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綱要(下)第15課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 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綱要(下)第15課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 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15課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
課標要求:
了解世界大戰引起的國際秩序的重要變化;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
思維導圖:
知識梳理:
一、列寧主義的形成
1.背景:
(1)經濟基礎: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
(2)政治狀況:沙皇專制統治卻持續強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3)階級基礎:工業發展促使產業工人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1898年成立社會民主工黨,展開了有組織的工人運動。
(4)思想基礎:1900年,列寧創辦《星火報》,宣傳馬克思主義。
(5)組織基礎: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共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標志著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
2.內容
(1)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
(2)由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
(3)“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4)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3.意義
(1)時代性:列寧深刻洞悉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列寧主義。
(2)開創性:創造性的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
(3)指導性: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二、十月革命的勝利
1.背景條件
客觀:
(1)經濟因素: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使俄國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逐漸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但仍落后于西方國家。
(2)政治因素:沙皇專制和農奴制改革的殘余等,使俄國社會矛盾尖銳。
(3)直接原因/催化劑:一戰的爆發,使沙俄的落后和腐朽充分暴露出來,推動了革命的發生。
主觀:
(4)組織因素:無產階級的壯大及成熟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
(5)思想條件:列寧主義的形成
2.過程:(四件大事: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七月流血拋幻想、十月革命現曙光。)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國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形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由資產階級組成的臨時政府宣布接管政權,它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沒有滿足民眾對“和平、面包、土地”的要求,并鎮壓人民反抗。
(2)《四月提綱》:1917年4月列寧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的戰略和策略,并親自領導了組織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指明俄國革命的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俄軍在前線慘敗,引發國內50萬工人士兵示威游行。臨時政府出動軍隊血腥鎮壓。該事件結束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證明和平道路行不通,布爾什維克黨確立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4)十月革命:1917年11 月7 日,即俄歷10 月25 日,革命武裝占領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1917年11 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推翻臨時政府,成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這次大會標志著蘇維埃政權在俄國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3.意義
(1)十月革命的勝利是俄國與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劃時代事件。
(2)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
(3)十月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極大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
斗爭,改變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
(4)從此,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與競爭,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
三、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寧領導時期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0):
(1)背景: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敵對勢力聯合起來, 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他們通過武裝干涉,使蘇俄陷入內戰當中,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2)目的: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
(3)主要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糧收集制,將農民除口糧和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中。實行工業國有化,將大中企業收歸國有,對小企業實行監督等。
(4)評價:余糧征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但是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5)特點:否定市場的作用,主張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但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有效途徑。
2.新經濟政策(1921—1927):
(1)主要內容:新經濟政策的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同時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
(2)評價: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3)特點:在無產階級掌握國民經濟命脈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程度內發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發展生產力,從而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
