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第11課課程標準:概述近代以來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及問題。你未來最想生活定居的城市是哪里?1、城市產生于什么時候?2、什么是城市化?3、人類社會的城市化進程是如何演進的?BC3500-BC3100,兩河流域一、城市化的演進學習任務一:結合綱要和選必教材(可聯系地理教材)探究什么是城市化?近代以來城市化如何演進?人口的城市化地域的城市化生產活動的城市化思想觀念的城市化英國為首歐美資本主義為主殖民地、半殖民地緩慢跟進發達國家進一步提高廣大發展中國家速度加快一、城市化的演進什么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城市化進程?(一)世界的城市化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19世紀50年代,美國人發明了電梯19世紀70年代,比利時首次使用鋼筋混凝土技術20世紀以來,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廣二戰后,集購物、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摩爾購物中心——居住條件、生活服務的改善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適(一)世界的城市化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基礎設施的發展鋼鐵管道用于水網建設,自來水與排水系統19世紀末,第一條地鐵線在倫敦問世19世紀紐約的高架鐵路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城市交通呈現多樣化、立體化趨勢“泰晤士老爹”將他的三個“子女”獻給倫敦美女城。--發表于1858年英國雜志白喉淋巴結核霍亂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一)世界的城市化——環境污染、交通擁堵、住房擁擠等16世紀開始,曼徹斯特從軍事要塞逐漸發展成為工商業城市。1830年已有棉紡廠99家,并開通世界最早的現代化鐵路。1838年,設立議會和市政府,擺脫了封建管理體制。19世紀下半期,從傳統的棉紡業衍生出許多新門類,開通了通海運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紀初,不斷與周圍工業社區及城鎮連接,發展為大城市。1961—1981年,因過于擁擠,人口大量外遷,老齡化日益嚴重,紡織業日趨衰落。20世紀后期,城市中心被廢棄的工業區包圍,幾個大面積的舊貧民區仍然存在。——摘編自(英)克拉潘:《現代英國經濟史》等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人口擁擠和貧民窟現象;人口老齡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曼徹斯特為例,簡析現代城市發展中應當注意的問題。(6分)時間 教材有關英國的記載18c60s 珍妮紡紗機發明,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1773 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立1802 頒布第一部《工廠法》立法推行初等教育1814 斯蒂芬森改進了蒸汽機車1816 實行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1835 確立了英國近代自治市制度1836 倫敦工人協會成立,憲章運動開始1848 出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衛生法》19c中 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1864 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第一國際”1884 第三次議會改革19c末 第一條地鐵線在倫敦問世二戰后 英國率先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工業(交通)、金融業、商業的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完善城市治理資產階級、工人階級的壯大時間觀念更為增強1935年出版的英文《上海指南》中說:“上海,世界第六大城市;上海,東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紐約”。——邵雍《紐約時報》視野下的上海城市化進程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35年上海的西方記者,你會如何向世界介紹上海?東方的巴黎:可見上海生活方式受西方影響之深!西方的紐約:可見上海工業化城市化發展之快!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二)中國的城市化清末上海街道的煤氣路燈民國時期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二)中國的城市化——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思想觀念的改變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創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追求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新風尚時間 教材有關近代上海的記載1842 上海成為最早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19c60s 洋務派官辦軍事工業企業江南制造總局建立1864 上海煤氣公司成立1872 洋務派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并發行股票1882 上海平準股票有限公司1896 梁啟超在上海創辦《時務報》1897 盛宣懷在上海創辦中國通商銀行1900 廣州、上海等地也出現了大型百貨公司1903 鄒容寫出《革命軍》1915 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1919.6 五四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上海1921 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工業、金融業、商業的發展資產階級、工人階級的壯大追求政治民主化和思想解放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推動城市化進程(二)中國的城市化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19世紀40年代初,上海開始“依港興市”,租界中“華洋雜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個古老的縣城逐漸發展成港口與商業中心;19世紀下半葉形成了滬東、滬西、滬南等工業區。甲午戰爭后,民族資本參與上海發展,形成新的商業區。1929年,由市政府主導,建成以江灣五角場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區”。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國家重要的經濟中心。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世界影響力日益增強。——摘編自張仲禮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上海成為近代大都市的因素有哪些?(6分)交通便捷;工商業的發展,工業化的推動;不斷突破舊的管理制度等。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指出近代中國(上海)城市化進程呈現怎樣的特點?起步晚;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工業化是城市化的核心推動力;地區發展不平衡。上海這個城市,由于西方經商企業的設立而誕生,就經濟生活而論,雖然絕大部分按照歐美的方式組成,實際上卻安放在農村文明的基礎上。在農村經濟基礎上,上海首先建立了通達世界的對外貿易,接著又建立了一個工業制造集合體,使它成為主要的世界工業都市之一。——羅茲 墨菲《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一、城市化的演進(2023.01.19)1865年,上海大英自來火房制成煤氣燈。19世紀80年代,有人記云:“地火皆由鐵管通至馬路,于是各戲館及酒樓、茶肆俱可接點。其燈每盞有玻罩,或倒懸,或直豎,或向壁上橫穿,各隨其便。人行其間,真如入不夜城也。”這一時期“煤氣燈”在上海的使用( )①與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關②反映了上海對外貿易的繁盛③為居民創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④開啟了近代上海城市化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你覺得高考命題老師想要考查你哪些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基于理解的歷史解釋二、城市化的表現和影響三、城市化與現代化學習任務三:結合所學,融通教材,試繪制近代以來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思維導圖現代化政治經濟(工業化)思想推動促進城市化表現居住條件的改善基礎設施的發展演進世界中國影響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城市管理方式城市病工商業集聚城市人口轉移(農村到城市)城市化成為衡量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三、城市化與現代化上海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就是全國金融、經濟和工業的龍頭,有人說是上海的基礎好,那么好在什么地方呢?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當代中國研究和資料中心主任瑪麗格白吉爾教授指出:“好就好在上海和她的居民具有現代性”。現代性是現代化在思維和行為上的體現,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在城市的演變過程中,文化的持續性和統一性的是非常重要的。——摘編自王茜《上海為什么被稱為“魔都”》學習任務四: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圍繞現代化和城市化為主題,任選近代中國某一個城市,寫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歷史小論文。(要求觀點明確、史實無誤、條理清晰、表述成文。)漢口交通近代化簡表三、城市化與現代化時間 大事記1858年 《天津條約》規定漢口開埠,此后到1910年進出漢口港的航船達4000艘次。1886年 人力車現身漢口租界,很快受到人們青睞,迅速普及,充當市內交通運輸的主力軍。1903年 英國人帶來了汽車,出現了出租汽車商行,后來隨著漢口街道建設的展開,汽車出租商行迅速增加。1905—1907年 京漢鐵路全線正式通車,粵漢鐵路動工修筑,實現了南北鐵路大溝通,孫中山總結:“武漢者……中國本部鐵路系統之中心,而中國最重要之商業中心也。”1929年 開始運營公共汽車,開辦了三條路線,設置運營調度時刻表(精確到分秒),把漢口的老城區和新城區連接起來。上海至漢口段開通航空線路,民用航空運輸業逐步發展起來。——據《近代中國交通變遷與城市興衰研究》編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