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擴張、物種交換和全球貿易,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結合地圖,能正確說出“三角貿易”的路線及“日不落帝國”形成的過程。2.史料實證:通過解讀史料,客觀評價早期殖民的影響。3.歷史解釋:通過學習“三角貿易”和歐洲早期殖民掠奪等基本史實,正確理解“三角貿易”的實質;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響,培養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釋能力;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早期殖民掠奪,如殖民者的動機、殖民地人民的遭遇等,培養多元視角。4.唯物史觀: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認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分析歐洲殖民國家殖民掠奪的影響,辯證地看待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奪,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5.家國情懷:通過“三角貿易”和早期殖民掠奪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性和貪婪性,以及殖民擴張的野蠻性和殘酷性,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了解早期殖民掠奪對中國的影響,如鴉片貿易等,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情感。【重難點】1.重點:“三角貿易”。2.難點: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原因和影響;運用唯物史觀客觀評價“三角貿易”。學習任務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掠奪【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75—76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最早進行殖民的歐洲國家是 和 。2.歐洲進行早期殖民掠奪的背景有:西歐商品經濟發達,需要開拓市場,推銷產品,尋找原料;西歐當時軍事技術比美洲、非洲先進;新航路的開辟連接起了歐亞美非,歐洲人開啟了早期殖民掠奪。3.葡萄牙人的殖民掠奪主要是建殖民據點與商站,進行 式貿易,中國 正是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被葡萄人非法攫取居住權的。4.西班牙人的殖民掠奪主要是借助無敵艦隊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國,武力強迫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無償勞作。【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人就開始了早期殖民掠奪。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是①英國 ②法國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歷史解釋】美洲的原住民為印第安人,16世紀開始,大量歐洲白人來到這里,印第安人的數量急劇減少,此后大量黑人接踵而至。對美洲人口結構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是A.世界市場的形成 B.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C.自然環境的惡化 D.印第安人的落后衰敗學習任務二、英國的殖民擴張【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76—77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西方的殖民掠奪中,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給非洲造成重大損失的貿易被稱為“ 貿易”,又稱 貿易。2.結合教材76頁“三角貿易示意圖”和76—77頁正文內容,完成下面的示意圖。(時空觀念)3.結合78頁課后活動和下列材料,客觀評價三角貿易。(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材料一:每運到美洲1個奴隸,要有5個奴隸死在追捕和販運途中。在長達400年奴隸貿易中,整個非洲大陸因奴隸貿易損失的至少有1億多,相當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總數。——【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利物浦的船只載著槍支、布匹前往非洲,換取奴隸;黑奴被運往美洲種植園,帶回的棉花和糖讓港口堆滿財富。——摘編自《大西洋奴隸貿易史》材料三:一個個黑奴的軀體就是一塊塊磚,無數黑奴的血肉就是無數的鋼筋水泥,極度繁榮的歐美城市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紐約等,都是靠這些磚塊一層層壘起來、靠這些鋼筋水泥一點點澆灌而成的。對非洲來說:三角貿易給非洲帶去了 ,使得非洲 。對歐洲來說:三角貿易給歐洲帶去了 ,使得歐洲 。【小試牛刀,當堂練習】3.有學者說:“毫無疑問,商人在樹立英國國旗,而不是僅僅跟隨國旗走,他們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進,定居或建立殖民地?!痹搶W者強調A.商業力量在對外擴張中的作用 B.政府行為主導了海外殖民活動C.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合法性 D.商業活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4.【時空觀念】(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21)三角貿易是歐洲殖民國家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之一。下圖方框中?應填入的內容是A.酒 B.黃金 C.黑人奴隸 D.機械制品5.【歷史解釋】(2024·山東東營中考·19)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時間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人口遷移數量1500—1850年 歐洲,非洲 美洲 至1850年,黑奴約為1500萬,為白人移民的4~5倍A.宗教傳播 B.新航路開辟 C.奴隸貿易 D.西進運動6.【史料實證】(2024·山東聊城中考·21)1526年,一位非洲國王控訴說,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將他們賣掉,“以至于我們國家的人口正在大量喪失”;1549年巴西的種植園已經有了非洲人勞作的記錄。這段材料可以佐證A.三角貿易的出現 B.工業革命的影響C.奴隸制度的消亡 D.殖民爭霸的加劇7.有西方學者說:“非洲人親自把自己的同胞賣給歐洲人后,作為回報,得到酒和火器……從南北美洲引進新的高產作物為非洲的人口增長提供保障,其數目或許會超過在奴隸貿易中失去的人口總數?!