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斯大林領導時期
3.“蘇聯模式”/斯大林模式(20世紀30年代斯大林)
(1)確立過程:1924年列寧逝世,在斯大林領導下,蘇聯先后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到1937年蘇聯宣布實現了工業化目標。
(2)主要表現/特征:經濟上表現為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體制;政治上表現為權力高度集中。
(3)評價:
積極:①蘇聯模式使蘇聯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工業化,從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的小農國家發展為世界工業強國,令世界矚目,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頻發的狀況形成了鮮明對照。 ②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消極:但蘇聯模式,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在農業集體化中采取強制手段,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較低。這些問題影響了蘇聯的發展,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有不良影響。
【深入探究】
1.十月革命特點
(1)革命理論: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觀念,即在資本主義經濟相對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也能單獨取得勝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2)革命道路:開創了由中心城市武裝起義擴展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革命道路,這是由俄國國情決定的。
(3)革命性質: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形成了兩個不同階段和性質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設想和平奪權到運用暴力形式奪取政權。這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一般規律。
2.斯大林時期的經濟體制的形成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和威脅。
②內部受到相對落后的經濟、文化與歷史傳統的制約。
③斯大林的個人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
3.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驗教訓:
①經濟體制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符合國情,必須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
②突破傳統的束縛是經濟體制調整和創新的前提;
③只有不斷的調整和創新才能保持經濟發展的活力;
④計劃和市場相結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⑤要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⑥要使輕重工業和農業比例協調發展。
【知識拓展】
1.十月革命前俄國尖銳的社會矛盾
(1)壟斷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的矛盾
(2)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殘余同人民大眾的矛盾
(3)大俄羅斯民族同各少數民族的矛盾
(4)俄國帝國主義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和東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矛盾。
2.布爾什維克黨
“布爾什維克”是俄文"多數派"的音譯,它是列寧創建的俄國無產階級政黨。與之相對的是"孟什維克",俄語意指"少數派"。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宣告誕生。
“孟什維克”少數派。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主要的右傾機會主義派別。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在討論黨綱、黨章時分為兩派,反對列寧主張的機會主義分子,在投票選舉黨中央機關時,只獲得少數選票,被稱為“孟什維克”。1912年被驅逐出黨。
3.革命對比
4.對比戰時共產主義與新經濟政策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農業 實行余糧征集制 以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納稅后的糧食農民自己支配
工業 工業國有化 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仍歸國家所 有,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企業允許私人和外國資本家經營
商業 取消商品貿易 允許自由貿易
分配 強制勞動實行配給制 廢除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
5.十月革命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有何異同
同:無級領導的革命,使人民獲得解放;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屬于世界無級革命的一部分;
以暴力革命為主要形式;
從本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同國情相結合;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鼓舞了世界無產階級和民族解放運動
異:
十月革命 中國新民主義革命
發生在資本主義國家,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本質上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從城市開始,以城市為中心; 農村包圍城市
問題探究:
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晚年在患病休養期間,一直堅持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思考。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從1921年起,列寧對商品貨幣關系的觀點發生了重大改變。列寧指出,在農村還沒有實行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之前,決不能過早地提出向農村推行共產主義目標。共產主義與商業并非“風馬牛不相及”。在大機器工業還沒有充分發展的條件下,商業是“千百萬小農與大工業之間唯一可能的經濟聯系”,“是無產階級先頭部隊同農民結合的唯一可能的環節”。國營企業要進行嚴格的經濟核算,改變不講核算、不要利潤的情況。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期間,要健全貨幣,整頓貨幣流通,恢復財政信貸制度,使貨幣為過渡時期的經濟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要掌握市場規律,以此制定經濟措施,來調節市場和貨幣流通。
——摘編自季正矩《列寧傳》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概括列寧關于商品貨幣關系的觀點。
(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列寧關于商品貨幣關系的觀點。
【答案解析】(1)觀點:農村不應過早取消商品貨幣(共產主義不排斥商品貨幣關系);商業是溝通工業和農業的渠道;國營企業要實行商業化準則;健全貨幣財政體系為社會主義服務;要尊重市場規律。
