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期末檢測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中外歷史綱要》(下)。園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如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蘇格拉底認為:用豆子拈鬮的方法來選舉國家的領導人是非常愚蠢的,沒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部鬮的辦法來雇用一個舵手或吹笛子的人。蘇格拉底意在說明雅典毀A直接民主存在局限B.民主政治開始崩潰長C.政府管理弊端凸現D.民眾法治思想淡薄2.楔形文字源于兩河流域,由蘇美爾人發明。隨著波斯帝國統治范圍逐漸涵蓋兩河流域地區, 該文字在波斯帝國境內扎根,成為官方及知識階層記錄經濟、政治、宗教事務的工具,王室銘文、法律條文、貿易契約等多以楔形文字書寫。據此可知數A波斯文明缺乏創造性B.兩河流域文明主導波斯文化發展C.波斯帝國文字普及率高D.文字傳播與帝國擴張存在著關聯都3.1140年,威尼斯頒布的城市憲章規定,市民有權選舉市政官來管理公共事務,商人行會可自常主制定貿易規則,教會法庭對城市商業糾紛無審判權。與此同時,城市設立“商業法庭”來處的理跨國貿易爭端。這反映出當時威尼斯A借助自治構建新型社會秩序B.市民階層主導社會發展方向C.運用法律制度約束商業行為D.通過對外擴張積累商業資本4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時期,哈里發建立了一個由不同階層、享有薪俸的官吏們所組成的龐大的官僚體系。官僚機構的最高行政長官被稱為“維齊爾”(首相),由哈里發從親信中選任,權力極大。此外,官僚體系中還設立了主管文書的樞密院、督察院等機構。這些舉措旨在A.平衡各階層的利益B.提升國家軍事實力C.鞏固政教合一制度D.強化帝國集權統治5.印加帝國出現了許多“巨石建筑”,如宮殿、廟宇、堡壘、公共澡堂,甚至山區民居的墳墓都以石塊壘墻,許多石塊重逾數噸。一些石塊先用石錘、青銅鑿打制,再用沙子打磨,使石塊壘砌得嚴絲合縫,薄刃難人。據此可推知,印加帝國A金屬工具使用較為普遍B.建筑技術水平領先世界C.具備較強社會組織能力D.注重調配國家公共資源【高一歷史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