痹搶W者的觀點A.肯定了美洲與非洲間的物種交流 B.客觀論述了三角貿易的雙重作用C.揭示了非洲社會的原始落后 D.掩蓋了奴隸貿易的罪惡本質學習任務三、荷、法、英殖民爭霸【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77—7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曾侵占我國臺灣,后被鄭成功驅逐的侵略國家是荷蘭。2.英國和蘭法國之間進行殖民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爭奪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場。(唯物史觀)3.在殖民爭霸中,最終憑借強大實力獲勝的國家是英國,他在世界各地奪取大片殖民地,自詡日不落帝國。4.結合76頁正文1的內容可知,英國開始海外擴張的前提是1588年以少勝多,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5.完成西方早期殖民時間表。(時空觀念)時間 事件 影響13—14世紀中葉 西歐 萌芽出現 是歐洲社會變革的 基礎14—17世紀 運動 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15—16世紀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西方開始早期殖民掠奪16世紀 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 給美洲、亞洲帶去深重災難1588年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成為海上霸主,開始殖民擴張17世紀 英國進行 歐洲獲取巨額利潤,給非洲帶去深重災難17世紀下半葉 英法荷殖民地戰爭 英國成為“ 帝國”6.思考探究:閱讀78頁正文內容和下列材料,客觀分析西方早期殖民的影響。材料一:一 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捕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材料二:葡萄牙征服者通過武力從非洲黑人和亞洲印度人手中搶掠的金銀、象牙和珠寶其數量之大、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到16世紀又開始把黑奴運往南美洲,而且規模不斷擴大……西班牙在殖民地實行殘酷的種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種野蠻手段,殘暴地殺害印第安人。——摘自李其榮主編《世界通史·近代卷》2019年版材料三: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至今這里的國家還大多通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人,混血人種占多數。影響一:歐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黃金、白銀,他們還將美洲、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馬鈴薯、玉米、番茄、煙草、可可、茶葉等作物運回歐洲。這一進程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 ,有助于 的逐漸形成,推動了歐洲 的發展。影響二: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銳減,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亞洲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這些都給殖民地人民帶去了深重災難。影響三: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小試牛刀,當堂練習】8.【歷史解釋】(2025·廣州中考·21)18世紀,荷蘭毀掉了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水田,將其轉為收益更高的砂糖生產地;19世紀,荷蘭又在爪哇島推行強制性栽培制度,大規模經營甘蔗種植園與咖啡種植園。荷蘭的這些舉動A.有利于爪哇島擺脫經濟剝削 B.加深了對爪哇島的殖民掠奪C.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D.促進了歐洲的莊園經濟發展9.【時空觀念】日不落帝國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從十七世紀下半葉開始,先后打敗荷蘭和法國,這個國家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此國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國 D.日本11.表中的史實可以反映出“毛里求斯”名稱的變化時間 所屬 名稱變化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馬斯克林名字命名為“馬斯克林”群島1598年 荷蘭 以荷蘭國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1715年 法國 更名為“法蘭西”島1814年 英國 被重新命名為“毛里求斯”,于1968年宣告獨立。A.英國率先成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認知不斷更新C.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 D.早期殖民擴張競爭激烈11.(2024·內蒙古通遼中考·13)《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一書中寫到:“幾乎每個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們當中拿不出一大捆貨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幾乎各個階層的人對幾內亞的買賣都興趣濃厚。這真是一股浪潮,無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賺取100%的利潤并不稀罕。有時一次出航所得凈利可達300%。”據此推斷,利物浦商人的貿易A.加快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B.促進了西方的繁榮發展C.推動了非洲的民族覺醒 D.加速了歐洲的資本輸出12.【唯物史觀】“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都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材料反映了歐洲的殖民掠奪A.導致了非洲長期的貧困落后 B.導致美洲本土人口銳減C.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D.致使印度淪為了殖民地13.甘蔗種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勞動力。美洲適宜種植甘蔗,上千萬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奴隸因殘酷勞動死于甘蔗種植園。有人說,自從有了糖的產業化,甘與苦就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歐洲文化對殖民地發展產生影響B.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C.