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導入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中國帶來了空前辱國的《馬關條約》……但是深重的災難同時又是一種精神上的強擊,它促成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民族認識的亟變……所以由失敗帶來的警悟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它可以稱為變的起點。——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八上歷史// 以史為鑒,振興中華 //戊戌變法早期現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機加劇123了解公車上書、維新運動的展開等基本史實。(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知道百日維新的內容;了解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知道先進中國人救亡圖存的事跡,激發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家國情懷)習標學目先導閱讀,整體感知戊戌變法是如何開展的,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開展維新運動百日維新序幕發展高潮公車上書結束戊戌政變思想啟蒙民族意識覺醒目標導學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何為戊戌變法?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康有為等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一次改良運動,因發生于舊歷戊戌年,其目標為改變清朝祖制成法,故稱戊戌變法。變法自四月二十三日始,至八月初六日止,共計103天,又稱百日維新。為何要變?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材料三:“議院者,公議政事之院也。集眾思,廣眾益……君民同體,上下同心。”——《盛世危言·議院》材料一:“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啟超材料二: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中國就產生了資本主義,因而產生了資產階級。——《中國近代史的“兩個過程”及有關問題》甲午中日戰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機加深,民族意識覺醒。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正式登上政治舞臺。早期維新思想突破“器物”限制,開始轉向西方政治制度,為變法做了理論準備。【歷史解釋】結合材料歸納變法的原因。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自主學習目標導學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時空觀念】結合教材P34-36,說一說他們是怎樣一步步實現變法的?序幕發展高潮公車上書拉開序幕開展活動推動變法百日維新實行變法目標導學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公車上書背景:【史料實證】閱讀教材P34,歸納公車上書的基本史實。代表:《馬關條約》簽訂激起朝野上下反對。康有為、梁啟超拉開了維新運動的序幕。意義: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割遼臺,償款二萬萬兩。吾知消息,即令梁啟超鼓動公車,上折……請拒和、遷都、變法。至四月八日投遞,卻不收……——康有為內容:拒和、遷都、變法康有為梁啟超目標導學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康有為梁啟超廣東南海人,自幼熟讀經史。連續兩次鄉試失敗。1888年,《上清廷第一書》要求變法。1891年,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著書立說。1895年,鼓動舉人公車上書。廣東新會人。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18歲入萬木草堂,跟康有為學習。公車上書后,到上海任《時務報》主筆,撰寫《變法通議》等文章,宣傳變法思想。25歲時,到長沙主講時務學堂。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二:維新運動的開展【史料實證】結合材料,說一說公車上書失敗后,資產階級維新派是如何進一步開展活動的?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名稱 地點強學會 北京上海強學會 上海南學會 長沙農學會 廣州興儒會 瑞安勵學齋 西安蜀學會 成都康有為創辦的萬木草堂梁啟超創辦的時務學堂組織學會創辦學堂創辦報刊維新派最重要影響最大的報刊北方最有影響的報紙目標導學二:維新運動的開展【歷史解釋】這些活動主要宣傳了怎樣的思想主張,有何影響?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思想主張:學習西方制度變法圖強材料三:維新派興創辦報刊、成立學堂、學會,使當時“家家言時務”、“人人談西學”蔚然成風……——中華書局《中國近代史》材料一: 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變亦變,不變亦變。——梁啟超《變法通議》材料二: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梁啟超《變法通議》君主立憲制影響: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目標導學二:維新運動的開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嚴復譯《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理論警醒國人變法圖強,為維新變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嚴復所譯《天演論》有何影響?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自主學習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材料一: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材料二:皇上宵旰憂勤,熟察中外,知非變法不能立國,故屢詔諸臣,申令維新。——康有為《戊戌奏稿》材料三: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違祖宗大法,無損滿洲權勢,即不阻止。——濮蘭德、白克好司《慈禧外紀》1897年冬,德國強占膠州灣。