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岳飛不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稱他“飛之城名戰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A.四大發明影響世界B.手工技藝領先世界2025年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卷評價岳飛“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在滅宋之戰中對岳飛廟等祭祀場所予以保護。岳飛受C.傳統醫學成就突出D.文學藝術大放異彩到尊崇和懷念是因為他16.有感于中國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七年級(3)班同學們自發組織了一場戲曲知識競賽,下七年級歷史A.力促宋遼和談B。些死盡電報國C.組織軍隊抗元D.秉持廉潔奉公面是同學們展示的知識卡片。據此可知,京劇最鮮明的特點是8.2024年10月,中國臺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發表所謂“雙十”講話,全篇充斥邏輯混亂題號總分認知錯亂的“·臺獨'怪論”。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微中班陸處入北文清楚。歷史上元徹時管轄臺灣地區的機構是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刷目、曲得分A.西域都護B.宣政院C.澎湖巡檢司D.安西都護府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考生注意:本試卷共二道大題,滿分100分,時量60分鐘。9.按右面圖示的編制思路,其空白處應為A.貼近生活,聯系百姓B.博采眾長,兼收并蓄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A.廢除丞相制度→(股→(C.生凈末,角色齊全D.政策鼓勵,題材廣污B.實行“八股取士”是品符合顆目要求的)題號C.設立錦衣衛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24618D.設立“三司”南糊白南朝→宋相→明朝答案17.(16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01011314151610.自嘉靖元年(1522年)罷市舶,凡番(指日本)貨至,輒賒于奸商。久之,奸商欺冒,不肯償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答案番人泊近島,遣人坐索不得,出沒海上為盜。久之,百余艘,盤踞海上,日掠我海隅不肯去【探究一制度篇】材料·隋文帝建國后“薄賦斂,輕刑罰,內修制度,外扶戎夷”,社會經濟出現繁榮景象。但場兇徒、逸囚、罷吏、黠僧,及衣冠失職、書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為倭奸細,為之向導此制用意,在用一個客觀的考試標準,來不斷挑選社會上優秀分子,使之參預帝即位后,“外征四夷,內窮嗜欲,兵革歲動,賦斂滋繁,”引發了隋末農民大起義,隋材料反映了明朝出現了什么問題國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優點,在使應試者懷襟自舉,公開競選,可以免去漢代察舉制必經A.領土淪喪B.統治腐敗C農民記義不新D.橋度得相王朝最終瓦解。材料現象反映出地方政權之選擇。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木消融社會階級之存在。可以促進全社會文化之向上。A.豬場帝繼承了隋匯帝的治國理念B.武力開疆拓域,方能成就帝王偉業1.在起義的過程中,起義軍領神提出“均田免糧”“平買平賣”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而提高其愛國心。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之統治。當時還流行“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民謠。其部隊逐漸錢移《同史大綱》C.隋朝和秦朝都是歷經二世而亡D.統治政策是王朝興衰的主要原因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材料中的“起義”(1)材料一中的“此制”指什么?據材料一概括其蘊含的選拔人才的智慧。(4分)2.唐太宗即位后曾付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A,保障了東南沿海人民安全腹,腹飽而身斃。”太宗認為“致安之木,惟在得人”,“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B。推翻了明朝的統治C.給唐朝統治者以致命打擊”唐太宗的勵精圖治出現了什么樣的治世局面D.沉重打擊荷蘭殖民者使民衣食有余。12明太祖廢除承相,提升六部職權,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貴:清朝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A聲視之治B文號之治C光武中D開元成出這些史實反映了明清時期材料二君主專制確立后、最高統治者希望盡量加強中央集權,而弱化地方權力;盡量3.生產工具的改進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以下四幅圖中出現在唐代的是A.中央權力趨于集中B.思想控制日益加深簡化行政層級,而不設高級政區(無法簡化時,即盡量使之不享有完全知力,成為“不完善C.經濟發展日趨衰退D.君主專制不析強化的政權形態”)。但是,…事實上中夾集權往往與地方分權主次興替,相間而存。即便在13.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寫道:“中國似乎長期處于靜止狀態??一個忽視或理想狀態下,中央集權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適度分權的基礎之上都視國外貿易,只允許外國船舶駛人一二港口的國家,不能經營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經營的一袁行需、嚴文明等主編《中華文明史》那么多交易。”與這段描述直接相關的政策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北宋弱化地方權力的主要措施。元朝為了使“中A.耬車B.翻車C.曲轅犁D.鐵制農具A.閉關自守B.文化專制C輕搖薄賦D.自由貿易央集權…建立在地方適度分權的基礎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重要創新。(4分)】(唐)權德輿《論江淮水災上疏》:“天寶末,祿山作亂,中原鼎沸,衣冠南走14.明朝中后期,《華夷風物商程一覽》等讀物以闡述商業規范、經商經驗、水陸交通指南等述內容敘述的歷史事件是為主要內容,以商人為主要閱讀群體,在民間大規模刊印并廣為流傳。這種“商書現象A.文帝改革三國鼎立C.淝水之戰D.安史之亂的出現話應了5.唐潮先進的經濟、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當時的中外交流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A.海防意識的增強B.政治制度的完備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亨C.商幫發展的需求D.治煉技術的發:【探究二經濟篇】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下列史實屬于唐朝對外交流的是15.歷史圖片包含者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圖片共同體現了中國古代材料三A.鄭和七次下西洋B.鑒真東波日本C.馬可波羅來華D.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6.五代十國時期是大混亂、大破壞時期。這一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征伐不斷,名都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但這又是走向統一安定的時期,為北宋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材料從整體上體現出該階段的特點是A.分裂中孕育者統B.動蕩不安C.武將專權D.