黑奴貿易為英國帶來了巨額利潤D.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勞動轉為機器生產14.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強國開始向亞洲、非洲和美洲進行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通過海外殖民可以①解決技術難題 ②積累原始資本 ③提供工業原料 ④開拓海外市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以下是某項目式學習小組撰寫的歷史小論文標題,他們研究的主題最可能是論文1 《從莊園到城市:生產方式的蛻變之路》論文2 《從禁錮到解放:人文主義引領思想潮流》論文3 《航海冒險: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論文4 《血腥掠奪:資本原始積累背后的真相》A.古代歐洲莊園探秘 B.人文主義誕生及發展C.歐洲社會邁向近代 D.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25—2026 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 16 課 早期殖民掠奪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擴張、物種交換和全球貿易,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結合地圖,能正確說出“三角貿易”的路線及“日不落帝國”形成的過程。2.史料實證:通過解讀史料,客觀評價早期殖民的影響。3.歷史解釋:通過學習“三角貿易”和歐洲早期殖民掠奪等基本史實,正確理解“三角貿易”的實質;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響,培養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釋能力;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早期殖民掠奪,如殖民者的動機、殖民地人民的遭遇等,培養多元視角。4.唯物史觀: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認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分析歐洲殖民國家殖民掠奪的影響,辯證地看待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奪,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5.家國情懷:通過“三角貿易”和早期殖民掠奪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性和貪婪性,以及殖民擴張的野蠻性和殘酷性,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了解早期殖民掠奪對中國的影響,如鴉片貿易等,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情感。【重難點】1.重點:“三角貿易”。2.難點: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原因和影響;運用唯物史觀客觀評價“三角貿易”。學習任務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掠奪【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75—76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最早進行殖民的歐洲國家是 和 。2.歐洲進行早期殖民掠奪的背景有:西歐商品經濟發達,需要開拓市場,推銷產品,尋第 1 頁 共 8 頁找原料;西歐當時軍事技術比美洲、非洲先進;新航路的開辟連接起了歐亞美非,歐洲人開啟了早期殖民掠奪。3.葡萄牙人的殖民掠奪主要是建殖民據點與商站,進行 式貿易,中國 正是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被葡萄人非法攫取居住權的。4.西班牙人的殖民掠奪主要是借助無敵艦隊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國,武力強迫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無償勞作。【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人就開始了早期殖民掠奪。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是①英國 ②法國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2.【歷史解釋】美洲的原住民為印第安人,16 世紀開始,大量歐洲白人來到這里,印第安人的數量急劇減少,此后大量黑人接踵而至。對美洲人口結構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是A. 世界市場的形成 B.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C.自然環境的惡化 D. 印第安人的落后衰敗學習任務二、英國的殖民擴張【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76—77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西方的殖民掠奪中,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給非洲造成重大損失的貿易被稱為“ 貿易”,又稱 貿易。2.結合教材 76 頁“三角貿易示意圖”和76—77 頁正文內容,完成下面的示意圖。(時空觀念)第 2 頁 共 8 頁3.結合 78 頁課后活動和下列材料,客觀評價三角貿易。(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材料一:每運到美洲 1 個奴隸,要有 5 個奴隸死在追捕和販運途中。在長達 400 年奴隸貿易中,整個非洲大陸因奴隸貿易損失的至少有 1 億多,相當于 1800 年非洲的人口總數。——【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利物浦的船只載著槍支、布匹前往非洲,換取奴隸;黑奴被運往美洲種植園,帶回的棉花和糖讓港口堆滿財富。——摘編自《大西洋奴隸貿易史》材料三:一個個黑奴的軀體就是一塊塊磚,無數黑奴的血肉就是無數的鋼筋水泥,極度繁榮的歐美城市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紐約等,都是靠這些磚塊一層層壘起來、靠這些鋼筋水泥一點點澆灌而成的。對非洲來說:三角貿易給非洲帶去了 ,使得非洲 。對歐洲來說:三角貿易給歐洲帶去了 ,使得歐洲 。【小試牛刀,當堂練習】3.有學者說:“毫無疑問,商人在樹立英國國旗,而不是僅僅跟隨國旗走,他們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進,定居或建立殖民地?!痹搶W者強調A. 商業力量在對外擴張中的作用 B.政府行為主導了海外殖民活動C.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合法性 D. 商業活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4.