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但它所展現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犧牲精神,使外國列強認識到,任何國家“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這場運動”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五四運動11.武昌起義以后,一個月之內,湖南、陜西等十幾個省相繼宣布獨立,并且沒有一個地方發生激烈的戰爭。這種現象反映了( )A.清政府瓦解是大勢所趨 B.人民群眾主導革命進程C.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軍閥割據局面已經形成12.某著作把中國近代史(1840—1949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秩序的崩潰,第二階段是改良與革命,第三階段是民國時期的探索。請你為作者補充第三階段的史料加以論證,恰當的是( )A.清政府創辦近代海軍 B.嚴復宣傳了維新思想C.五四運動的初步勝利 D.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13.五四運動以后一年中出現了諸如北京“工讀互助團”、天津“覺悟社”、湖北“共存社”、湖南“俄羅斯研究會”、廣東“新學生社”等三四百個進步社團。這些社團的活動( )A.得到北洋政府的公開支持 B.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C.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D.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14.劉允建在《第一次國共“黨內合作”的起因與過程探析》中指出,國共兩黨盡管有著巨大的階級差別,但共同的目標使它們走到一起。材料中的“共同目標”是( )A.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B.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C.中共二大的最低革命綱領 D.推翻北洋軍閥統治15.“紅四軍向贛南、閩西發展以來,隨著農民、學生、小商人等群體在官兵和中共黨員中的比例增大,軍隊內部滋生滋長出許多非無產階級思想。這些思想嚴重影響了軍隊的組織紀律和黨的路線貫徹執行。”這段話是古田會議召開的( )A.背景 B.經過 C.內容 D.影響16.鄧小平說:“從我們黨的歷史來看,我們全黨成熟的標志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們從一九二一年建黨,經過了二十四年,才成為一個成熟的黨。當然,這是從全黨來說。作為中央領導,可以說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義會議……就成熟了,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時間。”中共兩次走向成熟的關鍵在于( )A.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B.建立革命統一戰線C.堅持革命實踐與反思 D.接受共產國際指導17.李宗仁認為:“抗戰至此已是千鈞一發的關頭,我如能在津浦線上將敵人拖住數月……抗戰還可繼續……如我軍在津浦路上的抵抗迅速瓦解,則敵人可直趨武漢,囊括中原……則抗戰前途便不堪設想。”他深感責任重大,親自指揮了( )A.淞滬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萬家嶺戰役 D.百團大戰1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840年以后,由于列強的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腐朽,中國飽經滄桑磨難,中國人民遭受深重苦難。日本對華持續侵略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日本反動統治者一次次侵略中國。”日本全面侵華始于( )A.1984年挑起甲午中日戰爭 B.1935年制造華北事變C.1931年策動了九一八事變 D.1937年制造七七事變19.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先后推行“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以上政策的調整是基于( )A.革命性質的改變 B.民族獨立任務的完成C.國際形勢的演變 D.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20.1924年8月,孫中山發表演說:中國受條約的束縛,喪失政治主權,不但不能保護本國工業,反要保護外國工業。據此可知,孫中山強調民族工業發展需要( )A.維護共和制度 B.推翻清朝統治 C.反對列強侵略 D.加強中外交流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計60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它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它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但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1)材料一中涉及的運動的名稱是什么 (2分)試分析你認為這場運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晚清統治集團進行了一場自救運動,運動中不僅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還發展交通運輸業、編練新式軍隊,興辦教育。材料三:這次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但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竊取了,它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軍閥割據在政治上、社會上帶來了種種黑暗腐敗。(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一運動 (2分)材料三中的“這次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2分)這兩個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有何共同之處 (2分)材料四:中國這樣一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落后大國,革命道路怎么走 由于沒有認識到國情上的差異,中國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與失敗……毛澤東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不久,國民黨反動統治覆滅。(3)材料四中的“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2分)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覆滅”的事件是什么 (2分)(4)近代中國尋找救亡圖存道路的過程給你帶來怎樣的啟示 (2分)22.所謂近代化,指的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過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1)依據材料一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與材料一兩幅圖片相關的歷史事件?(2分)材料二:資產階級上層改良運動主要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倡導,最終由于觸碰了封建統治階層核心利益和統治體制而夭折。——摘選自趙博宇《淺論近代中國道路選擇的曲折性》(2)依據材料二,指出材料二中作者認為“改良夭折”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一個重要的進步是1912年宣告了幾千年帝制的終結,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試驗。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觀念——摘編自徐宗勉等《近代中國對民主的追求》(3)依據材料三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指哪次革命?(2分)歸納該事件的歷史功績。(2分)材料四:鴉片戰爭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倡言學習西方,主張轉變思想,實現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為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4)依據材料四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為“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作出貢獻的領導者,并說明其口號。