民族政權更替頻繁《傷寒雜病論》書影“五禽戲”(想象圖)《本草綱目》書影圖一南宋海船國二北宋紙幣銅板拓片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七年級歷史第3頁(共6頁)■2025年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答題卡七年級歷史姓名準考證號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科目:注意事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不留痕跡:正確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填涂貼條形碼區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正面朝上,切匆貼出發線方板】5.示例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 4一此方框為缺考考生標記,由監考員用2B鉛筆填涂,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請用2B鉛筆填涂)1.[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7.[A][B][c][D]12.[A][B][c][D]3.[A][B][c][D]8.[A][B][c][D]13.[A][B][c][D]4.[A][B][c][D]9.[A][B][c][D]14.[A][B][c][D]5.[a][B][c][]10.[A][B][c][D]15.[a][B][c][D]二、非選擇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本題共4小題,共52分,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17.(共17分)(1)(4分)(2)(4分)(3)(2分)(4)(2分)(5)(4分)(6)(1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2頁)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18.(共13分)(1)(4分)(2)(2分)(3)(5分)(4)(2分)19.(共12分)(1)(2分)(2)(2分)(3)(2分)(4)(2分)(5)(3分)(6)(1分)20.(共10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2頁)吉首市2025年春七年級期末測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48 分)1、D 2、A 3、C 4、D 5、B 6、A7、B 8、C 9、B 10、D 11、B 12、D13、A 14、 C 15、 C 16、B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共17分) (1)制度:科舉制(2分)。智慧:自由報考,公平競爭;營造文化氛圍,培植愛國情懷;鞏固統治;教化百姓。(任答2點,2分) (2)措施: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長官,實施三年一換,頻繁調動州縣長官;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取消節度使收稅的 權力,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2分)(答對任意兩點即可)創新:實行行省制度。(2分) (3)①手工業方面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1分);②商業方面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1分)。 (4)認識:唐朝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2分)(5)發明:活字印刷術、指南針。(4分) (6)要善于學習和繼承古代優秀文化成果,從中汲取智慧;要有敢于質疑和突破傳統觀念的勇氣;要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探 索和創新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分)18.(共13分) (1)成熟辦法: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史實: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冊封少數民族首領等。(2分,任答一點)(2)特點:互相吸收。(1分) 相同之處:創制文字,發展生產。(1分,任答一點) (3)最高行政長官:西藏——駐藏大臣,(2分)新疆——伊犁將軍(2分)作用: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使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1分) (4)認識:民族交融,國家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我們要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言之有理即可,一點1分,滿分2分)19.(共12分)(1)歷史悠久;規模巨大;藝術價值高(一點1分,共2分)(2)蘇軾、李清照、辛棄疾。(1分,任答一個)原因:商業經濟繁榮;城市發展和市民階層興起,人們對文娛生活的追求。(1分,任答一點) (3) 《資治通鑒》(2分); (4)明成祖朱棣(1分);故宮或稱紫禁城。(1分) (5)曹雪芹(1分);突破才子佳人模式;真實描寫日常生活(2分)(6) 深入學習傳統文化知識,了解其內涵、歷史背景和發展脈絡,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和新媒體平臺,以新穎有趣的 方式傳播文化遺產。樹立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活動。(言之有理即可,1分)20.(共10分)【示例】觀點:中外友好交流,促進文明進步。論述:玄奘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他遍訪名寺,研習佛 法,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主持譯經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754年,鑒真第六次東渡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十年, 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樣優美,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 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405 年到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增進了中國 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綜上所述,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評分標準】水平參考等級 分值 選擇的觀點 論述4 8-10 分 明確 緊扣選擇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兩個以上的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3 5-7 分 比較明確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史實,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2 2-4 分 不夠明確 有論述或說明,但史實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1 0-1 分 沒有觀點 無觀點或無史實,論述與觀點無關,或僅重復材料中的史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docx 吉首市 7年級 歷史 答題卡(A4).pdf 吉首市 7年級 歷史 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