【時空觀念】(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21)三角貿易是歐洲殖民國家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之一。下圖方框中?應填入的內容是第 3 頁 共 8 頁A. 酒 B. 黃金 C.黑人奴隸 D.機械制品5.【歷史解釋】(2024·山東東營中考·19)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時間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人口遷移數量至 1850年,黑奴約為 1500萬,為白人1500—1850年 歐洲,非洲 美洲移民的 4~5倍A. 宗教傳播 B. 新航路開辟 C.奴隸貿易 D.西進運動6.【史料實證】(2024·山東聊城中考·21)1526 年,一位非洲國王控訴說,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將他們賣掉,“以至于我們國家的人口正在大量喪失”;1549 年巴西的種植園已經有了非洲人勞作的記錄。這段材料可以佐證A. 三角貿易的出現 B.工業革命的影響C.奴隸制度的消亡 D. 殖民爭霸的加劇7.有西方學者說:“非洲人親自把自己的同胞賣給歐洲人后,作為回報,得到酒和火器……從南北美洲引進新的高產作物為非洲的人口增長提供保障,其數目或許會超過在奴隸貿易中失去的人口總數?!痹搶W者的觀點A. 肯定了美洲與非洲間的物種交流 B.客觀論述了三角貿易的雙重作用C.揭示了非洲社會的原始落后 D. 掩蓋了奴隸貿易的罪惡本質學習任務三、荷、法、英殖民爭霸【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77—78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第 4 頁 共 8 頁【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曾侵占我國臺灣,后被鄭成功驅逐的侵略國家是荷蘭。2.英國和蘭法國之間進行殖民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爭奪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場。(唯物史觀)3.在殖民爭霸中,最終憑借強大實力獲勝的國家是英國,他在世界各地奪取大片殖民地,自詡日不落帝國。4.結合 76 頁正文 1 的內容可知,英國開始海外擴張的前提是 1588 年以少勝多,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5.完成西方早期殖民時間表。(時空觀念)時間 事件 影響13—14 世紀中葉 西歐 萌芽出現 是歐洲社會變革的 基礎14—17 世紀 運動 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15—16 世紀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西方開始早期殖民掠奪16 世紀 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 給美洲、亞洲帶去深重災難1588 年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成為海上霸主,開始殖民擴張17 世紀 英國進行 歐洲獲取巨額利潤,給非洲帶去深重災難17 世紀下半葉 英法荷殖民地戰爭 英國成為“ 帝國”6.思考探究:閱讀 78 頁正文內容和下列材料,客觀分析西方早期殖民的影響。材料一:一 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捕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2 卷第 5 頁 共 8 頁材料二:葡萄牙征服者通過武力從非洲黑人和亞洲印度人手中搶掠的金銀、象牙和珠寶其數量之大、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到 16 世紀又開始把黑奴運往南美洲,而且規模不斷擴大……西班牙在殖民地實行殘酷的種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種野蠻手段,殘暴地殺害印第安人。——摘自李其榮主編《世界通史·近代卷》2019 年版材料三: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至今這里的國家還大多通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人,混血人種占多數。影響一:歐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黃金、白銀,他們還將美洲、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馬鈴薯、玉米、番茄、煙草、可可、茶葉等作物運回歐洲。這一進程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 ,有助于 的逐漸形成,推動了歐洲 的發展。影響二: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銳減,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亞洲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這些都給殖民地人民帶去了深重災難。影響三: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小試牛刀,當堂練習】8.【歷史解釋】(2025·廣州中考·21)18 世紀,荷蘭毀掉了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水田,將其轉為收益更高的砂糖生產地;19 世紀,荷蘭又在爪哇島推行強制性栽培制度,大規模經營甘蔗種植園與咖啡種植園。荷蘭的這些舉動A. 有利于爪哇島擺脫經濟剝削 B.加深了對爪哇島的殖民掠奪C.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D. 促進了歐洲的莊園經濟發展第 6 頁 共 8 頁9.【時空觀念】日不落帝國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從十七世紀下半葉開始,先后打敗荷蘭和法國,這個國家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此國是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英國 D.日本11.表中的史實可以反映出“毛里求斯”名稱的變化時間 所屬 名稱變化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馬斯克林名字命名為“馬斯克林”群島1598年 荷蘭 以荷蘭國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1715年 法國 更名為“法蘭西”島1814年 英國 被重新命名為“毛里求斯”,于 1968年宣告獨立。A. 英國率先成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認知不斷更新C.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 D. 早期殖民擴張競爭激烈11.(2024·內蒙古通遼中考·13)《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一書中寫到:“幾乎每個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們當中拿不出一大捆貨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幾乎各個階層的人對幾內亞的買賣都興趣濃厚。