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初步理解“人文主義”的發展及其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范圍。2.史料實證:分析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等史料,培養運用史料論證歷史問題的能力。3.歷史解釋: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培養對歷史事件和現象的分析和解釋能力。4.唯物史觀:通過分析文藝復興運動的背景和影響,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認識到思想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又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產生重大影響。5.家國情懷:通過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成就,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交流互鑒的重要性。【重難點】1.重點: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背景和核心思想;文藝復興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難點:理解文藝復興運動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學習任務一、文藝復興【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65—66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神權至上,提倡 主義,雖然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簡單的復興,而是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本質上是形成中的 階級進行的一場 運動。它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 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歷史解釋)2.完成文藝復興檔案。(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唯物史觀)興起時間 世紀中葉 興起地點興起背景 工商業發展, 萌芽出現,形成中的 階級不滿羅馬教廷控制精神世界主張 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核心 主義,以 為中心實質 新興 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影響 (1)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 (2)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 基礎3.思考探究:閱讀69頁知識拓展和66頁材料研讀,回答下列問題。(史料實證)思考問題:莎士比亞的名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表達了怎樣的生活態度,反映了什么思想主張?我的思考: 的生活態度,反映了以 為中心的 思想。【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時空觀念】(2025·云南中考·21)14世紀中葉,隨著城市的興起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歐洲掀起了一場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該運動起源于A.英國 B.德意志 C.法國 D.意大利2.【歷史解釋】(2025·江蘇連云港中考·9)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段材料反映了文藝復興的A.歷史背景 B.運動過程 C.事件性質 D.重要影響3.【史料實證】(2023·云南中考·19)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他擅長畫圣母像,雖然是宗教題材,但畫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親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間母子親情。這體現出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A.人文主義 B.反封建專制 C.神權至上 D.反宗教信仰4.【史料實證】(2025·蘭州中考·19)但丁的《神曲》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現實人物為主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寫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們的共同思想是A.現實主義 B.人文主義 C.浪漫主義 D.理想主義5.【歷史解釋】(2025·山西中考·1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文藝復興關心的是今世而不是來世,它關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學。大多數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文學關注的中心都是人,人是自身命運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這意在強調A.禁欲主義的理念 B.人文主義的內涵C.理性主義的主張 D.資本主義的發展6.【歷史解釋】(2024·浙江中考·10)“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恩格斯語)在這個時代,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他們幾乎全都置身于時代運動中,他們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場運動不是簡單的文化復興,它被認為是A.電氣時代的來臨 B.全球化的出現C.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D.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學習任務二、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66—6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完成文藝復興代表人物檔案。身份 人物 代表作 評價 國籍詩人 但丁 《 》 文藝復興 文學三杰之一 意大利畫家 達·芬奇 《 》 《最后的晚餐》 學識淵博、多才多藝 美術三杰之一 (佛羅倫薩)戲劇作家 莎士比亞 《 》 《羅密歐與朱麗葉》 作品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2.完成68頁課后活動1,一連一連文藝復興代表人物與代表。達·芬奇 《神曲》但丁 《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3.結合67頁正文內容和68頁課后活動2,從歷史角度和審美角度介紹一下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可借助AI喲。(史料實證)我準備這樣問AI:。AI給我的回答是:。4.思考探究:思考西歐經濟發展與文藝復興之間的關系,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唯物史觀)【小試牛刀,當堂練習】7.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的著作是A.《歌集》 B.《神曲》 C.《蒙娜麗莎》 D.《李爾王》8.(2025·安徽中考·12)人們在欣賞達·芬奇的畫作時發現:他畫的植物表現了他的確有植物學方面的才能,他畫的風景則表現了他地理學上的敏銳感覺。這說明達·芬奇的藝術創作A.受進化論影響 B.宣揚享樂主義 C.踐行啟蒙思想 D.融入科學探索9.(2023·廣西中考·12)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反映了愛情理想與封建倫理的沖突,贊美了青年的純真愛情。這部戲劇的作者是A.薄伽丘 B.但丁 C.莎士比亞 D.達·芬奇10.(2024·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中考·13)“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這成為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該材料反映了A.新航路開辟后世界整體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B.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C.新航路開辟客觀上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發展D.文藝復興運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思想基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25—2026 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 14 課 文藝復興運動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初步理解“人文主義”的發展及其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范圍。2.史料實證:分析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等史料,培養運用史料論證歷史問題的能力。3.