(4分)材料五:1894年農歷甲午年,………年逾不惑、躊躇滿志的張謇成為全國驚羨的新科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卻走上了與傳統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1896年他毅然棄官返鄉興辦實業。——陳偉國《古老中國的發展傳奇》(5)依據材料五,寫出張謇“走上了與傳統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什么?(2分)材料六:在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國人首先是學習西方的技術,結果甲午一戰證明光學技術不好使,君主立憲也好,民主共和也好,最該徹底改變的是中國人的思想……——《袁騰飛說中國歷史》(6)依據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歷程呈現出怎樣的特點?(4分)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這是一聲砸向舊世界的鐮頭撞擊,和著十月革命的驚天霹靂。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紅船發力,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信念永恒》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材料一中“砸向舊世界的鐮頭撞擊”使中國革命面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分)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解。(4分)材料二嚴峻的形勢使北平的學生們痛感“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來了”。——《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2)材料二中“嚴峻的形勢”指的是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4分)材料三 在這28年中,中國共產黨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帶領人民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地主階級的統治與壓迫;始終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帶領全國各地各民族的中華兒女進行了艱辛的十四年抗戰,趕走了欺凌中國人民的日本帝國主義。一一翻開中國共產黨為民族獨立而奮斗的28年歷史,是延安人民為中國共產黨革命政權的建立提供了強大支撐;是太行山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筑起了“銅墻鐵壁”;是江淮人民的獨輪小推車為中國共產黨贏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余勁草、張艷《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中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導向》(3)依據材料三,歸納中國共產黨領導、依靠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4分)24.反抗外來侵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閱讀下列表格,請你依據表格信息,以“民族的脊梁”為題,寫一篇歷史小短文。(10分)時期 時間 人物古代 1561年 戚繼光1661~1662年 鄭成功1685~1686年 康熙帝近代 1839年 林則徐1937年 謝晉元等1838年 李宗仁1940年 彭德懷要求:文中須包括與表格中的任意6位人物相關的反抗外來侵略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其歷史影響,以及從這些人物身上感受到的優秀的品質。史實準確無誤,語言清晰流暢,200字左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圖木舒克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答案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B C A B C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D D A C B D D C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共計60分)21.(1)太平天國運動。(2)洋務運動。三民主義。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促進了中國的社會進步等。(符合題意即可)(3)井岡山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南京解放)。(4)中國人民勇于探索,具有憂患意識、進取精神,有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感、歷史使命感;舊式的農民運動不能救中國,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探索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等。(符合題意即可)22.(1)歷史事件:洋務運動。(2)原因:觸及到了封建統治者的利益和政治體制。(3)革命:辛亥革命。功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它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領導者:陳獨秀、胡適。口號:民主與科學。(5)道路:實業救國的道路。(6)特點:中國的近代化探索經歷了由技術,到制度,由淺入深。23.(1)變化: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理解: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形勢:日本策劃華北五省自治,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說明: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百團大戰;領導敵后戰場,為最終勝利奠定基礎;1945年召開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戰的最后勝利準備條件,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3)成就:推翻地主階級的統治與壓迫;趕走了欺凌中國人民的日本帝國主義;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24.提示:歷史事件:抗倭斗爭、雅克薩之戰、收復臺灣、虎門銷煙、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抗美援朝。影響略優秀品質:敢于斗爭的精神、愛國主義精神、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等。論述:戚繼光組建了一支作戰勇敢,紀律嚴明的“戚家軍”,1561年在臺州地區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此后又率軍開赴福建和廣東,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康熙帝領導雅克薩之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明末荷蘭殖民者占領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跨海作戰,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荷蘭殖民者投降,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謝晉元等領導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李宗仁領導臺兒莊戰役,彭德懷領導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黃繼光等領導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等,這些人物身上體現了敢于斗爭的精神、愛國主義精神、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圖木舒克市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docx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圖木舒克市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