這真是一股浪潮,無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賺取 100%的利潤并不稀罕。有時一次出航所得凈利可達 300%?!睋送茢啵?br/>物浦商人的貿易A. 加快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B.促進了西方的繁榮發展C.推動了非洲的民族覺醒 D. 加速了歐洲的資本輸出12.【唯物史觀】“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都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材料反映了歐洲的殖民掠奪A. 導致了非洲長期的貧困落后 B.導致美洲本土人口銳減C.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D. 致使印度淪為了殖民地13.甘蔗種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勞動力。美洲適宜種植甘蔗,上千萬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奴隸因殘酷勞動死于甘蔗種植園。有人說,自從有了糖的產業化,甘與苦就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 歐洲文化對殖民地發展產生影響第 7 頁 共 8 頁B.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C.黑奴貿易為英國帶來了巨額利潤D. 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勞動轉為機器生產14.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強國開始向亞洲、非洲和美洲進行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通過海外殖民可以①解決技術難題 ②積累原始資本 ③提供工業原料 ④開拓海外市場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以下是某項目式學習小組撰寫的歷史小論文標題,他們研究的主題最可能是論文 1 《從莊園到城市:生產方式的蛻變之路》論文 2 《從禁錮到解放:人文主義引領思想潮流》論文 3 《航海冒險: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論文 4 《血腥掠奪:資本原始積累背后的真相》A. 古代歐洲莊園探秘 B.人文主義誕生及發展C.歐洲社會邁向近代 D.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第 8 頁 共 8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擴張、物種交換和全球貿易,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結合地圖,能正確說出“三角貿易”的路線及“日不落帝國”形成的過程。2.史料實證:通過解讀史料,客觀評價早期殖民的影響。3.歷史解釋:通過學習“三角貿易”和歐洲早期殖民掠奪等基本史實,正確理解“三角貿易”的實質;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響,培養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釋能力;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早期殖民掠奪,如殖民者的動機、殖民地人民的遭遇等,培養多元視角。4.唯物史觀: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認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分析歐洲殖民國家殖民掠奪的影響,辯證地看待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奪,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5.家國情懷:通過“三角貿易”和早期殖民掠奪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性和貪婪性,以及殖民擴張的野蠻性和殘酷性,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了解早期殖民掠奪對中國的影響,如鴉片貿易等,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情感。【重難點】1.重點:“三角貿易”。2.難點:理解早期殖民掠奪的原因和影響;運用唯物史觀客觀評價“三角貿易”。學習任務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掠奪【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75—76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最早進行殖民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2.歐洲進行早期殖民掠奪的背景有:西歐商品經濟發達,需要開拓市場,推銷產品,尋找原料;西歐當時軍事技術比美洲、非洲先進;新航路的開辟連接起了歐亞美非,歐洲人開啟了早期殖民掠奪。3.葡萄牙人的殖民掠奪主要是建殖民據點與商站,進行劫掠式貿易,中國澳門正是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被葡萄人非法攫取居住權的。4.西班牙人的殖民掠奪主要是借助無敵艦隊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國,武力強迫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無償勞作。【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人就開始了早期殖民掠奪。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是①英國 ②法國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英國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英國不是最早殖民的國家,故①錯誤;法國17世紀下半葉才加入殖民爭霸的行列,故②錯誤;新航路開辟后,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有葡萄牙,故③正確;最早殖民的國家還有西班牙,故④正確。選擇B項符合題意。2.【歷史解釋】美洲的原住民為印第安人,16世紀開始,大量歐洲白人來到這里,印第安人的數量急劇減少,此后大量黑人接踵而至。對美洲人口結構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是A.世界市場的形成 B.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C.自然環境的惡化 D.