歷史解釋: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培養對歷史事件和現象的分析和解釋能力。4.唯物史觀:通過分析文藝復興運動的背景和影響,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認識到思想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又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產生重大影響。5.家國情懷:通過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成就,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交流互鑒的重要性。【重難點】1.重點: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背景和核心思想;文藝復興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難點:理解文藝復興運動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學習任務一、文藝復興【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65—66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神權至上,提倡 主義,雖然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簡單的復興,而是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本質上是形成中的 階級進行的一場 運動。它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 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歷史解釋)2.完成文藝復興檔案。(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第 1 頁 共 4 頁興起時間 世紀中葉 興起地點興起背景 工商業發展, 萌芽出現,形成中的 階級不滿羅馬教廷控制精神世界主張 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核心 主義,以 為中心實質 新興 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1)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影響(2)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 基礎3.思考探究:閱讀 69 頁知識拓展和 66 頁材料研讀,回答下列問題。(史料實證)思考問題:莎士比亞的名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表達了怎樣的生活態度,反映了什么思想主張?我的思考: 的生活態度,反映了以 為中心的 思想。【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時空觀念】(2025·云南中考·21)14 世紀中葉,隨著城市的興起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歐洲掀起了一場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該運動起源于A. 英國 B. 德意志 C.法國 D.意大利2.【歷史解釋】(2025·江蘇連云港中考·9)14 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段材料反映了文藝復興的A. 歷史背景 B. 運動過程 C.事件性質 D.重要影響3.【史料實證】(2023·云南中考·19)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他擅長畫圣母像,雖然是宗教題材,但畫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親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間母子親情。這體現出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A. 人文主義 B. 反封建專制 C.神權至上 D.反宗教信仰4.【史料實證】(2025·蘭州中考·19)但丁的《神曲》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現實人物為主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寫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們的共同思想是A. 現實主義 B. 人文主義 C.浪漫主義 D.理想主義5.【歷史解釋】(2025·山西中考·1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文藝復興關心的是今世而不是來世,它關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學。大多數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文學關注的中心都是人,人是自身命運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這意在強調A. 禁欲主義的理念 B.人文主義的內涵第 2 頁 共 4 頁C.理性主義的主張 D. 資本主義的發展6.【歷史解釋】(2024·浙江中考·10)“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恩格斯語)在這個時代,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他們幾乎全都置身于時代運動中,他們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場運動不是簡單的文化復興,它被認為是A. 電氣時代的來臨 B.全球化的出現C.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D.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學習任務二、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66—68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完成文藝復興代表人物檔案。身份 人物 代表作 評價 國籍文藝復興詩人 但丁 《 》 意大利文學三杰之一《 》 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畫家 達·芬奇《最后的晚餐》 美術三杰之一 (佛羅倫薩)《 》 作品充分體現了人文戲劇作家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主義者的生活理想2.完成 68 頁課后活動 1,一連一連文藝復興代表人物與代表。達·芬奇 《神曲》但丁 《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3.結合 67 頁正文內容和 68 頁課后活動 2,從歷史角度和審美角度介紹一下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可借助 AI 喲。(史料實證)我準備這樣問 AI:。AI 給我的回答是:。第 3 頁 共 4 頁4.思考探究:思考西歐經濟發展與文藝復興之間的關系,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唯物史觀)【小試牛刀,當堂練習】7.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的著作是A. 《歌集》 B. 《神曲》 C. 《蒙娜麗莎》 D. 《李爾王》8.(2025·安徽中考·12)人們在欣賞達·芬奇的畫作時發現:他畫的植物表現了他的確有植物學方面的才能,他畫的風景則表現了他地理學上的敏銳感覺。這說明達·芬奇的藝術創作A. 受進化論影響 B. 宣揚享樂主義 C.踐行啟蒙思想 D.融入科學探索9.(2023·廣西中考·12)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反映了愛情理想與封建倫理的沖突,贊美了青年的純真愛情。這部戲劇的作者是A. 薄伽丘 B. 但丁 C.莎士比亞 D.達·芬奇10.(2024·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中考·13)“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這成為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該材料反映了A. 新航路開辟后世界整體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B.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C.新航路開辟客觀上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發展D. 文藝復興運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思想基礎第 4 頁 共 4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初步理解“人文主義”的發展及其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范圍。2.史料實證:分析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等史料,培養運用史料論證歷史問題的能力。3.歷史解釋: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培養對歷史事件和現象的分析和解釋能力。4.唯物史觀:通過分析文藝復興運動的背景和影響,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認識到思想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又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產生重大影響。5.