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188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樂亭縣。1907年以秀才身份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經濟學系。1916年,棄學歸國,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著《青春》。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學習目標:(1)認識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認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以及體會革命道路探索的曲折性。(2)認識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壹 傳播信仰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過去蘊藏在地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頁。從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政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激化階級矛盾思想:新文化運動解放思想階級:工人階級隊伍壯大經濟: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帝國主義(日美)加緊侵華,民族危機加深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國際背景國內背景巴黎和會前后的兩場游行1918年11月14日,北京基督教青年會游行,慶祝一戰勝利結束,對中國的前途充滿期待1919年,北京青年游行示威,抗議巴黎和會和談結果巴黎的和會,各國都重在本國的權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爾遜總統十四條宣言,都成為一文不值的空話。——《每周評論》第20號(1919年5月4日)導火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時間 5月4日-6月5日 1919年6月5日后中心 北京 上海主力 學生 工人階級口號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方式 罷課 罷課、罷工、罷市結果 學生被捕 初步勝利(釋放、罷免、拒簽)自后凡全國趨向民主之一舉一動,從五四說起,幾無不唯守常之馬首是瞻。——章士釗三重性質①: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辛亥革命 五四運動領導力量群眾基礎結果和影響性質資產階級革命派工人階級未能廣泛發動群眾工商學聯合結束封建專制;沒改變半半社會性質,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取得反帝反封斗爭初步勝利;促進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合,為建黨準備條件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階層 愛國行為學生 罷課、游行示威工人 罷工商人 罷市農民 抗爭斗爭報界 凝聚人心,制約政府愛國軍閥 吳佩孚同情學生臺灣民眾 反日游行乞丐 發布通告青紅幫 指使扒手小偷配合罷工——摘編自張海鵬《簡明中國近代史讀本》三重性質②: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運動自罷市以來,路上乞丐,幾不見其蹤跡。聞天后宮中人云,乞丐之首領,六日曾有通告,不準在路行丐,以免妨礙國人救國之行動。其業扒手掏摸者,亦各有首領,與丐首下同一之通告,戒令罷市期內,不許行偷。故六日以來,市上絕無失竊之事。—《偷兒乞丐之愛國表示》,引自《上海罷市實錄》三重性質③: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我們知道了!我們覺醒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刻不容緩的民眾大聯合,我們應該積極進行!——毛澤東《民眾的大聯合》(1919.8《湘江評論》)“五四”事件發生以后的半年內,中國涌現出400種白話文新刊物……有月刊題為《曙光》、《青年與社會》、《社會新聲》、《新社會》、《新婦女》、《小學生》、《新生》……新出版物幾乎囊括了新知識、新生活的各方面,其中很多以前從未被傳播到中國......——[美]周策縱等《五四運動史》意義: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共成立準備思想和干部條件;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相同——反帝反封建,擺脫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1840-19191919-1949資產階級無產階級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民主平等的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1.(2023·全國·乙卷)1920年5月,陳獨秀發表演說:“中國古人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F在我們要將這句話倒轉過來說,‘勞力者治人,勞心者治于人’?!?月,他發文主張“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階級)的國家”。這反映出A.工人待遇得到極大改善 B.民主與科學深入人心C.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D.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當堂檢測2.(2023·山東·6)下面為1919年12月《少年社會》的創刊宣言。這表明該刊編者認識到少年社會有兩個意思:(一)少年的社會。(二)社會的少年。少年的社會,是有少年精神氣象的社會——進步的社會。社會的少年,是有社會生活情感的少年——協助的少年?!?br/>怎樣使現在少年變成社會的少年,現在社會變成少年的社會,這就是我們的宗旨A互助協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 B人的解放和社會改造是時代使命C青年學生是宣傳社會主義的主力軍 D理性覺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五四運動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一條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成長道路。先進的知識分子領略到了勞動群眾的威力,開始放棄了“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他們提出了“到民間去”的口號,脫下長衫,走出書齋,深入到工農中去。 ——龔書鐸《正確認識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后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列寧主義的出現,改變了五四運動的方向,沒有列寧主義,五四運動的歸宿就是街頭政治……1919年7月25日,“加拉罕宣言”敬告中國人民,蘇維埃已放棄了接受沙皇政府從中國攫取的滿洲和其他地區,這些地區的人民愿意建立哪種形式的政體,全由他們自己決定!——傅正《沒有列寧主義,五四運動的歸宿就是街頭政治》貳 堅定信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共的建立為啥缺席李大釗和陳獨秀?都是窮害的!召開的具體日期1938年毛澤東《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中央領導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陳公博在《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一文中寫道:“七月三十一日那天早上五點多鐘,我在睡夢中忽然聽到一聲很尖厲的槍聲,繼而便聞有一女子銳厲悲慘的呼叫。7月會議最后一天7月31日7月23日共產國際俄文檔案“代表大會定于六月二十日召開,可是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達上海,于是代表大會開幕了。參加大會的有十二名代表,他們來自七個地方(包括上海),兩個地方各有一名代表,五個地方各有兩名代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檔案資料(增訂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頁。對比兩則材料,指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共二大宣言對中國革命方向思考的異同點。|領導階級|革命方式|革命任務|革命前途|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適應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選擇的必然結果。怎樣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思考叁 獻身信仰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1924-1927)年份 罷工次數 罷工工人總數1920年 46 461401921年 49 1080251922年 91 1390501923年 47 35835革命斗爭 結果二次革命 被袁世凱武力鎮壓,失敗護國運動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護法運動 遭到滇桂軍閥排擠,失敗二次護法運動 粵系陳炯明叛亂,失敗1921年中共成立時,只有區區五十余人。一年之后,即當中共"二大"召開時,也僅有不足二百人。力量如此弱小,又處于秘密狀態之中,要想切實推動中共革命和謀求自身組織發展都極端困難。——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則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則由于我黨組織之方法不善,前此因無可仿效。惟今俄國有之,殊可為我黨師法?!?br/>——1923年底,孫中山根本原因:兩黨都無法獨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共同革命任務。對中國共產黨:中共深感在開展工人運動的過程中,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對中國國民黨: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一再失敗,國民黨希望以俄為師,改組政黨,與中共合作,獲取新的革命動力。對共產國際:在中國推動國共合作,符合輸出革命的需要,能夠動搖帝國主義國家的全球統治秩序。國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一次國共合作采取黨內合作的合作方式,即中國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中共意識形態的強勢宣導,中共對國民黨地方組織和民眾運動的日趨“包辦”,以及中共組織嚴密與國民黨組織散漫的強烈反差,使國民黨人感到共產黨大有“反客為主”的態勢,擔心國民黨“容共”,將轉化為共產黨“容國”。這種危機意識,加速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 ——王奇生,《從“容共”到“容國”》國民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破裂后,昔日的盟友轉眼間變成兇殘的劊子手,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產黨員和進步群眾被殺害的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多人。中共組織只能秘密轉入地下,在這過程中遭受嚴重破壞。黨員人數從大革命高潮時的近6萬人急劇減少到1萬多人。各地的工會和農民協會遭到查禁或解散。1927年07月15日形勢圖存亡之際,如果你是此時的中共負責同志,你會怎么做?“釗自束發讀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釗實當負其全責惟望當局對于此等愛國青年寬大處理不事株連,則釗感且不盡矣!”——《獄中自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