印第安人的落后衰敗【答案】B【解析】美洲原住民數量減少和黑人遷入主要源于16世紀后歐洲殖民者的擴張,殖民者通過武力征服、疾病傳播和強迫勞動導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同時為開發美洲引入黑人奴隸,直接改變人口結構,故選B項;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提及自然環境變化導致人口減少,且環境問題并非主因,排除C項;印第安人衰敗是殖民壓迫的結果而非原因,其自身發展水平并非人口結構變化的主因,排除D項。學習任務二、英國的殖民擴張【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76—77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西方的殖民掠奪中,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給非洲造成重大損失的貿易被稱為“三角貿易”,又稱黑奴貿易。2.結合教材76頁“三角貿易示意圖”和76—77頁正文內容,完成下面的示意圖。(時空觀念)3.結合78頁課后活動和下列材料,客觀評價三角貿易。(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材料一:每運到美洲1個奴隸,要有5個奴隸死在追捕和販運途中。在長達400年奴隸貿易中,整個非洲大陸因奴隸貿易損失的至少有1億多,相當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總數。——【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利物浦的船只載著槍支、布匹前往非洲,換取奴隸;黑奴被運往美洲種植園,帶回的棉花和糖讓港口堆滿財富。——摘編自《大西洋奴隸貿易史》材料三:一個個黑奴的軀體就是一塊塊磚,無數黑奴的血肉就是無數的鋼筋水泥,極度繁榮的歐美城市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紐約等,都是靠這些磚塊一層層壘起來、靠這些鋼筋水泥一點點澆灌而成的。對非洲來說:三角貿易給非洲帶去了深重災難,使得非洲損失了大量人口。對歐洲來說:三角貿易給歐洲帶去了巨額利潤,使得歐洲得到了快速發展。【小試牛刀,當堂練習】3.有學者說:“毫無疑問,商人在樹立英國國旗,而不是僅僅跟隨國旗走,他們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進,定居或建立殖民地。”該學者強調A.商業力量在對外擴張中的作用 B.政府行為主導了海外殖民活動C.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合法性 D.商業活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答案】A【解析】從材料“商人在樹立英國國旗,……定居或建立殖民地”可知,商人憑借商業力量推動英國對外擴張,商業力量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故選A項;材料強調商人在對外擴張中的活動,而非政府,排除B項;學者未涉及擴張合法性,僅描述商人角色,而合法性涉及法律爭議如特許狀授權,材料未提,排除C項;材料說的是殖民擴張,新航路開辟在殖民擴張之前,時間不符,排除D項。4.【時空觀念】(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21)三角貿易是歐洲殖民國家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之一。下圖方框中?應填入的內容是A.酒 B.黃金 C.黑人奴隸 D.機械制品【答案】C【解析】據“三角貿易”和問號處從非洲到美洲的路線可知,16世紀開始的“黑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種植園產品以及金銀和工業原料返航。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于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三角貿易”,C項正確;酒是歐洲運往非洲的物品,排除A項;黃金是美洲運往歐洲的物品,排除B項;機械制品是歐洲運往非洲的物品,排除D項。5.【歷史解釋】(2024·山東東營中考·19)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時間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人口遷移數量1500—1850年 歐洲,非洲 美洲 至1850年,黑奴約為1500萬,為白人移民的4~5倍A.宗教傳播 B.新航路開辟 C.奴隸貿易 D.西進運動【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表格信息可知,從1500年至1850年,約有1500萬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被運至美洲,這一人口遷移現象主要是由于當時盛行的奴隸貿易,殖民者通過奴隸貿易從非洲引入勞動力以開發美洲的農場和礦山,故選C項;黑奴從非洲移入美洲的根本原因是為了滿足經濟利益驅動下的奴隸貿易需求,而不是因為宗教傳播的直接作用,排除A項;新航路的開辟雖然為黑奴從非洲移入美洲提供了條件,但直接原因還是奴隸貿易,排除B項;西進運動主要是指美國19世紀的西部拓展,與早期的黑奴貿易無直接聯系,排除D項。6.【史料實證】(2024·山東聊城中考·21)1526年,一位非洲國王控訴說,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將他們賣掉,“以至于我們國家的人口正在大量喪失”;1549年巴西的種植園已經有了非洲人勞作的記錄。這段材料可以佐證A.三角貿易的出現 B.工業革命的影響C.奴隸制度的消亡 D.殖民爭霸的加劇【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將他們賣掉”“1549年,巴西的種植園已經有了非洲人勞作的記錄”和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開始的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槍支、制造品、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等種植園產品以及金銀和工業原料返航。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故稱“三角貿易”,歷時300年之久。最先開始經營三角貿易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美國為主。因此,材料可以佐證三角貿易的出現,故選A項;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中描述的是奴隸制度下的非洲人被販賣到美洲的情況,而非奴隸制度的消亡。實際上,奴隸制度在材料所述時期遠未消亡,排除C項;雖然材料反映了歐洲對非洲的殖民活動,但并未直接體現殖民爭霸的加劇。殖民爭霸更多指的是不同殖民國家之間的爭奪,而材料更側重于奴隸貿易的具體情況,排除D項。7.有西方學者說:“非洲人親自把自己的同胞賣給歐洲人后,作為回報,得到酒和火器……從南北美洲引進新的高產作物為非洲的人口增長提供保障,其數目或許會超過在奴隸貿易中失去的人口總數。”該學者的觀點A.肯定了美洲與非洲間的物種交流 B.客觀論述了三角貿易的雙重作用C.揭示了非洲社會的原始落后 D.掩蓋了奴隸貿易的罪惡本質【答案】D【解析】該學者的觀點強調非洲人主動參與奴隸貿易并獲得物質回報,以及美洲作物帶來的人口增長可能補償損失,但忽略了奴隸貿易中強迫、暴力、高死亡率等殘酷事實,美化其罪惡本質,故選D項;材料提及物種交流但服務于辯護奴隸貿易,并非單純肯定其積極意義,排除A項;觀點片面突出三角貿易益處,忽視歐洲殖民者主導的剝削和災難性影響,缺乏客觀性,排除B項;非洲人賣同胞的描述被用于推卸從事三角貿易者的責任,而非揭示社會落后,實際奴隸貿易是殖民體系產物,排除C項。