家國情懷:通過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成就,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交流互鑒的重要性。【重難點】1.重點: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背景和核心思想;文藝復興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難點:理解文藝復興運動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學習任務一、文藝復興【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65—66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神權至上,提倡人文主義,雖然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簡單的復興,而是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本質上是形成中的資產階級進行的一場新文化運動。它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歷史解釋)2.完成文藝復興檔案。(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唯物史觀)興起時間 14世紀中葉 興起地點 意大利興起背景 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控制精神世界主張 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核心 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實質 新興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影響 (1)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 (2)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3.思考探究:閱讀69頁知識拓展和66頁材料研讀,回答下列問題。(史料實證)思考問題:莎士比亞的名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表達了怎樣的生活態度,反映了什么思想主張?我的思考: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反映了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想。【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時空觀念】(2025·云南中考·21)14世紀中葉,隨著城市的興起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歐洲掀起了一場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該運動起源于A.英國 B.德意志 C.法國 D.意大利【答案】D【解析】文藝復興起源于14世紀中葉的意大利,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城市資本主義萌芽發展,代表人物如但丁、彼特拉克推動人文主義思潮,反封建反神學,符合題干所述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的興起,故選D項;英國資產階級思想運動如莎士比亞時期文藝復興發生于16世紀,晚于題干時間,排除A項;德意志地區類似運動如宗教改革始于16世紀,不早于14世紀中葉,排除B項;法國文藝復興高潮在15世紀末之后,如拉伯雷活動時期,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2.【歷史解釋】(2025·江蘇連云港中考·9)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段材料反映了文藝復興的A.歷史背景 B.運動過程 C.事件性質 D.重要影響【答案】A【解析】材料顯示14世紀中葉意大利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為文藝復興的興起提供了經濟和社會基礎,如城市繁榮促進新思想傳播,這是其歷史背景,故選A項;文藝復興的運動過程涉及具體事件如但丁創作《神曲》,材料僅描述經濟變化,未提文化發展細節,排除B項;文藝復興的事件性質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材料未重點體現該性質內涵,排除C項;重要影響指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等,材料未涉及,排除D項。3.【史料實證】(2023·云南中考·19)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他擅長畫圣母像,雖然是宗教題材,但畫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親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間母子親情。這體現出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A.人文主義 B.反封建專制 C.神權至上 D.反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確實是被認為是“美術三杰”之一,他以擅長畫圣母像而聞名。雖然他的作品描繪的是宗教題材,特別是圣母和圣子的形象,但拉斐爾在表現圣母和圣子之間的母子親情時,賦予了他們柔美和天真的形象。這體現了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尊嚴、自由、理性和人類的價值。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古典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追求,崇尚人類個體的全面發展,提倡人類在世俗領域的追求和自由。拉斐爾通過將圣母和圣子描繪成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形象,強調了人類情感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核心價值觀,A選項正確;雖然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潮對抗了一些封建專制的觀念,但并非其核心思潮。文藝復興更注重對古典文化的回歸和人類個體的尊重,而非明確地反封建專制,排除B選項;雖然文藝復興時期是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但它并不以神權至上為核心思潮。相反,文藝復興強調人類個體的發展和對人類世俗領域的關注,排除C選項;雖然文藝復興時期確實發生了宗教改革,但文藝復興本身并不以反宗教信仰為核心思潮。文藝復興強調了對古典文化的追求和人類個體的全面發展,排除D選項。4.【史料實證】(2025·蘭州中考·19)但丁的《神曲》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現實人物為主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寫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們的共同思想是A.現實主義 B.人文主義 C.浪漫主義 D.理想主義【答案】B【解析】但丁的《神曲》表達市民情感,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描繪真實人物,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歌頌人的偉大,三者都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的人文主義思想,故選B項;現實主義是19世紀興起的藝術流派,注重社會現實批判,與文藝復興作品的時代和主題不符,排除A項;浪漫主義出現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強調個人情感和想象力,而題干作品屬于更早的文藝復興,核心并非情感主導,排除C項;理想主義指追求抽象理想或完美,但題干作品具體關注現實人和人性,人文主義更貼合史實,排除D項。5.【歷史解釋】(2025·山西中考·1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文藝復興關心的是今世而不是來世,它關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學。大多數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文學關注的中心都是人,人是自身命運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這意在強調A.禁欲主義的理念 B.人文主義的內涵C.理性主義的主張 D.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B【解析】材料中“關注的中心都是人,人是自身命運的塑造者”,體現出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肯定,這與人文主義強調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作用與價值相符,故選B項;禁欲主義是中世紀基督教理念,主張克制欲望追求來世救贖,文藝復興反對此觀念,材料中關心今世即否定禁欲主義,排除A項;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核心,如笛卡爾強調科學理性,文藝復興雖含理性元素但焦點是人文主義而非系統理性,材料未提理性主張,排除C項;資本主義發展涉及經濟制度變革,如商業資本興起,但材料只討論文化思想層面,未涉及經濟因素,排除D項。6.【歷史解釋】(2024·浙江中考·10)“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恩格斯語)在這個時代,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他們幾乎全都置身于時代運動中,他們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場運動不是簡單的文化復興,它被認為是A.