【解析】根據材料"在農村還沒有實行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之前,決不能過早地提出向農村推行共產主義目標”可知農村不應過早取消商品貨幣;根據材料"在大機器工業還沒有充分發展的條件下,商業是千百萬小農與大工業之間唯一可能的經濟聯系”“是無產階級先頭部隊同農民結合的唯一可能的環節”可知商業是溝通工業和農業的渠道;根據材料“國營企業要進行嚴格的經濟核算,改變不講核算、不要利潤的情況“可知國營企業要實行商業化準則;根據材料“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期間,要健全貨幣,整頓貨幣流通,恢復財政信貸制度,使貨幣為過渡時期的經濟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可知健全貨幣財政體系為社會主義服務;根據材料“要掌握市場規律,以此制定經濟措施,來調節市場和貨幣流通”可知,要尊重市場規律。
(2)簡評:總結了戰時共產主義和新經濟政策的經驗教訓;探討了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理論;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對當時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未能在蘇聯后來的建設中得以堅持);為其他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提供了借鑒。
【解析】結合第一問的觀點和所學知識從對經濟理論本身、對經濟、對其他國家等角度分析,即總結了戰時共產主義和新經濟政策的經驗教訓;深討了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理論;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對當時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積極作用;為其他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提供了借鑒。
練習鞏固:
基礎題
1.下表是一位學者關于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特點的分析:
◆隊伍比較純潔,工人主要來自破產農民,不易形成工人貴族階層; ◆遭受極其嚴重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 ◆集中程度高,一半以上集中在機械制造、石油、冶金、鐵路等部門的大企業中; ◆作為一個獨立的階級已經形成。
這些觀點可以用來解釋俄國( )
A.農奴制改革的不徹底性 B.資本主義經濟的緩慢發展
C.各種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D.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
2.1917年4月,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指出:“目前俄國的特點是由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這一論斷表明十月革命( )
A.旨在鞏固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統治 B.順應歷史潮流實現政權性質轉變
C.因民眾渴望和平而放棄暴力斗爭 D.照搬馬克思主義理論缺乏創新性
3.如圖是1918年的蘇維埃俄國海報。海報中的軍人目光銳利的、表情嚴肅,下方文字為“你志愿報名參軍了嗎?”這表明此時( )
A.蘇俄政治經濟危機日益加重 B.推行戰時共產主義勢在必行
C.巴黎和會武裝干涉蘇俄內戰 D.反布爾什維克力量十分強大
4.1921年1月,蘇維埃人民委員會頒布法令,取消市政住房中工人、職員的房租。從1922年4月至1928年5月,蘇維埃人民委員會又相繼頒布了五部房租法令,逐漸恢復房租征收制,根據社會地位和工資差異,執行差別房租制,繳費人數逐步覆蓋到全體租戶。上述住房管理政策的轉變( )
A.利用了市場與商品貨幣關系 B.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C.有助于穩定和恢復國民經濟 D.鞏固了工農的政治聯盟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工人收入細目表
序號 項目
① 工資收入,主要用于儲蓄或者繳稅
② 利息等非工資性收入
③ 集體農場和其它合作社的實物報酬
A.經濟結構比較合理 B.新經濟政策作用顯著
C.工人生活豐富多彩 D.工業化戰略取得成效
提高題
6.二月革命前夕,布爾什維克只有2.4萬黨員。1917年4月底,已擁有10萬名黨員,到七八月間,其黨員達到24萬人。到8月底9月初,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蘇維埃的領導權相繼轉到布爾什維克手中。十月革命時,布爾什維克黨員已激增至35萬人。其重要原因在于( )
A.君主專制不得人心 B.列寧主義影響力擴大
C.工農聯盟的建立 D.革命形勢的日益高漲
7.下圖是1917年1月俄國某雜志刊登的漫畫《新嬰孩,1917年》。畫面中,左邊是手持橄欖枝的和平天使,下邊是身披鎧甲的戰神馬爾斯。畫面下俄文意為“好吧,讓我們看看:這個可愛的寶寶會選什么……”這可以佐證( )
A.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在和戰之間徘徊 B.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影響社會穩定
C.新生蘇俄政權的和平呼吁深得人心 D.俄國民眾對時局發展前景感到擔憂
8.十月革命勝利后,被戰爭拖得精疲力竭的德國接受了蘇俄建議,雙方進行締結和約的談判。但是,德國人的要求太苛刻,引起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的激烈爭論。最終在列寧的堅持下,1918年3月,蘇俄同德國簽署《布列斯特和約》,和約將俄國10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劃給德國。年底德國戰敗后,蘇俄宣布廢除和約。《布列斯特和約》的簽署( )
A.導致蘇俄喪失了大片肥沃土地 B.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C.為蘇俄贏得了鞏固政權的時間 D.體現了蘇維埃政權的和平誠意
9.經濟大危機期間,蘇聯政府突破僵硬的意識形態開辦外賓商店,低價收購民間金銀等各種貴重物品,在國際市場上出售逐利,蘇聯公民可以在外賓商店使用沙皇金幣購買商品。1933年,外賓商店收集的貴重有價物品的價值相當于當年蘇聯工業進口額的三分之一。外賓商店的出現( )
A.滿足了鞏固社會主義政權的需要 B.為國家的大規模工業化籌集資金
C.是蘇聯積極融入世界市場的體現 D.消除了高度集中經濟體制的弊端
創新題
10.社會主義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從僵化封閉到改革創新的幾個發展階段。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圖1《共產黨宣言》書影 圖2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繪畫作品) 圖3列寧在演講
材料二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接力探索中,中國共產黨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重大成就并勝利邁進新時代,扭轉了20世紀后期世界社會主義陷入低潮的趨勢,極大地鼓舞并堅定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社會主義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對世界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的重大貢獻,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摘編自汪亭友《中國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作出貢獻》等
(1)根據材料提煉一個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一主題進行闡述。(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
(2)在學習中有哪些方式可以展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
答案解析:
基礎題
1.【答案】D
【難度】0.65
