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擲合題目要求。1.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火法”冶煉鋅:“每爐甘石(ZC0,)十斤,裝載人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鉛也”。晉朝葛洪《抱樸子內篇》記載濕法煉銅:“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二者反應類型不同B.工業上可用冶煉鋅的方法來冶煉鎂爾C.“逐層”可使反應更充分,且增大反應速率D.“倭鉛”為鋅和鉛的混合物2.下列化學用語或表述錯誤的是A.Cl,中共價鍵的電子云輪廓圖:OB.鍵角大小關系:CH,>NH>H,OC.PCl的空間結構:三角錐形D.HD、T互為同位素漿3.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Fe,(S0),溶液濃氨水無水CaCl圖1圖2圖3圖4A.圖1裝置用于制備無水Fe,(S0,),固體B.圖2裝置用于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氣C.圖3裝置用于分離FeCl,溶液和Fe(OH)3膠體D.圖4裝置通過蒸餾法分離苯和溴苯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S02通入Ba(N0,)2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Ba2+S02+H,0=BaS0,↓+2H+B.向沸水中滴人飽和FeCl,溶液,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立即停止加熱:e·+3H,0△Fe(OH)3↓+3H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3S0,+2Mn0,+4H*一—3S0+2Mn2·+2H,0D.向含食鹽的氨水中通人過量的二氧化碳,有白色固體生成:Na+CO,+NH·H,0一NaHCO3↓+NH第1頁(共8頁5.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H;OHnHO催化劑+mH,0A.聚乳酸中含有2種含氧官能團B.m=n-1,且乳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乳酸與丁二酸互為同系物D.Imol聚乳酸最多可與n mol NaOH反應6.如下反應相關元素中,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態X原子的核外電子有3個未成對電子:Y的原子半徑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含Z元素的化合物常作漂白劑;Q是導電性最強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Q2加人過量XW,的水游液,QX,W,Z溶液人適量P溶液,OP(淡黃色沉淀)A.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Z>PB.第一電離能:X>Y>WC.Kp:QZ >QPD.QX,W。Z是強電解質7.物質結構決定其性質。下列實例與解釋不相符的是選項實例解釋A聚乙炔塑料能導電聚乙炔中存在可自由移動的電子氣態AICl,通常以二聚體A山,C。的形式存在兩個AC,分子間可形成配位鍵,得到更加穩定的二聚體人體細胞膜是雙分子膜,雙分子膜是由大超分子具有分子識別的特征量兩性分子組裝而成的超分子金剛石很硬,而石墨卻很軟二者微觀作用力不同8.烯烴與胺之間的高效催化偶聯,是構建含氮小分子化合物最具原子經濟性的合成策略之一。《科學》雜志報道,某課題組利用光介導鈷催化,成功在溫和條件下實現了烯烴與胺的插羰偶聯反應,可能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其中X=[Co(CO),(HNR2),],一●表示H或烴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HCo,(CO)Co-02R,NH-COXICo(CO)=-C0ICO(CO)+C0R.NIL+00HNRCo(CO)HNRCo(CO)A.d→e的過程中原子利用率為100%B.反應過程中Co的成鍵數目保持不變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