電氣時代的來臨 B.全球化的出現C.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D.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以人為中心”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人們開始逐漸擺脫封建神學的束縛,追求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一時期的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們紛紛投身于時代運動,推動了文化、藝術和科學的繁榮。他們的成就不僅超越了前人的水平,更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因此,這場運動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故選D項;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電氣時代,電氣時代更側重于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而非文化和哲學的深刻變革,排除A項;全球化是一個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復雜過程, 但并非由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或哲學變革直接引發,排除B項;多極化趨勢主要指的是國際政治格局中多個力量中心并存的現象,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學習任務二、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66—6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完成文藝復興代表人物檔案。身份 人物 代表作 評價 國籍詩人 但丁 《神曲》 文藝復興先驅 文學三杰之一 意大利畫家 達·芬奇 《蒙娜麗莎》 《最后的晚餐》 學識淵博、多才多藝 美術三杰之一 意大利 (佛羅倫薩)戲劇作家 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 《羅密歐與朱麗葉》 作品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 英國2.完成68頁課后活動1,一連一連文藝復興代表人物與代表。達·芬奇 《神曲》但丁 《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3.結合67頁正文內容和68頁課后活動2,從歷史角度和審美角度介紹一下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可借助AI喲。(史料實證)我準備這樣問AI:結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 14 課關于達芬奇和《蒙娜麗莎》的介紹。從歷史的角度和審美的角度分析一下《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面向初中生回答,盡量量控制在 100 字以內。AI給我的回答是:歷史角度:從歷史角度看,《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的“活化石”——畫中普通女性取代了神的形象,眼神靈動、姿態自然,像在訴說“人比神更值得關注”,體現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關注人本身,打破中世紀神學束縛下只有宗教畫的沉悶。審美角度:構圖巧妙(如黃金分割),光影運用獨特,人物微笑神秘,那抹似有若無的微笑太絕了!達芬奇用光影讓臉像會呼吸,背景山水朦朧又深遠,就像把真實生活搬進畫里,展現精湛寫實技巧,影響后世藝術創作。4.思考探究:思考西歐經濟發展與文藝復興之間的關系,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唯物史觀)【小試牛刀,當堂練習】7.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的著作是A.《歌集》 B.《神曲》 C.《蒙娜麗莎》 D.《李爾王》【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是意大利人,被譽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他的長詩《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對天主教會進行批判,被認為是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性作品,故選B項;《歌集》是彼特拉克的作品,其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不是文藝復興的先驅,排除A項;《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創作的油畫,不符合題意詩人,排除C項;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的代表著作之一,不符合題意詩人,排除D項。8.(2025·安徽中考·12)人們在欣賞達·芬奇的畫作時發現:他畫的植物表現了他的確有植物學方面的才能,他畫的風景則表現了他地理學上的敏銳感覺。這說明達·芬奇的藝術創作A.受進化論影響 B.宣揚享樂主義 C.踐行啟蒙思想 D.融入科學探索【答案】D【解析】題干描述達·芬奇畫作中植物和風景的精確性體現其植物學與地理學知識,這源于他將科學研究如自然觀察和解剖融入藝術,以提升真實性,例如他親自研究植物結構和地質,故選D項;進化論由達爾文于19世紀創立,達·芬奇活動于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時間相隔數百年,無法關聯,排除A項;享樂主義強調感官愉悅,但材料突出科學探索,達·芬奇作品注重自然真理而非享樂主題,排除B項;啟蒙思想是18世紀運動,倡導理性與科學,但達·芬奇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早于啟蒙運動,排除C項。9.(2023·廣西中考·12)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反映了愛情理想與封建倫理的沖突,贊美了青年的純真愛情。這部戲劇的作者是A.薄伽丘 B.但丁 C.莎士比亞 D.達·芬奇【答案】C【解析】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大戲劇家,《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他的代表作,這些作品從真實生活出發,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表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故選C項;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代表,人文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十日談》,排除A項;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人物,他創作的長詩《神曲》,排除B項;達·芬奇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極負盛名,排除D項。10.(2024·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中考·13)“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這成為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該材料反映了A.新航路開辟后世界整體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B.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C.新航路開辟客觀上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發展D.文藝復興運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思想基礎【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這成為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至17世紀發源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核心是人文主義,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世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迷信的神學思想;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礎。文藝復興解放了思想,成為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促進了新航路的開辟,故選D項;題干強調的是人文主義對新航路開辟的促進作用,而不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排除A項;題干強調的是文藝復興運動對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文藝復興運動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B項;題干強調的是文藝復興運動客觀上促進了新航路的開辟,因果倒置,排除C項。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導學案】(4頁打印版).pdf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導學案】(學用無答案).docx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導學案】(教用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