【知識點】列寧主義的形成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初的俄國。據材料可知,俄國無產階級的特點有主要來自破產農民、易形成工農聯盟、遭受到極其嚴重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革命性強、集中程度高、易于組織發動等,可以用來解釋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D項正確;農奴制改革并沒有觸動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這種不徹底性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資本主義經濟的緩慢發展與“(工人)集中程度高”不符,排除B項;材料只體現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各種社會矛盾”說法錯誤,排除C項。故選D項。
2.【答案】B
【難度】0.65
【知識點】十月革命的勝利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7年(俄國)。根據題干及結合所學可知,二月革命成功后,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參加一戰,但人民渴望“和平、面包、土地”,列寧提出的革命方向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實現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B項正確;《四月提綱》提出將政權從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轉移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排除A項;雖然《四月提綱》最初設想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但七月流血事件后,和平過渡已不可能,十月革命最終通過武裝起義實現,排除C項;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并非照搬馬克思主義理論,排除D項。故選B項。
3.【答案】D
【難度】0.65
【知識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8年(蘇俄)。據材料可知,1918年,蘇俄面臨著資產階級、舊貴族、西方勢力都威脅著蘇俄政權,戰爭形勢嚴峻,蘇俄急需民眾的支持,海報體現了這一歷史史實,D項正確;“政治經濟危機日益加重”是在內戰結束,繼續沿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造成,排除A項;海報強調的是參軍,而非戰爭后勤,推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排除B項;巴黎和會召開于1919年,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4.【答案】B
【難度】0.65
【知識點】新經濟政策
【詳解】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1至1928年的蘇俄(聯)。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蘇維埃最初取消房租時國家需承擔住房建設與維護成本,增加財政支出;1922年起恢復房租征收并實行差別收費,國家獲得穩定租金收入,減少補貼,直接緩解財政壓力,B項正確;政策雖引入貨幣支付,但差別房租制依據社會地位和工資差異進行行政定價,非市場供需調節,未體現新經濟政策中自由貿易等核心市場關系,排除A項;國民經濟恢復主要依賴1921年新經濟政策在農業(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和工業領域的調整,住房收費僅為局部財政措施,非整體經濟穩定主因,排除C項;政策對象限于市政住房的工人、職員等城市租戶,未涉及農村土地或農民福利,與鞏固工農聯盟(如新經濟政策改善工農關系)無直接關聯,排除D項。故選B項。
5.【答案】D
【難度】0.65
【知識點】 斯大林模式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據材料“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工人收入細目表”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實現了國家工業化,D項正確;從材料無法得出當時蘇聯經濟結構比較合理,而且在蘇聯工業化過程中,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排除A項;1928年新經濟政策被廢止,而且材料沒有新經濟政策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工人生活豐富多彩,只是強調蘇聯工人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收入的來源,排除C項。故選D項。
提高題
6.【答案】B
【難度】0.4
【知識點】列寧主義的形成、十月革命的勝利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7年的俄國。根據材料可知,二月革命后,列寧根據俄國社會的客觀形勢,提出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的策略,贏得了俄國社會進步力量的支持,布爾什維克黨員數量迅速增加,B項正確;1917年二月革命已經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布爾什維克黨員數量的增加,與工農聯盟之間沒有直接聯系,排除C項;在列寧主義指導下,布爾什維克黨發展壯大,推動革命形勢日益高漲,排除D項。故選B項。
7.【答案】D
【難度】0.4
【知識點】十月革命的勝利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7年的俄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17年1月的俄國仍處于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下,一戰已持續近三年,國內經濟崩潰、民怨沸騰。漫畫中“新嬰孩”象征即將到來的1917年,左邊“和平天使”手持橄欖枝代表民眾對結束戰爭的渴望,右邊“戰神馬爾斯”身披鎧甲象征戰爭的威脅。“寶寶會選什么”的疑問,本質是民眾對時局走向的迷茫與擔憂,D項正確;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于二月革命后(1917年3月),而漫畫創作于1917年1月,時間不符,排除A項;二月革命后才形成“臨時政府、蘇維埃”的兩個政權并存局面,1917年1月尚無此格局,排除B項;蘇俄政權成立于十月革命后(1917年11月),與漫畫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8.【答案】C
【難度】0.4
【知識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8年的蘇俄。從材料信息看,十月革命勝利后,蘇俄為了退出帝國主義戰爭,為鞏固新政權贏得時間,喪失了大片國土,并最終在德國戰敗后廢除了和約,這就為鞏固新政權贏得了時間,C項正確;根據材料“年底德國戰敗后,蘇俄宣布廢除和約。”可知,蘇俄最終并沒有喪失大批國土,排除A項;一戰結束的關鍵是協約國與同盟國的整體戰局變化,蘇俄退出東線戰場,一定程度上使德國能集中兵力西線作戰,但德國戰敗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和約對一戰整體進程影響有限,排除B項;蘇俄簽署和約的根本目的是鞏固政權,而不是單純體現“和平誠意” 。雖然《和平法令》有呼吁和平的內容,但面對德國苛刻條件,蘇俄是無奈妥協,排除D項。故選C項。
9.【答案】B
【難度】0.4
【知識點】 斯大林模式
【詳解】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是:20世紀20-30年代(蘇聯)。根據材料時間信息“經濟大危機”和“1933”可知,這一時期蘇聯在進行兩個五年計劃,大力推動工業化建設,所以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工業建設,外賓商店通過出售貴重物品換取外匯,蘇聯可以購買所需的工業設備和原材料,支持工業化進程,B項正確;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蘇聯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任務已經完成,當時處于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排除A項;雖然外賓商店確實涉及國際交易,但蘇聯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積極融入世界市場”表達不夠準確,排除C項;蘇聯這一時期在逐漸形成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外賓商店只是蘇聯在特定時期的一種政策,并沒有根本改變其經濟體制,“消除……弊端”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
