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永州一中2025年上期高二期末考試試卷歷史時量: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03年,考古人員在發掘中發現了距今約4300一4000年的陶寺古觀象臺遺址,它由13根夯土柱組成,呈半圓形,觀測者從觀測點通過土柱狹縫觀測塔兒山日出方位,從而確定季節、節氣,測算結果較為精準。據此推斷,陶寺古觀象臺的出現春分、秋分日出冬至日出夏至日出陶寺古觀象臺觀測示意圖A.反映了古代中國歷法成就顯著B.表明古代中國科技領先世界C.說明古人具有崇拜自然的觀念D.與原始農耕經濟聯系較緊密2.漢政府常將一些國有土地和生產資料以出租的方式交由貧民使用,謂之“假民公田”。宣帝規定“流民還歸者,假民公田,貸種食”;元帝初,關東大水,“上乃下詔,江海陂湖園池屬少府(管理皇室財政的機構)者,以假貧民,勿租稅。”這些舉措A.導致了土地兼并加刷B.破壞了小農土地所有制C.有助于社會秩序安定D.改變了西漢的經濟結構3.曹魏時期,尚書臺脫離少府獨立為外朝機構,尚書令的權勢日益擴大,于是又設中書令,杜佑對此評價:“魏置中書省,有監、令。遂掌機衡之任,而尚書之權漸減矣!”這一變化A.實踐了因事設官的原則B.表明了國家治理體系的健全C.反映了君權的逐漸弱化D.體現了中樞機構的權力制衡4.唐代,門下省給事中執掌封駁。《貞觀政要》記載:貞觀三年(629年),太宗謂侍臣曰:“詔敕如有不穩便,皆須執論。…自今詔敕疑有不穩便,必須執言,無得安有畏懼,知而寢默?!边@一要求旨在A.提升宮員政治意識B.改變唐朝社會風氣C.提高政府決策效率D.擴大監察諫政職能5.南宋時,烏鎮和青鎮已經演變為統一的政區單位,中央直接派遣鎮官和酒務官兼轄兩鎮,因此兩鎮獨立于州縣行政體系之外,其在經濟功能與管理模式方面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與現代經濟特區有相似之處。這反映了烏、青兩鎮A.商品經濟的發展B.受到中央直接管轄C.享有高度自治權D.基層自治體系完備6.清初在地方基層實行里甲制,為維護地方治安,又推行保甲制。雍正以后,里甲制逐漸融入保甲制之中,二者合一。這一變化A.緣于人口的增長B.加強了中央集權C.受賦稅制度變革的影響D.反映出基層管理的松弛7.下表描述地區史料廣州自是海舶集于島(香港),五口分設商埠,非粵貨不到廣州福建除海道可以四通八達外,其余各處非系崎嶇之峻嶺,即屬湍急之險灘寧波雖系???,一入內河,須盤壩三四次方可抵省城,商販不甚流通上海蘇郡瀕海渚邑鎮,聚賈舶,通海市…乃總匯于上海。西人既來通商,南北轉輸,利溥中外上述史料可用于A.探究晚清中國融入世界的歷史進程B.分析通商口岸區位因素的共同特點C.解釋近代對外貿易中心轉移的原因D.理解列強爭于擴大在華市場的根源8.19世紀后半期,大豆、蠶桑煙草、桐油籌產品的出口量大幅增長,而一向遠銷海外的蔗糖、藍靛等產品卻銷量銳減,一蹶不振。這主要是因為A.中國在世界市場的地位B.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C.列強侵華方式的轉變D.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9.20世紀30年代,中央蘇區各級政府成立對外貿易管理機構,建立中華商業公司等國營企業,大力發展合作社商業,打破了進出口貿易幾乎由私商掌握的局面。同時在法令的許可下,允許商人自由貿易。這些措施A.完成了對資產階級的改造B.打破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C.體現出新民主主義經濟性質D.促使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形成10.1955年,田漢修改并推出新戲劇《白蛇傳》,刪除了舊戲中糟粕的部分,歌頌了白素貞的善良、美麗和追求真愛的勇敢,批評懦弱的許仙和鞭撻惡勢力代表法海。田漢改戲有利于A.“雙百”方針的落實B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C.戲劇藝術形式的規范D.民眾文化素養的提高11.下圖為1980年《北京晚報》第一時間對中國第一家個體飯館悅賓飯館開業的報道。這反映出當時本市城區第一家個體經營的悅賓飯館今天開業本報訊城區第一涼私人經營的翠花胡問悅賓飯館,今天上午開始營業。這家個體飲食戶位于東城區王府井大街翠花胡問四十三號,是由劉桂仙母子三人開辦的,程業面積為三十一平方米。目的經營米飯、次椅充婦炒菜,以干蒼年鳥為主,有香酥▲九月三動花木百2有園水生3乘345路涵血、紅燒元魚等。(王超)范非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