消息傳出后……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戊戌年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類別 主要措施 作用政治經濟教育軍事性質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士民上書言事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業、工業、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廢除八股,改試策論,創辦京師大學堂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資產階級參政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財政收入增加提高軍隊戰斗力資產階級文化傳播和人才培養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教材研讀】閱讀教材P36,說一說變法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資產階級北京大學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自主學習【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一名記者,有幸穿越時空回到當年,請你采訪以下角色,看看他們對變法態度如何? 從中你可以獲得什么認識?封建官僚科舉學子八旗子弟資產階級材料一: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業者,將及萬人。——《夢蕉亭雜記》材料二:……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謀生計者,任其自由。于是滿族諸人大嘩,謠謗四起。——黃鴻寺《清史紀事本末》材料三: 全國的讀書人都覺得前功盡棄。他們費了多少心血,想從之乎也者里面升官發財。一旦廢八股,他們絕望了……――蔣廷黻著《中國近代史》封建地主階級多反對變法且變法缺乏群眾基礎,很難成功。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廢除變法詔令。這次變法歷時103天,因此被稱為“百日維新”囚逃殺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自主學習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而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家國情懷】譚嗣同有哪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舍我其誰的犧牲精神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譚嗣同一生并沒有看到他的少年中國,但他有兩個學生:一個叫蔡鍔,一個叫楊昌濟。蔡鍔有一個學生叫朱德,楊昌濟有一個學生叫毛澤東。人間正道是滄桑,少年中國最終在他們腳下實現.....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唯物史觀】根據材料,說說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認識。材料一:維新派既無武力為后盾,又無民眾為基礎,其唯一希望系于無權皇帝……此非策略失誤,實乃階級力量使然。——蕭公權《康有為思想研究》材料二:……有些改革,如裁撤綠營兵、廢棄驛站、尤其是取締八旗人的寄生制等等,都是直接觸犯其“祖制”的變革措施。——李嵐主編:《光緒王朝》材料三:在百日維新的103天里,光緒帝先后發出變法詔令、諭旨達180件,9月12日最多,一天頒布了11條變法詔令。——《戊戌變法真相》缺乏經驗,急于求成;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弱小且脫離人民群眾,寄希望于無實權的皇帝;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自主學習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三年內,全國共設立學會87所、學堂131所、報館91所。這是中國社會中以前沒有過的新現象。他們議論局勢,鼓吹新學,抨擊時弊……至此國內風氣為之大變。——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維新派大力傳播著……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社會進化等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有利于民主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李捷、王順生《中國近代史綱要》材料三:戊戌之敗,使國人知非革命不足以救國。——《孫中山全集·第一卷》戊戌變法使更多仁人志士關心國家命運,促進了思想啟蒙和民族意識的覺醒,對近代教育和報刊事業的發展也產生長遠影響。同時也加快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步伐。結合材料概括戊戌變法的影響。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三:百日維新事件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時間學習主張領導派別代表人物地位【溫故知新】對比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將表格內容補充完整19世紀60—90年代西方的軍事器物師夷長技以自強地主階級洋務派奕?、曾國藩、李鴻章等中國現代化的開端1898年西方的政治制度變法圖強(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等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問題探究教師指導知識拓展課堂小結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階級影響戊戌變法使更多仁人志士關心國家命運,促進了思想啟蒙和民族意識的覺醒,對近代教育和報刊事業的發展也產生長遠影響。同時也加快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步伐。維新變法性質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運動的序幕。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經過1898年,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戊戌變法”開始創辦報刊、組織學會,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變法失敗。序幕發展高潮結果課堂檢測1.梁啟超在《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國聞報》同時譯載重要政論及名著,如嚴復翻譯的赫胥黎《天演論》等。可見這些報刊創辦旨在( )A.了解世界,實業救國 B.開啟民智,呼吁變革C.分析形勢,倡導革命 D.傳播新知,宣揚民主2.某同學制作了如下圖表,來理清事件之間的聯系。圖示空白處應填( )A.洋務運動 B.公車上書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BB課堂檢測3.1895年,康有為上書光緒皇帝,請求皇帝“及時變法,富國養民,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求自強,以雪國恥,而保疆圉(yǔ)”。材料表明維新派的思想主張是( )A.自強求富,中體西用 B.救亡圖存,變法自強C.民主共和,推翻帝制 D.民主科學,個性解放4.著名的史學家戴逸根據戊戌變法的歷史影響指出:“人們久處在封建閉塞的發霉氣氛中,忽然從那里吹過來一股新鮮的氣息,麻木不仁的頭腦開始清醒過來了,僵硬的四肢逐漸動彈起來了。”這是強調了戊戌變法的意義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實現富國強兵 C.引領思想啟蒙 D.建立民主政治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