學習任務三、荷、法、英殖民爭霸【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77—7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曾侵占我國臺灣,后被鄭成功驅逐的侵略國家是荷蘭。2.英國和蘭法國之間進行殖民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爭奪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場。(唯物史觀)3.在殖民爭霸中,最終憑借強大實力獲勝的國家是英國,他在世界各地奪取大片殖民地,自詡日不落帝國。4.結合76頁正文1的內容可知,英國開始海外擴張的前提是1588年以少勝多,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5.完成西方早期殖民時間表。(時空觀念)時間 事件 影響13—14世紀中葉 西歐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是歐洲社會變革的經濟基礎14—17世紀 文藝復興運動 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15—16世紀 新航路開辟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西方開始早期殖民掠奪16世紀 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 給美洲、亞洲帶去深重災難1588年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英國成為海上霸主,開始殖民擴張17世紀 英國進行三角貿易 歐洲獲取巨額利潤,給非洲帶去深重災難17世紀下半葉 英法荷殖民地戰爭 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6.思考探究:閱讀78頁正文內容和下列材料,客觀分析西方早期殖民的影響。材料一:一 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捕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材料二:葡萄牙征服者通過武力從非洲黑人和亞洲印度人手中搶掠的金銀、象牙和珠寶其數量之大、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到16世紀又開始把黑奴運往南美洲,而且規模不斷擴大……西班牙在殖民地實行殘酷的種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種野蠻手段,殘暴地殺害印第安人。——摘自李其榮主編《世界通史·近代卷》2019年版材料三: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至今這里的國家還大多通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人,混血人種占多數。影響一:歐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黃金、白銀,他們還將美洲、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馬鈴薯、玉米、番茄、煙草、可可、茶葉等作物運回歐洲。這一進程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影響二: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銳減,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亞洲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這些都給殖民地人民帶去了深重災難。影響三: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小試牛刀,當堂練習】8.【歷史解釋】(2025·廣州中考·21)18世紀,荷蘭毀掉了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水田,將其轉為收益更高的砂糖生產地;19世紀,荷蘭又在爪哇島推行強制性栽培制度,大規模經營甘蔗種植園與咖啡種植園。荷蘭的這些舉動A.有利于爪哇島擺脫經濟剝削 B.加深了對爪哇島的殖民掠奪C.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D.促進了歐洲的莊園經濟發展【答案】B【解析】荷蘭在18世紀毀水田轉砂糖生產,19世紀推行強制性栽培制度強迫爪哇農民種植甘蔗咖啡,導致當地農業被破壞,經濟被荷蘭控制,加深了殖民掠奪和剝削,故選B項;這些舉動強化了荷蘭對爪哇的經濟控制,加劇剝削而非幫助擺脫,排除A項;文藝復興是14—17世紀歐洲思想運動,荷蘭殖民行動在18—19世紀,時間不符且無關聯,排除C項;歐洲莊園經濟是中世紀封建農業形式,18—19世紀歐洲已進入工業革命,莊園經濟衰落,荷蘭殖民種植園是資本主義掠奪,排除D項。9.【時空觀念】日不落帝國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從十七世紀下半葉開始,先后打敗荷蘭和法國,這個國家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此國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國 D.日本【答案】C【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日不落帝國”是指英國,故選C項。葡萄牙是最先走上殖民擴張道路的國家,但其在海外的掠奪沒有用于投資生產,而是被揮霍、浪費了,因此很快衰落下去,排除A項;西班牙也是早期殖民國家之一,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1588年被英國打敗,喪失了在海上的霸權,排除B項;日本在17世紀下半葉沒有參與到殖民爭霸中,排除D項。11.表中的史實可以反映出“毛里求斯”名稱的變化時間 所屬 名稱變化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馬斯克林名字命名為“馬斯克林”群島1598年 荷蘭 以荷蘭國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1715年 法國 更名為“法蘭西”島1814年 英國 被重新命名為“毛里求斯”,于1968年宣告獨立。A.英國率先成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認知不斷更新C.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 D.早期殖民擴張競爭激烈【答案】D【解析】材料中毛里求斯在1505年由葡萄牙命名為馬斯克林,1598年荷蘭以國王莫里茨名字更名,1715年法國改為法蘭西島,1814年英國重新命名并延續至今,這反映了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歐洲列強為爭奪殖民地而激烈競爭的歷史事實,故選D項;英國在1814年才控制該島,而葡萄牙和荷蘭早在16世紀已介入,不足以說明其率先成為海上霸主,排除A項;名稱變化源于殖民者更迭,島嶼地理位置未變,不能體現地理認知更新,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毛里求斯一地,無法充分反映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排除C項。