創新題
10.【答案】(1)示例論題:社會主義發展具有階段性。闡述: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托馬斯·莫爾發《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誕生,之后不斷發展。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的飛躍。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歐文建立的和諧移民社區是空想社會主義的一次實踐。1871年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繼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東歐國家、中國等相繼建立無產階級政權,逐步建成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歐亞多國。社會主義建設從探索到形成特色。蘇聯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形成蘇聯模式,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學習蘇聯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中國在實踐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實踐中發展了社會主義。總之,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科學再到實踐與拓展,經歷了漫長且意義非凡的歷程。
(2)示例方式: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圖片展;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演講比賽;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手抄報比賽等。
(3)歷史經驗:①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改革開放在方向和道路問題上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方向,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不僅是過去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寶,也是新時代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基本遵循。③堅持科學有效的方法。科學的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④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
【難度】0.4
【知識點】列寧主義的形成、重大戰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共產黨宣言》
【詳解】(1)本題為評論解說題。時空為近現代的世界。首先,根據材料“社會主義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從僵化封閉到改革創新的幾個發展階段”并結合題干要求,可確定論題為:社會主義發展具有階段性。其次,結合所學知識進行闡述,根據材料“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從僵化封閉到改革創新的幾個發展階段”可知,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托馬斯·莫爾發《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誕生,之后不斷發展;根據材料“圖1《共產黨宣言》書影”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的飛躍;根據材料“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繪畫作品)”可知,1871年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根據材料“列寧在演講”可知,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繼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東歐國家、中國等相繼建立無產階級政權,逐步建成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歐亞多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聯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形成蘇聯模式,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學習蘇聯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根據材料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接力探索中,中國共產黨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知,”中國在實踐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實踐中發展了社會主義。最后,進行總結概括,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科學再到實踐與拓展,經歷了漫長且意義非凡的歷程。
(2)本題為特點題、認識題。時空為現代中國。根據材料一中圖片2可知,可以舉行圖片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圖片展;根據材料一中圖片3可知,可進行演講比賽,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演講比賽;根據材料一中圖片1可得到啟示,可以進行手抄報比賽,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手抄報比賽等。
(3)本題為認識題。時空為當代中國。根據材料“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接力探索中,中國共產黨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知,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改革開放在方向和道路問題上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方向,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根據材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可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不僅是過去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寶,也是新時代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基本遵循;根據材料“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對世界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的重大貢獻”可知,堅持科學有效的方法。科學的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海宁市| 体育| 达拉特旗| 静乐县| 水城县| 嘉荫县| 乐都县| 汾西县| 白水县| 紫阳县| 泰州市| 牟定县| 内丘县| 辽源市| 汉源县| 绥德县| 关岭| 乌拉特前旗| 古丈县| 贵港市| 日喀则市| 山阴县| 宜丰县| 乌拉特中旗| 扎赉特旗| 大城县| 蓬安县| 靖宇县| 赤水市| 乌兰察布市| 祁连县| 广饶县| 日土县| 图们市| 库伦旗| 广灵县| 天峻县| 云阳县| 华阴市| 重庆市|