11.(2024·內蒙古通遼中考·13)《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一書中寫到:“幾乎每個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們當中拿不出一大捆貨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幾乎各個階層的人對幾內亞的買賣都興趣濃厚。這真是一股浪潮,無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賺取100%的利潤并不稀罕。有時一次出航所得凈利可達300%。”據此推斷,利物浦商人的貿易A.加快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B.促進了西方的繁榮發展C.推動了非洲的民族覺醒 D.加速了歐洲的資本輸出【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對幾內亞的買賣……在利物浦……所得凈利可達300%”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利物浦商人通過販賣黑奴,賺取了巨額利潤,有利于加快資本的原始積累,故選A項;材料強調的是販賣黑奴對利物浦的影響,未涉及促進了西方的繁榮發展,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販賣黑奴對利物浦的影響,與推動了非洲的民族覺醒無關,排除C項;資本輸出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材料體現的黑奴貿易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不是資本輸出,排除D項。12.【唯物史觀】“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都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辈牧戏从沉藲W洲的殖民掠奪A.導致了非洲長期的貧困落后 B.導致美洲本土人口銳減C.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D.致使印度淪為了殖民地【答案】C【解析】材料指出歐洲殖民掠奪的一系列行為(如開采美洲金銀、奴役土著、征服東印度、獵獲非洲黑人)是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說明這些殖民活動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始資本積累,通過掠奪資源、勞動力等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故選C項;非洲長期貧困是殖民掠奪的后果,但材料未直接討論其長期影響,且材料還涉及其他洲,排除A項;美洲人口銳減雖是史實,但材料重點在于殖民活動對資本主義的作用而非人口變化,排除B項;印度淪為殖民地是材料提及的史實,但材料主旨在于說明殖民掠奪對歐洲資本主義的推動作用,而非強調印度本身的結果,排除D項。13.甘蔗種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勞動力。美洲適宜種植甘蔗,上千萬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奴隸因殘酷勞動死于甘蔗種植園。有人說,自從有了糖的產業化,甘與苦就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歐洲文化對殖民地發展產生影響B.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C.黑奴貿易為英國帶來了巨額利潤D.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勞動轉為機器生產【答案】B【解析】題干描述甘蔗種植導致上千萬黑人奴隸死于美洲種植園的殘酷勞動,說明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這與歷史事實相符,即歐洲殖民者強迫奴隸勞動造成大規模死亡,故選B項;歐洲文化對殖民地的影響雖存在,但材料未提及文化內容,僅聚焦勞動苦難,排除A項;黑奴貿易為英國帶來利潤是殖民經濟的一部分,但材料強調奴隸死亡而非利潤,排除C項;蔗糖榨取在材料中與產業化關聯,但產業化指規?;a而非機器轉變,且材料突出勞動力需求,未涉及手工轉機器,排除D項。14.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強國開始向亞洲、非洲和美洲進行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通過海外殖民可以①解決技術難題 ②積累原始資本 ③提供工業原料 ④開拓海外市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商業聯系,早期的殖民擴張、殖民掠奪興起,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但解決技術難題不是海外殖民的結果,故①錯誤;早期的海外殖民客觀上有助于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故②正確;殖民擴張與殖民掠奪,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故③正確;海外殖民,使得西歐強國的海外殖民地范圍不斷擴大,成為西歐強國的商品傾銷市場,因此,開拓了廣闊的海外市場,故④正確;選擇C項符合題意。15.以下是某項目式學習小組撰寫的歷史小論文標題,他們研究的主題最可能是論文1 《從莊園到城市:生產方式的蛻變之路》論文2 《從禁錮到解放:人文主義引領思想潮流》論文3 《航海冒險: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論文4 《血腥掠奪:資本原始積累背后的真相》A.古代歐洲莊園探秘 B.人文主義誕生及發展C.歐洲社會邁向近代 D.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答案】C【解析】論文1反映莊園經濟瓦解和城市工商業發展,體現歐洲經濟向近代轉型;論文2對應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興起,推動思想解放;論文3指新航路開辟促進世界聯系,推動歐洲海外擴張;論文4揭露殖民掠奪為資本主義積累提供條件,四篇均圍繞14—17世紀歐洲在經濟、思想、對外擴張等方面的近代化進程展開,故選C項;古代歐洲莊園探秘僅涉及論文1部分內容,無法涵蓋其他三篇更廣泛的轉型主題,排除A項;人文主義誕生及發展僅對應論文2,無法覆蓋生產方式轉變、新航路開辟等經濟領域內容,排除B項;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通常指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而材料側重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的社會轉型,排除D項。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導學案】(8頁打印版).pdf 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導學案】(學用無答案).docx 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導學案】(教用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